×

开普勒22b有多恐怖,超级地球!600光年外的开普勒22b,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2 17:28:18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第二地球“开普勒22B”被发现!专家却称一辈子都到不了

#头号周刊#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和地球类似的星球,以防止地球不适宜人类居住时可以前往新的星球。

此前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很多和地球类似的星球,不过他们大部分是岩石行星,或者气态的行星,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直到科学家发现了开普勒22B。

2011年12月5日,NASA宇航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一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该星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

开普勒22B是一颗巨大的岩石星球,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2.4倍,质量是地球的14倍,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约640光年。是第一颗在太阳系以外发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那么它到底和地球有多么相似呢?

根据观测数据表明,开普勒22B围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开普勒22运转,公转一圈大约290天,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不多。不过开普勒22并没有太阳亮,亮度比太阳的亮度少了25%。开普勒22B距离它所在星系的恒星开普勒22也更加的近,大概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少15%。所以它的温度环境和地球非常的相似。

仅仅这些当然是不够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开普勒22B上有和地球一样的大气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并且星球表面温度为18-25度,和地球表面温度相差无几,甚至比地球更加合适人类居住。

如果开普勒22B真的如我们探测的这样,很可能已经孕育出了生命。一部分学者认为开普勒22B体积过大,并不像地球反而像海王星,恐怕难有生命存在。另一部分学着则认为如果开普勒22B上真的有海洋的话,那么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不过这些暂时都只是一个猜想,真正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是否有磁场、是否有一颗像月亮一样的卫星、水资源是否可以使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考证。

总的来说寻找另一个类地星球的路还非常遥远,就算开普勒22B真的可以居住,以目前的 科技 我们也无法到达的,因为它距离我们640光年,我们目前飞得最远的探测器还没有一光年,甚至离达到一光年还非常遥远。

超级地球!600光年外的开普勒22b,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开普勒22b是美国NASA发现的首颗位于宜居带的行星。
2010年,NASA科学家威廉姆·布鲁基领导的科学小组利用开普勒望远镜,在600光年外的天琴座与天鹅座方向,发现了一个天体的3次凌日现象。2011年12月确认它位于宜居带,并为其命名为 开普勒22b ,英文名是Kepler 22b。

我们常说的超级地球,就是质量有地球的2.5 10倍的类地行星。它们有一个与地球一样的铁质核心,外层是硅酸盐的地幔包围,表面也跟地球一样有山谷、火山、山峰、火山...绕着一个恒星公转,不过像比邻星那样就有三个恒星。

现在我们来看看开普勒22b有多大?它的直径是地球的2.4倍,如果它是一颗岩石结构的行星,质量在地球的14倍左右;如果它是一颗被液态水覆盖的海洋行星,质量也有地球的2.4倍左右。
这颗行星绕着一个类似太阳的恒星公转,但它的母星开普勒22比太阳稍冷、稍暗,光度只有太阳的25%。开普勒22b恰好在“日地距离15%”的位置上,跟地球一样有完美的地理优势,表面温度约21 ,公转周期约290天。
个人认为岩石星球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如果是液态行星,它可能距离得会更远。
看来超级地球的名号果然不是盖的。不过 开普勒22b的物质结构怎么不能确定呢?
没错,科学家也不能确定这是一颗什么结构的行星,因为它在600光年外。这么远的距离就连太空望远镜也很难观测到它的细节,只能从它的部分数据推测。
首先发现它的开普勒望远镜是最古老的太空望远镜,也是第一个能看到遥远太空里类地行星的天文望远镜。它2009年开始进行太空 探索 任务,到2018年10月退休,共发现了2662颗系外行星,其中有很多像开普勒22b一样可能存在生命的类地行星。

但由于距离遥远,也没有太多的后续观测研究,科学家可能将 探索 目标转移到更有 探索 意义的系内行星上,比如火星跟金星。而开普勒22b究竟是颗什么结构的行星,就算 探索 到它的真实面目,600光年距离在人类目前 科技 水平而言,遥不可及,我们还飞不了那么远!
既然探测难度大,那么我们就以地球为例简单分析一下一个能孕育生命的类地行星需要什么条件?开普勒22b是否具备?
不是所有宜居带的行星都是宜居行星 ——千辰八霸天文宇客。
必备利器一 : 磁场 。
地球磁场强弱适中,是5 10 ?特斯拉。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还有金星和火星也位于宜居带上,但它们都没有地球这样的磁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发现这两颗称为“地球姐妹星球”有生命迹象。原因就是没有磁场的星球就像没有了保护伞,很容易受到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侵蚀,严重抑制了生命的出现。相反,如果有了磁场保护,空气也会得以保留,试想,如果地球没有空气,会今天这样万紫千红的景象?

必备利器二、液态水 。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水就不会有生命。地球上的生物都要依赖水,人体中的60%就是水分,所以生命都是掺水的。其实这是小学生都能明白的,然而往往最常见、最重要的也最容易在这个物欲世界里被忽略!
必备利器三、一颗能牵引行星的卫星。
地球有月球相伴,由于之间的潮汐力,使3亿年前的海洋生物走上陆地,逐渐成爬行动物,然后演化成灵长动物,最后演化出人类,发展为可以寻找系外生命的文明。如果没有月球,生物的进化会推迟多久呢?什么时候会出现人类文明呢?

必备利器四、一颗巨型气态行星的保护 。
巨型行星就会有巨大引力,能吸走大量外来天体的撞击,为内部的宜居行星维护安全。比如木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的318倍,引力的2.5倍,看它周围绕着它旋转的几十颗卫星,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太阳系!不知你是否还记得1994年的一场重大天文事件,这一年科学家们目睹了“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被木星撕裂成21个碎片陆续撞向木星,留下的疤痕最大能装下一个地球。难以想象,如果这颗彗星不被木星吸走,撞到地球上将会如何?那么地球上的文明很可能重演一遍!

说了这么多, 开普勒22b有没有这些条件?首先最好得出的结论就是“很可能有液态水”,也就是符合第二个条件。其余的很难说,因为它距离地球600光年那么远,科学家也将它撩在一边,并没有进行持续探测!就算它是颗宜居家园,人类现在也无法到达!探测意义不大!

科学家真的发现了两颗“超级地球”吗?怎么发现的?

确实有两个超级地球,当然是靠研究跟探索以后发现了,这一点毋庸置疑,据可靠的报道,由德国哥廷根大学桑德拉桑德拉·杰弗斯领导的天文学家小组,通过智利南欧天文台的HARPS光谱仪,结合英澳望远镜,对红矮星Gliese887进行了三个月的监测,根据夏威夷Keke望远镜过去20年的监测数据,在附近的红矮星周围至少检测到两颗大于地球大小的行星。
他们的两个超级地球分别被命名为Gliese887b和Gliese887c,Gliese887或Gliese887他们其实是一颗红矮星,其质量是太阳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寿命约为110亿年,距离地球大约11光年。其中,Gliese887b还有Gliese887c他们两个分别绕恒星旅行9.3天和21.8天,但是前者他不一样,他约为地球质量的4.2倍,后者约为地球质量的7.6倍。
而且该小组还发现了第三颗行星可能存在的证据,其轨道周期约为50天,但需要进一步确认。 因为Gliese 887他实际上是红矮星,而且他占银河系中恒星总数的 70%,而在恒星的发展阶段,红矮星属于一个相对较小的低温阶段。数据分析表明,这颗红矮星的能量爆炸和高能耀斑活动不是很活跃。
由于这两个超级地球的轨道半长轴分别为 6.8% 和 12%,处于宜居地带,据可靠的估计,它们的表面温度约为 70 ℃ ,因为太热多种无法在其表面保持液态水,然而,这个距离有很大的机会锁定红矮星。
关于科学家真的发现了两颗超级地球吗怎么发现的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科学家真的发现了两颗“超级地球”,是通过不懈的研究和探索,最终实现了。
是的,据可靠的报道,由德国哥廷根大学桑德拉桑德拉·杰弗斯领导的天文学家小组,通过智利南欧天文台的HARPS光谱仪,结合英澳望远镜,对红矮星Gliese887进行了三个月的监测,根据夏威夷Keke望远镜过去20年的监测数据,在附近的红矮星周围至少检测到两颗大于地球大小的行星。
是的。只能说这两颗行星是属于类地行星,对于是否有生命没有结论;是由德国天文学家观察红矮星时发现的。
当人类意识到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时,就开始寻找其他和地球环境相当的星球,这样可以开辟第二个地球,那么人类的生存就更有保障了。而这么多年来,通过科学家们的苦心探寻,还真的找到了跟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个超级地球 - 开普勒22b
2011年12月,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到了第一个位于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这个星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虽然相比较地球所处的宜居带而言,开普勒22b距离它的主恒星要更近一点,但开普勒22b所受到的光照程度却比不上地球,以致于开普勒22b的平均气温仅仅只有21℃,且还有四季。
可见,倘若人类移居到了开普勒22b居住,会比在地球居住要更舒适。就目前而言,开普勒22b有问题困扰着人类:就是开普勒22b究竟是一颗岩石行星,还是一颗气态行星?显然如果是气态行星,哪怕开普勒22b和地球生态环境完全类似,人类也无法居住在开普勒22b。也因为分不清是岩石行星还是气态行星的缘故,科学家不能确定这颗行星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若是岩石行星,则开普勒22b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5倍,但如果是气态行星,那有可能仅仅只有10倍左右。粗略估计,一颗开普勒22b大约相当于14个地球之大。若是开普勒22b是一颗岩石行星,这颗星球上至少能够供十倍以上的地球人类居住。以及开普勒22b上大约有着多少说不清的矿产资源,人类可以安心地在开普勒22以上生存千万年亿万年,也不用担心资源随意的开采,百年之后就已经面临枯竭了。
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为这颗星球距离地球大约有600光年,依照人类目前最快的飞行的速度,也需要在太空中航行将近2000多万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开普勒22b。人类无法在太空中航行如此漫长的时间,哪怕是人类打造的飞行器探测器,也不可能在两千多万年时间后传回信息到地球上。不得不说,速度和距离时间,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人类。
第二个超级地球 - 比邻星b
由于开普勒22b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后来科学们就盯上了距离地球大约仅仅只有4.2光年的比邻星b。这颗星球也被科学家们寄予了厚望,猜测比比邻星b不仅具备人类移居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这颗行星更有可能和地球一样,也已经孕育了生命万物。
只是别看仅4.2光年。就目前而言,4.2光年和600光年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人类的飞行器探测飞船根本无法达到光速。更何况,载人的飞船探测器难度将会成倍地增加。美国宇航局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在太空中航行了43年的时间了。如今已经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界,却还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穿越太阳系。而太阳系的直径不过2光年,就让人类举步维艰,更何况4.2光年。
未来科学家们还会发现到越来越多颗的类地行星。但是比比邻星b还要距地球更近的行星,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了。由此看来,人类需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去寻找类地行星吗?明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一直在保护着人类文明的前进。但人类却一再地忽视了地球的重要性,人类不断地从地球上开采资源,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等到地球予以反击,警告人类时,人类却埋怨地球不适合我们居住了。

像开普勒22b这么大的超级地球能住人吗?

前面的大神已经回答得很详细,千辰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不确定,目前还没有 探索 到确切数据。就算能住人,人类的 科技 水平也去不了,因为开普勒22b距离地球有600光年。
先来了解一下,开普勒22b在不在超级地球之列。超级地球的质量要有地球的2.5 10倍。而该行星的直径是地球的2.4倍,物质结构尚不能确定,如果像地球一样的岩石结构,质量可有地球的14倍;如果是液态海洋结构,质量只是地球的2.4倍左右。跻身超级地球之列问题不大。
它太远了,在天鹅座及天琴座方向,距离地球有600光年,于人类 科技 而言是遥不可及。以目前最先进的“太阳神2号”飞行器24万km的时速要飞2.7 10?年,就是2.7亿年。说不定那时候的人类文明瞬间就能到达了。
首次发现这颗行星是2011年由NASA的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到,观测人员也是由它运行时3次遮挡母星恒星才确定存在一颗行星。于是进行了后续的 探索 。
它的母星开普勒22是一颗比太阳略暗的恒星,只有太阳25%的光度,而开普勒22b就在日地距离15%的宜居带上,是一颗跟地球一样具有完美的地理优势。
然而 不是所有位于宜居带的行星都是宜居行星 。地球上具有的条件它一样不差,才会适宜生物生存 。
我们来看看地球除了在宜居带上还有哪些条件?

那开普勒22b有没有这些必备条件?我只能告诉你,600光年的距离真的太远,科学家连它是颗岩石行星还是液态行星都有待进一步观测。也许NASA并不急于移民,将这事就此撂下,去 探索 火星等系内星球,不是更有意义!
你认为呢?

“像开普勒22b这么大的超级地球能住人吗?”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天文学的问题,天文学的问题其实就应该用天文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那天文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 模型思想 。你会发现天文学有许许多多的模型,太阳模型,恒星模型,超新星模型,宇宙学模型等等。
而研究是不是适宜人类居住的,也有模型,这个模型就叫做宜居带模型。很多时候,我一说起宜居带,就基本上会以为就是离恒星够不够就行。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远比我们现象中的复杂。
我今天就带着你通过研究开普勒22b来了解一下这个“宜居带”模型到底是咋回事?

一个合格的类地行星都需要满足哪些指标?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宇宙中都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如果这些危险经常发生,其实就很难生命长期存活下去的。因此,一个类地行星至少有以下几个条件:
1,长期稳定的恒星
2,合适的位置
3,具备地磁场
4,一个和自身相比并不小的卫星
5,拥有大行星的庇护
6,液态水
7,合适的大气层
以上这些条件缺一不可,那具体是为什么呢?我们来一条条说说看,


恒星其实都有寿命的,太阳大概是100亿年,属于黄矮星,如果恒星太大,那寿命就会短很多,没多久就完蛋了,那就不适宜。如果恒星太小,比如:红矮星。他们的寿命可以达到1000亿年,看起来很赞,但实际上也不行,这是因为它们的辐射强度太弱,如果要获取足够的能量,就得很接近,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被潮汐锁定,地球和月球之间就是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一面一直朝着地球,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一面一直朝着太阳,那感觉是不是很酸爽?

那究竟要啥样的恒星合适呢?
科学家其实也给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过在此之外,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恒星的分级,大致是这样的,有一个MK分类系统,把恒星按照表面温度从高到低对应着质量从打到小来排,大概有:

太阳就是是G2,科学家发现,比F0大的恒星,都短命。比K5更小的恒星,在宜居带内的行星就容易潮汐锁定。所以,最佳的是大于K5 ,小于F0的序列。
而开普勒22b的恒星,是开普勒22,它其实和太阳差不多,是G序列内的恒星,因此,这一条,它是合格的。

合适的位置
除了,恒星的要求之外,恒星在星系中的位置也很重要,离得太近,很容易遭受高能辐射,这是因为星系中心密度比较大,有很多大质量天体,甚至是黑洞。所以,对生命并不友好。当然,也不能太远,这样就不太可能会有重元素。
而开普勒22的位置还好,是属于星系宜居带内的,所以也符合要求。

除了星系中的位置,还有在恒星系中的位置,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地球和火星就处于这个范围。

而开普勒22b,在它的恒星系中,是出于宜居带内的,所以这一点上,它也是符合要求的。


地磁场
为什么要说地磁场呢?

因为这非常重要,其实恒星都是不好惹的,太阳动不动就来一波太阳风,如果没有地球场,那行星就只能直接面对太阳风的袭击,这要很有可能把行星上的生命一波流全带走。

那开普勒22b有没有地磁场呢?事实上,现在我们还没办法确定,不过它拥有的是一个岩石核心,所以,大概率是不太可能拥有地磁场的。

一个和自身相比并不小的卫星
我们地球之所以人类可以生存的得这么舒适,主要有个原因就是月球。如果没有月球,其实可能没有人类,而月球其实和太阳系中其他的卫星比起来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它相对于自己的主星地球是属于比较大的,其他的卫星和自己的主星比起来,个头实在太小。


这的主要原因就是,月球是撞出来的,在地球形成之初,有个叫做忒亚的小行星一头撞上了地球,剩余的碎片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月球,

这一撞使得地球的自转有了倾角,这才有了四季。而如果没有倾角,地球可能会像陀螺那样晃来晃去。

那地球的气候将会飘忽不定,这也是非常不利于生物生存的。除此之外,没有了月球,潮汐也就几乎会停滞,那海水就会涌入到很多其他的地方,这也是很不利的。

因此,有个比例较大的卫星,其实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
目前来说,开普勒22b是否有卫星,我们还没有办法知道。

拥有大行星的庇护
其实宇宙常常会有很多小行星和陨石,很多恒星系内其实都有小行星带。因此,一颗行星遭受小行星和陨石的袭击是正常的。但是,这其实是很不利于生命的繁衍,毕竟不用非常的小行星撞到地球上产生的能量,也足以摧毁整个地区的生命。如果,很大的小行星撞到地球上,那简直就是灾难,恐龙就是这么灭亡的。

不过,事实上,地球并没有非常多的袭击,最严重的那次还是650年前,这是因为有木星的庇护,他就好像一个守门员一样,火星轨道外侧,用自己的引力牵制住了小行星和陨石,这才得以保全地球不会经常受到威胁。

之前,奥陌陌进入太阳系,也是在木星的引力弹弓下,被加速甩了出去。

那开普勒22b外围有没有一个大质量的行星呢?其实,现在并没有或得到相关的观测数据。

液态水
液态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于人类来说,好消息是开普勒22b是一颗含水量十分充足的行星,甚至,科学家一度认为这颗行星应该是表面都是水。


合适的大气层
最后就是大气层,其实这就和行星自身的指标有关了。我们可以一起来说,其实开普勒22b的各种参数指标,我们都还没有办法确定下来,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它的体积要比地球大得多。至于重力,大气层都没办法确定。
如果它没有大气层,表面平均温度大概是零下11度左右。如果有大气层,成分与地球类似,则温度应该会在22度左右。当然,如果没有大气层,那宇宙射线分分钟就可以把行星上的生命带走。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如果开普勒22b符合条件的是有一颗稳定的恒星,以及好的位置,还有液态水。而目前来看,行星自身的参数,诸如重力和大气压,我们还没办法确定。而是不是有卫星和大质量恒星以及地磁场,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所以,我们并不能下判断认为它是宜居的。
量子菌来回答,开普勒22b只是人类发现较早的一个“超级地球”,是个可能与地球环境有所类似的类地行星,但谈到这个星球上能否适合人类居住,还很遥远,也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这些发现无疑能激发人类 探索 太空的热情。
2011年,美国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开始对系外行星的搜寻,其中开普勒22b就是首颗被其确认的,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而且处于宜居带中的系外行星。但该行星距离地球600光年,对于开普勒22b的很多物理参数,人类还无法确认,更不要说去谈上面能不能住人了。
目前对于开普勒22b,还没有太住准确的数据,只是大致知道,该行星可能是由岩石组成,处在该行星的宜居带内,表面温度和地球相当,也许有液态水存在。这些参数也许只是适合生命存在的万分之一的条件,即使和地球的一些参数有99.99%的相似,也不意味着就能够住人。
科学家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从来就不同,讨论能否住人,无疑更能吸引大众的热情和热爱,对于NASA来讲,也是经常炒作一些外星文明什么的,一方面吸引关注,一方面也更容易搞到经费。

被称为“超级地球”的开普勒22b,和地球的区别有多大?

超级地球和地球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的这个大气层还没有形成,而且没有特殊的这种养分和水不能够适合人类的生存,所以它们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NASA开普勒任务,真正启动的时间是2009年,其核心任务就是寻找太空中存在的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借此找到地球以外可能存在的生命,以及有可能适合人类移民、生活的新的家园。到2019年,10年过去了,NASA开普勒任务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共找到的可供候选的行星达到了2700颗之多,其中,大小和地球相近的行星有200颗,而被称为超级地球的行星则高达680颗,其中,又有27颗处于宜居带中。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宇宙中可能有更多的外星球上存在着生命。在找到的这么多行星中,第一颗自然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这颗被命名为开普勒22B的类太阳恒星带里的行星,正处于宜居带中,所以,这颗行星也是从发现初期就一直备受关注。那么,开普勒22B和地球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一、开普勒22B开普勒22B是在2011年的2月由开普勒任务发现并确认的,它虽然并不属于太阳系,但所在的系统却和太阳系高度类似,所以,只用了短短3天的时间,科学家们就非常肯定的确认这是一颗太阳系外的适合居住的也就是宜居的行星。这次发现,是人类在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探索路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堪称里程碑式的。
二、开普勒22B和地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开普勒22B和地球一样,也是一颗围绕恒星自转的行星,距离地球大约有600万光年,开普勒公转一周需要290天,所以,它和恒星的距离大约要比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近了15%左右。据科学家们预测,开普勒22B上的温度大约在21摄氏度左右,可以说是很宜居了,同时也非常适合繁殖。但是,由于已知条件比较少的原因,现在我们还无法知道开普勒的构成方式,究竟是以岩石构成的呢还是以气态构成并存在的呢?但可以预测的是,开普勒上存在着海洋,比较温暖的那种,也有可能会已有生命存在其中。
虽然开普勒上存在着各种可能,甚至其很大可能就是一颗同样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行星,但由于其距离我们的距离达到了600万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实际科技能力,乘坐飞行器的话也需要至少2200万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开普勒22B,这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我们的寿命最多也就一百多岁。即使今后科技大爆发,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大大提升,与此同时,人类的寿命也延长了很多,可是2200万年,终究是人类无法跨越的鸿沟。

在500多度还有生命存在吗?如果存在,它是什么?

我相信还是有这样的生命存在的,因为宇宙中有太多的秘密了,值得我们去探索,我保持着探索和认真的态度。
当然有生物存在,科学家在海底火山发现了一种蜗牛,它可以承受几百度的高温在火山口生存。
说到我们的地球,那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和家园,而且地球是宇宙所有星球中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了,也是整个太阳系里,唯一能找到有生命体存在的星球。然而人类却不懂得珍惜爱护,我们地球上的环境和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排满了废气,河水中排满了污水,渐渐地,随着人们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的稀缺,人们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一直这么下去,那么地球将不能够支撑人类繁衍下一代,最终走向灭亡的地步。这是多么严重恐怖的后果,而现在科学家也在努力探寻宇宙,试图寻找一个可以适合人们居住的星球,可能就是下一个地球。今天小编要说到的,就是人们所发现的另一个地球,称作“超级地球”,不过它却是大”得不正常。
“开普勒22b”就是小编上文说到的超级地球,之前被科学家发现,并且确认是适合居住的系外星球,围绕着与太阳十分相似的一颗恒星公转。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超级地球的直径达到了30326千米,而我们地球的直径也仅仅是12756千米左右,所以人们可知晓这颗星球可比地球了,甚至是十几倍。而超级地球的公转周期跟地球是相似的,一圈的时间是地球的290天左右,而经过勘测,科学家们发现上方应该是有液态水的存在,有水则有生命,因此这也是超级地球适合居住的优势之一。
超级地球和地球还是很大不同的,那就是超级地球其实是一个巨型的气态行星,而这种星球在宇宙中一般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由于质量很大,所以它能够很好地保护地球的安全。原因就是气态行星可以将即将撞上地球的彗星和其他有威胁的星体给组拦住,科学家们也证明其有很大的引力,他们也说过,“开普勒22b”的发现其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距离是一个问题,超级地球距离地球可达600光年,人们要想抵达超级地球的可能性几乎说是微乎其微,据专家估算,乘坐宇宙飞船前往超级地球也需要耗费两千多万年的时间,我们也不能确认这段时间下来人类是否还存在。由于其直径和体积,对于超级地球的质量和表面成分,科学家们还是不能过早下定论,但是假设其密度与地球差不多的话,其质量就会是地球的14倍左右,表面重力也可达到地球的2.4倍左右。所以超级地球还是类似海王星的气体巨行星,被专家们列入了超级行星行列。
在现有阶段里,超级地球已经被列入超级行星行列,而对于其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们还是觉得不太会存在,毕竟其地表成分不明,还是有很多不解之处的。不知你是否对这个星球有所兴趣呢?小编在这里也是想说一句,寻找另一个“地球”谈何容易,现下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保护好环境和资源,这才是最关紧要的。

第二地球Ⅱ:宇宙“超级地球”系列,你知道几个?

如果宇宙中真的找到了“第二个地球”,并且人类有机会可以到达那里,你愿意看看看吗?
宇宙的大小实在太过虚幻,人类现有的计算单位已经不足以将其用具体的数据的表述出来,还不说我们尚未 探索 到其边界。那么在诺大的宇宙中会有多少个和太阳系相似的星系呢?这些星系中又会不会出现和地球一样或者类似的星球?
前面我们说到的了几颗“超级地球”的大致环境情况,虽然都不是实地勘测得来的绝对数据,但就其计算情况来说,就已经说明了地球在宇宙中可能并不是唯一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那么 真正和地球的总体环境差不多的星球存在吗?
这可能是科学家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存在,其 宜居度高达83.6%,比地球还高0.7%。 你敢信?从理论上来说,我信了。
开普勒442b是一个典型的岩石星球,距离地球大约有1115光年,正好处于其母星系的最佳宜居带中, 这也就代表这个星球上的液态水、大气层和温度等方面的外在条件都非常合适。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 开普勒442b星球上的气温很有可能是全年温暖如春的,对生命来讲,非常适合繁衍和发展。
开普勒442b半径只是地球的1.34倍, 和其他“超级地球”相比,其外表应该是最接近地球本身的类地行星。也因此,它在人类对星球宜居程度划分上取得了超高的成绩。
但是因为开普勒442b距离地球实在太过遥远, 光速前进也得花上千余年的时间, 对于人类目前的 科技 来说真的是“伤不起”。
作为媒体口中的 “地球2.0版本”,或者说是“地球的表亲”在宜居星球中怎么能没有开普勒452b的身影?
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大约1400光年,其公转运行周期约为385天,和地球的一年的时间非常接近。它位于科学家所划定的星系宜居带中, 预估平均温度应该是在8 C左右,总的来说同样比地球温暖。
到这里, 开普勒442b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第二地球,就算是已经演化出生命和文明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但是也有科学家发现, 开普勒452b的半径几乎等于地球的直径,重力超过地球的2倍,其质量更是已经达到了地球质量的5倍。
并且,这个星球的寿命比地球多了20亿年, 其表面的水分可能早就已经被蒸发,温度甚至也可能已经到达120 。 这些条件就基本丧失大多数地球类生命在这里诞生的可能,就很无语。
因此,很多科学家也认为 开普勒452b是一颗迷你的海王星,而不是一个类地行星。 如果要将它算作是类地行星,那么由于高质量和高密度的影响,那么开普勒452b星球上很可能会拥有超多活火山。
而开普勒-452b本身的存在在科学界依旧抱有质疑,因为它实在太过遥远,其真实的质量和大气层情况都不能被确定。同时, 遥远的距离使其宜居性就算再高,也没有人类真实勘测和登陆的机会。
这同样是一颗系外行星, 于地球大约有638光年的距离, 和前两个开普勒系列性比相比是要近得多,但也同样遥远。
开普勒22b是比较暗淡的一颗星球,但也同样位于类太阳系的宜居带上,液态水也有可能存在。
根据计算可知, 开普勒22b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2.4倍, 如果不考虑极端温室效应的影响的话,这个星球的表面温度可能非常适中,平均温度大约是-11 左右。
但是因为开普勒22b的质量预估在小于地球质量的36-124倍之间,具体的质量和构成元素尚未可知,所以被认为可能是一个有较小岩石核心的液态或者气态行星, 可能存在海洋类的生命。
或许我们听过太多关于“开普勒”系列的星球,什么开普勒442b、开普勒452b、开普勒22b等等,好像每一个带有“开普勒”的前缀星球都有一个同点,那就是宜居程度都特别高?这可能相似的名字所造成的一种理解误差,它们的宜居程度还有有很大差别的。
因为这些星球都属于开普勒观测场之类,所以都有相同的前缀。这些星球具体是哪一个星系之内的行星呢?北天 星座 中的天鹅座的类太阳恒星系。
天鹅座距离我们大约1500光年的距离,在银河系中与天鹰座、天琴座呈现“三足鼎立”的势态, 其三个主星(天津四、牛郎星、织女星)共同构成了 “夏季大三角” ,是非常亮眼的星星。
在天鹅座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不止一个类太阳系,同样也不会只有一个类地行星。照常理来说,如此遥远的宇宙天际,我们基本没有可以观测到其行星大致情况的机会,是怎么知道这个星系上有很多类地行星的呢?这些都归功于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观测。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主要利用的观测方式是“凌日法” ,主要根据行星在恒星系中不同位置的光度变化来计算这个行星的大小和质量等数据。具体吧变化有点像是“月食”,而系外行星就是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和该行星的恒星主星之间的光度“遮挡”。
也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在天鹅座X-1当中,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天文观测 历史 上的第一个黑洞。
那么人类十分偶还能找到更加适合地球生命发展的类地行星呢? 随着 科技 的发展,我们会须可以期待一下在太阳系中建立外星基地的可能,比如火星。

开普勒22b适合人类生存吗?

从上个世纪开始,NASA就已经开始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去寻找“第二地球”了,而距离地球587光年之外的开普勒22b,则成为NASA公布的首批宜居行星中的第一颗,这让很多人都对它充满了期待,认为未来它会成为人类的新家园,不过,伴随着对它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如今的开普勒22b,或许早就已经度过了最佳的生命培育期,星球上的宜居环境,也伴着主星的演化而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开普勒22b
这就意味着,未来可能人类刚刚找到了办法,可以短时间内抵达开普勒22b,但是它却早就已经毁灭了。这是因为开普勒22b的年龄,大约要比地球大15亿年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当它的上面早已经进入轰轰烈烈的生命大爆炸时期,而地球上的生命却刚刚起步,而且还只是最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同时,当开普勒22b的上面已经拥有智慧生物的时候,地球上才刚刚出现多细胞生物。
所以,如果目前开普勒22b上面仍然有文明存在,他们要至少领先人类15亿年,通过卡尔达肖夫指数的换算,他们早就成为了超级文明。而最重要的是,通过恒星演化的过程来看,如今已经60多亿岁的开普勒22b,早就不适合生命生存了,因为它围绕运转的恒星已经进入到主序星阶段,会变得越来越热,开普勒22b上面的温度,也会越来越高,一直到所有的液态水都被晒干。
其实未来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已经揭示了开普勒22b的结局,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约10-20亿年之后,地球就不再适合生命了,从时间上来看,恰好是地球60多亿岁的时候,与如今的开普勒22b一样。因此,即使未来人类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横跨数百光年抵达了开普勒22b,也最多就是短暂的停留一下,就要马上开始下一段旅程了。
可能一些朋友会好奇,从地球出发,前往开普勒22b需要多久呢?按照人类目前最快的探测器非常速度,大约需要1160万年才可以抵达。要知道,作为太阳系的邻居,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比邻星,人类目前最快的速度抵达,也需要8万年的时间,所以,除非未来人类找到了虫洞,否则根本不可能抵达开普勒22b。
同时,虽然科学家将开普勒22b定位成了一颗宜居行星,不过,实际上因为距离太远,科学家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它,因为它很可能是一颗气态行星,这就让它即使处于宜居带之中,也没有办法拥有液态水和生命。所以,人类切不可盲目地以为自己找到了“第二地球”,很可能它们都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觉。

开普勒22b上面有生命吗

说起开普勒-22b,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不过对于天文比较热爱的朋友们肯定不会陌生了。目前人类所发现的一些适合人类宜居的星球当中,开普勒22b就是被视为可宜居的星球之一。如果不考虑别的,开普勒-22b上应该是有生命的,不过目前人类科技有限,暂时无法准确。
1、开普勒-22b在宜居带上
在目前,人类确定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但在太阳系中,处于宜居带上的星球不少,有些改造一下就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生活场所,比如已经确认有生命的星球。而放眼整个宇宙,宜居的星球那就更多了,不过限于现有科技,人类所发现的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少之又少,而开普勒22b就是人类发现的首颗位于系外宜居带上的行星。
2、开普勒-22b距离
宇宙中星球数量无数,光太阳就有约2000万亿亿颗(具体可看宇宙有多少个太阳),而在遥远的600光年之外,就有一颗与太阳大小类似的恒星,在它的宜居带上就有一颗行星围绕其运行,这颗行星就是开普勒22b。
3、开普勒-22b比地球温暖
据科学探测,开普勒-22b公转周期大约290天,比地球的365天要短一些,而且这颗行星比地球更加温暖,它的的平均温度比地球大约高了5℃。如此看来,这颗行星与地球真的很相似,如果能在上面发现液态水,那开普勒-22b上就非常可能诞生生命!
4、开普勒-22b大小
开普勒-22b比地球要大,体积大约为地球的14倍,它可能是岩石行星,与地球一样;可如果密度与地球相仿,那么它的质量也将达到地球的14倍,而这个比例恰恰是天王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我们都知道天王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它上面是无法存在生命的(具体可看天王星有生命吗),所以开普勒-22b上也可能不存在生命。
5、猜测,奇异生命存在
其实金星就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上,而且与地球很相似,但我们都知道它是不可能出现生命的。可是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存在一种抗压能力强、拥有漂浮飞翔能力,并以闪电为食的奇异生物,它就能在气态行星上生存。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假设,开普勒-22b有生命吗?真相还得等人来科技迈一大步才能探索到!

处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是否存在着生命呢?

有可能存在生命,开普勒22b有自己的大气层,并且大气层的成分和地球相似,但是地表温度高低,有可能存在与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
开普勒22b与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目前我们不能确定这颗星球的性质,所以就不能更近一步知道是否存在生命。
不存在,因为开普勒22b只是处于宜居带的星球,并不是宜居星球,既然不宜居当然不会存在生命。
不存在。因为开普勒22b上面的环境很地球还有很大的区别,不具备生命生存的条件,所以没有生命存在。
地球上生机盎然的基础条件就是地球所处的位置,因为地球处于太阳系中的宜居带上,所以才能够为生命的出现和演化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虽然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拥有生命的星球,但在太阳系之中,生命宜居的星球并不在少数,有些只要稍加改造就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旅居地。放眼整个宇宙,宜居的星球那就更多了,因为宇宙足够庞大,宇宙间的星球数量足够众多,仅仅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如太阳一般的恒星就多大1000亿颗以上,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至于行星、小行星以及卫星的数量就更是无法计数了。
不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只是想象,我们就可以肯定宇宙间的宜居星球不计其数,只不过限于现有的宇宙探索和观测能力,人类所发现的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少之又少,而开普勒22b则是首颗被人类所确认的位于系外宜居带上的行星。
在遥远的600光年之外,有一颗与太阳大小类似的恒星,而在这颗恒星的宜居带上存在着一颗行星围绕其运行,这颗行星就是开普勒22b。相比较地球公转一周需要约365天,开普勒22b的公转周期则要短一些,大约有290天,而且这是一颗比地球更加温暖的行星,它的平均温度比地球大约高了5摄氏度。
开普勒22b看起来与地球如此相似,如果我们要是能在上面发现液态水,那么其很有可能就是一颗宜居星球。
之所以说是“很有可能”,而并非肯定,是因为关于开普勒22b还有很多疑问,比如这颗行星的性质并不确定,它是一颗岩质行星吗?还是像天王星那样是一个气态冰巨星呢?
开普勒22b要比地球大得多,体积达到了地球的14倍,所以它的密度就至关重要,如果密度与地球相仿,那么质量也将达到地球的14倍,而这个比例恰恰是天王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天王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4.5倍。而我们都知道天王星上是无法存在生命的。
况且并不是与地球所处的相对位置类似、与地球的大小质量近似就一定是一颗宜居星球,金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和地球那么近,体积又如此相仿,可对于生命而言,金星绝对是一个地狱般的存在。
但是,换个角度来讲,当我们寻找外星生命的时候,既应该考虑已有的生命形式,也不应被已知的生命形式所束缚。在地球上,陆地生物无法承受两倍的大气压力,但海洋之中呢?那些位于深海的生物,它们以其特有的身体构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怡然自得的生活着,可见生命的潜力是无限的,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知道,气态行星是无法孕育生命的,但这只是对地球生物而言。
如果存在着一种抗压能力强、拥有飘浮飞翔的能力,又以闪电为食的生物,是不是就能在气态行星上繁衍生息了呢?这也并非天方夜谭,从物理学上来讲,闪电就是一种能量,通过吞食闪电来获取能量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这一切只是想象,以人类现有的科学发展速度,要想去位于600光年以外的开普勒22b一探究竟,那还是非常遥远的。不过生命的存在除了要有宜居的环境之外看,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因为孕育生命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情,如果一个恒星系的存在短于10亿年,生命的存在则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