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0 13:21:03 浏览30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

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 省委书记什么级别
经验知识
2022-04-25 20:38栏目导航
根据2019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2020年3月3日发布的《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如下:1、国家级正职:一级;2、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3、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4、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5、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6、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7、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8、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9、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10、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职员超过这个年龄还没晋升,基本没戏了在报考公务员的时候,除了要学历和专业符合之外,年龄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想要报考公务员年龄区间必须是要在18周岁到35周岁之间,所以在考入公务员之后,很多同样岗位的职员年龄也会有一定的差距。
按道理讲,年龄小的职员在晋升上会更加的有优势,那么如果是超过30岁之后才考入公务员难道就没有晋升的机会了吗?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公务员的“年龄表”。
首先,是科员,科员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的了解,这职业也是公务员晋升的第一个界别,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平时工作比较的认真,在岗位从事一年之后就会顺利转正,当然,如果能够在30岁之间就完成这一步,日后的发展也会更加的容易一些。
其次,就是科级干部,其实想要晋升成为科级干部也不是十分的困难,只要是在平时的工作岗位中表现得比较优秀,工作能力比较强,而且和同事领导的关系相处的也比较融洽,那么就可以有机会晋升。
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干满三年的话就可以晋升到副科级,但是这个职位如果在28岁之前还没有得到晋升的话,日后能够晋升的希望也是比较小的。

文革前中国的行政级别划分二十四级,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1956年国务院明文规定军地级别对应关系:
1)行政1--3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大元帅(国家级正职)。
2)行政4级是十大将,国家副职。
3)行政5--7级涵盖大军区,部,省,兵团,司级的正副职,对应上将,中将军衔。
4)行政8--10级为少将正,副军级,正厅,正地级。
5)行政11--13级为正,副师级,副厅,副地,正处,正县级,对应军衔为大校,上校。
6)行政14--16级为正,副团级,副处,副县级,对应军衔中校,少校。
7)行政17,18级为正,副营级,正科级,对应大尉军衔。
8)行政19,20级为正,副连级,副科级,对应上尉军衔。
9)行政21--24级为正,副排级,科员,办事员,对应中尉,少尉,准尉军衔。
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当时正部长级为行政4级,与大军区正职平级。正省级是行政5级,与正兵团级平级。正军级定为行政7级。
扩展资料:
文革前军队级别与地方行政级别对应分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62年前, 这一阶段军队与地方干部级别一一对应,即部委与大军区同级,大军区军衔是大将,部委级别上限是四级;兵团级是上将,省级上限是五级(省级分大省和小省)。
1956年国务院发文规定,军队职级:大区正职、大区副职、兵团正职、兵团副职、准兵团职、正军职、付军职、准军职、正师职。地方对应级别:三级(国家级)四级(正部级)五级(正省级)六、七级(小省正省级)八、九、十、十一级。
1956年国务院 54号文规定:地方职务级别如下:部委级上限四级,下限八级;省级上限五级,下线九级;地级上限十级,下线十三级。1957年国务院33号文规定,军队师级以下与地方级别对照如下:正师级11级,副师级12级,准师级13级,正团级14级,副团级15级 ,准团级16级。
1962年为支援地方工作,军队转业干部级别高套一级,即在1957年国务院33号文基础上向上套一级:正师级10级,副师级11级,准师级12级,以次类推。第二阶段1965年后军队取消军衔制时中将以下,全部在1962年的基础上高套一级,也就是说这时的军队级别比56年地方干部同级高套两级。
这才有了少将七、八级,大校九、十级。为缩小这一差距,1965年地方地厅以下干部大部分向上调一级,但十级以上不动,这才有新十级老十级之分。也就是说地方上的准军级以上干部没有动级别,比军队同级干部少两级。
文革前行政级别的划分。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 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
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20级准营,19 级副营,18 级正营,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
3级正野战军,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需要说明的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
后来因为毛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 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此干部级别自 55年制定后,在61~64年间,对个别定级时偏低的干部作过一次调整(长一级),
以后一直未变。高干的概念:13 级以上是为高干,到文革后期以后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在高干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14级。干部级别在当时生活中被经常运用,中央文件传达到县团级,不只指县团职以上干部,而是17级以上干部都要去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级别
文革前行政级别的划分: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
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拓展资料: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除国家级以外,其他四级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地方三级行政划分。 常见的股所级(股级)是介于副科级和科员之间的职级,是一种习惯的称呼,属于地方行政级别。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行政级别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股所级(股级)属于县区设置的领导职务,是一种没有级别的管理层级(相当于一级科员)。将县区级机关内设机构名称统一为“股”或办公室,规范设置县区“股所级”这一没有级别的管理层级 。
股级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以及地方法规设置的,如《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中设有股级
  文革前行政级别的划分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
  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
  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
  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
  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
  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
  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
  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
  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
  需要说明的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
  此干部级别自55年制定后,在61~64年间,对个别定级时偏低的干部作过一次调整(长一级),以后一直未变。
  高干的概念:13 级以上是为高干,到文革后期以后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在高干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14级。
  干部级别在当时生活中被经常运用,中央文件传达到县团级,不只指县团职以上干部,而是17级以上干部都要去听。
1956年国务院明文规定军地级别对应关系:
1)行政1--3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大元帅(国家级正职);
2)行政4级是十大将,国家副职;
3)行政5--7级涵盖大军区,部,省,兵团,司级的正副职,对应上将,中将军衔。
4)行政8--10级为少将正,副军级,正厅,正地级。
5)行政11--13级为正,副师级,副厅,副地,正处,正县级,对应军衔为大校,上校。
6)行政14--16级为正,副团级,副处,副县级,对应军衔中校,少校。
7)行政17,18级为正,副营级,正科级,对应大尉军衔。
8)行政19,20级为正,副连级,副科级,对应上尉军衔。
9)行政21--24级为正,副排级,科员,办事员,对应中尉,少尉,准尉军衔。
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当时正部长级为行政4级,与大军区正职平级。正省级是行政5级,与正兵团级平级。正军级定为行政7级。
行政级别共分23级。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
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
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
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
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
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
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
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
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
需要说明的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
扩展资料:文革区间: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
职务与级别
(一)国家主席:一级;
(二)国务院总理:一级;
(三)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四至二级;
(四)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八至四级;
(五)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十至六级;
(六)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十三至八级;
(七)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十五至十级;
(八)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八至十二级;
(九)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二十至十四级;
(十)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二十二至十六级;
(十一)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二十四至十七级;
(十二)科员:二十六至十八级;
(十三)办事员:二十七至十九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级别

全国官职级别一览表

职务级别一览表如下:公务员职务级别如下:国家级正职:一级;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省部级副职:六级至十级;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乡科级正职:十六级至二十二级;乡科级副职:十七级至二十四级;社区或驻村干部:二十五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拿谨级别的对应关系:1、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2、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3、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4、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5、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6、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7、消做基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8、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八条 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第十九条 公务员职级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第十九条 公务员职级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胡冲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级别干部对照表

一级: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至三级: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
三至四级:中央各部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中纪委副书记;
四至五级:中央各部副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副书记、常委,中纪委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
五至七级:中央各部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副书记,巡视员;
六至八级:中央各部副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副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副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常委,助理巡视员;
七至十级: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书记,调研员;
八至十一级:副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助理调研员;
九至十二级:科长,乡(镇)党委书记,主任科员;
九至十三级:副科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科员;
九至十四级:科员,干事;
十至十五级:办事员

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

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是一份用于干部选拔和职务晋升的重要工具。该对照表将干部的工作经历、业绩、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干部分为24个级别。
在干部选拔和职务晋升中,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领导层全面了解干部的能力和表现,还可以为干部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目标。
对于干部来说,了解和熟悉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干部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级别,以及该级别所要求的工作能力、业绩和表现,以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其次,干部还应该了解下一级别所要求的条件和标准,以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计划和努力。
此外,干部在工作中也应该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和表现,以便符合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的要求。干部应该注重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是干部选拔和职务晋升中的重要参考工具,干部应该熟悉并了解该对照表,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和表现,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和努力。

公务员和军官的级别对应表

军职人员和公务员是两套不同的机构,他们都有自己的职务级别。
很多人都喜欢将军官等级和政府官员等级做个对应,但是由于他们级别层数不同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往往某个级别对应住了,但是其他的却又对应不上。 今天我就根据相关资料,为大家详解一番军队职务与行政级别对应关系。
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解放军军官的等级自高到低分为军委级、大军区级、军级、师级、团级、营级、连级和排级,除排级外,每一级都分为正副级,共15级。
而公务员领导职务级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每一级都分为正副,共有10个级别。它们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解放军设置的级别,为了区别于国家机关行政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别,称之为“军队级别”。[1]“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一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二等二级);正、副、准兵团级(三等一、二、三级);
正、副、准军级(四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师级(五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团级(六等一、二、三级);正、副营级(七等一、二级);正、副连级(八等一、二级);正、副排级(九等一、二级);正、副班级(十等一、二级);战士级(十一等)。
2016年初,原七大军区番号撤销,正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
新华社报道称,全军副战区级以上单位纪委书记培训班在国防大学举办。可见,“军区级”已经改称“战区级”。从军区到战区,一字之变,带来的却是我军领导指挥体制的历史性嬗变、结构性重塑、革命性新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队级别

二十四级干部工资对照表


如果大学生能够在正部级央企中进行已经工作,那么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和工资薪酬都是非常可观的。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图片不仅在薪资待遇上,不会输给中国烟草,在稳定性是什么。根据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可知2022公务员基本工资:正部级6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厅级5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处级3600元;正科级3300元;副科级3100元;科员3000元;

副县级和副处级哪个大(副县级跟副处级那个级别大)

1、副县级和副处级哪个大。
2、公务员职位一览表。
3、副县级是什么级别。
4、二十四级干部对照表。

1.副县级和副处级一样大。
2.县处级副职是指一个公务员级别。
3.其主要岗位是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八级。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和地方的(自治区、省、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办公厅、各机构、各部门、各单位)的处级科室的副处级领导和副处级非领导职位。
6.县(非省级县和非市级县)的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副职领导。
7.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