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赏月诗句古诗大全,中秋赏月的诗句有哪些?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1 23:05:46 浏览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古诗如下:
1、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2、花间独酌四首,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苍字,张正一。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旅人方积思,繁宿稍沉光。朱槛叨陪赏,尤宜清漏长。
4、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徐放。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此时陪永望,更得上燕台。
5、南斋玩月,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6、洞仙歌中秋,向子谨。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中秋习俗赏月的相关资料
1、中秋赏月风俗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八月十五日夜,唐玄宗备文酒之宴,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以后每年八月十五,都照例赏月。为了与杨贵妃一起望月,还敕令于太液池西岸筑百丈高台,因安史之乱爆发,没有修成。
2、自唐玄宗以后,中秋咏月诗大量出现了。如唐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湓亭望月》云:“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韦庄的《送李秀才归荆溪》云:“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司空图《中秋》云:“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3、北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中秋赏月的佳句。不仅文人学士赏月、咏月,平民百姓亦“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宋代中秋节赏月的风俗十分盛行。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句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句如下: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一》
6、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8、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齐已《中秋月》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月,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0、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白居易《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中秋节赏月的诗句古诗

中秋节赏月的诗句古诗如下:
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张煌言《舟次中秋》: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3、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杨慎《中秋》:四壁蛩吟白露团,西园清夜为谁欢。千家门闭中秋月,只有愁人独自看。
8、成彦雄《中秋月》:王母妆成镜未收,倚栏人在水晶楼。笙歌莫占清光尽,留与溪翁一钓舟。
9、司空图《中秋》: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0、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亮的形成和演化相关说法
1、捕获说:这种理论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变成了地球的卫星。然而,这种理论现在已经不再被广泛认可,因为月球和地球的成分差异巨大,无法说明月球是如何形成的。
2、分裂说:这个理论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认为地球自转太快,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形成了月球。但是这种理论无法解释月球和地球的成分差异,也无法解释月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中秋节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八月十五夜》
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此诗把中秋皓月映照下夜空的洁白清净写得格外传神。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4.《中秋月》 【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古诗词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古诗词如下: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寂寂中秋夜,含情出玉闺。
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11、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12、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4、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8、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21、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2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9、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30、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3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32、八月十五喜相逢,清风送爽意相从。
33、柳月初悬画楼前,凭栏吟诗话远山。
3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关于中秋赏月的诗句 古诗

关于中秋赏月的诗句古诗如下: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花好月圆夜,人欢庆团圆。
3、皓月当空照,团圆情更浓。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东篱折菊黄,西洲待月出。
6、长空万里无云,独自月明中。
7、钩影横斜水清浅,世间人事都如烟。
8、皓月悬空,光辉如水。
9、一帘幽梦,万里长空。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3、披星戴月过秋千,风景这边独好看。
1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5、雁过也,正伤春风。
1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9、 中秋旅舍出边城,宝瑟寒琴静不鸣。孤对回文灯下影,独看篝火到天明。
20、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尽异人看。节来岁去无公道,暗数秋期天上寒。十二瑶阶罗袜冷,曲屏深幌烛光残。静听秋夜萧萧雨,滴破连心一半酸。
中秋的由来
1、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仲秋节”、“八月节”,在农历8月15日庆祝。据传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商朝和周朝时期,是古人祭拜月神的节日。
2、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有了观赏月亮的习俗,认为月亮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到了汉朝,又将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传说联系在一起,更加增添了这个节日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不断演变和传承,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和民俗的符号和载体。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影响着亿万人民的生活与情感。

中秋赏月的诗句有哪些?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月亮刚刚升起,秋天的露水还很轻,轻罗做的衣服已经单薄,却不想更换。夜里久久地殷勤地拨弄着银筝,心里害怕进到空房子里迟迟不归。
?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4.《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
5.《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中秋赏月诗句

中秋赏月诗句(精选100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赏月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赏月诗句句1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6、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7、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8、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4、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5、 烟拢寒水月拢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2、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23、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5、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6、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7、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28、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0、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1、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3、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4、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7、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8、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39、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0、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2、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43、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44、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45、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46、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7、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48、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9、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5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1、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2、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4、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55、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6、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7、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8、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9、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60、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61、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62、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63、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64、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65、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66、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67、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68、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69、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0、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中秋赏月诗句句2   1、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2、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6、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9、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1、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12、墙头立刻,漫迟留难写深诚。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5、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16、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17、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8、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19、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20、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中秋赏月诗句句3   1、八月十五中秋节,人皆竞赏天边月。——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八月十五中秋节》
  2、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王守仁《月夜二首》
  3、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李绅《赋月》
  4、不是南风解留客,世间无此好中秋。——项安世《中秋阻风二首·四无边岸贴天流》
  5、中秋光景好,中州烟水奇。——邵雍《秋怀三十六首·中秋光景好》
  6、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7、物景近中秋,客意孤绵绵。——张舜民《试院感怀》
  8、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园上》
  9、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张祜《题于越亭》
  10、千里澄江空更阔,中秋素月古犹今。——曾几《题徐子礼自觉斋时子礼为江阴抱麾之行》

中秋节赏月诗句古诗大全

中秋节赏月诗句如下: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赏析:这首诗以月亮作为背景,衬托出中秋节的氛围。月亮高悬于天空,照亮了大地和人们的心灵。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期待着能够借助明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然而,秋天的思念似乎没有明确的归属,它漫游在每一个家庭之间,无法确定它最终停留在谁的心灵深处。
诗人通过这种隐晦的言语方式,唤起读者对中秋节的思考与感慨。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常常在此时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或故乡。这句诗从侧面揭示了人们心中对于中秋节的思念与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于家庭团聚和情感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巧妙地构建了中秋节的意境,并通过对于秋思归属的疑问,引发读者对于亲情、友情和故乡之情的共鸣。它抓住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让读者在中秋佳节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温暖与思念的力量。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赏析:诗句开篇以“但愿人长久”展示了作者对于人们幸福长寿的美好期望。它不仅传递了作者对于亲友、爱人或者所有与自己有情感联系的人的祝福,更是流露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关怀之情。
而后一句“千里共婵娟”,通过运用“千里”和“婵娟”这两个词语,表达了尽管距离遥远,但人们仍然能够在中秋之夜共同仰望到同一轮明月。这句话既展现了月亮的美丽与辉煌,也折射出人们心灵的联结与共鸣。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对于真挚情感和幸福长寿的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团圆和和谐的向往。它温暖人心,勾勒出一幅浪漫而深情的中秋佳节图景,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思索。
3、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许棠《中秋夜对月》
赏析:诗句开篇以“月月势皆圆”来表达每个月都有圆满的意味。这里的“月月势”表示每个月的月相变化,无论是上弦月、满月还是下弦月,在某个特定时刻都能展现出它们各自的圆满状态。这种语言使用巧妙地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循环性。
接着,“中秋朗最偏”突出了中秋节的特殊性。在众多月份中,中秋的明月是最为明亮、清澈和美丽的。通过使用“最偏”的形容词,强调了中秋节的独特地位和与众不同之处。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于月相变化和中秋节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中秋氛围。诗人借助月亮作为符号,寄托了人们对于团圆、美好和圆满的期盼。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时间的思考,以及对于生命中珍贵时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