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骨鱼,黄骨鱼是什么鱼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1 17:48:19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黄骨鱼?


黄骨鱼是淡水鱼。黄骨鱼的学名为黄颡鱼,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老挝、越南、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等地方,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海河、珠江、闽江、松花江、黑龙江等水系。黄骨鱼营底栖生活,常在缓流、水草较多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栖息,尤其喜欢在静水(或缓流水)且富含腐殖质与淤泥的浅水区中栖息。
一、摄食习性
1、体长为5-8毫米左右的仔鱼,主要从自身的卵黄囊中吸取营养,行内源性营养。
2、仔鱼的卵黄囊消失、体长达到8.1-9毫米后,可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幼体,体长超过9毫米后完全以外界食物为食。
3、仔鱼体长达到13.1-14毫米左右之后,随着身体的发育、口径的增大可开始摄食大型桡足类、枝角类,以及部分原生动物。
4、仔鱼体长达到15.1毫米以上后,可摄食寡毛类、摇蚊幼虫等生物。

二、底栖性
白天喜欢在水底或石缝中潜伏,到了夜晚会出去觅食,入冬后会聚集在深水处。

三、变温性
1、黄骨鱼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6-34℃,适宜范围为22-28℃,开始摄食水温为11℃,适宜摄食温度为25.28℃。
2、水温较低时,黄骨鱼的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水温达到29℃时,其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四、溶氧要求
1、黄骨鱼喜欢偏碱性水域,PH适宜范围为7-8.5,耐受范围为6-9。
2、当水中的溶氧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黄骨鱼才能正常生存;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黄骨鱼开始浮头,只有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黄骨鱼是什么鱼


黄骨鱼(别名:黄颡鱼、黄辣丁、黄姑子、黄沙古、黄角丁、黄刺骨、昂刺鱼、昂公等)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闽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黑龙江等水系。它营底栖生活,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食性较杂,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等。
一、黄骨鱼是什么鱼
1、黄骨鱼(学名: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别名黄辣丁、黄姑子、黄沙古、黄角丁、黄刺骨、昂刺鱼、昂公等,分布于中国、老挝、越南、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我国珠江、闽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黑龙江等水系普遍都有分布。

2、黄骨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食谱较广,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二、黄骨鱼的形态特征
1、黄骨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大且扁平,口大,眼中等,颌须1对、向后伸达或超过胸鳍基部。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脂鳍短,臀鳍基底长,胸鳍侧下位,腹鳍短,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活体背部呈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一黄色纵带,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

2、黄骨鱼属小型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岔尾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

黄骨鱼是什么鱼

  黄骨鱼指的是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中的鱼。黄骨鱼一般指黄颡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其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口大。

  黄骨鱼多栖息在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

  黄骨鱼属于杂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

  黄骨鱼分布在老挝、越南、中国、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在中国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

黄骨鱼是什么鱼?

黄颡鱼。黄颡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名嘎牙子、黄姑子、黄腊丁、黄骨鱼等,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淡水经济型养殖品种。
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脂鳍较短。臀鳍条21—25。尾鳍分叉,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
扩展资料
黄颡鱼栖息条件: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深水处。适应性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生存,甚至离水5-6h尚不致死。
黄颡鱼较耐低氧,溶氧2mg/L以上时能正常生存,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现象,1mg/L出现窒息死亡。黄颡鱼适于偏碱性的水域,最适范围7.0-8.5,耐受范围6.0-9.0之间。黄颡鱼对盐度耐受性较差,经过渡可适应2‰-3‰氯化钠,高于3‰时出现死亡。

黄骨鱼怎么处理才干净

黄骨鱼处理干净可以用撒面粉、撒食用盐、用开水烫等方法。
1、撒面粉
黄骨鱼身上有粘液,不是很好清洗,一般可以借助面粉帮助清除粘液。将面粉撒在黄骨鱼身上,然后戴上橡胶手套搓揉一下,确保不被黄骨鱼刺划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2、撒食用盐
操作与撒面粉基本一致,在黄骨鱼身上撒一点食用盐,均匀涂抹后,等待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即可,都可以帮助去除黏液。
3、用开水烫
将水烧到70-80℃,然后将杀好的黄骨鱼在热水中烫一会,烫到黄色粘液变色绽破后,捞出来放在流水中搓洗干净即可。这样既能洗掉黏液,又能除腥味。
黄骨鱼本身细菌的含量不多,在处理后用清水多泡几遍,直至水中没有血色就可以炖制了,用来水煮、炖汤、清蒸,都有不错的风味。
黄骨鱼的生活习性:
黄骨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
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分布于老挝、越南、中国、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在中国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

黄骨鱼又叫什么鱼


黄骨鱼,别名包括:黄颡鱼(学名)、黄辣丁、黄角丁、黄姑子、黄沙古、黄刺骨、昂刺鱼、昂公等。它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在我国分布广泛,长江、黄河、珠江、闽江、湘江、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普遍都有分布,具有底栖性、杂食性、变温性等生活习性。
一、黄骨鱼又叫什么鱼
1、黄骨鱼,又称为黄颡鱼(学名)、黄辣丁、黄角丁、黄姑子、黄沙古、黄刺骨、昂刺鱼、昂公等,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它在我国分布广泛,在很多淡水流域之中都有分布,如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湘江、闽江及黑龙江等水系。

2、黄骨鱼常见种类有岔尾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等。其中,岔尾黄颡鱼是最常见的黄颡鱼之一,特征是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长须黄颡鱼是我国特有物种,特征是背鳍前距小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中部;光泽黄颡鱼的特征是头顶大部裸露、须短、上颌须末端不伸达胸鳍起点;瓦氏黄颡鱼的特征是体型大、头顶被薄皮、须长、上颌须末端超越胸鳍起点。

二、黄骨鱼的生活习性
1、底栖性
黄骨鱼营底栖生活,白天常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在深水区避寒,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饵物环境等都会改变黄骨鱼的栖息环境。
2、杂食性
黄骨鱼属于杂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小虾、螺蚌等为食,亦吞食植物碎屑、枝叶、果实等。

3、变温性
黄骨鱼是变温性鱼类,生存水温为1-38℃,低温0℃时出现不适反应,最适温度22-28℃,开始摄食水温为11℃,水温低于22℃时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水温高于28℃时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黄骨鱼怎么做着好吃?

黄骨鱼在我们这里又称为“昂刺鱼”, 但黄骨鱼,对于我们这里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太喜欢吃的,因为在处理黄骨鱼的时候,要是一个一不小心了,就会被黄骨鱼的背刺给扎伤了

而且处理好的黄骨鱼,也没有多少鱼肉的,想想要是花上小半天的功夫,在冒着被扎伤的风险,就为了吃那一点鱼肉的话,总是感觉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所以对于我们这里大部分人来说,也就懒的去吃它了

但我个人对于黄骨鱼到是喜欢吃的,因为做好的黄骨鱼,要比一般的鱼肉更加的好吃嫩滑的,今天我就把好吃的黄骨鱼做法,完完全全的分享给大家,但由于我不是专业的厨师,所以要是有说错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准备食材

黄骨鱼5条,生姜一小块,小葱一颗,青辣椒二个,红辣椒二个,香菜一颗,食盐适量,油适量,料酒适量,生抽适量

▼:准备工作

1.将黄骨鱼处理干净,加入料酒和食盐腌制15分钟左右

2.将生姜去皮切片,小葱清洗干净切段,青红辣椒清洗干净,切成小块

▼:开始工作

1.起锅热油,放入腌制好的黄骨鱼,将黄煮鱼煎成两面金黄色,并往煎好的黄骨鱼身上

2.倒入适量的生抽,同时放入切好的生姜,青红辣椒块,葱段,并加入适量的清水,

3.用大火烧开水,将锅里的鱼汤,炖到只剩下小半碗的时候,就加入适量的鸡精,香菜,就可停火出锅了

①处理黄骨鱼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料酒和食盐腌制一下?

答:处理黄骨鱼的时候,之所以要把黄骨鱼腌制一下,是因为黄骨鱼的鱼腥味比较大,而且要是把黄骨鱼腌制一下的话,在煎黄骨鱼鱼的时候,也不容易破皮

②处理黄骨鱼的时候,怎么处理比较方便安全?

答:处理黄骨鱼的时候,要先将黄骨鱼给拍晕了,然后在把黄骨鱼的鳃部剪开,最后在从黄骨鱼的鳃部取出黄骨鱼的内脏

③煎黄骨鱼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破皮了?

答:在煎黄骨鱼的时候,我们不要频繁的去翻动黄骨鱼,而是等到黄骨鱼的一面彻底煎好后,在把黄骨鱼另一面翻过来,因为黄骨鱼的鱼皮,在一定成度上要比其它的鱼类还要容易破皮

④为什么不放食盐,而放生抽到锅里了?

答:做红烧黄骨的时候,之所以要放生抽到锅里,一是为了可以起到一个调味的作用,二是为了起到一个增色的作用,而放食盐的话,就只有增味的作用了



其实这道红烧黄骨鱼,做起来还是比较简单方便的,也就是在处理黄骨鱼的时候,我们要多加小心外,其它的操作步骤就基本没有多大问题了,但在吃黄骨鱼的时候,也要注意了,不要把黄骨鱼的背刺也给吃下去了,那可是不好消化的






黄骨鱼在我们农村也叫 “水黄蜂” ,为什么有这个称号?因为在小时候在河里游泳经常被这些黄骨鱼蛰屁股,因为会蛰人,所以在我们农村都叫“水黄蜂”,虽然会蛰人,但是 它可是一种美味的食材。








很多人都觉得黄骨鱼会蛰人,而且还带有较多的黏液,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吃,但是在我们厨师眼里它可是一道美味的菜品, 黄骨鱼可以说是肉质最鲜嫩的鱼类之一,而且刺少(就一条主刺),用来制作成【红烧黄骨鱼】那真的是非常美味, 制作非常简单,下面给大家详细分享。










【主料】: 黄骨鱼700g

【配料】: 老豆腐200g、泡椒30g、指天椒10g(不吃辣可以不加)、香葱、香菜、紫苏叶少许、生姜、蒜头

【调料】: 盐、料酒、淀粉、蚝油、生抽



>>>>>【制作步骤】<<<<<



第一步【黄骨鱼的挑选】: 买黄骨鱼的时候,挑选中等大小的,太大难以入味,小的吃起来味道更好,然后叫摊主帮忙宰杀好。



第二步【去黏液】: 新鲜买回来的黄骨鱼带有较多的黏液,先把黄骨鱼清洗干净去血水,黄骨鱼中加入盐、料酒、淀粉,然后用手抓洗黄骨鱼,再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沥水备用。





第三步【备料】: 老豆腐切成方块然后放入盐水中浸泡备用,指天椒切碎、香葱香菜切成段、生姜蒜头切成片备用。



第四步【烹饪过程】: 热锅冷油滑锅一遍,然后加入少许的底油,然后加入姜片、用锅铲按压着姜片然后把锅擦一遍,油温三成热加入黄骨鱼,刚下入锅先不要搅动,中火煎,然后用力慢慢晃动锅具,然后从锅边淋入少许的料酒去腥增香,中火煎至两面微微发黄,然后加入蒜片、泡椒、指天椒爆香,然后再加入清水(清水的量浸泡到鱼的三分之二处即可),加入豆腐,然后再加入调料盐、蚝油、生抽,调味,小火煮5分钟。









第五步【出锅】: 锅中的黄骨鱼煮了五分钟后,然后转大火收汁,汁水变的浓稠这时加入香葱香菜、紫苏增香,煮至断生,然后出锅装盘,一盘香辣可口的红烧黄骨鱼制作完全。











1. 制作黄骨鱼一定要先去掉黏液,因为这些黏液是腥味的主要来源。



2. 在煎黄骨鱼之前先滑锅,再用姜片擦一遍锅具目的是防止黄骨鱼在煎的过程中粘锅。



3. 在最后加入的紫苏目的是增香的作用,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加。加入紫苏一定要在最后加入,提前加入反而不能起到增香的效果,因为紫苏的味道易挥发,一般在菜品制作完成最后再加入。











1. 为什么我做出来的红烧黄骨鱼腥味那么重?




答:》》》做出来的红烧黄骨鱼腥味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全去黏液和血水】: 黄骨鱼的主要腥味来源于黏液和血水,要先用清水冲洗掉血水,然后再用淀粉、盐、料酒吸附掉黏液,这样才完全去除黏液,其中淀粉起到的作用是吸附的作用,可以更好的把黏液吸附然后清洗掉。(也可以用约60°的温水烫黄骨鱼这样也可以去掉黏液)







2. 为什么我做出来的红烧黄骨鱼肉质不鲜嫩,变的“很柴”是什么原因?




答:》》》做出来的红烧黄骨鱼肉质不鲜嫩其中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黄骨鱼不能提前腌制】: 很多朋友在制作黄骨鱼之前都会用盐腌制黄骨鱼让其入味,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如果制作前用盐腌制那么黄骨鱼会出现脱水的现象,这样做出来的红烧黄骨鱼就变的不鲜嫩。

②【黄骨鱼煎的太干】: 在煎黄骨鱼的时候不能把鱼煎的太过于焦,这样煎出来的黄骨鱼已经没有了水分,所以吃起来肯定就会变的“很柴”更不要说鲜嫩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煎至微黄的状态就可以,这样的黄骨鱼又香又鲜嫩。







3. 在煮黄骨鱼的时候我已经调好味了,为什么最后做出来的黄骨鱼会变咸?

答:》》》 在煮黄骨鱼加入调料调味的时候,不要把黄骨鱼的味道调足,要比正常的味道偏淡,因为在煮的过程中汁水会变少、最后会收汁,如果一开始就调足味道那么在最后收汁的时候味道就变咸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少许盐味即可。













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珠海是一座吃惯海鲜的城市,又多移民,没有什么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这款时兴的黄骨鱼,就是湘菜出品。
黄骨鱼做法:第一步,备好黄骨鱼、生姜、干辣椒、大蒜、葱、油盐、料酒、豆瓣酱、老抽、醋、淀粉、生抽和白砂糖。第二步,将黄骨鱼直接处理后洗好了,生姜切丝,大蒜切片,葱切段。备好锅加油烧热,将黄骨鱼直接下锅煎煮了。第三步,锅中留油,加葱姜和干辣椒爆香了,将豆瓣酱下锅翻炒。放入黄骨鱼和水开始烧煮。第四步,加你就烧煮,将醋和老抽下锅,盖上焖煮八分钟左右,加盐、生抽和白糖调味,烧煮浓稠后出锅。

黄骨鱼是什么鱼,是淡水鱼吗

黄骨鱼指的是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中的鱼。它们的体型长而粗壮,头部、嘴巴和眼睛都比较大,背鳍则比较小。它们的背部颜色是黑褐色,腹部的颜色则是淡黄色。黄骨鱼生活在淡水中,在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等流域中有分布,在俄罗斯、越南、朝鲜、老挝等国家也有。黄骨鱼是杂食鱼,可以吃动物也能吃植物。 一、黄骨鱼是什么鱼 黄骨鱼的学名叫做“黄颡鱼”,还被叫做“黄辣丁”、“黄角丁”、“昂刺鱼”等等。从类别来看,黄骨鱼属于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骨鱼的身体形状比较长,也比较粗壮。它们的头部比较大,嘴巴和眼睛也比较大。它们的背鳍形状比较小,上面比较坚硬的刺,前端则是比较光滑的。黄骨鱼的颜色比较暗,是黑褐色的;不过它们腹部的颜色则比较浅,是淡黄色的。
从黄骨鱼的生活环境来看,它们就属于淡水鱼,生活在淡水之中,在我国分布广泛,在很多淡水流域之中都有分布,比如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等。尤其是在水流的流速比较缓慢、并且水草又比较多的地方,生活着很多黄骨鱼。其实黄骨鱼不仅在我国有分布,从世界范围来看分布都是比较广泛的,在俄罗斯、越南、朝鲜、老挝等国家都有分布。从食性来看,黄骨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既可以吃动物,也可以吃植物。动物是它们主要的食物,鱼、虾、蚌、螺、昆虫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另外它们也可以适当吃一些植物碎屑。
二、黄骨鱼是淡水鱼吗 上面已经介绍过,从生活环境来看黄骨鱼是生长在淡水流域之中的。而淡水鱼就是从生活环境来对鱼类进行划分的一个类别,指的是生活在淡水之中的鱼。黄骨鱼在很多国家的淡水流域之中都有分布,在我国也是如此。诸如长江、黄河、松花江等有名的淡水流域之中,都生活着很多的黄骨鱼。

黄骨鱼是什么鱼 黄骨鱼的介绍

1、黄骨鱼是淡水鱼,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
2、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
3、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肛门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