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有哪几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1 14:55:53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有哪几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有57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其中将军军衔参照苏联军队的军衔等级,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4级。
  1955年9月,国务院发布命令,授予10人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
  1956年1月25日和1958年又分别授予两人上将军衔。
  因此,开国上将共57位。
上将好多,第一个想到是许世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称为“开国上将”。
他们分别为:
1955年8月27日授予(55人)
萧克(1907.07.14-2008.10.24),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达(1905.04.19-1993.07.12),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宗逊(1908.02.07-1998.09.14),时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克农(1899.09.15-1962.02.09),时任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王震(1908.04.11-1993.03.12),时任副总长兼铁道兵司令、政委。
许世友(1905.02.28-1985.10.22),时任副总长兼南京军区司令。
邓华(1910.04.28-1980.07.03),时任副总长兼沈阳军区司令。
彭绍辉(1906.09.06-1978.04.25),时任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爱萍(1910.01.09-2003.07.05),时任副总长。
杨成武(1914.10.08-2004.02.14),时任副总长兼北京军区司令、防空军司令。
韩先楚(1913.02.-1986.10.03),时任副总长。
李涛(1905.09.04-1970.12.20),时任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傅秋涛(1907.08.03-1981.08.25),时任总参队列部长。
王平(1907.10.12-1998.02.08),时任总参动员部长。
吕正操(1904.01.04-2009.10.13),时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长。
傅钟(1900.06.23-1989.07.28),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肖华(1916.1.21-1985.08.12),时任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甘泗淇(1903.12.21-1964.02.05),时任总政副主任。
宋任穷(1909.07.11-2005.01.08),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赖传珠(1910.04.03-1965.12.24),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洪学智(1913.02.02-2006.11.20),时任总后副部长。
周士第(1900.09.09-1979.06.30),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长。
郭天民(1905.08.-1970.05.26),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长。
周纯全(1905.10.08-1985.07.28),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杨至诚(1903.11.30-1967.02.03),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陈再道(1909.01.24-1993.04.06),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湖北军区司令员。
陈奇涵(1897.09.23-1981.06.19),时任军事法院院长。
王宏坤(1909.01.22-1993.08.20),时任海军副司令。
苏振华(1912.06.02-1979.02.07),时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刘亚楼(1910.03.12-1965.05.07),时任空军司令。
刘震(1915.03.03-1992.08.20),时任空军副司令。
陈锡联(1915.01-1999.06.10),时任炮兵司令。
韦国清(1913.09.02-1989.06.14),时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
陈士榘(1909.04.14-1995.07.22),时任工程兵司令。
陈伯钧(1910.11.26-1974.02.06),时任军事学院副院长。
钟期光(1909.01.02-1991.05.22),时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宋时轮(1907.09.10-1991.09.17),时任总高级步校校长。
朱良才(1900.09.27-1989.02.22),时任北京军区政委。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时任69军军长。
唐亮(1910.06.13-1986.11.20),时任南京军区政委。
叶飞(1914.05.07-1999.04.18),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杨得志(1911.01.03-1994.10.25),时任济南军区司令。
王新亭(1908.12.23-1984.12.11),时任济南军区政委代司令员。
黄永胜(1910.11.17-1983.04.26),时任广州军区司令。
李天佑(1914.01.08-1970.09.27),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广西军区司令。
陈明仁(1903.04.07-1974.05.21),时任55军军长。
贺炳炎(1913.02.05-1960.07.01),时任成都军区司令。
阎红彦(1909.10.26-1967.01.08),时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
谢富治(1909.08.-1972.03.26),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兼政委。
陶峙岳(1892.9.18-1988.12.26),时任新疆建设兵团司令。
乌兰夫(1906.12.23-1988.12.08),时任内蒙古军区司令、政委。
周桓(1909.02.22-1993.10.27),时任沈阳军区政委。
杨勇(1912.10.28-1983.01.06),时任志愿军司令。
李志民(1906.07.09-1987.11.16),时任志愿军政委。
赵尔陆(1905.06.04-1967.02.02),时任二机部长。
1956年授予(1人)
王建安(1907.11.08-1980.07.25),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1958年授予(1人)
李聚奎(1904.12.31-1995.6.25),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开国上将多少个人?

57人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共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人通常被称为“开国上将”。他们的人生,浓缩着战争史上的血火传奇;他们的故事,珍藏着人民军队的奋战历程。其中正兵团级33名,副兵团级19名,准兵团级1名,无军队级别者2名。
特殊上将
1、4位少数民族上将:杨至成(侗族) 、乌兰夫(蒙古族)、李涛(瑶族) 、韦国清(壮族)
2、3位原国民党军队起义军官出身的上将:董其武(起义前系绥远省主席)、陈明仁(起义前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长沙警备司令) 、陶峙岳(起义前系新疆省警备总司令)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57名,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
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
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1、王震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将军衔。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
2、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3、洪学智
洪学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副师长、军区副司令、军区司令、纵队司令、军长、兵团副司令等职,参加了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石油化工局局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参与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万山群岛战役、抗美援朝等。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4、叶飞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军事家、政治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叶飞幼年回国求学,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吕正操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吕正超,字必之。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的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

开国上将一共有多少人

55名上将级别为: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
资料拓展: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开国上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2009年10月13日溘然长逝,享年106岁。

开国上将简历

1955年8月27日授予(55人)
萧克(1907.07.14-2008.10.24),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达(1905.04.19-1993.07.12),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宗逊(1908.02.07-1998.09.14),时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克农(1899.09.15-1962.02.09),时任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王震(1908.04.11-1993.03.12),时任副总长兼铁道兵司令、政委。
许世友(1905.02.28-1985.10.22),时任副总长兼南京军区司令。
邓华(1910.04.28-1980.07.03),时任副总长兼沈阳军区司令。
彭绍辉(1906.09.06-1978.04.25),时任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爱萍(1910.01.09-2003.07.05),时任副总长。
杨成武(1914.10.08-2004.02.14),时任副总长兼北京军区司令、防空军司令。
韩先楚(1913.02.-1986.10.03),时任副总长。
李涛(1905.09.04-1970.12.20),时任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傅秋涛(1907.08.03-1981.08.25),时任总参队列部长。
王平(1907.10.12-1998.02.08),时任总参动员部长。
吕正操(1904.01.04-2009.10.13),时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长。
傅钟(1900.06.23-1989.07.28),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肖华(1916.1.21-1985.08.12),时任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甘泗淇(1903.12.21-1964.02.05),时任总政副主任。
宋任穷(1909.07.11-2005.01.08),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赖传珠(1910.04.03-1965.12.24),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洪学智(1913.02.02-2006.11.20),时任总后副部长。
周士第(1900.09.09-1979.06.30),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长。
郭天民(1905.08.-1970.05.26),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长。
周纯全(1905.10.08-1985.07.28),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杨至诚(1903.11.30-1967.02.03),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陈再道(1909.01.24-1993.04.06),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湖北军区司令员。
陈奇涵(1897.09.23-1981.06.19),时任军事法院院长。
王宏坤(1909.01.22-1993.08.20),时任海军副司令。
苏振华(1912.06.02-1979.02.07),时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刘亚楼(1910.03.12-1965.05.07),时任空军司令。
刘震(1915.03.03-1992.08.20),时任空军副司令。
陈锡联(1915.01-1999.06.10),时任炮兵司令。
韦国清(1913.09.02-1989.06.14),时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
陈士榘(1909.04.14-1995.07.22),时任工程兵司令。
陈伯钧(1910.11.26-1974.02.06),时任军事学院副院长。
钟期光(1909.01.02-1991.05.22),时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宋时轮(1907.09.10-1991.09.17),时任总高级步校校长。
朱良才(1900.09.27-1989.02.22),时任北京军区政委。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时任69军军长。
唐亮(1910.06.13-1986.11.20),时任南京军区政委。
叶飞(1914.05.07-1999.04.18),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杨得志(1911.01.03-1994.10.25),时任济南军区司令。
王新亭(1908.12.23-1984.12.11),时任济南军区政委代司令员。
黄永胜(1910.11.17-1983.04.26),时任广州军区司令。
李天佑(1914.01.08-1970.09.27),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广西军区司令。
陈明仁(1903.04.07-1974.05.21),时任55军军长。
贺炳炎(1913.02.05-1960.07.01),时任成都军区司令。
阎红彦(1909.10.26-1967.01.08),时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
谢富治(1909.08.-1972.03.26),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兼政委。
陶峙岳(1892.9.18-1988.12.26),时任新疆建设兵团司令。
乌兰夫(1906.12.23-1988.12.08),时任内蒙古军区司令、政委。
周桓(1909.02.22-1993.10.27),时任沈阳军区政委。
杨勇(1912.10.28-1983.01.06),时任志愿军司令。
李志民(1906.07.09-1987.11.16),时任志愿军政委。
赵尔陆(1905.06.04-1967.02.02),时任二机部长。
1956年授予(1人)
王建安(1907.11.08-1980.07.25),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1958年授予(1人)
李聚奎(1904.12.31-1995.6.25),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1、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2、韩先楚
韩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中央军委常委,福州军区原司令员,兰州军区原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3、吕正操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吕正超,字必之。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
1923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第一一六师参谋处长,六四七团、六九一团团长。
1933年参加热河抗战。1936年组织“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的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009年10月13日,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他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
4、周士第
周士第(1900.9.9—1979.6.30),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第1营营长、团参谋长、代理团长、团长,第25师师长,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等职。
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百团大战,指挥晋北战役,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和秦岭战役,连续解放汉中、广元、剑阁、江油、绵阳等40多座县城,参与指挥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9年6月30日于北京病逝,享年79岁。
5、韦国清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广西东兰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皖东北和巩固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
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世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先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正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士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韦国清

什么是开国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种军衔等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度中最高的军衔等级。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衔,授予55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之后又增加两位,总共57位,称为开国上将[1],此时上将位于大将之下、中将之上。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消军衔制度,后于1988年恢复,有152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此时的上将位于一级上将之下、中将之上。1994年取消一级上将后,上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衔。
截至2014年7月,自1955年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有208人获上将军衔警衔[2]。
截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有26位现役上将。26位现役上将中,包括空军上将5人,海军上将4人,武警上将2人。其余陆军上将有15人,其中3人出身火箭军,1人来自战略支援部队。按分布看,军委领导层及军委机关8人,战区7人,军种10人,军事院校1人[15]。

《开国大典》开国上将都有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官方排名:肖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

开国57位上将

1955年是五十五位 王建安(56年补授1907-1980湖北红安) 李聚奎(58年补授1904-1995湖南涟源)
所以是57人。
共和国开国上将籍贯分布情况
一、湖南省19位:
1、李志民:湖南浏阳
2、宋任穷:湖南浏阳
3、唐 亮:湖南浏阳
4、王 震:湖南浏阳
5、杨 勇:湖南浏阳
6、傅秋涛:湖南平江
7、苏振华:湖南平江
8、钟期光:湖南平江
9、甘泗淇:湖南宁乡
10、陶峙岳:湖南宁乡
11、陈明仁:湖南醴县
12、邓 华:湖南郴县
13、李 涛:湖南汝城
14、朱良才:湖南汝城
15、宋时轮:湖南醴陵
16、杨得志:湖南醴陵
17、李聚奎:湖南涟源人。
18、彭绍辉:湖南湘潭
19、肖 克:湖南嘉禾
二、湖北省14位:
20、陈锡联:湖北红安
21、郭天民:湖北红安
22、韩先楚:湖北红安
23、王建安:湖北红安
24、谢富治:湖北红安
25、周纯全:湖北红安
26、陈再道:湖北麻城
27、王宏坤:湖北麻城
28、刘 震:湖北孝感
29、王新亭:湖北孝感
30、陈士榘:湖北荆门
31、贺炳炎:湖北松滋
32、黄永胜:湖北咸宁
33、王 平:湖北阳新
三、福建省3位:
34、刘亚楼:福建武平
35、杨成武:福建长汀
36、叶 飞:福建南安
四、江西省3位:
37、陈奇涵:江西兴国
38、肖 华:江西兴国
39、赖传珠:江西赣县
五、陕西省3位:
40、李 达:陕西眉县
41、阎红彦:陕西子长
42、张宗逊:陕西渭南
六、四川省3位:
43、陈伯钧:四川达县
44、张爱萍:四川达县
45、傅 钟:四川叙永
七、安徽省2位:
46、洪学智:安徽金寨
47、李克农:安徽巢县
八、辽宁省2位:
48、吕正操:辽宁海城
49、周 桓:辽宁东港
九、山西省2位:
50、董其武:山西河津
51、赵尔陆:山西原平
十、广西区2位:
52、李天佑:广西临桂
53、韦国清:广西东兰
十一、广东省1位:
54、周士第:广东琼海
十二、贵州省1位:
55、杨志成:贵州三穗
十三、河南省1位:
56、许世友:河南新县
十四、内蒙古区1位:
57、乌兰夫:内蒙古土默特左旗

谁是开国第一上将?

1、许光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光达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著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6月3日逝世,终年61岁。
2、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扩展资料
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后,还曾主动给毛泽东等军委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毛泽东在军委会议室里拿到这封信后,用带着浓浓湖南乡音的语调在窗边低吟:“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中央军委在慎重考虑后,仍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只是将行政级别定为五级,许光达也因此成为当时唯一被定为行政五级的大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光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