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身事外,置身事外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1 14:08:27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置身事外的解释

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 毫不 关心。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 文明 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 置身事外 。” 成语例句: 悲观的由来,是在 置身事外 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 或者 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 注音: ㄓㄧˋ ㄕㄣ ㄕㄧˋ ㄨㄞˋ 置身事外的近义词: 袖手旁观 在旁观望,不过问事情弈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见之,何则?宋· 事不关己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漠不关心 不放在心上,粗枝大叶自然界对个别的生命是如此漠不关心,我们又何必娇惯自己? 置身事外的反义词: 责无旁贷 责:责任;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置身其中 成语语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 keep out of the business 其他翻译: <德>sich einer sache fernbleiben <法>se tenir à l'écart

置身事外是什么意思

置身事外的意思:
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 毫不关心。
置身事外的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例句:
1.这件事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休想置身事外!
2.在会上他不赞一辞,仿佛置身事外。
3.很想置身事外,但最终会发现,其实早已泥足深陷。
4.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大抵更多人是心怀疑惑,却又无法置身事外,鲍方便是其一。
5.我们的职业道德准绳要求我们置身事外去报道事实;如果我们必须要有导引的话,这或许是最好的了。
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
解释:不参与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所有事物与自身毫不相干袖手旁观
近义词:事不关己 漠不关心 隔岸观火 缩手旁观 超然物外 作壁上观 冷眼旁观 置之脑后
反义词:责无旁贷 置身其中 义不容辞 厕身其间
造句:
1)有些干部对人民的事置身事外。
2)这件事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休想置身事外!
3)在会上他不赞一辞,仿佛置身事外。
4)很想置身事外,但最终会发现,其实早已泥足深陷。
5)在这场运动中,大抵更多人是心怀疑惑,却又无法置身事外,鲍方便是其一。

?置身事外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释义】: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读音】:zhi shēn shi wai 【近义词】:漠不关心 事不关己 袖手旁观 【反义词】:责无旁贷 【例句】: 1.我们认为,监管机构置身事外是一种严重错误。 2.现今不愿置身事外的两国总统也将会见。 3.刘明辉仍在软禁之中,但并没有置身事外。 4.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需要解决,老板们通常会置身事外。 5.如果欧元区不能保证这一点,imf应该敢于置身事外。 6.但在欧元区遭遇痛苦之际,美国恐怕很乐于置身事外。 7.既然世界气候发生那么大变化,没有如何生态系统能置身事外。 8.时至今日,对于比自身还要重大的事业,我仍无法置身事外。 9.而由于印度方面无意于此,这也意味着美国将置身事外。 10.马克从未放弃寻找他的儿子,但是她妻子逐渐置身事外,似乎准备离开马克。 11.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它们不可能置身事外正如欧洲央行试图做的那样。 12.和伊朗军方的态度不同,伊朗革命卫队就不再指望着能置身事外了。 13.诚然,当无数选民深受价格上涨之苦的时候,政客们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14.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就能完全的置身事外而把这一切危机都交给欧洲。 15.他们已经意识到一旦欧洲发生战争,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 16.置身事外-我可没说让你整天泡在社交站点上,但是你需要开始思考一下你在互联网上的存在。 17.眼下,微软已决定置身事外。 18.中期选举置身事外是不可原谅的和不负责任的。 19.瑞士和英国的监管者在全球法规的各个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而美国我行我素,亚洲置身事外。

置身事外什么意思

意思: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拼音:置身事外 [zhì shēn shì wài]。
引证:悲观的由来,是在~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 ◎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例句:有些干部对人民的事~。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关心。
近义词:
一、隔岸观火 [gé àn guān huǒ]
释义: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引证:他原是在~呀。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出处:唐·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例句:对于别人危急的事,我们应该挺身而出,不应该~。
二、坐视不救 [zuò shì bù jiù]
释义:坐视,坐着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用法: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热心帮助,决不能~。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即蜀中危急,孤岂可坐视不救。”
例句:看见有人落水,我们岂能~!

置身事外什么意思

置身事外的意思是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一、拼音
置身事外,拼音:zhì shēn shì wài。
二、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三、例句
1、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2、清·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康帝》:“虽然,胡不若 徐庶 之置身事外而不与共功名也。”
3、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此刻兄弟已经死了,又没留下一男半女,弟妇将来的事,我做大伯子的,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置身事外造句
1、哎哟,2005年在香港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中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2、一旦你睁开双眼目睹现实中的世界,你就在也不可能轻松地闭上眼睛置身事外。
3、那可真是件好事:逐月投资(称为固定金额投资)甚至可助你在投资领域贯穿全年的自然起落中置身事外,稳操胜券。
4、最近一个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5、既有的体制把男人的施暴归咎于女人,这于是便成为纯粹的女人问题,因此男人很容易置身事外。

置身事外的意思

置身事外的意思:意思是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扩展资料:
1、专家表示,要透过交易手段大幅削弱全球暖化效应,美国绝不可置身事外。2、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对今日之国是置身事外,简直不大可能。3、这样我们必须脱离于走神,退后一步,置身事外,客观的观察它。4、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大抵更多人是心怀疑惑,却又无法置身事外,鲍方便是其一。
5、在起诉三鹿之前,一些表示要向患病幼儿家庭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称他们受到多方面压力,要求他们置身事外。6、由于和解协议的实质是变更了原来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是对国家意志的改变,作为国家代表的人民法院显然不能置身事外,必然需要参与执行和解协议的审查。7、由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烈景象的犹新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国内有许多人强烈主张美国应该置身事外,对欧洲的战争作壁上观。8、永恒不变的法则是能量代码,一旦运转起来就不能停止,无论什么结局说法,他们必须置身事外。9、因此,只有当一个人既无银行储蓄,又无包括房改房等在内的任何形态的物业所有权时,他才能够大致置身事外。10、校长置身事外,不想卷入老师间的纷争。
11、小奥同学能置身事外的问题已经没有了,现在问题都变成他自己的了。12、我们的职业道德准绳要求我们置身事外去报道事实;如果我们必须要有导引的话,这或许是最好的了。13、我很想知道是否有可能我们对生活太投入了,反而忘了像观众一样置身事外,去看它有趣的一面。

置身事外解释

置身事外解释具体如下可供参考:
一、简述
1、置身事外,拼音:zhì shēn shì wài,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例句: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康帝》:“虽然,胡不若徐庶之置身事外而不与共功名也。”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此刻兄弟已经死了,又没留下一男半女,弟妇将来的事,我做大伯子的,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3、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关心。
4、近义词:隔岸观火,漠不关心,缩手旁观,袖手旁观,超然物外,作壁上观,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置之脑后。
二、造句
1、若置身事外,当心!有些干部对人民的事置身事外;政府对争论保持置身事外的态度;有些干部对人民的事置身事外;在会上他不赞一辞,仿佛置身事外;一个故作气派,看另一个置身事外;校长置身事外,不想卷入老师间的纷争;他置身事外,不愿卷入这场矛盾斗争中。
2、然而这个小男孩并没有轻易地置身事外;这件事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休想置身事外!如果你能置身事外,你就能冷静地思考这件事;这是头一次我置身事外得到这么长时间的休息;任凭女司机被亵玩蹂躏良久,置身事外,作壁上观。

置身事外的意思 置身事外的意思是什么

1、置身事外,拼音是zhì shēn shì wài,意思是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出自《文明小史》。
2、成语解释:释义: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3、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置身事外意思

置身事外这个词意味着将自己置于某个事件、情况或问题之外,不参与其中,超脱于事物之外,以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
首先,置身事外这个词语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冲突、争议或复杂情况时的态度。这个人选择将自己从事件中抽离出来,避免直接涉及其中,以便能够以一种客观、超然的方式看待事情。
置身事外并不意味着冷漠或不关心,相反,它是一种主动选择以保持清晰的思维和判断,避免被情感或个人立场左右。这种态度通常需要一定的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置身事外的人往往能够在群体中起到调解的作用。由于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各方的观点,他们可以提供中立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化解冲突。
置身事外句子:
1、在这个争论中,他始终保持置身事外的态度,不愿牵扯进去。
2、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总是选择与世无争,置身事外。
3、我想她之所以如此冷漠,是因为她总是选择置身事外,不参与任何争端。
4、虽然他是那个事件的当事人,但他始终选择置身事外,不发表任何意见。
5、在那场战争中,他始终保持置身事外,没有参与任何一方。
6、面对那些不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他总是选择置身事外。
7、作为一个僧侣,他选择了与世无争,置身事外的道路。
8、在公司的人事变动中,他始终保持置身事外的态度,没有参与任何决策。
9、即使在家族中发生重大争执的时候,他仍然选择置身事外,不偏袒任何一方。
10、在那个群体中,他总是一个旁观者,置身事外,不参与任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