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炙手可热是什么意思,炙手可热什么意思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31 17:04:57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炙手可热意思

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
炙手可热(拼音:zhì shǒu kěrè)是一个成语。
炙手可热(炙:烤)指手一靠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权势之盛。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自:明·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我夫人虽则贤慧,争奈老相公之势,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的例句:
1、他可是领导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2、吴导演把中国功夫带入好莱坞,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电影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3、他凭借响亮的歌喉,俊美的外表,以及春晚的杰出表演,获得广大歌迷的认可,在百姓中获得好的口碑,成为炙手可热的歌星。
4、我将会成为百老汇炙手可热的新星,在大卫的新戏里。
5、她凭着超群的歌艺在歌坛奋斗,现在已经是个炙手可热的红牌歌星了。
6、他现在可是总经理跟前红人,炙手可热得很,你何苦跟他过不去呢?
7、在当时,杂耍艺人可说是炙手可热。
8、经验正逐渐成为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商品。
9、当年他在老总跟前真是红到炙手可热,谁敢得罪他?
10、宣统小儿皇帝一即位,就把一时炙手可热的袁世凯贬了。
11、她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名作家,每一部小说都洛阳纸贵。
12、这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攀附他的人不知有多少。
13、他是刚出炉的影帝,当然炙手可热,各大电影公司争相邀他拍片。
14、体育场内大型活动频繁,形成超凡人气,广告投放效果自然显著,各类广告媒体炙手可热。
15、如此下去,“国家第一考”仍会炙手可热,人民群众监督政府也会成为“空心汤圆”。
16、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单这八个字可见当初的豪门世家是何等的炙手可热。
17、有了无数的奖项与重磅炸弹影片做底,王家卫迅速成为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
18、随着乳源的日益紧俏,养奶牛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的意思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
炙手可热(拼音:zhì shǒu kě rè)是一个成语,指手一靠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权势之盛。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最早出自于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炙手可热”。是杜甫对杨氏兄妹只顾自己寻欢作乐,不顾百姓艰辛的讽刺之作。
炙手可热近义词:烜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炙手可热反义词: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示例:在当时,杂耍艺人可说是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造句
1、他现在可是总经理跟前红人,炙手可热得很,你何苦跟他过不去呢?
2、体育场内大型活动频繁,构成超凡人气,广告投放效果自然显著,各类广告媒体炙手可热。
3、上海的浦东以前是一块不毛之地,此刻却变成了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
4、他现在是我们当地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了。
5、她凭着超群的歌艺在歌坛奋斗,现在已经是个炙手可热的红牌歌星了。
6、当年他在老总跟前真是红到炙手可热,谁敢得罪他?
7、我们单位上新来的同事在短短一个月,就成为了我们部门炙手可热的人了。

炙手可热是什么意思

炙手可热
【释义】炙:烤;字面义是: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权贵气焰之盛、权势之大。多用于贬义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中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白话释义: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任命他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杜甫对杨氏兄妹极为不满,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
【用法】作状语、定语;指人的权势等。
【例句】当年他在老总跟前真是红到炙手可热,谁敢得罪他?
扩展资料
一、炙手可热的近义词
1、烜赫一时[xuǎn hè yī shí]
释义:烜赫: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出处: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
白话释义:即使身居要位,名威声旺,深受帝王宠幸……一旦有了罪过,也要按律受到处罚。
2、望而生畏[wàng ér shēng wèi]
释义:望:看见 畏:畏惧。看见了就害怕。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形容人神态威严或事务艰难令人畏惧。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白话释义: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
3、敬而远之[jìng ér yuǎn zhī]
释义: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白话释义:尽力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敬畏鬼神但远离它们,可以说是智慧了。
二、炙手可热的反义词
1、平易近人[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平易:原指道路平坦,比喻态度平和。比喻态度平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原作“平易近民”。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白话释义: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
2、和蔼可亲[hé ǎi kě qīn]
释义: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出处: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白话释义:除了在苛责的细则规条,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实际性格上是很容易亲近的。
3、慈眉善目[cí méi shàn mù]
释义:形容人的容貌非常善良,慈祥和善的样子。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什么意思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 权势大,气焰盛,使人 不敢 接近。 成语出处: 唐·杜甫《丽人行》:“ 炙手可热 势绝伦,慎莫近前 丞相 嗔。” 成语例句: 炙手可热 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 繁体写法: 炙手可热 注音: ㄓㄧˋ ㄕㄡˇ ㄎㄜˇ ㄖㄜˋ 炙手可热的近义词: 烜赫一时 望而生畏 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形容人态度威严或事务艰难令人畏惧 敬而远之 虽然敬重,但不愿与之接近 炙手可热的反义词: 平易近人 性情平和,态度可亲,使人容易接近态度坦率,平易近人,性子有点急躁,但是也容易安抚 形容文字深入浅 和蔼可亲 性情温和,态度亲切忽然停止了他的威胁的语气而变得十分和蔼可亲 成语语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任命他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杜甫对杨氏兄妹极为不满,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the supreme arrogance of a person with great power 日语翻译: 手(て)をかざせば热(あっ)さを感(かん)じる 成语谜语: 刚出笼的粘糕烫手 读音注意: 炙,不能读作“jiǔ”。 写法注意: 炙,不能写作“灸”。 歇后语: 刚出笼的粘糕

炙手可热 是什么意思

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靠近就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盛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炙手可热的造句如下:
1、他的两颊通红,两眼闪着光,他生气勃勃,使别人看来简直是一团炙手可热的火。
2、创新在今日中国是个炙手可热的词。
3、现在炙手可热的是哈特那孩子。
4、他凭借响亮的歌喉,俊美的外表,以及春晚的杰出表演,获得广大歌迷的认可,在百姓中获得好的口碑,成为炙手可热的歌星。
5、他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篮球明星。
6、我将会成为百老汇炙手可热的新星,在大卫的新戏里。
7、经验正逐渐成为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商品。
8、美联社纽约电现在轮到中国成了气候问题炙手可热的焦点了。
9、他现在使我们当地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了。
10、你要想成为炙手可热的人就必须好好学习。
11、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你就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人。
12、我们单位上新来的同事在短短一个月就成为了我们部门炙手可热的人了。
13、他是公司领导身旁炙手可热的人物,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他。
14、你想要成为集团公司里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还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
15、他在单位里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招惹他,纯粹是自找麻烦。
16、他是一家公司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了领导撑腰的他现在变得有恃无恐。
17、他在职场上打拼多年,如今终于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18、每当进入夏季,空调就逐渐演变成一种炙手可热的商品了。
19、如今,许多行业的高新技术人才在中国市场上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20、吴导演把中国功夫带入好莱坞,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电影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炙手可热的意思是

炙手可热的意思是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炙手可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人物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人气,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有一个叫做李德裕的官员,因为他的权势和地位,使得他周围的人都不得不对他敬畏三分。他的一个亲戚想找他帮忙谋个差事,但是又不敢直接去找他,于是就先去找了一个与李德裕关系比较好的人。这个人听了后说:“真是炙手可热,你就不敢靠近。”意思是说,李德裕现在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一般人都不敢靠近他。
炙手可热的含义并不是指某个人或事物本身热得烫手,而是比喻某个领域或人物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人气,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种关注度和人气的突然提升,往往是因为某个事件、某种趋势或某个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个领域或人物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曝光率和关注度。
在现代社会,炙手可热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娱乐圈、商业领域等。一些明星、网红、公司等在短时间内因为某种事件或趋势而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粉丝,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种现象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炙手可热的造句:
1、炙手可热的明星在娱乐圈中拥有很高的人气和影响力。
2、这个品牌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3、这个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炙手可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4、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在市场中备受瞩目,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投资者的关注。
5、这个行业在近年来炙手可热,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6、炙手可热的球星在足球界拥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7、这个品牌在时尚界炙手可热,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8、炙手可热的职位在招聘市场上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关注。
9、这个演员在电影界炙手可热,凭借出色的演技和表现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10、炙手可热的楼盘在房地产市场中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购房者的关注。
11、这个产品在市场上炙手可热,成为了消费者追求的热门商品。
12、炙手可热的运动员在体育界拥有很高的人气和影响力。
13、这个品牌在科技界炙手可热,成为了创新和科技的代表。
14、炙手可热的职位在招聘市场上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竞争。
15、这个公司在电商行业中炙手可热,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战略获得了快速成长。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
炙手可热(拼音:zhì shǒu kě rè)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炙:烤)指手一靠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权势之盛。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寓意: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以“诛国忠,清君侧”的名义发动战乱,杨国忠被乱刀砍死,尸体还被肢解,而杨玉环也被强迫自尽。成语告诉人们,无论当下如何的炙手可热,权势多大,如果当权者不考虑国计与民生,只顾个人私欲,最后也终将会被人民所摒弃。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杨贵妃有个堂兄叫杨钊。由于杨贵妃得宠,杨钊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唐玄宗还赐名“国忠”。
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做丞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给杨国忠处理。一时之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他们结党营私,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以致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可当时,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

炙手可热什么意思啊

“炙手可热”(拼音:zhìshǒukěrè)是一个成语,指手一靠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权势之盛。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最早出自于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造句:
1、当年他在老总跟前真是红到炙手可热,谁敢得罪他?
2、我本想去看看老朋友,哪知人家在政界正炙手可热,我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3、我将会成为百老汇炙手可热的新星,在大卫的新戏里。
4、他可是领导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炙手可热炙手可热什么意思

“炙手可热”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或者人的热门程度,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热门人物”或“热门事物”。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引申意为“热门、受欢迎”。
这个成语最初用于形容权势大、气焰盛的人,他们在权势地位上炙手可热,令人无法抗拒。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扩展到形容各种事物,如热门商品、优秀人才。比如明星们。
“炙手可热”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热门事物或人的受欢迎程度,也表达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这个成语也常常用于形容一些负面现象,如权力滥用、腐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