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怎么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31 14:39:05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天文望远镜是什么意思

天文望远镜是一种收集天体辐射并使之成像的仪器,具有两个作用。首先,它可以放大天体的张角,以分辨原先无法分开的双星,显示月亮、行星、星云等有视面天体的细节。其次,它可以收集到更多的辐射,使人们能观测到原先见不到的暗弱天体。根据物镜结构的不同,望远镜分成三大类:用透镜作为物镜的折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反射望远镜;兼用透镜和反射镜作物镜的折反射望远镜。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物镜口径为1.02米,最大的反射望远镜物镜口径为6米,最大的折反射望远镜主镜(反射镜)口径为2.03米、改正镜(透镜)口径为1.34米。
在伽利略1609年创制第一架望远镜之后的2个多世纪中,望远镜只是供目视观测用,这种望远镜称目视望远镜。19世纪中叶以后,照相术用到天文观测上,用望远镜可直接拍摄天体的照片,这种望远镜在物镜焦平面上放置照相底片,实际上是一架大型照相机,称为照相望远镜或天体照相仪。此后,又出现了光电倍增管(见光电管),光电成像器件等新的辐射探测器,它们被装在望远镜的终端以测量天体的辐射。在天文研究工作中,现已很少直接使用肉眼配合望远镜来进行观测。
在天文望远镜问世后的300多年中,天文望远镜实际上仅仅是指光学望远镜,即在光学波段进行天文观测的望远镜。20世纪以来,人们已将对天体的探测扩展到它的整个电磁辐射,即不仅探测它发出的光波,也要探测它发出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以及射电波,于是产生了γ射线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紫外望远镜、红外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
紫金山天文台的中国制造43/6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和普通望远镜有什么区别

外观设计不同,用途不同等。外观设计不同:天文望远镜通常配备两个镜筒,大的是主镜,用于观测目标,小的叫寻星镜,用于寻找目标。而普通望远镜则是由两个同等大小的镜筒组成。用途不同: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天文观测,如观测天体、拍摄星空等。而普通望远镜则通常用于观察地面上的物体,如风景、鸟类、体育比赛等。

世界十大天文望远镜排名

世界十大天文望远镜排名:韦布空间望远镜、RATAN-600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哈勃空间望远镜、甚大天线阵、巡天空间望远镜、盖亚空间望远镜、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阿雷西博望远镜、双子座望远镜。
1、韦布空间望远镜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联合研发的红外线观测用太空望远镜,为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于2021年发射升空。该望远镜口径达到6.5米,面积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倍以上,是世界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它还能在近红外波段工作、能在接近绝对零度(相当于零下273.15摄氏度)的环境中运行。
2、RATAN-600射电望远镜
RATAN-600射电望远镜,世界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之一,位于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是一台口径达到576米的射电望远镜。它的反射面不是一个完整的球面,而是只有外围的一圈环面。
3、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位于中国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大小,于2011年动工兴建,2016年进行落成启动仪式,该科技基础设施进入试运行、试调试工作,2020年通过中国国家验收工作,正式开放运行。
4、哈勃空间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多年来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天文望远镜。
5、甚大天线阵
甚大天线阵,是由27台25米口径的天线组成的射电望远镜阵列,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阿古斯丁平原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属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
6、巡天空间望远镜
巡天是中国首个大型空间望远镜,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规划中四个大型舱段中的一个,即共轨飞行舱段“巡天”光学舱。其视场是哈勃望远镜的300倍以上,整体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大约三层楼高,重达十几吨。其发射升空后,主要运行在约4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7、盖亚空间望远镜
盖亚空间望远镜,欧洲航天局(ESA)的空间望远镜,于2013年在法属圭亚那成功发射升空,飞往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盖亚空间望远镜将观测银河系中约10亿颗恒星的位置和运动,绘制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三维地图,并帮助解答有关银河系起源和演化的问题。
8、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设计来发现环绕着其他恒星之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是世界最好的天文望远镜之一,曾取得过多项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
9、阿雷西博望远镜
阿雷西博望远镜,位于美属波多黎各岛的山谷中,于1963年正式开幕,有几千位科学家曾使用了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单镜面射电望远镜,直径达305米,后扩建为350米,由康奈尔大学管理。电影明星和好莱坞制片人也常常光顾这里,拍摄了好几部不同题材的电影。
10、双子座望远镜
双子望远镜,位于海拔2737米的智利安第斯山脉塞罗帕琼山上。参与研制双子座望远镜的有7个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智利、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它由两个8米望远镜组成,镜面使用银镀膜以增强反光率,可以获得3200公里以外。其主镜采用主动光学控制,副镜作倾斜镜快速改正,还将通过自适应光学系统使红外区接近衍射极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哈勃空间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怎么用

天文望远镜的用法如下:
1、调节主镜和寻星镜的光轴平行:
将望远镜安装完毕后,首先需要选一处比较大的建筑作为观察目标,如烟囱,空调室外机等。先选择望远镜配备的最大F值的目镜安装到主镜上(一般为20mm或者8mm),用主镜慢慢找准所看物体。调节焦距系统使影像清晰起来,并让影像处于主镜视野中心,找到后,把脚架全部锁紧。
2、调节寻星镜:
主镜已经把影像定下,下面来调节寻星镜。转动寻星镜上的三个螺丝慢慢的调节,把刚才在主镜中心的影像尽量的调节到寻星镜十字丝的中心。
3、以上两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两只镜筒光轴平行,而不是观察某个体,一定要搞明白。
4、两只镜的光轴平行了,就可以观测所有的物体。松开刚才锁死的脚架,慢慢的移动到观测物体的大致方位。

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1608年,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里帕希的一个学徒偶然发现,将两块透镜叠在一起可以清楚看到远处的东西。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听说这个发明以后,立刻制作了他自己的望远镜,并且用来观测星空。自此,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诞生了。
伽利略·伽利雷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凭借望远镜观测到了太阳黑子、月球环形山、木星的卫星(伽利略卫星)、金星的盈亏等现象,这些现象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所以叫做折射镜。
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第一台望远镜开始,望远镜就开始不断发展,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望远镜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目前,人类在电磁波段、中微子、引力波、宇宙射线等方面均有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的。从那时起,望远镜开始不断发展,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望远镜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现在,人类在电磁波段、中微子、引力波、宇宙射线等方面都有望远镜。
汉斯·利伯希。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望远镜(telescope)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其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

天文望远镜能看到什么

天文望远镜能看到行星的面貌,例如金星的盈亏,海王星和冥王星,还有木星以及一些行星的卫星,还可以看到一些星系和星云,梅西耶天体等,我们人类肉眼的极限星等是6等,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更暗的天体,这也与其口径有关。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捕捉天体信息的主要工具。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第一台望远镜开始,望远镜就开始不断发展,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望远镜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目前,人类在电磁波段、中微子、引力波、宇宙射线等方面均有望远镜。

怎么挑选天文望远镜

  1、目镜应买高级的

  买天文望远镜时应配备2-3个目镜。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的目镜一般是由2个镜片组合而成的惠更斯式目镜或它的改良型。如果没有很好的目镜.即使用很高级的物镜,其观测结果也不会很理想。所以,买目镜的时候,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买等级高的目镜。

  目镜的焦距有4mm、5mm、6mm、7mm、8mm、9mm、12.5mm、18mm、20mm、25mm、30mm、40mm等各种型号。总的来说,有低倍率,中倍率,高倍率三种类型。若是小口径的天文望远镜,低倍率应选择20-40倍,中倍率选择50-80倍,高倍率选用100-150倍左右。

  2、寻星镜的口径应选较大的为好

  小型天文望远镜寻星装置的倍率一般是5-12倍,实际视场角是6-14度左右。寻星装置性能的好坏,大大影响着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寻星镜的口径应尽可能地大一些,以30-50mm为好。另外,对寻星镜来说,十字线的作用也很重要。在购买天文望远镜时,应当仔细检查寻星镜是否附带十字线装置。

  3、要选择牢固结实的三脚架

  若天文望远镜光学性能很高,没有好的支承仪器的三脚架,它的价值也将要大打折扣。试想,一点点风就摇摇欲坠的脚架怎么能发挥好仪器的性能。因为天文望远镜的视野很小,尤其是高倍率时,有一点点振动,图像就会跑出视野,因此就很难看清观测对象。所以,选择望远镜的同时要选择牢固结实的三脚架。

  4、赤道仪式架台和经纬式架台

  天文望远镜的支承架有经纬式架台和赤道仪式架台两种类型。镜筒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转动的支架叫经纬式架台。镜筒可以绕着极轴(赤经轴)旋转,又可以绕着与极轴垂直的轴(赤纬轴)旋转的支架叫做赤道仪式架台,它们各有所长。

  经纬式支架比赤道仪式支架的结构简单、轻便、移动灵巧,镜筒可以上下左右地转动自如,即使是不熟悉的人也可方便地使用这种支水架台.对向任意的星空位置。稍稍有点麻烦的是,为了跟踪走出视野的星星.必须不断地使仪器上下左右移动。对观测者来说.恐怕不会感到那么自由。

  赤道仪式架台的优点是,它可以跟踪进入视野的星星,因为镜筒对以绕极轴旋转。并且还可以安装照相机对星空的星星进行点像拍摄。为了发挥赤道仪的优点.要将极轴正对北极星。这样一来.即使不熟练的人,操作起来也不会太难。

普通天文望远镜能看到什么?


普通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许多肉眼难以观测的天体和天文现象,包括:
1. 星团和星云:它们是由星际物质和恒星组成的大型星系聚集体。一些著名星团和星云包括猎户座大星云、昴星团、狮子座星系团等等。
2. 行星:包括木星、土星、火星、金星、水星等等。通过观测行星表面特征、卫星的运动以及一些行星环的特征,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这些行星的信息。
3. 恒星:望远镜可以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恒星,包括暗星和变星等等。通过观测恒星的亮度和颜色,可以研究恒星的性质和演化。
4. 彗星和小行星:这些天体在夜空中通常很难被肉眼观测到,但望远镜可以协助我们观测它们的轨道和物理特性。
5. 日食和月食: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天文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望远镜的观察效果受到其口径和焦距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型号的望远镜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看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天文望远镜的焦比、放大倍率、线性视野、极限星等、照像分辨力、集光力、物镜等各类参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焦比是焦距与口径的比值。决定了最大‘视野。一般深空观测用小焦比(4-6左右),行星观深用大焦比(可达10以上)
放大率不是主镜参数,是主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
线性视野是普通望远镜参数,不是天文望远镜参数。表示视野大小。
极限星等由有效口径惟一决定=log2.5(D/5) 6
楼上对分辨率解释无误
天文望远镜的焦比是物镜焦距与物镜口径的比值。理论上它只与直焦摄影的光力(面光源目标成像亮度)有关,实际还与物镜的成像质量有关——焦比数值越小的物镜,光学质量越难做到优秀,因此相对像质差些,可用放大倍率也小一些。
放大倍率是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它表示通过望远镜观察目标和裸眼观察同一目标获得的视角的倍数。通俗来说,就是使用望远镜时相比裸眼观察相同目标的距离拉近倍数。
“线性视野”有误,正确为“线视野”或“线视场”。它是望远镜系统视野(角视野)的正切值乘以指定距离所获得的长度,通俗来说就是望远镜视野在指定距离处涵盖的宽度。
极限星等是视力正常的观察者通过该望远镜能够观察到的理论最暗星等。
集光力是物镜面积与人瞳孔面积(一般取瞳孔直径7mm)的比值。此值与极限星等相关。
照相分辨力是物镜焦平面上的理论角分辨力。在预设物镜光学质量完美的前提下,只取决于物镜口径。

天文望远镜的作用 天文望远镜有什么用

1、天文望远镜(Astronomical Telescope)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2、天文望远镜上一般有两只镜筒,大的是主镜,是观测目标所用的;小的叫寻星镜,是寻找目标所用的,也叫瞄准镜。目镜是单独的个体,是决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镜上都会有F值,这是目镜的焦距,用主镜的F值除以当前使用的目镜的F值,就是当前的放大倍率,记住,放大倍率是标准,6厘米口径的望远镜的极限放大倍率是120倍左右,8厘米的倍率最大160倍左右。
天文望远镜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天体和现象。下面是一些望远镜的主要作用:
观测天空:望远镜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细节。通过望远镜,我们能够观测天体,如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云等。
研究宇宙物理学:望远镜为天文学家提供了观察和研究宇宙物理学的工具。通过观测宇宙中的天体,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性质,同时也可以探索黑洞、脉冲星、星际尘埃等宇宙现象。
天体摄影:许多望远镜配备了数码相机接口或专用的摄像设备,使我们能够拍摄美丽的天体照片。这些照片不仅可以记录我们的观测成果,还可以与其他好者分享,并供科学研究使用。
科学研究:望远镜是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从观测数据中,科、行星系统、宇宙射线等,以推动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
教育与启发:望远镜也用于教育和启发一般公众对宇宙的兴趣。它们为人们提供了机会去观察夜空中的奇观,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并增进对宇宙的知识和欣赏。
总之,望远镜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们帮助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并为科学研究、教育和个人兴趣提供了丰富的观测体验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