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刚果金2023年大选谁能获胜
- 2、刚果(金)的近况如何?人身和医疗安全吗?
- 3、刚果金尼拉贡戈火山喷发已致15死,给当地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
- 4、为何说中国人不要去刚果金?因为现在的局势又变了
- 5、刚果金目前的局势怎么样 安全吗?
- 6、刚果金和刚果布敌对吗
- 7、要去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工作,那边的局势怎么样,从西安走要几天,那边病多吗,哪位老大求解?
- 8、中国人去刚果金安全吗?
- 9、31岁刚果金男子感染埃博拉17天后去世,埃博拉的传染性有多强?
- 10、我就要去刚果金了 请问一下刚果金那么现在安全吗?
刚果金2023年大选谁能获胜
很抱歉,我不能预测刚果金2023年大选的结果,但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刚果金大选的信息和背景。
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位于非洲中部,是一个大国,也是联合国最大的维和行动的驻扎地。自独立以来,刚果(金)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经济动荡,包括内战、腐败、经济困境和社会不稳定。
2018年,刚果(金)举行了自独立以来的第一次和平选举,但结果受到了质疑和抗议。在这次选举中,约瑟夫·卡比拉以50.4%的得票率当选总统,但反对派声称选举被操纵。这次选举是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进行的,但联合国秘书长表示,选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预计在2023年,刚果(金)将再次举行大选。虽然目前无法确定选举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国家仍面临着许多政治和经济挑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经济困境和社会问题可能会影响选举结果。
对于大选结果,我建议所有利益相关者保持冷静和理性,尊重法律和民主原则。同时,希望所有候选人和选民都能遵守选举规则和程序,确保选举过程的公正和透明。此外,建议所有候选人和政治党派尊重选举结果,并通过和平的途径解决任何争议。
在刚果(金)这个复杂的国家中,通过民主方式解决政治和经济问题可能需要时间和努力。然而,通过对话、合作和妥协,我们可以为这个国家创造一个更稳定、公正和繁荣的未来。
预计菲利克斯·齐塞克迪获胜。经查询新华社联合国2022年3月29日电,围绕2023年选举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中方欢迎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承诺将在宪法规定时间框架内举行自由、民主、透明的选举,欢迎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通过选举路线图,呼吁所有政治领导人克服分歧,保持团结,共同推进选举改革,确定选举日程、预算等具体事项,而且齐塞克迪在任期间,政府提高了治理能力,维护刚果(金)政治稳定,对刚果(金)国家和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做作用,所以在2023年大选时,预计菲利克斯·齐塞克迪获胜。
刚果(金)的近况如何?人身和医疗安全吗?
医疗状况:
全国有医院、诊所、防疫站和疗养院4382所,医生1456人,床位7.96万张。平均1.4万人1名医生,1800人1名护理人员。受长年战乱影响,医疗卫生系统濒临瘫痪,卫生状况急剧恶化。2001年统计显示,婴儿死亡率达17%,15-49岁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达14%,45%的人口营养不良,人均寿命仅41.8岁。
形势:
非洲是目前世界上冲突最多的地区,不少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困难、外援减少、债务沉重、贫困加剧、艾滋病肆虐,但非洲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认为非洲国家应联合自强,和平解决彼此间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同促进非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和国际金融机构重视非洲,加大援非和在非投资的力度,减免非洲债务,帮助非洲国家实现政治稳定与经济振兴。
军事:
根据《全面包容性协议》有关规定,对各派武装力量进行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武装部队,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武装力量(FORCES ARMEES DE LA REPUBLIQUE DEMOCRATIQUE DU CONGO)。2003年6月29日,刚有关各方就军队整编及军队领导层权力具体分配达成协议。新军设总参谋部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部,下辖10个军区。8月19日,卡比拉总统任命了过渡期军队领导人及各军区司令,各派均分得职位。12月8日,刚新军正式成立,并逐步推进对原叛军的整合及解甲工作,但进展缓慢。刚军总兵力15.48万(2006年估计数),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1800人,空军3000人。现任总参谋长卡因贝·穆邦达库鲁中将
交通运输:
内河航运和空运占重要地位,陆路运输落后。
水运:内河总长2.3万公里,其中1.5万公里可通航。主要航道为刚果河和开赛河,一般可通行150-400吨船只,有2785公里航道可通行800至1000吨船只。年货运量49万吨左右。海岸线仅37公里,主要海港有马塔迪、博马和巴纳纳,辟有通往西非、地中海国家、法国、北欧、美国和日本五条远洋定期航班。2001年海运货物总量为130.6万吨。
公路:全国公路总长14.5万公里,国家级公路20700公里,其中沥青路2400公里,现多数道路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铁路:全长6111公里,其中电气化线路858公里。
空运:国内航线约3.9万公里,非洲航线约1.4万公里,洲际航线约2.4万公里,与布鲁塞尔、巴黎和约翰内斯堡等等有定期航班。金沙萨、卢本巴希、戈马和基桑加尼各有1个国际机场,另有35个普通机场和100个小机场。
楼主如要详细情况可以去 外交部的相关网站查阅
以上都是择其要点提供给楼主的一点帮助,希望能有用。
刚果(金)的情况仍然相当不稳定,继续面临人身和医疗安全方面的挑战。在政治方面,刚果(金)的政治局势仍然不稳定。2021年3月,总统卡比拉宣布解散议会,并在5月份下令逮捕了一些政治对手。这些事件引发了国内外许多人的担忧,认为刚果(金)的政治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倒退。在军事方面,刚果(金)面临着来自武装组织的威胁。东部和北部地区一直深受这些组织的困扰,其中包括乌干达的安全部队、卢旺达的胡图族武装组织、刚果的法里昂博武装组织和伊斯兰主义极端组织。在医疗方面,刚果(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流行病。自2018年以来,刚果(金)一直在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大规模爆发,目前已经有超过2000人死亡。此外,刚果(金)还面临着艾滋病、霍乱和疟疾等其他传染病的问题。因此,刚果(金)在人身和医疗安全方面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国内外各方的合作和帮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刚果金尼拉贡戈火山喷发已致15死,给当地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
官方尚未对经济损失进行估计,但我们已经知道的就是这次火山喷发已经造成至少15人死亡,超过500栋房屋被毁,光从这些数据上看,经济损失也是不少的。
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让将近超500栋的房屋被烧毁,而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
当然是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为这一次的自然灾害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对当地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
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很多人都无家可归,并且也已经死了很多人,经济下降了很多。
给当地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感觉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经济损失。还有15个人失去了生命。
刚果(金)东北部尼拉贡戈火山22日晚上喷发,当地政府部门最新消息称,此次火山喷发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超500栋房屋被毁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约2.5万人逃亡西北部避难。到处都是一片火海,无数的老百姓都在四处逃难,流离失所,天灾人祸真是不可避免啊,在天灾面前人类是显得多么的渺小了,生命转瞬即逝。
刚果(金)东部的尼拉贡戈火山喷发,造成至少100人死亡,戈马市70%的学校和40%的卫生设施被不同程度地毁坏。这次火山爆发造成的大规模破坏,给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想要重建也是要花很大的功夫。
这次火山喷发让戈马市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已被毁坏,全市60万居民已成为灾民,戈马市被宣布为“灾区”。
这次火山喷发是因为有人偷油造成的,100余名死者中有70至80人是在该市阿福贡加油站偷油时,因汽油与炽热的岩浆接触后发生大爆炸而丧生。
在戈马市的灾民中有20万名1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5岁以下的婴幼儿就有10万名。不管是天灾还是战争,最可怜的真的就是老弱妇孺,因为他们真的是手无缚鸡之力,走又走不远,跑也跑不动。目前逃亡到卢旺达避难的30多万戈马市民绝大部分已返回家园,但他们面对的是一片废墟,生活根本无法保障。联合国人道救援协调组织估计,仅这些灾民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就需要1500万美元。
尼拉贡戈火山距离戈马市约18公里,位于刚果(金)、乌干达和卢旺达交界的维龙加山脉,是非洲地区较为活跃的火山。尼拉贡戈火山曾于2002年大规模喷发,造成戈马大部分地区被火山熔岩覆盖,50多万人逃离家园。
近年来灾祸是比较多,真希望快点过去,让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为何说中国人不要去刚果金?因为现在的局势又变了
说到刚果金这个地方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很多中国人会去这个地方,话说这个地方虽然比较穷吧,但是有很多商机,而且去的中国人真不少,但是现在话说局势发生了变化,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不要去刚果金,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呢?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
1、为何说中国人不要去刚果(金)?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在刚果(金)这个地方已经不安全了。局势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话说最近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就发出了安全提醒了,在刚果(金)的东部伊图里、北基伍和南基伍三省这三个地方的形式非常的严峻,不仅仅是他们自己形式非常严峻还涉及到了中国公民。这个地方多次发生了涉中国公民的武装劫掠和袭击绑架等恶性案件。所以大使馆提醒中国人不要去这三个地方。在这三个地方的要尽快撤离。所以可以看出这三个地方是真的很危险了。
3、那么很多人说这三个地方和刚果(金)又没什么关系,其实关系还是很大的,大家或许也都发现了,现在的刚果(金)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以前真的好多中国人去做生意或者打工,现在的话是真的有局势不一样的感觉了。如果是一般人去安全这个东西没法保证,不管在刚果(金)那,没法保证的,除非有自己的保安系统。
4、其实这些问题早就有了,刚果(金)以前是比利时的殖民地,后来独立成了国家,但是最近话说一直被美丽国渗透,那未来的情况就难说了。
刚果金目前的局势怎么样 安全吗?
我觉得还是会有变动的,暂时还好。
暂时还比较平稳
刚果(金)的局势这些年一直动荡不安,果金位于非洲腹地,物产富饶,但数十年来却饱受暴力和动荡的困扰。在矿产丰富的东部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
目前刚果(金)主要的安全威胁来自于一群失业的年轻人,他们配备有武器,时常谋杀、抢劫和袭击居民。
刚果金和刚果布敌对吗
刚果金和刚果布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和敌对关系。这两个国家在地理上毗邻,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却存在许多分歧和矛盾。
刚果金和刚果布是非洲最大的史前文明中心之一,但两国的资源分配却常常引起争端。刚果金以金矿、铜矿、钻石矿和热带雨林而知名,而刚果布则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著名。由于这些资源的价值极高,两国政府始终在争夺权利和利益方面存在争议。
此外,两国之间的政治背景及历史文化情况也是存在分歧的因素。刚果金自独立以来的政治局势相当动荡,不断陷入内战和政治斗争之中。而刚果布则以现代美洲派为政治领导,且国家尚未与外国发动过任何大规模战争。由于这些原因,两国的政治观念、发展理念以及帝国主义历史上的纷争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
两国之间的社会状况也不同。刚果金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贫困和疾病在社会中十分普遍,对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也存在问题。刚果布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济刚刚起步,相对于刚果金而言社会福利条件良好,但同时也面临公民权利、政治自由和表达自由方面的挑战。
总之,刚果金和刚果布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友好。二者在资源、政治背景、历史文化状况以及社会状况等方面存在分歧和矛盾,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赢互利的局面。
要去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工作,那边的局势怎么样,从西安走要几天,那边病多吗,哪位老大求解?
我们公司在刚果金有办事处,那里气候还是比较舒服的,没有国内热,最高28度。不过有同事得了疟疾。所以你过去要注意抗疟疾。带上防蚊花露水和蚊香啥的。还有要带青蒿素,这个最重要!!!!
局势目前还算稳定,不过去那边工作要有心理准备,病多,治安差。停电在金沙萨可谓家常便饭,如果公司住处没有发电机的话千万不要去,会死人滴,一天停12小时电算是好的。
飞机过去的话 算上转机一般是两天就到 。
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人去刚果金安全吗?
刚果金治安只能说非常一般,经常可以听到哪里哪里又被抢劫了,哪里又被黑人入门盗窃……
但是总的来说大的危险没有,很多中国人在刚果金做生意!
在刚果金,主要还是靠自己小心,白天无所谓,除了刚果金政治形式比较乱的时候,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
另外,有黑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千万不要出门。切记。
如果是去大型国有公司,安全没有问题,因为是封闭管理的,一般不会让人随便出门,即使出去,也会有安全措施的。晚上不要随便出门,出门必须开车,车门一定锁好。现金不要带太多,黑人一定不要相信,现金什么的更不要让他们看见知道!否则也许会有后遗症,因为黑人你绝对不能相信!切记。
至于疾病,除了疟疾会必然得上,其余的艾滋,埃博拉之类的,你不去招它,它不会来找你的。
总之,刚果金不安全,但是也绝对不是想象中兵荒马乱的样子,去了你就会看到,大量的中国人在那里工作做生意。主要就是自己小心,不作死就不会死!
11月30日晚,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紧急通知,刚果金东部三省:伊图里、北基伍和南基伍,成为安全高风险地区。连月以来,当地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多起袭击、绑架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
11月21日,有5名中国公民在南基伍省被绑架;
11月24日,伊图里省一矿企遭遇武装袭击,2名中国公民死亡、多人失踪。
大使馆郑重提醒,当地中国公民务必在10天内向使馆进行个人信息报备,并尽快撤离至其他安全地区。
此消息一出,让人不禁为在刚果金工作的中国同胞,捏了一把汗。
这个曾经被誉为“中非宝石”的国家,为什么会沦落至“人间地狱”?到底是什么,吸引着如此多的中国人前往刚果(金)?而动荡不安的刚果(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提起“刚果(金)”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不过就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嘛,人均GDP不到500美元,这样的国家非洲一抓一大把,有什么稀奇的呢?
但程程在这里要打破大家的常识了,其实,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第二大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坐拥令全世界眼红的海量自然资源,因此有“中非宝石”的称号。
国际上为了把它和邻居“刚果共和国”区分开,就以其首都“金沙萨”为标志,简称“刚果(金)”,邻居的首都叫“布拉柴维尔”,简称“刚果(布)”,我国在非官方称呼时常常去掉括号。
作为“中非宝石”,刚果金极富盛名的森林、水文和农业资源,与矿产资源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刚果金全国蕴藏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不仅储量巨大,而且种类多、开采条件好,堪称是得天独厚。其中最出名也最重要的就是“钴矿”,钴本身是稀有金属,极为珍贵,但刚果金的储量十分可观,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钴供应都出自刚果金。
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从工业制造,到国防军事,小到手机电池,大到航空引擎都离不开钴的身影。可以说,钴矿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防战略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全球各国都在倡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钴是锂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而锂电池代表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因此,中美两国都是是刚果金的主要贸易对象。
谁又能想到,这个得天独厚的,躺在矿上的国家,却成为了“资源诅咒”的典型受害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刚果金空有宝藏,却没有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实力,更招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家的觊觎。
如果说,殖民时代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黄金象牙、珍稀珠宝,那么当今时代,欧美国家则是要彻底掏空一个国家,敲骨吸髓。
就拿刚果金来说,这个国家曾经属于横贯非洲中部的“刚果王国”,二战前长期在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下,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压迫和剥削,别的不说,比利时驻刚果金的总督甚至以杀人为乐,喜欢用死者头骨装饰花园。
那时的殖民者大都学习英国的“先进经验”,搞“间接统治”,具体的操作就是扶持酋长当代理人,并挑动当地种族矛盾,分而治之。从此,长期混乱的殖民统治和族群政策,给刚果金埋下了动荡的种子。
二战后,1960年,刚果金在国父卢蒙巴的带领下正式独立,可惜美国人看上了这片宝地,立马帮着当地军阀推翻了卢蒙巴政府,建立起了独裁统治,与西方国家一同构建出了一条腐败血腥的利益链条。
1998年,在长期和独裁统治和腐败治理下,遭遇难民冲击的刚果金,爆发了被称之为“非洲世界大战”的第二次刚果战争,有9个非洲国家和超过20个武装势力参与战争,彻底打烂了刚果金的底子,战争、饥荒和瘟疫的轮流蹂躏,让这个国家满目疮痍,成为传染病和暴力冲突的温床。而这次动乱的东部省份,民族情况更为复杂,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直到现在还在战斗。
战争过后,刚果金长期陷入动乱,国内形成大量的武装势力,这些军阀势力的背后站着欧美国家的情报部门的身影,他们都将自己地盘里的资源视为己有,像割韭菜一样随意掠夺。另一方面,刚果内部腐败问题严重,刚果金的权贵阶层占据了国家大部分财富,尤其是总统,从前的蒙博托,现在的小卡比拉,都是寄生在民众身上的吸血鬼。普通民众并没有享受到矿产开发带来的利益,反而饱受政府贪污和地方武装冲突之苦,权贵阶层和地方武装甚至相互勾结,参与走私贸易。
欧美国家就是这些走私矿最大的买主,资本在如此低成本的稀缺矿产面前,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之下,可以明目张胆的帮助刚果金权贵和军阀赚黑心钱。在资本控制下的欧美政府,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大开绿灯,成为黑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在这样的利益链条下,底层民众只剩下被剥削的命,终日以挖矿为生,不仅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最后还受到武装分子的暴力威胁,生命健康都得不到保障。普通民众既然日子都过不下去,那还不如“上山当土匪”。这样一来军阀势力的“兵源”源源不断,整个国家都乱成了一锅粥。
安分守己的百姓越来越少,土匪却越来越多。
如果都去掠夺那么谁来生产呢?只能是外国的公司和企业前来“冒险淘金”。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我国公民遭受武装分子的袭击。
即便美国等国后来出台了禁止企业使用来自刚果等战乱国家的“冲突矿产”的政策,但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美英法等国对各种珍稀矿产的需求还大量存在,走私矿产只会以更隐蔽的形式进行,不可能真正杜绝。
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西方国家不惜教唆、收买当地武装势力袭击中国的合法企业,打击正规途径的矿石开采。
毕竟,对于某些西方国家而言,一个混乱的刚果金,才是最好的刚果金。
刚果金的地下埋着宝石矿藏,地上却是人间地狱,既然如此,这个国家真的没救了吗?
不!看看卢旺达的现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曾经发生“卢旺达”大屠杀的国家,社会问题并不比刚果金更少,但在卢旺达现政府的领导下和中国的帮扶下,成为非洲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也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卢旺达都做了哪些事呢?那说起来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咱们简单来说就是三件事:一是修路,也就是兴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有效稳定社会局势;二是扶贫,农业扶贫帮助卢旺达人不再挨饿,甚至让数十万人脱贫致富;三是教育,教育帮助卢旺达提升劳动力素质,培养人才。
卢旺达可以从地狱变成天堂,刚果金也可以。但大自然对这个非洲国家的馈赠,却变成了诅咒,吸引着西方的魔鬼始终不肯离开。
11月30日晚,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紧急通知,刚果金东部三省:伊图里、北基伍和南基伍,成为安全高风险地区。连月以来,当地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多起袭击、绑架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
11月21日,有5名中国公民在南基伍省被绑架;
11月24日,伊图里省一矿企遭遇武装袭击,2名中国公民死亡、多人失踪。
大使馆郑重提醒,当地中国公民务必在10天内向使馆进行个人信息报备,并尽快撤离至其他安全地区。
此消息一出,让人不禁为在刚果金工作的中国同胞,捏了一把汗。
这个曾经被誉为“中非宝石”的国家,为什么会沦落至“人间地狱”?到底是什么,吸引着如此多的中国人前往刚果(金)?而动荡不安的刚果(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提起“刚果(金)”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不过就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嘛,人均GDP不到500美元,这样的国家非洲一抓一大把,有什么稀奇的呢?
但程程在这里要打破大家的常识了,其实,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第二大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坐拥令全世界眼红的海量自然资源,因此有“中非宝石”的称号。
国际上为了把它和邻居“刚果共和国”区分开,就以其首都“金沙萨”为标志,简称“刚果(金)”,邻居的首都叫“布拉柴维尔”,简称“刚果(布)”,我国在非官方称呼时常常去掉括号。
作为“中非宝石”,刚果金极富盛名的森林、水文和农业资源,与矿产资源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刚果金全国蕴藏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不仅储量巨大,而且种类多、开采条件好,堪称是得天独厚。其中最出名也最重要的就是“钴矿”,钴本身是稀有金属,极为珍贵,但刚果金的储量十分可观,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钴供应都出自刚果金。
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从工业制造,到国防军事,小到手机电池,大到航空引擎都离不开钴的身影。可以说,钴矿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防战略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全球各国都在倡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钴是锂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而锂电池代表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因此,中美两国都是是刚果金的主要贸易对象。
谁又能想到,这个得天独厚的,躺在矿上的国家,却成为了“资源诅咒”的典型受害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刚果金空有宝藏,却没有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实力,更招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家的觊觎。
如果说,殖民时代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黄金象牙、珍稀珠宝,那么当今时代,欧美国家则是要彻底掏空一个国家,敲骨吸髓。
就拿刚果金来说,这个国家曾经属于横贯非洲中部的“刚果王国”,二战前长期在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下,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压迫和剥削,别的不说,比利时驻刚果金的总督甚至以杀人为乐,喜欢用死者头骨装饰花园。
那时的殖民者大都学习英国的“先进经验”,搞“间接统治”,具体的操作就是扶持酋长当代理人,并挑动当地种族矛盾,分而治之。从此,长期混乱的殖民统治和族群政策,给刚果金埋下了动荡的种子。
二战后,1960年,刚果金在国父卢蒙巴的带领下正式独立,可惜美国人看上了这片宝地,立马帮着当地军阀推翻了卢蒙巴政府,建立起了独裁统治,与西方国家一同构建出了一条腐败血腥的利益链条。
1998年,在长期和独裁统治和腐败治理下,遭遇难民冲击的刚果金,爆发了被称之为“非洲世界大战”的第二次刚果战争,有9个非洲国家和超过20个武装势力参与战争,彻底打烂了刚果金的底子,战争、饥荒和瘟疫的轮流蹂躏,让这个国家满目疮痍,成为传染病和暴力冲突的温床。而这次动乱的东部省份,民族情况更为复杂,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直到现在还在战斗。
战争过后,刚果金长期陷入动乱,国内形成大量的武装势力,这些军阀势力的背后站着欧美国家的情报部门的身影,他们都将自己地盘里的资源视为己有,像割韭菜一样随意掠夺。另一方面,刚果内部腐败问题严重,刚果金的权贵阶层占据了国家大部分财富,尤其是总统,从前的蒙博托,现在的小卡比拉,都是寄生在民众身上的吸血鬼。普通民众并没有享受到矿产开发带来的利益,反而饱受政府贪污和地方武装冲突之苦,权贵阶层和地方武装甚至相互勾结,参与走私贸易。
欧美国家就是这些走私矿最大的买主,资本在如此低成本的稀缺矿产面前,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之下,可以明目张胆的帮助刚果金权贵和军阀赚黑心钱。在资本控制下的欧美政府,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大开绿灯,成为黑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在这样的利益链条下,底层民众只剩下被剥削的命,终日以挖矿为生,不仅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最后还受到武装分子的暴力威胁,生命健康都得不到保障。普通民众既然日子都过不下去,那还不如“上山当土匪”。这样一来军阀势力的“兵源”源源不断,整个国家都乱成了一锅粥。
安分守己的百姓越来越少,土匪却越来越多。
如果都去掠夺那么谁来生产呢?只能是外国的公司和企业前来“冒险淘金”。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我国公民遭受武装分子的袭击。
即便美国等国后来出台了禁止企业使用来自刚果等战乱国家的“冲突矿产”的政策,但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美英法等国对各种珍稀矿产的需求还大量存在,走私矿产只会以更隐蔽的形式进行,不可能真正杜绝。
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西方国家不惜教唆、收买当地武装势力袭击中国的合法企业,打击正规途径的矿石开采。
毕竟,对于某些西方国家而言,一个混乱的刚果金,才是最好的刚果金。
刚果金的地下埋着宝石矿藏,地上却是人间地狱,既然如此,这个国家真的没救了吗?
不!看看卢旺达的现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曾经发生“卢旺达”大屠杀的国家,社会问题并不比刚果金更少,但在卢旺达现政府的领导下和中国的帮扶下,成为非洲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也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卢旺达都做了哪些事呢?那说起来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咱们简单来说就是三件事:一是修路,也就是兴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有效稳定社会局势;二是扶贫,农业扶贫帮助卢旺达人不再挨饿,甚至让数十万人脱贫致富;三是教育,教育帮助卢旺达提升劳动力素质,培养人才。
卢旺达可以从地狱变成天堂,刚果金也可以。但大自然对这个非洲国家的馈赠,却变成了诅咒,吸引着西方的魔鬼始终不肯离开。
11月30日晚,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紧急通知,刚果金东部三省:伊图里、北基伍和南基伍,成为安全高风险地区。连月以来,当地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多起袭击、绑架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
11月21日,有5名中国公民在南基伍省被绑架;
11月24日,伊图里省一矿企遭遇武装袭击,2名中国公民死亡、多人失踪。
大使馆郑重提醒,当地中国公民务必在10天内向使馆进行个人信息报备,并尽快撤离至其他安全地区。
此消息一出,让人不禁为在刚果金工作的中国同胞,捏了一把汗。
这个曾经被誉为“中非宝石”的国家,为什么会沦落至“人间地狱”?到底是什么,吸引着如此多的中国人前往刚果(金)?而动荡不安的刚果(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提起“刚果(金)”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不过就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嘛,人均GDP不到500美元,这样的国家非洲一抓一大把,有什么稀奇的呢?
但程程在这里要打破大家的常识了,其实,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第二大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坐拥令全世界眼红的海量自然资源,因此有“中非宝石”的称号。
国际上为了把它和邻居“刚果共和国”区分开,就以其首都“金沙萨”为标志,简称“刚果(金)”,邻居的首都叫“布拉柴维尔”,简称“刚果(布)”,我国在非官方称呼时常常去掉括号。
作为“中非宝石”,刚果金极富盛名的森林、水文和农业资源,与矿产资源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刚果金全国蕴藏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不仅储量巨大,而且种类多、开采条件好,堪称是得天独厚。其中最出名也最重要的就是“钴矿”,钴本身是稀有金属,极为珍贵,但刚果金的储量十分可观,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钴供应都出自刚果金。
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从工业制造,到国防军事,小到手机电池,大到航空引擎都离不开钴的身影。可以说,钴矿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防战略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全球各国都在倡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钴是锂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而锂电池代表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因此,中美两国都是是刚果金的主要贸易对象。
谁又能想到,这个得天独厚的,躺在矿上的国家,却成为了“资源诅咒”的典型受害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刚果金空有宝藏,却没有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实力,更招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家的觊觎。
如果说,殖民时代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黄金象牙、珍稀珠宝,那么当今时代,欧美国家则是要彻底掏空一个国家,敲骨吸髓。
就拿刚果金来说,这个国家曾经属于横贯非洲中部的“刚果王国”,二战前长期在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下,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压迫和剥削,别的不说,比利时驻刚果金的总督甚至以杀人为乐,喜欢用死者头骨装饰花园。
那时的殖民者大都学习英国的“先进经验”,搞“间接统治”,具体的操作就是扶持酋长当代理人,并挑动当地种族矛盾,分而治之。从此,长期混乱的殖民统治和族群政策,给刚果金埋下了动荡的种子。
二战后,1960年,刚果金在国父卢蒙巴的带领下正式独立,可惜美国人看上了这片宝地,立马帮着当地军阀推翻了卢蒙巴政府,建立起了独裁统治,与西方国家一同构建出了一条腐败血腥的利益链条。
1998年,在长期和独裁统治和腐败治理下,遭遇难民冲击的刚果金,爆发了被称之为“非洲世界大战”的第二次刚果战争,有9个非洲国家和超过20个武装势力参与战争,彻底打烂了刚果金的底子,战争、饥荒和瘟疫的轮流蹂躏,让这个国家满目疮痍,成为传染病和暴力冲突的温床。而这次动乱的东部省份,民族情况更为复杂,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直到现在还在战斗。
战争过后,刚果金长期陷入动乱,国内形成大量的武装势力,这些军阀势力的背后站着欧美国家的情报部门的身影,他们都将自己地盘里的资源视为己有,像割韭菜一样随意掠夺。另一方面,刚果内部腐败问题严重,刚果金的权贵阶层占据了国家大部分财富,尤其是总统,从前的蒙博托,现在的小卡比拉,都是寄生在民众身上的吸血鬼。普通民众并没有享受到矿产开发带来的利益,反而饱受政府贪污和地方武装冲突之苦,权贵阶层和地方武装甚至相互勾结,参与走私贸易。
欧美国家就是这些走私矿最大的买主,资本在如此低成本的稀缺矿产面前,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之下,可以明目张胆的帮助刚果金权贵和军阀赚黑心钱。在资本控制下的欧美政府,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大开绿灯,成为黑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在这样的利益链条下,底层民众只剩下被剥削的命,终日以挖矿为生,不仅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最后还受到武装分子的暴力威胁,生命健康都得不到保障。普通民众既然日子都过不下去,那还不如“上山当土匪”。这样一来军阀势力的“兵源”源源不断,整个国家都乱成了一锅粥。
安分守己的百姓越来越少,土匪却越来越多。
如果都去掠夺那么谁来生产呢?只能是外国的公司和企业前来“冒险淘金”。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我国公民遭受武装分子的袭击。
即便美国等国后来出台了禁止企业使用来自刚果等战乱国家的“冲突矿产”的政策,但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美英法等国对各种珍稀矿产的需求还大量存在,走私矿产只会以更隐蔽的形式进行,不可能真正杜绝。
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西方国家不惜教唆、收买当地武装势力袭击中国的合法企业,打击正规途径的矿石开采。
毕竟,对于某些西方国家而言,一个混乱的刚果金,才是最好的刚果金。
刚果金的地下埋着宝石矿藏,地上却是人间地狱,既然如此,这个国家真的没救了吗?
不!看看卢旺达的现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曾经发生“卢旺达”大屠杀的国家,社会问题并不比刚果金更少,但在卢旺达现政府的领导下和中国的帮扶下,成为非洲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也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卢旺达都做了哪些事呢?那说起来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咱们简单来说就是三件事:一是修路,也就是兴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有效稳定社会局势;二是扶贫,农业扶贫帮助卢旺达人不再挨饿,甚至让数十万人脱贫致富;三是教育,教育帮助卢旺达提升劳动力素质,培养人才。
卢旺达可以从地狱变成天堂,刚果金也可以。但大自然对这个非洲国家的馈赠,却变成了诅咒,吸引着西方的魔鬼始终不肯离开。
11月30日晚,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紧急通知,刚果金东部三省:伊图里、北基伍和南基伍,成为安全高风险地区。连月以来,当地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多起袭击、绑架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
11月21日,有5名中国公民在南基伍省被绑架;
11月24日,伊图里省一矿企遭遇武装袭击,2名中国公民死亡、多人失踪。
大使馆郑重提醒,当地中国公民务必在10天内向使馆进行个人信息报备,并尽快撤离至其他安全地区。
此消息一出,让人不禁为在刚果金工作的中国同胞,捏了一把汗。
这个曾经被誉为“中非宝石”的国家,为什么会沦落至“人间地狱”?到底是什么,吸引着如此多的中国人前往刚果(金)?而动荡不安的刚果(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提起“刚果(金)”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不过就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嘛,人均GDP不到500美元,这样的国家非洲一抓一大把,有什么稀奇的呢?
但程程在这里要打破大家的常识了,其实,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第二大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坐拥令全世界眼红的海量自然资源,因此有“中非宝石”的称号。
国际上为了把它和邻居“刚果共和国”区分开,就以其首都“金沙萨”为标志,简称“刚果(金)”,邻居的首都叫“布拉柴维尔”,简称“刚果(布)”,我国在非官方称呼时常常去掉括号。
作为“中非宝石”,刚果金极富盛名的森林、水文和农业资源,与矿产资源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刚果金全国蕴藏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不仅储量巨大,而且种类多、开采条件好,堪称是得天独厚。其中最出名也最重要的就是“钴矿”,钴本身是稀有金属,极为珍贵,但刚果金的储量十分可观,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钴供应都出自刚果金。
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从工业制造,到国防军事,小到手机电池,大到航空引擎都离不开钴的身影。可以说,钴矿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防战略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全球各国都在倡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钴是锂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而锂电池代表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因此,中美两国都是是刚果金的主要贸易对象。
谁又能想到,这个得天独厚的,躺在矿上的国家,却成为了“资源诅咒”的典型受害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刚果金空有宝藏,却没有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实力,更招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家的觊觎。
如果说,殖民时代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黄金象牙、珍稀珠宝,那么当今时代,欧美国家则是要彻底掏空一个国家,敲骨吸髓。
就拿刚果金来说,这个国家曾经属于横贯非洲中部的“刚果王国”,二战前长期在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下,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压迫和剥削,别的不说,比利时驻刚果金的总督甚至以杀人为乐,喜欢用死者头骨装饰花园。
那时的殖民者大都学习英国的“先进经验”,搞“间接统治”,具体的操作就是扶持酋长当代理人,并挑动当地种族矛盾,分而治之。从此,长期混乱的殖民统治和族群政策,给刚果金埋下了动荡的种子。
二战后,1960年,刚果金在国父卢蒙巴的带领下正式独立,可惜美国人看上了这片宝地,立马帮着当地军阀推翻了卢蒙巴政府,建立起了独裁统治,与西方国家一同构建出了一条腐败血腥的利益链条。
1998年,在长期和独裁统治和腐败治理下,遭遇难民冲击的刚果金,爆发了被称之为“非洲世界大战”的第二次刚果战争,有9个非洲国家和超过20个武装势力参与战争,彻底打烂了刚果金的底子,战争、饥荒和瘟疫的轮流蹂躏,让这个国家满目疮痍,成为传染病和暴力冲突的温床。而这次动乱的东部省份,民族情况更为复杂,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直到现在还在战斗。
战争过后,刚果金长期陷入动乱,国内形成大量的武装势力,这些军阀势力的背后站着欧美国家的情报部门的身影,他们都将自己地盘里的资源视为己有,像割韭菜一样随意掠夺。另一方面,刚果内部腐败问题严重,刚果金的权贵阶层占据了国家大部分财富,尤其是总统,从前的蒙博托,现在的小卡比拉,都是寄生在民众身上的吸血鬼。普通民众并没有享受到矿产开发带来的利益,反而饱受政府贪污和地方武装冲突之苦,权贵阶层和地方武装甚至相互勾结,参与走私贸易。
欧美国家就是这些走私矿最大的买主,资本在如此低成本的稀缺矿产面前,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之下,可以明目张胆的帮助刚果金权贵和军阀赚黑心钱。在资本控制下的欧美政府,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大开绿灯,成为黑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在这样的利益链条下,底层民众只剩下被剥削的命,终日以挖矿为生,不仅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最后还受到武装分子的暴力威胁,生命健康都得不到保障。普通民众既然日子都过不下去,那还不如“上山当土匪”。这样一来军阀势力的“兵源”源源不断,整个国家都乱成了一锅粥。
安分守己的百姓越来越少,土匪却越来越多。
如果都去掠夺那么谁来生产呢?只能是外国的公司和企业前来“冒险淘金”。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我国公民遭受武装分子的袭击。
即便美国等国后来出台了禁止企业使用来自刚果等战乱国家的“冲突矿产”的政策,但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美英法等国对各种珍稀矿产的需求还大量存在,走私矿产只会以更隐蔽的形式进行,不可能真正杜绝。
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西方国家不惜教唆、收买当地武装势力袭击中国的合法企业,打击正规途径的矿石开采。
毕竟,对于某些西方国家而言,一个混乱的刚果金,才是最好的刚果金。
刚果金的地下埋着宝石矿藏,地上却是人间地狱,既然如此,这个国家真的没救了吗?
不!看看卢旺达的现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曾经发生“卢旺达”大屠杀的国家,社会问题并不比刚果金更少,但在卢旺达现政府的领导下和中国的帮扶下,成为非洲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也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卢旺达都做了哪些事呢?那说起来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咱们简单来说就是三件事:一是修路,也就是兴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有效稳定社会局势;二是扶贫,农业扶贫帮助卢旺达人不再挨饿,甚至让数十万人脱贫致富;三是教育,教育帮助卢旺达提升劳动力素质,培养人才。
卢旺达可以从地狱变成天堂,刚果金也可以。但大自然对这个非洲国家的馈赠,却变成了诅咒,吸引着西方的魔鬼始终不肯离开。
没有绝对的安全和不安全。主要还是看公司的安排和你自己的需要。这边安全与否取决于你所在的公司的小环境以及周边的大环境,通常来讲,只要不乱跑,晚上别出去乱溜达。
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的。因为外面还是有的时候会不安全,例如村民会闹事,如果你开车从村子旁边经过,车子上载有东西货物,也有可能会扔石头,别出去乱跑,乖乖待在公司宿舍不会有大问题。
刚果金首都金沙萨还是不错的,虽然前段时间有一些小规模的反政府武装偷袭当地警察的行动,但整体这个国家的安全不处在战乱的状态。
年底会临近总统大选,到时候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确实无法估计,到时候如果有情况可能华资企业大部分员工都会撤回中国,如果有新的照片,我会和大家分享。这张照片就是当地中国人开的超市,看到这些国内运过来的中国零食确实激动。
出外打工注意事项:
一、必须通过合法的外派劳务公司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或者是两者的子公司(代理公司)办理相关手续。
我国合法外派劳务企业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名单可在商务部网站查询,请务工人员仔细查证办理单位是否都属于合法的外派劳务企业或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及其子公司,对个人声称受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招工赴国外工作的请警惕防范。
二、必须签订有关的合同并认真了解合同各项条款。
合法的外派劳务企业在办理出国务工人员手续时必须协助出国务工人员与国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并与国外雇主之间签订劳务合作合同所有合同必须包含以下条款: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以确保在国外工作期间的待遇和权利。
三、出国务工人员在出国前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1)须确认外派劳务企业或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已安排本人接受赴国外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安全防范知识、外语以及相应的签证条件。
(2)必须签订有关的合同并认真了解合同各项条款和规定合法的外派劳务企业在办理出国务工人员手续时必须协助出国务工人员与国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
并与国外雇主之间签订劳务合作合同所有合同必须包含以下条款: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以确保在国外工作期间的待遇和权利。
(3)出国务工人员在出国前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明确出境流程,自己需要承担的费用,办理的材料,出境的时间,以及部分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
(4)有效的纠纷解决办法。(一般不会发生,但也要防患于未然)
31岁刚果金男子感染埃博拉17天后去世,埃博拉的传染性有多强?
埃博拉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这种疾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的,已经感染了患者的体液以及粪便都是传播的源头,如果传染了埃博拉疾病,那么死亡率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0%。
埃博拉的传播性不是很强,但是死亡率却高达百分之90,和现在的奥密克戎完全相反。
可以说它能够迅速扩散到你的全身。导致你的细胞恶化。如果你体质不好的话,可能撑不了三天。
埃博拉的传染性是极强的。
2003年,埃博拉病毒导致刚果90%的人死亡。经过几十年的数据稀释,致死率仍然超过50%,与新冠肺炎相比只有几个百分点。目前,我们最熟悉的新冠肺炎也要这样隔离,这意味着埃博拉病毒的预防水平有待提高。其传染性可以说是一触即发。比如一个人去买肉,不小心碰到了一块感染了的肉,揉揉眼睛,过几天就开始发烧,四肢无力。一开始医生以为是疟疾,但是很快就严重了,不停的上吐下泻,发烧更厉害了。等去找医生确诊的时候,马上就要死了。
据说这种病毒来自动物肉,但它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存在于因埃博拉病毒而患病或死亡的人的体液中。一旦接触到这些体液,很快就会感染全身。速度很快,而且死尸的传染性更强,所以连尸体都不能碰,需要专业的安葬人员来安全地掩埋尸体。
埃博拉病毒又称“黑色诅咒”,是人类病毒层级中最高的“第四级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患者会特别痛苦,病毒会慢慢分解患者的内脏。患者会内出血,从口中吐出内脏的坏死组织,然后不断出血,最终导致脑损伤和器官衰竭死亡。埃博拉也极具传染性。一旦出现病人,这个家庭甚至整个村子都可能被感染。最新研究表明,埃博拉甚至可以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传播。最可怕的是,每次不知道埃博拉病毒藏在哪里,突然爆发,然后突然消失。埃博拉的死亡率可以达到50%以上,有些变异亚型甚至可以达到90%,也就是说一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差不多就离死不远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就要去刚果金了 请问一下刚果金那么现在安全吗?
很危险,你最好别去了,以下是今天(2008.10.29)的新闻
刚果(金)叛军称攻占一政府军据点 大量难民逃亡
[ 2008-10-29 10:2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刚果(金)恩孔达反政府武装的发言人比希姆瓦10月28日表示,他们已经控制了该国东部城市鲁丘鲁,大量当地居民因此逃离家园。
联合国驻刚果(金)特派团证实了这一消息,一名发言人表示:“恩孔达反政府武装确实占领了鲁丘鲁,刚果(金)政府军已逃离该地,但目前联合国维和部队仍驻扎在该地区保护平民。”
此外,恩孔达武装发言人比希姆瓦称,他们同时控制了刚果(金)东部北基武省首府戈马。不过,这一消息有待证实。
身为图西族的恩孔达原为刚果(金)政府军指挥官。2004年,他以生活在刚果(金)的图西族受到不公正待遇为由发动叛乱。这支武装今年1月与刚果(金)政府签订和平协议,但今年8月28日,恩孔达撕毁和平协议,与政府军开战,并于10月26日攻占鲁曼加博村的政府军据点,迫使政府军开始大溃逃,同时造成大量居民逃离家园。
联合国方面表示,仅26日一天,就有1.5万人逃离家园。在过去两个月中,刚果(金)东部已有超过20万人逃离。
(方颖)
维和部队空袭刚果(金)叛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
08:56 新京报
28日,刚果(金)平民在向维和部队的坦克投掷石块“出气”。刚果(金)战事又起,流离失所的平民将失去家园的责任归咎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不作为”,认为拥有17000名士兵的维和部队没给他们提供良好的保护。
联合国驻刚果(金)的发言人27日对外表示,联合国维和部队当天使用军事直升机驱赶刚果(金)反政府武装分子,以保护该国北基伍省背叛军蹂躏的平民。但是很多平民并不买账,当天却包围了联合国驻北基伍省的分支机构,向联合国官员扔石块,指责他们无力保护平民。
维和部队第二次开火
这位名叫威尔登伯格的发言人27日表示,维和部队27日向反政府的恩孔达反政府分子开火,将恐怖分子围困在北基伍省首府戈马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联合国曾经在去年12月动用军事直升机驱赶反政府军。
上周日,联合国派遣的一支为平民提供保护的车队在北基伍省遭到恩孔达叛军的袭击。维和部队27日的行动被媒体认为是对上次遇袭事件的反击。
平民对维和部队“发怒”
虽然联合国维和部队尽力保护平民,维和部队在戈马的总部却被平民围困。27日当天数千平民向维和部队扔石块,并高喊要求他们离开刚果(金)。
平民们之所以向维和部队“发怒”,是因为他们抱怨,拥有17000人的维和部队不能保护他们免受叛军的威胁。一名平民表示,政府军和叛军交火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离开家园。
叛军首领称保护本族利益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最近刚果(金)东部局势的恶化表示担心。他在27日强烈谴责了叛军的袭击行为,并呼吁各方停火,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刚果(金)叛军首领恩孔达最近公然反对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他遵守停火协议的呼吁,相反,他称刚果(金)政府试图屠杀图西族人,而他之所以离开政府就是为了要保护本族人。
潘基文还敦促刚果(金)政府及北基伍省地方政府尽一切努力使当地受影响民众保持平静。他重申,维和部队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平民及联合国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张乐)
■ 对策
政府改组应对叛军攻势
面对东部急剧恶化的局势,刚果(金)总统约瑟夫·卡比拉26日在首都金沙萨公布了以阿道尔夫·穆基杜为总理的新内阁名单,撤换了国防、内政部长等多名要员。新内阁的主要任务是在东部地区恢复和平以及实现国家重建。王丰丰(新华社专稿)
安全,没什么事情那边。。。
只是到那里注意不要被小孩扎针。。。
很危险,我一个朋友过去有事,在当地雇了3个枪手做保镖,其中一个大汉抗着机枪
你去那个城市?GOMA前阵在打仗,不过这几天消停了,刚果金的南部是很平静的。当然如果不算疟疾伤寒等疾病因素。。
PS:来的时候带一两件秋天的外套,这里换季时节比较凉。
不安全,十分动荡不安的社会.
非洲人性开放,当地女人认为和中国人生个小孩子是很光荣的事情,所以你要注意啊,小心啊~~~~~~~~~
多年战乱导致刚果(金)经济凋敝,兵患严重,穷困潦倒的军人经常乘隙外出进行武装抢劫。
停电在金沙萨可谓家常便饭。由于设备老化、线路缺少维护,无论是高档社区还是普通住宅都面临这一问题的困扰。更有甚者,因高压电缆绝缘层破损导致漏电致人死亡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一般的中国商人都没有自备柴油发电机,一旦停电,他们只得呆在黑咕隆咚、闷热的屋子内。金沙萨的交通是另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由于年久失修,这里的道路到处是深坑险沟。
外交部领事司和驻刚果(金)使馆提醒在刚中资机构和人员继续注意当地局势,加强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