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尸位素餐,尸位素食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2 14:02:43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是四字成语。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释义: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白话文:现在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辅佐皇帝,对下也不能对老百姓有益,都是一些占着官位,不干实事的人。
造句:在旧时的官场里,尸位素餐,不办事只拿钱是普遍的现象。
扩展资料:
近义词语
1、饱食终日
释义:终日指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白话文:整天吃饱,不用心做事,生活就会难啊。
造句: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反义词语
1、克勤克俭
释义: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白话文: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
造句:小两口克勤克俭,日子过得蛮富裕。
尸位素餐(shī wèi sù cān),中国成语,是指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不干活(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需要做任何动作的人。“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素餐”也是出于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人于是用“素餐”来比喻无功食禄的人。把“尸位”和“素餐”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应该说是出于“汉书”,因为该书的“朱云传”里:“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整句成语的意思,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这样说,我们要研究成语的出处,对这句成语分合的出处,也应该详细知道。
汉成帝的时候,有个叫朱云的人,从小习文练武,长大后不但很有才华,而且身体健壮,据说身高八尺,体壮如牛。当时,汉成帝重用一个叫张禹的人。张禹原先是汉成帝的老师,能当皇帝的老师,说明他肯定挺有文化。不过,有文化不等于有能力。知识水平高,不等于就能当个好官员。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汉成帝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起初封张禹为安昌侯,后来提拔为宰相。张禹就掌握了朝政,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张禹当了宰相后,无所作为。他对国家的治理没有什么办法,也提不出什么良计妙策献给皇上,整天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于是,满朝大臣们背地里就议论纷纷。有人就和朱云说:“您看见了吗?就张禹这种人,当个安昌侯还算了,居然还当上了宰相。什么事他也拿不出主意来。他当宰相,大汉朝要危险了。”“是啊,这个人不应该当官。我要在皇帝面前弹劾他。”“您别忘了,这张禹是当今皇帝的老师啊。”“不行,我一定要弹劾。你们瞧着吧。”
朱云性情爽直,说到做到。有一天,他当真向皇帝启奏了一本,朱云说:“陛下,现在朝廷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上不能为国君献国策,下不能安抚黎民,但却在朝纲中身居要位。别看这个人站在那个位置上,其实就像死尸一样,什么也不会干。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我请陛下赐我天子剑,把此人斩首。”朱云说这话的时候非常气愤。汉成帝愣了,“他说的是谁呀?尸位素餐,无所作为,还身居要位”。汉成帝便问:“朱云,你说此人是谁?”“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安昌侯张禹!”
这一下可把汉成帝气坏了。“朱云,你一派胡言,竟敢诬我朝中重臣,该当何罪。”“陛下,您不知道吗?这安昌侯张禹,自从他当宰相以来,他干了什么了?什么国家大事都没参与!”他越说皇上越生气,马上吩咐:“推出斩了。”两旁的人过来架起朱云就往外拽。
朱云一边被架着往外走,一边还跟皇上辩驳:“陛下,我这是出自忠心。您要三思,有这样的宰相,要祸国殃民的。”到了宫殿大门,朱云把这门框扒住了。他本来就体壮如牛,非常有力气,扒着门框,两边武士硬是拽不出去。“陛下,我是忠臣,好比是商朝的比干丞相,我剖心剖肺给您看都行。可是你不杀这个张禹,国家好不了。”汉成帝气坏了:“推出去!”另外又过来两个武士,抓着朱云往外架。朱云扳这门框,把门框扳下一块来。当时,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替朱云握了一把汗。左将军辛庆忌马上跪倒在地,边磕头边给朱云讲情。他说:“陛下,朱云刚才说的这番话当然欠妥。可是他这么做,是对陛下一片忠心的体现。就算他说的不对,您也犯不上把他就杀了。微臣我冒死给朱云讲情,求陛下饶朱云一死吧。”
辛庆忌讲情也真够认真的,居然把头磕得都流出血来了。这血一流出来,汉成帝心情也平静了许多。他本来也是个能容忍大臣谏言的皇上,而今气消了一点,就说:“罢了,我饶他一死。”就这样,朱云逃脱一死。由于门框被朱云扳下一块来,有人建议抽时间修一修殿上这框。汉成帝说:“忠臣直言进谏,这个门框就作为这件事的纪念。留着不用修了。”
“尸位素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职位上不好好干工作,无所作为。
大概是在其位不司其职,占着茅坑不拉屎。
尸位素餐
一、读音:shī wèi sù cān。
二、解释: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
三、近义词:不劳而获、备位充数、饱食终日、一无所能。
四、反义词:分秒必争、克勤克俭、枵腹从公、避让贤路。
五、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出处解释:现在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辅佐皇帝,对下也不能对老百姓有益,都是一些占着官位,不干实事的人。
扩展资料:
尸位素餐的近义词:不劳而获、饱食终日。
一、不劳而获
1、读音:bù láo ér huò。
2、解释:意思是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3、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出处解释: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劳动却想占有别人的劳动果实,多用来比喻没有劳动而获得成果。
二、饱食终日
1、读音:bǎo shí zhōng rì。
2、解释:意思是指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3、出处:《花城》1980年第7期:“这些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的意思详解

尸位素餐的意思详解如下
尸位素餐的意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成语,指的是由于穷困而只能吃素食,并且连葬礼上的肉也得省掉。其意义是形容贫困潦倒、生活艰难的境遇。
拼音:尸位素餐[shī,wèi,sù,cān]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释义: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
例句
1、在旧时的官场里,尸位素餐,不办事只拿钱是普遍的现象。
2、这些尸位素餐的人和泥塑木雕又有什么区别?
扩展资料
近义词:滥竽充数[làn,yú,chōng,shù]
释义: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先秦·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齐宣王让人吹竿,一定要有三百个人来同时演奏。南郭处士请求替宣王吹竿,宣王很高兴,伙食待遇和那几百号吃官粮的同等标准。宣王死,_王立。_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他们吹竿,南郭处士便逃跑了。
反义词:避让贤路[bì,ràng,xián,lù]
释义: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翻译:我愿归还丞相和侯爵的印信,请求告老还乡,给贤能的人让位。

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成语是【尸位素餐】,这个成语原意是空占着职位,什么事也不做,白吃闲饭。后亦用作谦词,表示未尽职守。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贬义成语。
尸位素餐出自《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这就是成语“尸位素餐”的由来。
【尸位素餐】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尸位素餐】的近义词有【不劳而获、饱食终日】等,其中【不劳而获】意思是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饱食终日】意思是指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尸位素餐】的反义词有【分秒必争、克勤克俭】等。
那我们怎么用尸位素餐这个成语来造句呢?他身为指导员却毫不关心团员们的学习情形,真是尸位素餐。
如果用【尸位素餐】来成语接龙,则可以接:餐云卧石、餐霞饮液、餐霞饮景、餐霞吸露、餐松饮涧等。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以上就是成语尸位素餐的全部介绍,你学会了吗?

“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空居职位而无所作为。
一、拼音
尸位素餐 [ shī wèi sù cān ]
二、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释义:
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
三、例句
1、在旧时的官场里,尸位素餐,不办事只拿钱是普遍的现象。
2、这些尸位素餐的人和泥塑木雕又有什么区别?
扩展资料一、近义词:
滥竽充数 [ làn yú chōng shù ]
释义: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先秦·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齐宣王让人吹竿,一定要有三百个人来同时演奏。南郭处士请求替宣王吹竿,宣王很高兴,伙食待遇和那几百号吃官粮的同等标准。宣王死,_王立。_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他们吹竿,南郭处士便逃跑了。
二、反义词:
避让贤路 [ bì ràng xián lù ]
释义: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翻译:我愿归还丞相和侯爵的印信,请求告老还乡,给贤能的人让位。

尸位素食是什么意思?

尸位素餐是汉语成语,读音是shī wèi sù cān,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尸,这个字,原来是象形文字,就像是一个人坐着的样子。后来,在“尸”字下面加了个“死”字,用来表达死去人的躯体。所以说“尸位”的意思,就是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用来指代职位。
出自《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译文:现在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正君主,下亡以增加人民,都“尸位素餐”。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不劳而获
【解释】: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自】:《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译文:所求于近,所以不劳而实现的。
【示例】: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
2、饱食终日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译文:整天吃饱,不用心,难啊!
【示例】: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3、坐收渔利
【解释】: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_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译文: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河蚌正出来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蚌合而_他的嘴。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把它们都抓住了他。
4、坐享其成
【解释】: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出自】:清·叶廷_《鸥陂渔话·葛苍公传》:“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误公事。”
译文:想让别人去干大事,那些坐享其成,一定误公事。
【示例】: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思想。

尸位素餐什么意思

尸位素餐的意思: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现在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辅佐皇帝,对下也不能对老百姓有益,都是一些占着官位,不干实事的人。
【示例】:在旧时的官场里,尸位素餐,不办事只拿钱是普遍的现象。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白吃饭不干活。
【近义词】狗占马槽、不劳而获、一无所能、一无所长、饱食终日、备位充数、文恬武嬉。
【反义词】克勤克俭、避让贤路、分秒必争。
近义词:
1、不劳而获
【解释】: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自】:《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译文:所求于近,所以不劳而实现的。
【示例】: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
2、饱食终日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译文:整天吃饱,不用心,难啊!
【示例】: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3、坐收渔利
【解释】: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_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译文: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河蚌正出来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蚌合而_他的嘴。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把它们都抓住了他。

尸位素餐的意思解释

尸位素餐的意思解释尸位:空占职位而无所作为;素餐:白吃饭。指官吏空居职位,白受俸禄而不尽职。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
1、读音
shī wèi sù cān。
2、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3、近义词
伴食宰相:伴食:陪着别人吃饭。只会陪着皇帝吃饭的宰相。比喻只挂名不做事的闲职官员或饱食终日无能无为的官员。
敷衍塞责:敷衍:勉强应付;塞责:搪塞责任。形容做事马虎不认真,出了问题就搪塞或推卸责任。
无功受禄:功:功劳,业绩;禄:俸禄,薪水。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或奖赏。多指不出力气而白白得到报酬或好处。
尸位素餐造句
1、在这个职位上,他早已变得尸位素餐,不再有激情和动力去完成他的工作,只是机械性地执行任务,缺乏真正的贡献。
2、尸位素餐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浪费了其他员工的努力和付出。这种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这种行为会导致公司的运营效率下降,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形象,甚至可能导致公司失去重要的商业机会。
3、他在公司中担任高级职位,但实际上只是在尸位素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和作用。这种行为对于公司的运营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如果我们继续尸位素餐,不努力工作,不创新思考,我们最终将失去我们的工作机会,被社会淘汰。
5、尸位素餐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团队和公司的利益,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批评和制止。只有那些真正努力工作、贡献自己力量的人,才值得得到认可和奖励。

尸位素餐词义解释

尸位素餐是汉语成语,读音是shī wèi sù cān,出自《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尸位素餐是汉语成语,出自《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解释
  【成语】: 尸位素餐
  【拼音】: shī wèi sù cān
  【解释】: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处】: 《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什么意思 尸位素餐是什么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白吃饭不干活
  单字解释
  【原义】:尸者,古人坐之状也,后加以“死”,乃成“屍”,以为死者之体也。故“尸位”者,其坐之人,以代其职。
  尸,这个字,原来是象形文字,就像是一个人坐着的样子。后来,在“尸”字下面加了个“死”字,用来表达死去人的躯体。所以说“尸位”的意思,就是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用来指代职位。
  【现义】:吃空饷
  现实表现
  尸位素餐现实表现为“为官不为”。为官不为绝不是小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喝茶看报纸”成了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政府仿佛是“闲置机构”,纳税人的钱都养了一群“闲人” 。
  不得不承认,许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养成了“铁饭碗砸不破”的坏习惯,能闲则闲、有事推脱,既损坏了各级党和政府形象,也使许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一些“无为”干部甚至是签签到、露露脸就自行脱岗,可谓是又一种“吃空饷” 。

尸位素餐的意思

尸位素餐的意思:尸位:像尸那样居于主位,光受祭而不干事。素餐:不做事,白吃饭。指空占着职位,光领薪水,不做事情。
尸位素餐(拼音:shī wèi sù cā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尸位素餐”的原义是空占着职位,什么事也不做,白吃闲饭;后亦用作谦词,表示未尽职守;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含贬义。
西汉元帝时期,槐里县令朱云多次上疏,说丞相韦玄成安身保位,庇护奸臣,不能管治百官。群臣朝见时,汉元帝向丞相韦玄成询问朱云治理政务情况,韦玄成对皇帝说:“朱云这个人暴虐没善政。”
结果皇帝下令让丞相韦玄成清查朱云,朱云听到风声偷偷逃入长安想为自己辩护,却最终还是被关进监狱,并判了刑,直到汉元帝驾崩。汉成帝时,张禹做了丞相。张禹曾经是成帝的老师,地位十分尊贵,可是并没有真才实学,百官不服他。
朱云又上书求见皇帝,当着大臣们的面,向皇帝说:“如今丞相张禹等对上不能匡正皇帝的过失,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真可谓是尸位素餐。臣请陛下赐我尚方斩马剑,我斩这个佞臣,以警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