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菟丝子,菟丝子功效与作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3 09:52:49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菟丝子是什么?

  菟丝子
  一为植物名
  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金黄丝子、马冷丝
  英文名:China Dodder
  科名: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丝线状,橙黄色。无叶。花簇生,外有膜质苞片;花萼杯状,5裂;花冠白色,长为花弯2倍,顶端5裂,裂片常向外反曲;雄蕊5,花丝短,与花冠裂片互生;鳞片5,近长圆形。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2,往头头状。蒴果近球形,成熟时被花冠全部包围;种子淡褐色。花果期7—10月。
  产连云港、邱县、铜山、宝应、南京、吴江等地,生长在山坡路旁、河边,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等植物上;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及西南各省。菟丝子有成片群居的特性,故在野外级易辨识。种子含脂肪油及淀粉;又可入药,为滋养性强壮收敛药,治阳痿,遗精,遗尿等症。
  =====================================================================================================
  二为中药名
  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菟丝子植物特征:无根无叶寄生性一年生草本,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中生长,常寄生于蔓菁或马鞍藤上。茎细长,丝状,光滑,黄色。叶退化,细小卵形,薄膜质的鳞片叶。白色的小花在夏天开放。果为蒴果(带壳的果实),扁球形。菟丝子在中药界是大大有名的,它不仅可治各种疮痛、肿毒,又能滋养强壮治黄疸,效用真是不胜枚举。
  菟丝子商品分为大粒菟丝子和菟丝子两种,菟丝子为主流产品,全国普遍应用。大粒菟丝子以粒饱满,黑褐色均匀,无杂质者为佳;菟丝子以粒饱满,质坚实,灰棕色或黄棕色者为佳。
  菟丝子:类圆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红棕色,为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性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强压之不碎而被压扁。种皮剥去后,胚乳膜质套装,套于胚外,胚细长卷旋状。气无,味微苦涩。
  细辛是临床常用中药,具发表散寒、温肺止咳、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渊、肺寒咳喘、风湿痹痛,外用治牙痛等。药典规定其剂量为1~3g,外用适量。细辛以全草入药。
  细辛商品:北细辛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厘米,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厘米,直径0.1厘米。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根痕。基生叶1~3,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厘米,宽6~12厘米,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多皱缩,钟形,暗紫色,花被顶裂片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几全部相贴。果实半球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2~1cm 。基生叶多为2,叶柄有毛,叶片较厚。花被裂片开展。果实半球形。
  华细辛: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基生叶1~2枚,叶片较薄,心形,先端渐尖。话被裂片开展。果实近球形。气味弱。
  细辛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之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英文名】 SEMEN CUSCUTAE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制法】
  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鉴稹】
  (1) 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 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 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主要成分含糖甙、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维生素A类物质等。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可补肝肾,益精髓,养肌强阴,坚筋骨,益气力,肥健人。对于下元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齿牙动摇等各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是美容方广泛使用的药品。《本草正义》言:“菟丝为养阴通络之上品……汗去面颇,亦柔润肌肤之功用。”

菟丝子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菟丝子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
菟丝子,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其茎细缠绕,黄色;无叶;苞片小,鳞片状;花多簇生,花梗粗壮,花萼杯状,裂片卵圆形或矩圆形,花冠白色,壶状或钟状;蒴果近球形;种子卵形淡褐色,表面粗糙;花期7~8月,果期8~9月。
菟丝子其实是“吐丝子”的意思,吐丝儿,就是它的种子加水煎煮以后种皮破裂,可以露出黄白色的小胚芽,形如吐丝之状,所以叫吐丝子。多生长于海拔200~3000米的田边、山坡阳处、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通常寄生于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
鉴别方法
1、辨色:纯净的菟丝子呈灰棕色或黄褐色,表面光洁;掺假的表面呈土色,颜色晦暗。
2、搓捻:取少量菟丝子放入手掌心,用另一手拇指用力搓捻,菟丝子质坚实,不易捻碎;如掌心有土末,说明掺有土块。
3、浸泡:取少量菟丝子放入透明玻璃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菟丝子吸水体积膨大;掺有水泥粒、沙粒、泥块的,会沉入容器底部,水泥粒、沙粒不会膨大,泥块会很快溶散并使液体变浑浊。
4、水煮:取少量菟丝子用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须状的胚,形如吐丝,即为正品。

菟丝子是什么植物?

菟丝子类型菟丝子,别名蟾珍、豆寄生、豆王艳、黄丝、黄丝藤、金丝藤等。是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伊朗、阿富汗、日本、韩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常见于田野、山坡和路边灌木丛。菟丝子属性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喜高温潮湿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可以生长在平原、荒地、坟茔、陆地边界、豆科、菊科、大米草、双翅目等植物上,生长能力很强。当它遇到合适的宿主时,它会缠绕在宿主周围,吸收营养和水分。菟丝子长什么样子菟丝子的茎攀援能力强,缠绕性强,细长,无叶,种子椭圆形,褐色,表面粗糙。形状:菟丝子主要攀援在其他植物上,缠绕性强,侧生花序,花梗稍粗,白色花冠,壶状,裂片,三角椭圆形,顶端渐尖或钝,宿存,子房近球形,柱头球形。叶子:菟丝子茎缠绕,植株无叶。颜色:菟丝子茎黄色,花冠白色,种子浅棕色。菟丝子作用与价值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肾、肝、脾经。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具有滋补肝肾、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

菟丝子是什么

菟丝子是旋花科的寄生缠绕性草本植物。
菟丝子属于旋花科,是一种寄生缠绕性草本植物。它的别名有很多,如在北方多地叫黄丝,在江苏等地叫豆寄生,在辽宁叫龙须子,在河南叫豆阎王,在河北叫山麻子,在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江苏叫无根草,在山西、江西叫金丝藤,在江西叫鸡血藤、黄丝藤、无叶藤,在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叫无根藤等。
菟丝子没有叶片,只要纤细缠绕的茎,它的花序是侧生的,簇集在一起形成球形,花为壶形或钟形,颜色是白色,一般在六、七月开花,果实是球形的,直径在三毫米左右,颜色为浅褐色,表面比较粗糙,八、九月果实就会成熟。
菟丝子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部分省区,通常生长在海拔200-3000公尺的田边、地埂、山坡向阳处、路旁灌丛和海边沙丘,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
菟丝子是完全的寄生草本,会吸收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缠绕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它是大豆产区的有害杂草,并且对胡麻、苎麻、花生、马铃薯等农作物也有危害,对其他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菟丝子是什么植物

菟丝子别名禅真、豆寄生、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金丝藤等,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
菟丝子属于旋花科植物,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可以在平原、荒地、坟头、地边以及豆科、菊科、寥科、蘸科等植物地内生长,生长力十分旺盛,遇到合适的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吸收养分和水分。菟丝子茎干缠绕,植株没有叶子。茎黄色,花冠白色,种子淡褐色。
菟丝子茎干攀爬性以及缠绕性较强,纤细,没有叶片,种子卵形,褐色,表面粗糙。菟丝子主要是攀爬在其它的植株上,缠绕性较强,花序侧生,花梗有点粗壮,花冠白色,呈壶形,有裂片,呈三角状卵形,顶端渐尖或钝圆,宿存,子房近球形,柱头球形。
菟丝子的种植方法
1、合理施肥:菟丝子种植要做好施肥工作,每亩施用氮肥15千克、磷肥20—30千克、拥肥10—15千克,肥沃的地块少施基肥,使寄主和菟丝子兼顾起来。
2、生长控制:菟丝子的蔓延很快,寄主因损耗大量的水分和养料,使生长变缓或停止,因此要控制菟丝子的过旺生长,防止寄主过早衰亡。
3、中耕除草:大豆出苗后进行1次中耕除草,中耕宜浅,避免伤根,生长期杂草要除净,当缠绕上豆棵植株后可减少除草次数或不除草,也不必使用除草剂。
4、适时采收:菟丝子的收获期在大豆前,当蒴果有50%以上变黑、30%以上变黄、10—20%绿转黄时收获,小面积收获可人工拔起后集中脱粒,大面积收获可使用稻麦收割机。
5、翌年耕作:菟丝子种植的地块如下茬不再种植菟丝子,在有淡水灌溉的地方应尽量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干旱地方则种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菟丝子的别名

1、菟丝子具有滋补作用,即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治的特点。临床主要用于腰虚、腰痛、尿频、宫冷不孕、便溏等。肾阴虚症,还经常用于治疗肾虚不孕,胎动不安等病症。

2、它的使用方法可以选用菟丝子十克,然后洗净捣烂,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久服能益寿延年,也可以治疗肾虚的男女不孕不育症。

3、菟丝子(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别名禅真、豆寄生、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金丝藤等。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无叶。

菟丝子功效与作用

  1、中药菟丝子属于补阳药,菟丝子的功效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2、菟丝子的作用

  (1)治疗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

  (2)治疗肝肾不足,目暗不明,因为本品能滋补肝肾,益精养血而明目。

  (3)能补肾益脾以止泻,用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

  (4)能补肝肾安胎,治疗肾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滑胎等病症。

  3、菟丝子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方法

菟丝子是一种中药材,主要功效与作用有:1.补肾壮阳:可以增强男性性功能,有助于提高性欲,增强种子发育和排泄功能。2.增强免疫力:菟丝子含有大量的多糖类物质和营养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3.降血脂、降血压:菟丝子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脂、降血压、延缓衰老的作用。4.改善睡眠:菟丝子含有多种氨基酸、生物碱、多糖、甾体化合物等成分,可以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但是,由于菟丝子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宜长期大量食用,一天不宜超过20克。2.不宜与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如硝酸甘油等。3.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4.对菟丝子过敏者忌用。5.菟丝子不能与乌头类药物同时使用,否则会导致中毒。食用方法:1.普通人群可以将菟丝子煮水或泡水当作茶饮。2.已经有肾虚等问题的人群可以将菟丝子和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如菟丝子加枸杞、枸杞子、巴戟天、黄精等材料,加入水中同煮,然后食用。

菟丝子是什么

菟丝子,又名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无根草、无根藤、菟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长茂盛后,阻挡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北方地区较多。
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长茂盛后,阻挡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它通常生活在南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北方地区较多。
菟丝子这种植物无根,也叫无根藤,那么它为什么叫菟丝子这个名字呢?
1.菟丝子简介
菟丝子是一种生寄花草本植物,没有叶绿素,叶退化,自身根,不可以光合作用的制造,所以不宜单种,只要与大豆等作物在一起,才能让产量有所提高。据统计,如果它与大豆在一起种植,每一亩地可以增产五十公斤的种子,大豆三十到五十斤,经济效益与油,棉,粮相对比,要高于许多。
2.菟丝子种植方法
由于菟丝子对于土壤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是适合种植大豆的土壤都能种植菟丝子。那么菟丝子种子几月播种最好?首先在播种之前,在地内施入足够的农家肥,一般用十公斤的尿素,五十公斤的过磷酸钙以及有机肥料为主。因为菟丝子的氮肥多一些,所以大豆不会出现疯狂生长的情况,只有两者结合,才会让菟丝子的产量大大提高。
3.菟丝子繁殖方法
菟丝子主要的培育为种子繁殖,你要用药剂拌种,对种子做一些冬化的处理。在六月份的下旬进行一次施肥,浇水。先把大豆给种植好,当它长出三片真叶的时候,就要种植菟丝子,其方法就是与豆棵相近,让它能够缠绕着豆棵。当它长出幼苗之后,要把甜穗谷和灰菜及时的拔掉,因为它与菟丝子相惟,所以在收获时,容易造成混淆。在生长的期间,让地面保湿,不要发干,否则对生长有所不利。只要它长的旺盛,地下就不会有太多的杂草,也不必专门的锄草,所以整个种植的过程,还是省心,省力的。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与用量

菟丝子是一种中草药,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头痛眩晕、乳汁不通等症状。其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补肝肾:菟丝子具有益肾壮阳、滋补肝肾的功效,可缓解因肝肾不足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腰痛等症状。2.通乳:菟丝子可促进乳汁分泌,有助于解决乳房胀痛、乳汁不通等问题。3.润肠通便:菟丝子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能够缓解便秘等肠道问题。4.健脾消食:菟丝子对脾胃有保健作用,能够帮助消化,缓解食欲不振等问题。菟丝子的用量通常为10~15克,可以泡水或煮汤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和儿童不宜食用菟丝子,而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则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