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怒不可遏,怒不可遏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7 09:38:12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怒不可遏意思

怒不可遏意思是: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一、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二、反义词
1、喜不自胜:指喜悦难以克制。胜:承担。
2、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三、近义词:
1、令人发指: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2、大发雷霆: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四、造句
1、她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2、皮球砸在他头上,他怒不可遏。
3、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念兹在兹。
4、这一回答使她怒不可遏,她鄙视他。
5、我听到如此残忍对待动物,气得我怒不可遏。
6、“听从邓布利多的?“她怒不可遏地说。
7、你母亲若知此事定会怒不可遏。
8、他收到辱骂信后怒不可遏。
9、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10、雷茜儿小姐怒不可遏地匆匆走到卧室里,两眼冒火,脸颊通红。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什么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 形容 十分愤怒。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 十七 回:“贾大 少爷 正在自己动手掀王 师爷 的铺盖,被王师爷 回来 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 怒不可遏 。” 注音: ㄋㄨˋ ㄅㄨˋ ㄎㄜˇ ㄜˋ 怒不可遏的近义词: 怒形于色 满脸怒气、极不愉快的神色很明显说至此,宋参谋怒形于色,目光如炬!问 贺司令对过激党有 怒不可遏的反义词: 喜不自胜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贾珍听了,喜不自胜。《红楼梦》 心平气和 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只要大家心平气和把心收回来,一切事情就差不多接近正常了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愤怒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 be angry beyond all control 俄语翻译: выйти из себя 日语翻译: 怒(おこ)りを押えきれない 其他翻译: <德>vor empǒrung auβer sich sein <法>frémir de colère 成语谜语: 一气贯通 读音注意: 遏,不能读作“jié”。 写法注意: 遏,不能写作“渴”。

怒不可遏的读音jie

怒不可遏的读音nù bù kě è。
怒不可遏,汉语成语,拼音: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出自《国语·周语下》。
释义: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七:“知县只得仍回藩署里去,回明藩台。藩台怒不可遏,便亲自去拜臬台。”
郭小川 《春歌》之二:“人民的胸怀呵,怒不可遏。有压迫的地方,就有风波。”
梁衡《壶口瀑布》:“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学成语的好处
1、成语是浓缩的历史,学习和运用它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以史为镜,成语中有大量的由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演绎而成的,了解了一个成语,就等于了解了一个历史故事或一段精彩的历史。
2、能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换言之它是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能教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会告诉我们怎样去激发自己的斗志,高歌猛进、壮志凌云、昂首阔步、乘风破浪、叱咤风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从而树立起远大的志向。
3、能为工作提供武器和食粮,全面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一定数量的。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什么

  怒不可遏:

  1、基本释义:遏:止。 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3、例句: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

  4、近义词:令人发指、怒火中烧、怒形于色、悲不自胜、怒发冲冠、怒目切齿、大发雷霆、怒火万丈 、怒气冲天等等。

  5、反义词:喜不自胜、心平气和、喜出望外等等。

怒不可遏是什么意思

怒不可遏读音:nù bù kě è
词语释义:
1.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形容发怒至极无法自制
3.在他们采取这行动之前,已明显地被激得怒不可遏了
详细注释:
愤怒: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愤怒的人群 ㄧ愤怒声讨侵略者的罪行。
抑制:
压制;控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
十分:
1.按十等分划分。
2.犹十成。
3.充分,十足。
4.副词。犹全部。
5.副词。非常,极,很。表示程度高。

怒不可遏的意思

怒不可遏的意思:愤怒得难以抑制。
读音:nù bù kěè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引证:梁衡《壶口瀑布》,“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例句
1、怒不可遏的宙斯把伊克西翁打下了地狱,将他绑在一个不停旋转的火轮上,这急速旋转的火轮永远折磨、撕扯着他的躯体。
2、狄公为此怒不可遏,召集全复州府的衙役,在方圆百里内寻找,一定要找到凶手。
3、眼见苦心打造已久的模型一瞬间被砸烂,他立即如老虎怒不可遏地大吼起来。

?怒不可遏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释义】: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读音】:nu bu kě e 【近义词】:怒形于色 【反义词】:喜不自胜 心平气和 【例句】: 1.你的母亲定会怒不可遏还是不会? 2.我见到这种残酷现象怒不可遏。 3.美国人对国家状况怒不可遏。 4.他收到辱骂信后怒不可遏。 5.谁的母亲定会怒不可遏? 6.娄提示兆辉煌留意张,兆却怒不可遏。 7.你的母亲将会怎么怒不可遏? 8.消息传出来以后,巴黎人民群情激愤,怒不可遏。 9.现在,他怒不可遏,在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比赛,并和光驱动器。 10.过去18个月来,平壤的官方媒体一直在严厉攻击李明博,对他把弃核谈判取得进展列为对朝援助的条件怒不可遏。 11.一名拒绝透露姓名的上海司机对最新一次车费调高的处理方式怒不可遏。 12.债务持有人对重组计划怒不可遏,而事件的结局受到整个亚洲的密切关注,将其视为企业在经济低迷时期重组资金结构时有关投资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指南。 13.英国《卫报》在今年一月有过这样的报道:芬兰有一条狗受训练后学会了模仿希特勒行纳粹军礼,对此纳粹 *** 感到怒不可遏,以至于柏林的外交部开始发动一场「强制运动」去追杀它的主人。 14.对苔丝的这种侮辱让他怒不可遏,他对准那人的脸就是一拳。 15.周日的晚上,他终于出现在家中,怒不可遏的老婆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连续炮轰。 16.这里是10万多名怒不可遏居民的家园,其中许多人先前都是贾贾威德 *** 支持的 *** 民兵组织的受害者。 17.军用直升机把安帕图恩遣送至首都马尼拉前,他在桑托斯将军城机场(generalsantosairport)遇到了周一大屠杀遇害者的亲属,他们都怒不可遏。 18.她怒不可遏,于是就去追赶他们,她很快就气喘吁吁了,但仍然继续追赶。 19.每当我看见其他男孩撇下我去追随他,我就变得心急如焚,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是什么意思

怒不可遏意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无法控制或压抑。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某些不公正或不道德的行为时,由于愤怒而无法保持镇静和理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愤怒的事情。
比如,当我们看到某些人不尊重他人的权利或自由,或者当我们看到某些人欺负弱者或虐待动物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愤怒和不满。当这种情绪达到极点时,我们就会说“怒不可遏”。
当一个人处于“怒不可遏”的状态时,他们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过激或不理智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冷静和理智,以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行动。为了避免“怒不可遏”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与朋友或家人交流来减轻自己的情绪压力,从而避免情绪失控。
总之,“怒不可遏”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社交关系。
拓展资料:
基础释义:遏:止住,遏制。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例句
1、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这一回答使她怒不可遏,她鄙视他。她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2、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念兹在兹。我听到如此残忍对待动物,气得我怒不可遏。你母亲若知此事定会怒不可遏。他收到辱骂信后怒不可遏。
3、雷茜儿小姐怒不可遏地匆匆走到卧室里,两眼冒火,脸颊通红。丢掉队长怒不可遏前NBA球星殴打队友判刑1个月。不,我没疯,只是质问我的人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啥

愤怒地难以抑制。怒不可遏,汉语成语,拼音: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出自《国语·周语下》。《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将存疑考证。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
《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