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伊朗是个怎样的国家
- 2、伊朗国家富裕吗?
- 3、伊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4、被称作是全世界最为独特国家的伊朗,它究竟独特在哪里?
- 5、伊朗是大国还是小国
- 6、伊朗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呢?
- 7、伊朗地位
- 8、伊朗伊拉克是一个国家吗
- 9、伊朗在阿拉伯世界如今的实力怎样?为何它能至今屹立不倒?
- 10、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
伊朗是个怎样的国家
区域位置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地形地貌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伊朗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中东主要强国,控制波斯湾海上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兵家必争之地,世界强国都想控制伊朗,国际环境不太好,伊朗的外交很灵活,在各大国间周旋很灵活。
伊朗国家富裕吗?
伊朗国家非常富裕,伊朗是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伊朗的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
因为伊朗处于中东地区,他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伊朗的面积有1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有8000多万,是以中亚国家中的一个大国,伊朗的地下的石油储藏量居世界前列。
伊朗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千米。
风景名胜:
世界遗产(截至2012年,15项)。
恰高·占比尔(神塔和建筑群)Tchogha Zanbil(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 Meidan Emam,Esfahan(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塔赫特苏莱曼 Takht-e Soleyman(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帕萨尔加德 Pasargadae(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波斯波利斯东北方87千米。
巴姆城堡及其文化景观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2004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
苏丹尼叶城 Soltaniyeh(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德黑兰西边。
比索通古迹 Bisotun(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伊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首先,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国家。伊朗是全世界最为独特的国家之一,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什么是政教合一?就是政治领袖就是由宗教领袖担任,他就是伊朗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 伊朗社会管理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正常社会的法律法规,另一套是宗教规则。人们的日常行为必须符合这两套规则。比如,女人要带头罩,上衣长度要盖过臀部,男士不能喝酒,坐公交男女分开,等等。 其实伊朗很多人以前并不信奉伊斯兰教,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大部分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跟阿拉伯人不一样,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真心信仰,而他们则是政府规定必须信仰。
其次,政府反西方而民众很开放。伊朗政府一直反西方,禁止播放西方音乐尤其是美国的,可是民众私底下普遍热爱美国音乐,有时政府也是管不过来,经常听到播放美国音乐,他们听美国流行歌曲,觉得很欢乐。
第三,伊朗节日多民众爱旅游。伊朗各种节日非常多,比如诺鲁孜春节,开斋节,阿舒拉节等。每到节日,伊朗人热衷出游,旅店房间爆满,价钱飞涨,需提前预订。 时,同伊朗人还喜欢野餐。经常全家老少或朋友之间找一块草地,铺一张席子就开始野餐。伊朗女人很美,非常喜欢化妆,美容,戴墨镜,非常爱美。
第四,伊朗喜欢张贴建筑标语。伊朗建筑普遍破旧,许多是伊斯兰革命前建设的。在大街上,机场,车站等有很多政治宣传标语,伟大领袖个人图像。 反美、反以、反沙特和各种宣扬伊斯兰价值观的标语,而且还悬挂有两伊战争战死的英雄图像。
第五,伊朗人对外国人非常友好。伊朗遭受很多误解。 美国等西方国家宣传丑化伊朗为邪恶轴心国、女性受虐地区、战争狂、宗教极端分子集散地等等。但是,实事并非如此。伊朗很有文化底蕴,对外国友人超级友好。
总之,伊朗是一个神秘的国一度,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勇敢的人民,相信伊朗会越来越好
被称作是全世界最为独特国家的伊朗,它究竟独特在哪里?
这个国家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势力在国家中很有地位。
独特在其实总统的实力并不高,几乎没有吧,而且现在也是政教合一。
伊朗这个国家独特在于它实行政治和宗教统一国家。
这个国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至今仍在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最高领袖的权力与地位远胜于国家总统。在上个世纪,当伊朗还处于巴列维王朝时期的时候,它与美国的关系并不像现在这般水火不容。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也是大力协助伊朗发展,想要将它扶植成为自己掌控中东的一颗棋子。
虽然美国的目的不纯,但是伊朗确确实实在它的帮助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过当时伊朗境内的伊斯兰教领袖对巴列维国王的亲美态度很是不满,于是便策划了一起革命将巴列维王朝的统治给推翻了,取而代之的便是伊朗共和国。而在该次革命中起到领导作用的宗教领袖也在伊朗人民的呼声中成为这个国家的国家领袖。
自这以后,伊朗这个国家便形成了政权与神权共存的局面,且该国宪法还明文规定神权统治凌驾于所有事物之上。“政教合一”这一制度的形成让伊朗总统的地位以及权力遭受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同时也将宗教的影响力大幅度扩大。不过由于绝大部分人民都是信奉同一种宗教,这也赋予了这个国家非常强的人民凝聚力。
也正是因为伊朗拥有足够强大的凝聚力,这个国家才能够在面临美国长达数十年的制裁下一直保持国内稳定。不过这也意味着一旦这个国家的宗教运行不好,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甚至有可能直接崩溃。
伊朗是大国还是小国
伊朗是大国还是小国?
1. 伊朗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东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接波斯湾和阿曼湾,西连伊拉克和土耳其,北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接壤。通过这个地理位置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伊朗在世界地图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经济实力的体现
伊朗是一个全球石油出口大国,在世界石油储备中排名第四,石油和天然气是伊朗的经济支柱。此外,伊朗也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如硫、铝、铜、铁、黄金、银、天然气等。从经济实力的角度出发,伊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国。
3. 政治和军事影响力
伊朗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伊朗是一个伊斯兰共和国,政治上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的态度。伊朗一直在中东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支持巴沙尔政府,在也门、伊拉克、黎巴嫩等地区支持反美反以色列力量。此外,伊朗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装备先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这也是伊朗在中东地区的一大影响力所在。
4. 社会文化底蕴
伊朗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古国,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力。伊斯兰教是伊朗的国教,伊朗人民信仰虔诚,热爱生活,融合着东西方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伊朗还是中东地区重要的科技中心,有着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
5. 国内问题
尽管伊朗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伊朗也面临着国内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制裁、社会保障、民主制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伊朗的国际影响力。
6. 总结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伊朗是一个在中东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国。但是,伊朗也面临着一些内部和外部问题,这也是伊朗未能发挥到最大潜力的原因之一。相信在未来,随着这些问题的得到解决,伊朗的影响力也将继续扩大。
伊朗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呢?
还可以,伊朗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是国家比较富有,而且有一些其他国家的支持,军事实力还是很厉害的。
伊朗军事实力是非常强的,在世界上排名已经是靠前了,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强。但是也没有哪个国家敢欺负伊朗。
伊朗现有军事实力如何,与美军相比有多少差距?
由于沙特炼油厂遇袭事件,国际社会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袭击制造者背后最大的“老板”--伊朗,尽管伊朗再三否认,但美国和盟友显然不肯放弃利用这一机会,美伊之间的争执日益激烈,已呈剑拔弩张之势。实际上,除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扼守波斯湾的地理优势、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伊朗自身的军事能力也不容小觑,使其能够与世界头号霸主叫板对抗。
伊朗国土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作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工业能力在中东地区还是比较突出的,还有相对良好的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等产业。
伊朗军事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均有陆军、空军、海军的三军编制,在地位上也是平行。但革命卫队通常认为是“嫡系”,而军队则属于“旁系‘’,从人员配备、经费预算方面,革命卫队总是得到更多的好处,虽然两者有联合指挥部协调,但对革命卫队并没有多少约束力。总体而言,伊朗拥有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力量和导弹武库。
伊朗军事工业在中东绝对“首屈一指”,尽管总体不如西方国家,但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可自产大部分军事装备,包括新型主战坦克、导弹快艇、常规火炮及各种战术导弹等,甚至连轻型舰艇、小型潜艇、战斗机、中近程弹道导弹也能进行研制生产。
伊朗陆军是伊朗军力的主体,总兵力约35万人。主战坦克约1400辆,各种装甲车,步战车加起来超过3000辆,坦克中包括较为先进的T-72型和“酋长”主战坦克。伊朗曾引进了T-72坦克生产线,此后吸取西方的先进技术,研制了国产的“佐勒菲卡尔”坦克,成为伊朗地面装甲力量的骨干。最新研发的“卡拉尔”主战坦克也展示了伊朗军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伊朗自造的最新型“贾马兰”号导弹驱逐舰,已建成3艘,排水量1420吨,长94米,乘员140人,最大速度30节,主要武器装备是76毫米舰炮和双联“胜利”反舰巡航导弹(中国C-802导弹的山寨版),还有直升机平台、防空导弹发射系统、反潜炸弹掷弹器等。舰上装载的防空导弹类似俄罗斯施基利和美国标准1防空导弹,射程在40公里左右。
在潜艇方面,伊朗海军除了购自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外,还有卡迪尔级轻型潜艇,这种潜艇排水量为120吨,航速在11节左右,与朝鲜的山高级潜艇较为相似;据称还在发展名为Hoot的超空泡高速鱼雷,航速可以达到几百节的高速。
空军方面,伊朗是中东地区为数不多能自主制造生产战机的国家,空军拥有大约500架战斗机,包括F-4、F-14、米格-29、苏-24等战机,机型较为老旧,但可以挂载“胜利”导弹(中国C-802导弹的山寨版)执行反舰任务。
2010年前后,曾有消息称伊朗正在美制TF30发动机(F14雄猫战斗机动力)和美制F100发动机基础上研制推比7的大推力发动机。伊朗早期与美国过从甚密,武器装备和军事工业的底子都与美国颇有渊源,空军装备以美国F-14雄猫战斗机为核心,虽然后来与美国闹掰,F-14从此断粮30余年,但经过自己研发零配件,保证了F-14继续飞行。
伊朗甚至仿制了美国“眼镜蛇”直升机,这种“风暴”直升机使得伊朗迈入自主制造武装直升机的国家。伊朗开发无人机甚至在波斯湾“穿越”美国航母编队上空。伊朗曾经根据过去引进的美制F5E/F自行改进过代号为闪电的轻型战斗机,不过其最新的成就,是名为“F313征服者”的隐身战斗机,采用鸭式布局,单引擎双垂尾,可能使用俄罗斯RD93或其发展型发动机。
伊朗还拥有多种型号的中近程弹道导弹,而且数量颇为可观,最远射程可以达到2000公里左右。此外,伊朗还具有卫星发射能力,其主要入轨轨道是500公里左右的近地轨道。伊朗曾持续多年实施核计划,具有部分发展核电站的能力,并有制造舰船用核燃料的能力,但尚未达到制造核弹的水平。
综上所述,伊朗的军事能力在中东地区还是相当强悍的,虽然和世界大国还不能相提并论,但就其总体规模和水平来说,绝对是不可小觑的地区大国。正是伊朗拥有这样可观的实力,才有了敢于反抗霸权40年的底气和资本。
伊朗地位
伊朗自1979年推翻巴列维王朝以来,长期遭到美国制裁,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但伊朗顶住压力,在不利的环境下仍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军工体系和经济体系。美国制裁了40多年,不仅没能整垮伊朗,反而促使伊朗自立自强,如今仍然还是中东地区强国。
波斯湾以东,霍尔木滋海峡里边。
伊朗的地位: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不结盟运动,OIC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
伊朗伊拉克是一个国家吗
伊朗伊拉克不是一个国家。
伊朗和伊拉克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伊朗在古代为波斯,而伊拉克在古代为巴比伦;伊朗不属于阿拉伯国家,而伊拉克为阿拉伯国家;伊朗与伊拉克这两个中东邻国,曾在萨达姆时期两国仇恨很大,打了近10年的两伊战争,使两国损伤很大。而今因为共同利益走在一起,共同抵抗美国的压制。
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简称“伊拉克”(Iraq),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阿拉伯语:????????????????????????,英语:Iran-Iraq War,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伊朗在阿拉伯世界如今的实力怎样?为何它能至今屹立不倒?
伊朗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因为它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从美国买了不少先进的武器,正是因为它占据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所以说屹立不倒。
伊朗在阿拉伯世界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说是第一名。因为它有自己独立的军工体系,可以生产导弹飞机。同时他的军队也是非常非常厉害。
伊朗现在的真是实力 应该是阿拉伯地区最强的 ,因为它具有自己的核武器 ,所以可以生存到现在
这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第二个方面就是他们的工业建设,第三个方面就是他们的朋友非常的多。伊朗一直以来都受到美国的制裁,而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家,很大部分,都是非常惨的,尤其是当年的伊拉克。但是,这其中受到美国制裁时间最长的国家就是伊朗,算到现在差不多都要有四十几年了。这要是换做别人,可能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伊朗到现在还能够坚持着。
伊朗能够坚持到现在,离不开他们的宗教信仰,虽然伊朗革命建立了政府和宗教和为一体的政策,看起来是时代的倒退,但是食物没有绝对的好坏,这样反而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在肋部,他们是团结统一的,在受到外来侵害时,他们会表现得比一些多党派的国家更为团结。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工业基础建设非常的雄厚。伊朗在中东国家里面是工业基础最好的,他们可以自给自足大部分的生活用品,他们都可以自己造,美国虽然想要去统治伊朗,但是反而给他们本地一些发展的机会,当年就是因为美国在制裁伊朗的时候,对伊朗政府的扶持,使他们有机会喘气,美国在本地的工业发展,带动了本地人自力更生,伊朗不像委内瑞拉那样,相比起委内瑞拉,他们要问稳得多。
伊朗的朋友可是很多的,因为他们自身有着强大的处理人际的关系的能力,在中东建交,在外部跟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友好关系。他们愿意通过出口本地资源来稳定经济,所以一定程度下可以限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伊朗被制裁了那么久却还能屹立不倒。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
伊朗-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纠纷(伊斯兰教分什叶派和逊尼派),二是领土纠纷,三是由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还夹杂着双方领导人个人的决策
1980年9月16日,萨达姆与幕僚们针对伊朗与伊拉克的边境问题举行了一次高层会议。会议上,他们决定一周后将向伊朗全面开战。
而就在此前一周,为试探伊朗的反应,萨达姆的军队占领了伊朗边境的两个小村庄。伊朗当局的沉默态度使萨达姆大吃一惊,也更坚定了其出兵伊朗的决心。因为,伊朗的“无反应”正是霍梅尼虚弱的表现。萨达姆相信,霍梅尼政权对前国王军队的“大清洗”正严重侵蚀伊朗军队的战斗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丧失对伊朗军队的动员能力。只要在这“腐朽的门上”踹上一脚,伊朗必将崩溃,这正是复兴阿拉伯的良机。
对萨达姆而言,抛开宗派政治,阿拉伯民族主义才是真正的核心意识。他坚信,拥有悠久历史的伊拉克必将诞生一个历史性的领导人,而这个人就是他本人——萨达姆?侯赛因?阿卜杜勒-迈吉德?提克里蒂。他最崇拜的英雄,古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正在向他抛出“橄榄枝”。凭此一战,他将树立起后纳赛尔时代的阿拉伯英雄形象,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
只要现在去做,就会有收获。反之,如果不去做,必定遗祸无穷,甚至直接威胁他的政权。
01
回首两伊战争,人们常常会将目光聚焦于阿拉伯河的领土问题。在占领了伊朗南部胡齐斯坦省西部地区的一周后,萨达姆的军队便宣布停战,要求谈判,也使得世人普遍认为,伊拉克对伊朗仅是存有领土野心。这场战争无非是想恢复1639年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的边界协议。
然而,历史的吊诡就在于现代国家的边疆并不由当代的民族国家自身所决定,而是老牌西方列强野蛮分割的产物。民族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其外在表现就是土地的整合,即所谓领土之上的主权。主权之于领土,使土地的意义倍增,致使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无比珍视自己的领土,寸土必争。也正因为争夺“寸土”,亦凝聚了共同体的共识。
可是,对旧时领土的渴求与现实政治中的矛盾又决定了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土地。上世纪80年代,在地球的另一端,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的另一场战争向世人展示了殖民者(英国)与殖民者的后裔(阿根廷)的殊死对决。无独有偶,历次的中东战争亦是新兴民族国家之间,现实政治与旧时传统边疆的矛盾。两伊之间在阿拉伯河问题上的矛盾亦是如此。
伊拉克与伊朗同样要面对西方殖民统治所留下的遗毒,尽管表面上看似曾被和平解决过。
在两伊战争爆发的5年前,也就是1975年,萨达姆被时任伊拉克总统贝克尔派去处理两伊之间关于阿拉伯河的领土问题。最终,伊拉克以伊朗放弃对伊拉克北部地区库尔德反政府武装的资助为条件,放弃了对阿拉伯河的主权要求,并同意以阿拉伯河中间线为界,签署了《阿尔及尔协定》。这无疑是在事实上承认了伊朗巴列维王朝在中东的权势,亦“认可”了伊朗对伊拉克的优势地位。伊朗在这次谈判中获得了胜利,迫使伊拉克承认了1937年的边界条约,并成功获取了1847年英俄势力划分的实质成果。
当然,在民族国家的理念之下,任何外界压力都不可能迫使一个国家放弃自己的领土主权,以至于《阿尔及尔协定》的签署被萨达姆视为羞辱。在他看来,这只是眼下的苟且求全,并认为这份《协定》是“不平等条约”,只要一有机会,它日必将奉还。
02
就在两伊战争开战前五天,萨达姆撕毁了《阿尔及尔协定》,战争迫在眉睫。然而,《阿尔及尔协定》所代表的领土主权问题事实上也仅仅是个引子,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背后的实质。
1975年,伊拉克之所以妥协,是为了换取国内政权的稳定,使伊朗放弃支持北部库尔德人与南部什叶派教士,进而维持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统治。
可惜世事不由人。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霍梅尼重返伊朗,而当初(1978年)将霍梅尼驱逐出境的正是萨达姆本人。可想而知霍梅尼对萨达姆的憎恨,以及萨达姆对霍梅尼的疑惧。
自1964年被巴列维驱逐出境后,霍梅尼先侨居土耳其,后于1968年10月前往伊拉克南部城市——什叶派的圣城纳杰夫,直至1978年被萨达姆驱逐出境,旅居法国。1979年重返故土时,他的声望达到顶峰,其政治理想亦将实现。
巴列维国王的失败是土地改革的失败,与历史上所有土改失败的国家一样,混乱不可避免。虽然驱逐了巴列维,迎回了霍梅尼,但是伊朗国内的政治斗争之火却难以平息。霍梅尼深知“内政之难,祸水外引”的道理。
在霍梅尼掌权之后,恢复了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分裂势力的支持,同时又在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聚集区“输出革命”,号召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统治。这对萨达姆来说是致命的。
萨达姆最害怕的就是什叶派的暴动。伊拉克60%的人口是什叶派,20%是库尔德人,余下的20%才是萨达姆的基本盘。而伊拉克本身的部族政治传统,又将这20%的范围缩得更小。在萨达姆看来,只有老家提克里克带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人,而这部分人不足全国人口的5%。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原本就令萨达姆头疼不已,霍梅尼又去煽动伊拉克国内的穆斯林,这是要革自己的命,萨达姆绝不容忍。阿拉伯河什么的,仅仅是拿来放到台面上说的谈判筹码罢了,其真正要巩固的是台面下的“垫脚石”。
03
自1979年3月至1980年9月,伊朗和伊拉克在边境线上的冲突不断。伊朗宣称遭受了伊拉克部队434次攻击,而伊拉克亦称自己受到了来自伊朗方面的544次打击。时至今日,谁对谁错已然不那么重要,小规模的边境争端最终演变为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事实上,早在1980年6月,萨达姆就决心要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伊拉克空军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可以随时空袭伊朗边境部队。也正是在6月,伊拉克海陆空三军将领齐聚巴格达。然而,萨达姆手下的将领却告诫萨达姆不要轻举妄动,伊拉克的部队仍未做好对伊朗作战的准备,部队的训练与装备的到位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1981年,萨达姆和伊拉克军队领导人视察两伊战争前线的伊拉克防空设施。
而此时的伊朗也没有做好准备。伊朗情报机构1980年的报告中这样记载着,“伊朗当前没有能力去进攻伊拉克,亦没有能力抵御伊拉克的大规模入侵。”尽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的大规模军事集结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
霍梅尼相当乐观。伊斯兰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并给了他继续“革命”的勇气。最为重要的是,伊朗军队经过巴列维国王全盘美式的训练,仅从数字上也看是海湾地区最强的军事力量。萨达姆之流不值一惧。对于萨达姆方面,两伊战争其实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经开始了,因为伊朗先动手炮击了两伊边境中部地区的村庄。
然而,历史终将铭记1980年9月22日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萨达姆军队从南、北、中,三个方向发动了对伊朗全方位的军事行动。
许多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将两伊战争归咎于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输出革命的愿望,或是萨达姆的个人野心,亦或是中东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东地缘政治的必然。
细究极恐,这场展现在世人面前长达八年的战争,实是在为西方的殖民历史善后。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遗毒,至今仍在中东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