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野苏子的介绍
- 2、东北野苏子什么时候播种?
- 3、野苏子和苏子味道一样吗
- 4、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
- 5、野苏子长什么样?
- 6、野苏子怎么吃
- 7、红苏子医学名称
- 8、野舒子籽喂牛好吗?都有什么功效?
- 9、把蒿与野苏子区别
- 10、野苏子的学名是什么呀??
野苏子的介绍
野苏子(学名:Pedicularis grandiflora)是玄参科马先蒿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的地区,多生在水泽他草甸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东北野苏子什么时候播种?
东北野苏子(紫苏)4至5月播种好。
紫苏栽培技术:
生长环境
紫苏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较好的砂质壤土、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长,适宜土壤pH值6.0至6.5。较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25℃,但高温伴随干旱时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大。开花期适宜温度21.3至23.4℃。
生长习性
紫苏根系发达,主根深入土壤30厘米,但大部分根系分布在2至18厘米的土层内,根系宽40至50厘米。分枝与主茎花序的开花期基本一致,在同一花序内,通常上端1/3部位的花先开,2至3天后全序开花,从现蕾至开花需20天左右,从开放至凋谢约12天。
在浙江北部,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4月中旬全苗,5月中旬移栽,8月下旬现蕾,9月中旬开花结实,10月中旬种子成熟,全生长期约190天。
繁殖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紫苏用成熟的种子进行繁殖。一般在种子量少、天气干旱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育苗时应选择朝阳、温暖且土质良好的地块做畦,施足底肥,浇一次透水,在水渗下去苗床温度升高后在畦间进行撒播,然后覆土。在此期间应保持苗床湿度,若此时遇到低温,可覆盖好行分次间苗,剔除过小和过密的弱苗。当苗高达到5厘米左右时选择阴天或午后进行移栽,栽后及时浇1至2次透水,保证移栽的成活率。
露天栽培
栽培季节
长江流域露地播种期为3至4月,黄淮流域等北方地区宜4至5月播种。一般播种后50至60天开始采收,末收期可至10月前后。实际采收期与采收方式及相应的栽培方式有较大关系。
大田准备
种植紫苏的田块要求地势平坦、排灌便利。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至25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及磷酸二铵20千克,整地时与土壤均匀混合。耕深宜为25至30厘米,要求充分耕耙。作深沟高畦,畦面宽宜为1.2至1.5米,沟宽30至40厘米、沟深15至20厘米。畦面应尽量平整细碎。
种苗准备
实行育苗移栽者,宜在苗床内播种育苗。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覆盖或小拱棚覆盖育苗时,可比露地提早15至20天播种。紫苏种子具有休眠期,一般采种后4至5个月才能完全发芽。播种前,将种子用1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泡15分钟左右,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用低温处理湿种子,亦可起到破除休眠的作用。播种时,宜撒播,每1平方米播种10至15克,按大田面积的8%至10%确定播种苗床面积。播种后,轻轻压实畦面,之后洒水,待水下渗后覆盖地膜。出苗前,设施薄膜宜密闭不揭。开始出苗时,揭除地膜。育苗期应注意通过设施薄膜的揭盖,调控设施内温湿度。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后间苗,苗距3厘米左右。苗龄15天时,即可用于大田定植。
大田定植或直播
大田定植者,行距宜为50至65厘米,株距宜为30厘米,每穴1株。定植后应及时浇定苗水。
大田直播者,宜穴播或条播,应在土壤墒情较好时播种,每亩播种1.0至1.5千克,行距50至65厘米,穴播时的穴距宜为30厘米。播种后轻轻压实畦面,并覆盖地膜。开始出苗时,穴播者宜及时将定植穴薄膜破孔处用碎土封严;条播者宜揭除地膜。
大田管理
间苗与定苗:幼苗具1至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拔除瘦弱苗,保留健壮苗,共间苗2至3次。定苗株距宜为30厘米,每穴1株。
肥水管理:追肥2至3次,缓苗后或定苗后追第1次肥,每亩宜用尿素5至10千克化水浇施;15至20天后第2次追肥,每亩宜用尿素10至15千克化水浇施;植株花蕾形成前,每亩宜施尿素10千克、复合肥20千克。高温干旱天气时,应加强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中耕除草:在植株封行前中耕2至3次,除去株间杂草。也可于大田播种或定植前5至7天喷洒除草剂,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毫升对水50千克稀释后,对土表喷雾。
摘心除老叶:以采收茎叶为目的时,可摘除已进行花芽分化的顶端,促进茎叶旺盛生长。以采收籽粒为目的时,宜及时摘除部分老叶,以增加株间通风透光性。
采收加工
以采收嫩叶食用者,可随时采收或分批收割。紫苏成品叶采收标准宜为宽12厘米以上的完整、无病斑叶片。一般始采期为5月下旬6月初,在植株具4至5对真叶时采收。采收盛期每3至4天采收1对叶,其他时期每6至7天采收1对叶,可持续采收100天。每株平均可采收20至22对成品叶,每亩成品叶产量1250千克。
采收种子者,应及时采收,防止种子自然脱粒,宜在40至50%的种子成熟时一次性收割,晾晒3至4天后脱粒。每亩种子产量可达50千克。
以采收药材为目的者,分苏叶和苏梗2种。苏叶宜在夏、秋季节采收叶或带叶小枝,阴干后收贮入药;亦可在秋季割取全株,先挂在通风处阴干,再取叶入药。苏叶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好。苏梗分为嫩苏梗和老苏梗,6至9月采收嫩苏梗,9月与紫苏籽同时采收者为老苏梗。采收苏梗时,应除去小枝、叶和果实,取主茎,晒干或切片后晒干。苏梗以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好。
野苏子和苏子味道一样吗
野苏子和苏子的味道并不完全一样。
野苏子的味道相对更苦涩,并带有淡淡的酸味,而苏子的味道则更加甜美,带有果香。
如果需要具体的烹饪应用建议,可以结合具体菜肴的特点进行搭配。
不一样。野苏子和苏子的味道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大的差异。野苏子的味道比苏子的更苦涩,更有淡淡的酸味,而苏子的味道则更加甜美,更有果香。此外,野苏子的外形也比苏子大,而苏子的外形则更小一些。野苏子的口感更硬实,而苏子的口感则更柔软一些。总之,野苏子和苏子的味道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
葎草——
俗称“拉拉秧”、“拉狗蔓”。曾有“外来入侵”之说,极疯狂野蛮,危险植物。另外,葎草的花粉易于引发人体过敏反应,早春集中人力拔除幼苗,也算是个有效办法。
看着像大麻
这种植物叫做香薷,是一种唇形科香薷属的植物,也被称为“野苏子”。它通常生长在海拔400米以下的草地或水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草。
香薷的花期在6-8月份,花色为紫色或白色,花朵呈现穗状花序,形状类似于薰衣草的花序,非常美丽。香薷的果期在7-9月份,果实为小坚果,呈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果实外表光滑,有光泽。
除了作为观赏植物外,香薷还可以作为药用植物,其全草可以用来制作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在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香薷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可以用来制作香料或调味料等。
总之,这种植物虽然在一些地方被视为杂草或野草,但它也有一定的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
野苏子长什么样?
一,野苏子(学名:Pedicularis grandiflora)是玄参科马先蒿属的植物。自苏联西伯利亚东部至我国东北的中东部。生于海拔350米的水泽和草甸中。中文学名野苏子拉丁学名Pedicularis grandiflora Fisch.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二,形态特征高大草本可达1米以上,常多分枝,干时变为黑色,全体无毛。野苏子根成丛,多少肉质。茎粗壮,中空,有条纹及稜角。叶互生,基生者在花期多已枯萎,茎生者极大,连柄可达30厘米以上,柄长达7厘米,圆柱形;叶片轮廓为卵状长圆形,两回羽状全裂,裂片多少披针形,羽状深裂至全裂,最终的裂片长短不等,具生有白色胼胝的粗齿。花序长总状,向心开放;花稀疏,下部者有短梗;苞片不显著,多少三角形,近基处有少数裂片;萼钟形,长约8毫米,齿5枚相等,约为萼管长度1/3-1/2,三角形,缘有胼胝细齿而反卷,其清晰之主脉为稀疏的横脉所联络;花冠长约33毫米,盔端尖锐而无齿,下唇不很开展,多少依伏于盔而较短,裂片圆卵形,略等大,互相盖迭;雄蕊药室有长刺尖,花丝无毛。果卵圆形,有凸尖,稍侧扁,室相等,长13×9毫米;种子未见。三,产地生境自苏联西伯利亚东部至我国东北的中东部。生于海拔350米的水泽和草甸中。四,药用功效野苏子有祛暑化湿,和胃止呕,行气。用于中暑发热,头痛胸闷,内伤生冷,外感风寒,腹胀纳呆,恶心,呕吐,泄泻或脾胃气滞,外用治手癣。真想美美的吃盘把蒿炒鸡蛋!
野苏子怎么吃
你说的是野苏子是吗?一种调料对吧。
做鱼汤、牛肉汤、狗肉汤的时候在煮的时候放放一些,做狗酱的时候也要放。非常提味,吃狗肉缺不了它。
做苏子咸菜啊
野苏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是利用嫩叶加工刹渍野苏子叶,其工艺是:
1. 采摘 每年5月份采摘20~30厘米高的植株的嫩叶。
2. 刹生 先把苏子叶放入铝锅内,按每百公斤菜叶加盐 30公斤的比例加盐抓拌(手戴无毒橡胶手套可防叶子破损,切不要用棍搅拌),直到苏叶刹透为止。
3.盐渍 把刹透的苏叶用大缸腌渍。菜与盐的比例为 10:3,按一层盐一层菜的摆法至缸满,上压重石。10天后检查,如发现叶子变黄,说明原料未刹生好,要立即倒缸重新刹生和盐渍,经45天左右即可腌好。
4.整理 先备好波美22的饱和盐水,将腌好的菜叶放入盐水中洗净,用筛子将苏叶中的盐末筛掉,挑出破碎叶。最后放在筛子上或秫秸帘子上控水,当不滴水时便可包装。
红苏子医学名称
1、医学名称:紫苏子,苏子;
2、别名:白苏子,玉苏子,黑苏子,铁苏子,野麻子,红苏子,红紫苏子,皱紫苏子,野苏子,赤苏子,尖紫苏子,杜苏子,香苏子;
3、商品名:紫苏子,又名赤苏子、皱紫苏子。为栽培种紫苏的成熟干燥种子,粒大质优,其中以粒籽饱满、色灰棕,油性足、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野苏子:又名尖紫苏子、青苏子。为野生种紫苏的成熟干燥种子,粒小质次, 白苏子:又名玉苏子、荏子,为植物白苏的成熟干燥种子;
4、处方名:苏子,紫苏子,生苏子,炒苏子,苏子霜, 处方中写苏子,紫苏子均指生苏子,为原药材去杂质后生用捣碎入药者。偏于降气祛痰、润肠通便, 炒苏子又名炒紫苏子,为净苏子用文火炒至有香气起爆声,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温肺散寒,祛痰平喘。
野舒子籽喂牛好吗?都有什么功效?
我觉得喂牛最好的还是苜蓿这种牧草,这是最好的牧草,吃了这个为了之后的牛和马都会特别的健壮,因为它富含着很多有益的元素
老公孝敬是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1、野苏子具有清热解火,清凉利咽的作用和功效。
2、 野苏子还可以化痰止咳的,有一次在大伯的中药店后的院子里看到这草药,就问了大伯,这才知道是野苏子,这个对治疗流感,肺炎。都有很好的效果,我记得,弟弟有一次肺炎,大伯就拿来了一些野苏子,让后给弟弟开了药,吃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也不是特别严重。
3、 听大伯说,对于支气管炎,胆囊炎,这一类的验证,野苏子也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虽然我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看大伯说的那么的津津有味,这才知道应该是的,因为大伯是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毕竟人家学了那么多年的医,上了那么多年了医药大学,是吧?
注意事项:野舒子治疗扁桃体炎也特别好的效果,然后呢,很多治疗扁桃体炎的药里面,不管中草药,还是西药里面,他们都会含有一些野苏子的成分的。
把蒿与野苏子区别
中医可是中国特有的财产,很多病用西医的方法可能无法诊治,但是用中医的方法还是很好诊治的,但是中医在治疗的时候,是需要中草药的。那么下面就来和的说说把蒿和野苏子,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把蒿与野苏子区别,把蒿其实是藿香,野苏子是土藿香,二者的成分功效是不一样的。把蒿的功效就是缓解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等。而野苏子的作用就是清热润肺、止咳消肿等等。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了。
野苏子的学名是什么呀??
你问的是不是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桂芢、皱叶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南亚、台湾、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野苏子的学名是**Pedicularis grandiflora Fisch.**。
藿香 ,也叫土藿香,排香草、大叶薄荷。
可作为烹饪佐料,或者烹饪材料。我们加那里做狗肉汤,或者熬鱼汤的时候放,有去腥的作用。野地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