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隅而泣,向偶而泣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6 10:21:02 浏览4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四字词语向什么而泣

向隅而泣[xiàng yú ér qì]
【解释】: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出自】: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绝望地哭。

成语向隅而泣解释

  【成语】:向隅而泣
  【拼音】:xiàng yú ér qì
  【简拼】:xyeq
  【解释】: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示例】:一人~,满堂为之不乐,教授既尔,吾曹何心乐饮哉?(宋·洪迈《夷坚丁志·王从事妻》)
  【近义词】:唉声叹气、穷途末路
  【反义词】:春风得意、得意忘形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绝望地哭
  【英文】:grieve out in the cold
   向隅而泣 成语接龙
  【顺接】:泣下如雨 泣下数行 泣下沾襟 泣不可仰 泣不成声 泣数行下 泣歧悲染 泣涕如雨
  【顺接】:楚囚对泣 椎心饮泣 风号雨泣 呱呱而泣 狐死兔泣 可歌可泣 牛农对泣 牛衣对泣
  【逆接】:拔刀相向 勃溪相向 不知去向 东奔西向 反戈相向 锋芒所向 肝胆相向 昏头转向
  【逆接】:向上一路 向壁虚构 向壁虚造 向声背实 向天而唾 向平之原 向平之愿 向平愿了

向隅而泣有什么意思?向隅而泣的拼音是什么

成语向隅而泣读音西安àngyúérqì释义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举例向隅而泣

向隅而泣的意思是什么

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 哭泣 。 形容 没有人 理睬 , 非常 孤立 ,只能 绝望 地哭泣。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 向隅而泣 ,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注音: ㄒㄧㄤˋ ㄧㄩˊ ㄦˊ ㄑㄧˋ 向隅而泣的近义词: 唉声叹气 见“ 唉声叹气 ”。亦作“ 唉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声。《红楼梦》第三三回:“我看 穷途末路 形容处境窘困,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清· 文康《儿女英 向隅而泣的反义词: 春风得意 原指考取进士,现在形容心情欢畅,洋洋自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得意忘形 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绝望地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grieve out in the cold 俄语翻译: плакать в углу <оплакивать свою судьбу> 成语谜语: 号角 读音注意: 隅,不能读作“ǒu”。 写法注意: 隅,不能写作“余”。

向隅而泣的意思

向隅而泣的意思是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拼音:xiàng yú ér qì。
注音:ㄒ一ㄤˋㄩˊㄦˊㄑ一。ˋ
解释: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正音:“隅”,不能读作“ǒu”。
辨形:“隅”,不能写作“余”。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绝望地哭。
谜语:号角。
感情:向隅而泣是中性词。
近义词:唉声叹气、穷途末路。
反义词:得意忘形、春风得意。
向隅而泣造句
1、要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不然就会变成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2、人的命运真是一件难以捉摸的东西,前一刻还春风得意,后一刻就向隅而泣。
3、三年后,人们依然在管理猿手心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贴吧家园中流离漂泊。
4、张晓见御儿先前莫名其妙便向隅而泣,有意让她散散心,便领着几个孩子去青溪姑的神祠里逛逛。
5、一场大火吞噬了她的父母,她只有暗自向隅而泣。

向隅而泣的拼音

向隅而泣的拼音:xiàng yú ér qì。
向隅而泣的意思是: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近义词:唉声叹气 穷途末路。反义词:春风得意 得意忘形。
向隅而泣的相关造句如下:
(1) 考试又考砸了,小芳只能向隅而泣。
(2) 妈妈批评了几句,她就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向隅而泣。
(3) 谁脱离了群众,谁就将成为向隅而泣的孤家寡人。
(4) 要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不然就会变成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5) 历史上有多少个野心家在他们失败之后成了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6) 一场大火吞噬了她的父母,她只有暗自向隅而泣。
成语接龙:
向隅而泣 泣下沾襟 襟裾马牛 牛溲马勃 勃然大怒 怒气冲天 天行时气 气冲牛斗 斗南一人 人浮于食 食为民天 天生地设 设心积虑 虑周藻密 密密层层 层出迭见 见素抱朴 朴实无华 华封三祝 祝发文身 身名俱败 败国丧家 家传户颂 颂古非今 今非昔比 比肩并起 起凤腾蛟 蛟龙失水 水米无交 交臂相失。

向隅而泣是什么意思呢?

基本释义:
隅:墙角。泣:哭泣,小声地哭。面对着墙角哭泣。比喻因孤独失意或绝望而悲哀。
详细释义:
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个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形容得不到机会参加而失望。后多用以形容因被冷落、抛弃而感到孤独绝望,无可奈何。
相关例句:
谁脱离了群众,谁就将成为向隅而泣的孤家寡人。
历史上有多少个野心家在他们失败之后成了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隅:墙角,角落;而:文言连词,这里表示承接关系;泣:小声哭。对着墙角哭泣。形容因孤独、绝望而悲泣。
面对墙角哭泣。
出自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形容得不到机会参加而失望。后多用以形容因被冷落、抛弃而感到孤独绝望,无可奈何。
向隅而泣,汉语成语,拼音为xiàng yú ér qì,意思是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地哭泣,后多用以形容因被冷落、抛弃而感到孤独绝望,无可奈何。出自《说苑·贵德》。
作者简介: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 [2] [6]
以门荫入仕,起家辇郎。汉宣帝时,授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即位,授宗正卿。反对宦官弘恭、石显,坐罪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出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世称刘中垒。建平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五经通义》。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为主要特色,作品收录于《刘子政集》。
《说苑》,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向隅而泣的意思

向隅而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详细释义: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出处:刘向:“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近义词:
穷途末路:穷途:处境困窘。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反义词:
春风得意: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绝望地哭。成语结构: 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谜面:号角。
向隅而泣的例句:
1、 历史上有多少个野心家在他们失败之后成了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2、 考试又考砸了,小芳只能向隅而泣。
3、三年后,人们依然在管理猿手心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贴吧家园中流离漂泊。
4、 妈妈批评了几句,她就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向隅而泣。
5、 谁脱离了群众,谁就将成为向隅而泣的孤家寡人。
6、 要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不然就会变成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7、 一场大火吞噬了她的父母,她只有暗自向隅而泣。
8、 欢笑,全般世界伴你欢笑、抽泣,只有你独自向隅而泣、
9、 三年后,人们依然在管理猿手心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贴吧家园中流离漂泊。
10、 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

向偶而泣的意思

是向隅而泣
向隅而泣,汉语成语,拼音为xiàng yú ér qì,意思是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地哭泣,后多用以形容因被冷落、抛弃而感到孤独绝望,无可奈何。出自《说苑·贵德》。
说苑·贵德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 惟恐其不至于大也。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传曰:自陕以东者周公主 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 而听断焉,陜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诔之,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夫诗思然后积,积然后满,满然后发,发由其道而致其位焉; 百姓叹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也,政教恶乎不行!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 也。”甚尊其人,必敬其位,顺安万物,古圣之道几哉!仁人之德教也,诚恻隐于中,悃愊 于内,不能已于其心;故其治天下也,如救溺人,见天下强陵弱,众暴寡;幼孤羸露,死伤 系虏,不忍其然,是以孔子历七十二君,冀道之一行而得施其德,使民生于全育,烝庶安 土,万物熙熙,各乐其终,卒不遇,故睹麟而泣,哀道不行,德泽不洽,于是退作春秋,明 素王之道,以示后人,恩施其惠,未尝辍忘,是以百王尊之,志士法焉,诵其文章,传今不 绝,德及之也。诗曰:“载驰载驱,周爰咨谋。”此之谓也。圣王布德施惠,非求报于百姓 也;郊望禘尝,非求报于鬼神也。山致其高,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 德而福禄归焉。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古者沟防不修,水为人害,禹凿 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 亲,夫妇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教之,辟地垦草,粪土树谷,令百姓 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导于 后世,继嗣至今不绝者,有隐行也。周颂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 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偕。”礼记曰:“上牲损则用下牲,下牲损则祭不备 物。”以其舛之为不乐也。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 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 所,则孝子不敢以其物荐进。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 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 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太行, 常山在其北,太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伐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 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 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 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 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 新,唯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 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义,杀一无 罪,虽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为也。夫大仁者,爱近以及远,及其有所不谐,则亏小仁以就 大仁。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妻子者,以其知营利,以妇人之恩抚之,饰 其内情,雕画其伪,孰知其非真,虽当时蒙荣,然士君子以为大辱,故共工、驩兜、符里、 邓析,其智非无所识也,然而为圣王所诛者,以无德而苟利也。竖刁、易牙,毁体杀子以干 利,卒为贼于齐。故人臣不仁,篡弑之乱生;人臣而仁,国治主荣;明主察焉,宗庙大宁, 夫人臣犹贵仁,况于人主乎!故桀纣以不仁失天下,汤武以积德有海土,是以圣王贵德而务 行之。孟子曰:“推恩足以及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古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 其所有而已。”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曰:“止。夫乐者, 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 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过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逆固出境 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则燕君畏而失礼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 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燕君。”诸侯闻之,皆朝于齐。诗云:“靖恭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此之谓也。
景公探爵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闻之,不待请而入见,景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胡 为者也?”景公曰:“我采爵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贺之:“吾君有圣王 之道矣。”景公曰:“寡人入探爵鷇,鷇弱故反之,其当圣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对曰: “君探爵鷇,鷇弱故反之,是长幼也;吾君仁爱,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 也。”
景公睹婴儿有乞于途者,公曰:“是无归夫?”晏子对曰:“君存何为无归,使养之, 可立而以闻。”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 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 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对曰:“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 之,吾使佣而未返也。”桓公取外御者五人妻之,管仲入见曰:“公之施惠不亦小矣。”公 曰:“何也?”对曰:“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者少矣。”公曰:“若何?”管 仲曰:“令国丈夫三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
孝宣皇帝初即位,守廷尉吏路温舒上书,言尚德缓刑,其词曰:“陛下初即至尊,与天 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德,天下幸甚。臣 闻往者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吏是也;昔秦之时,灭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 狱之吏,正言谓之诽谤,谒过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 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海内赖陛下厚恩, 无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妇戮力安家,天下幸甚;然太平之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 天下之命,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 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 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此圣人所以伤太平之未洽。凡以是也。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捶楚之下,何求而不得; 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诬词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恐却,则锻炼而周内 之,盖奏当之成,虽皋陶听之,犹以为死有余罪,何则?成炼之者众而文致之罪明也。是以 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无理,偷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云:‘画地作 狱,议不可入;刻本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 狱,败法乱政,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臣所谓一尚存也。臣闻鸟鷇之卵不毁,而后 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传曰:‘山薮藏矣,川泽纳污。’国君含垢,天之 道也。臣昧死上闻,愿陛下察诽谤,听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改亡秦之一失,遵 文武之嘉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烦狱;则太平之风可与于世,福履和乐,与天地无极, 天下幸甚。”书奏,皇帝善之,后卒于临淮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