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龙访华日程安排,马克龙访问中山大学了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6 03:07:53 浏览6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有哪些外国元首访华

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总统马克龙2018年1月8日到10日进行访华,他是2018年第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到访中国的第一位欧洲国家元首。

马克龙拉开新年对华外交序幕了吗?

1月6日报道 外媒称,爱丽舍宫1月4日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1月7日启程访问中国,他将签署诸多协议,同时希望进一步密切与北京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其是在反恐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
据法国《论坛报》网站1月4日报道,法国希望能推动中法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和“再平衡”。中国是法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也是法国第二大进口商品来源国和第八大商品出口目的地国。马克龙访华将带领50多位企业家,包括空客、达索和欧尚等企业的高管。
爱丽舍宫解释说,此次国事访问要“密切中法面对当前全球重大挑战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些重大挑战包括“朝鲜危机、打击恐怖活动经济来源以及应对气候变暖”。
报道称,大量合同的签署备受期待,但总额将达多少仍未可知。爱丽舍宫表示:“在航空、民用核能、数字技术、老龄化经济等方面,我们将签署超过50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协议。”
报道称,借此次马克龙访华,巴黎方面将宣布的重点包括:空客和赛峰集团的飞机及发动机销售合同及一个核合作协议,阿海珐集团要在华建一个核废料再处理工厂。在农业方面,法国希望能在中国推动其肉禽养殖及加工技术的合作与推广。在人工智能、可持续城市和文化方面,双方也将签署协议。
马克龙将从西安开始其访华之旅。爱丽舍宫强调说,西安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北京,马克龙将会见法国团体和一些中国大型投资基金高管,他希望“能和其他一些中国人谈谈,而不仅仅是领导人”。
随同马克龙访华的将有很多内阁部长、议员和一些熟悉中国的政治人物。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4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将拉开新年对华外交序幕。这是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以来首次访华。
报道称,与德国和英国一样,中国同法国保持着密切的高层接触。但德国和英国在中国的欧洲贸易伙伴名单中位居前列,而法国却落在后面。
报道认为,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加强法国现政府同中国的关系肯定是双方离不开的议题。
报道称,欧盟表示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专门评估中国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欧盟这些措施的倡议者是德国,但若没有法国支持,欧盟委员会是通不过的。
报道认为,这些问题显然也将是中法北京会谈的议题。在马克龙访华期间,无疑将签署几十份新的合作协议与合同。但若找不到那些越来越影响中法、中欧关系发展的问题的解决途径,即将举行的中法北京峰会未必能带来西欧国家领导人访华通常所能带来的希望。

马克龙访问中山大学了吗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7日下午抵达中山大学,发表演讲并与学生交流。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截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开设136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专业学位类别37种。
马克龙简介: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全名是埃马纽埃尔·让-米歇尔·弗雷德里克·马克龙(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男,1977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索姆省亚眠,法国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八任总统兼安道尔大公。
2014年,马克龙被时任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任命为经济部长。2017年5月14日,马克龙正式就任法国总统。2022年4月27日,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
2017年5月14日,法国新任总统就职仪式在爱丽舍宫举行。当选总统马克龙与奥朗德完成交接,正式就任总统。
马克龙于4月7日访问了中山大学。
4月7日,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并在中山大学体育馆与该校逾千名师生展开互动交流。马克龙在演讲中首先以法语、普通话、粤语向大家问好,并回顾了一段17世纪末法国数学家到达广州的历史。他以这段历史来说明,通过科学和知识,中法能够创建友谊。他深信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让友谊持续下去。
据悉,本次访华是马克龙担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他在交流会上表示,非常高兴在疫情三年之后回到中国,重新恢复双方的对话,和中国共同探索未来的道路,探讨双方如何能够为两国人民和世界做更多的事。
马克龙资料: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全名是埃马纽埃尔·让-米歇尔·弗雷德里克·马克龙(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1977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索姆省亚眠,法国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八任总统兼安道尔大公。
2004年,马克龙到法国经济部任职。 2012年,随弗朗索瓦·奥朗德胜选进入爱丽舍宫并被任命为总统府副秘书长。2014年,马克龙被时任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任命为经济部长。2017年5月14日,马克龙正式就任法国总统。2022年4月27日,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

马克龙的访华之旅将对中法带来哪些影响?

外媒:马克龙首次访华,将定下这些大事
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成为2018年访华的首位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改善双边关系法国是首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至今为止,中法已建交50多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记者会上表示,马克龙总统对华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对中法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将全面回顾和展望中法关系,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政治互信,凝聚战略共识,为中法在政治、经贸、人文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指明方向,做出规划,推动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推动经贸合作
最新数据显示,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投资目的国,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投资合作集中在能源、汽车、航空、医药等领域。据法国总统府4日召开的闭门吹风会透露,马克龙首次访华的主要期待之一就是推动中法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据悉,此次陪同马克龙出访的有空中客车公司、达索飞机制造公司、欧尚超市集团和索迪斯集团等50多家企业的高管。爱丽舍宫表示:“在航空、民用核能、数字技术、老龄化经济等方面,我们将签署超过50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协议。”


对 “一带一路”倡议表态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通过公路、铁路和海上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计划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焦虑。这个耗资1万亿美元的项目被誉为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它曾在两个方向上运送布料、香料和大量其他商品。据法新社报道,到目前为止,法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谨慎的态度,而欧洲则对此存在分歧。Courmont预测:“如果马克龙决定如何应对中国的倡议,所有欧洲国家都将效仿。”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的访华之行,将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开启。

马克松这次访华不仅对两国将来的合作发展奠定基础,更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法国总统访华目的

法国总统访华次数1、今天是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法国总统访6次。2、马克龙访华两次。自就任法国总统以来,马克龙总统已对中国进行两次访问。截止2022年11月23日有相关信息报道马克龙第三次访华之旅即将开启,最快有望在未来几周内实现访华。3、据悉,本次访华是马克龙担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阿尔及利亚,称不是为寻求天然气供应,那他为啥...1、马克龙就是为了能源才和阿尔及利亚重塑关系,毕竟这个节骨点上,你说为了历史,我可不信。有一说一,法国现在的种种行为,就是为了阿尔及利亚的那点能源而已。2、马克龙访非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刚刚结束了他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的三天行程。马克龙此行的初衷是为了修复两国间的紧张关系,并从北非能源强国那里获得更多的能源收益。然而,马克龙在这次访问中似乎有些跑题。3、如果不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这一计划,德国现在肯定会变得情况很糟糕,所以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德国应该要感谢法国伸出援助之手。4、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德国总理肖尔茨在9月初同意在即将到来的冬天相互提供能源。法国希望向德国出口天然气,以换取德国在冬季必要时提供更多的电力。法国56座核反应堆中有32座因例行维护或评估相关风险而关闭。美国BRUNTON1、地质罗盘是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用罗盘可以测定方位、方向,测量岩层和构造面的产状等。地质罗盘由刻度盘和在水平面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构成,功能主要有识别方向、测量方位、倾角等。2、rushpoppers的发明TomasLauderBrunton托马斯·兰黛·布鲁顿【ThomasLauderBrunton】(18414~19116)苏格兰医师,率先使用亚硝酸异戊酯治疗心绞痛。这是由于他受到早期使用同一药物收得良好效果的启发。3、世界最大的专业户外展会之一的美国盐湖城冬季户外展召开,瑞典飞耐时旗下众品牌高端户外品牌Fjallraven、德国顶级手工户外鞋品牌Hanwag、瑞典顶级炉具灯具品牌Primus、美国军方供应商BRUNTON精彩亮相美国盐湖城。4、长期使用会危害健康,其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闻多了有时会造成暂时性阳痿,普遍的现象是心率上升,血压上升,脸部、身体泛红。法国总统访华有利于哪些股票外媒:马克龙首次访华,将定下这些大事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成为2018年访华的首位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光正集团(002524)是新疆乃至西北地区以及中亚地区最大的钢结构综合性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涵盖了轻型钢结构、重型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和轻钢集成房屋产品,受益于丝绸之路建设所带来的新疆基建工程的增加。相关概念股工程机械类:中联重科(49+0.22%,买入):工程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并购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公司开创了行业内公司整合海外资源的先河。巴西总统访华有可能推动中巴双边贸易合作的发展,将有益于多个行业,如能源、农业、金融等。其中,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生肉牛、豆类、咖啡、赤铁矿、果类和硅锰生产商和出口国之一,因此在相关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利好。马克龙与黄渤握手畅聊是哪一集的答案是第六集。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华期间,马克龙曾发布多条有关他在中国所见所闻的推文,结束访华后的4月10日,他又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1分51秒的Vlog视频,总结自己的此趟中国之行。题主是否想询问“马克龙与黄渤握手畅聊是哪一届”第17届。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4月5日晚,抵达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现身北京一家美术馆,参加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马克龙与黄渤握手互动马克龙耳朵上戴的是同声传译耳机。智能翻译耳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国际交流中克服语言障碍,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马克龙与黄渤握手黄渤秀了句法语是:Cestparti。Cestparti的中午意思是开始之意。是在法国总统参加第十七届“中法文化艺术之春”开幕式,作为艺术大使的黄渤现场宣布艺术节开幕,并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握手拍照合影。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年访华有哪些深意?1、按惯例,法国总统新年的第一个月通常里要忙于向国内各团体、媒体、宗教组织等送去新年祝福。马克龙选择此时访华,被外界称为“打破常规的做法”。2、外媒:马克龙首次访华,将定下这些大事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成为2018年访华的首位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3、通过这次访问,法国总统马克龙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山大学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助推中法之间的经贸合作。中山大学的学术地位:中山大学(SunYat-sen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东省。4、法国总统马克龙此次到访中山大学是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有关。作为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国家领导人,马克龙所到之处都会优先考虑对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发展。5、此次访华之行,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点推了一把法国的养老产业和服务,再次引发了对中国养老市场的关注。1月9日,由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法共同签署了关于在银色经济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6、一带一路是由中国主导的经济合作和发展计划,旨在促进亚欧非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虽然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该国并未加入一带一路框架,而是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双边合作来推动共同发展。

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年访华有什么新意?

当地时间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启程前往北京,开启他任内首次对华国事访问。中法关系迎来承前启后、再上层楼的重要契机,令人期待。
弹指一挥间,中法建交已50多年。两个古老而常新的国度,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中国迈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构建人类命运共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智慧日益影响全球未来;法国自马克龙当选总统以来,迅速推进改革,经济初显振兴之势,外交上也独具风范。以此为契机,推动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正当其时。
  人们期待,中法政治互信进一步提升,务实合作结出新成果。
书写友谊新篇,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中法两国元首将全面回顾和展望中法关系,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政治互信,凝聚战略共识,为中法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指明方向,做出规划。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中法第五次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为两国经贸合作开创新局面奠定良好基础,充分展示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中法互利共赢的诚意。此访期间,中法在核能、航天、投资、先进制造、农业等多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人们期待,中法友好超越双边、辐射欧洲,助益欧盟建设和中欧关系取得新发展。
现阶段,欧盟面临民粹势力日盛、“疑欧”思潮此起彼伏等诸多挑战,马克龙上台后,提出重塑欧盟方案,对于欧盟发展前景影响深远。
面对欧洲内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中国对欧政策“稳如泰山,始终如一”。中国将继续从全球格局和世界大势看待和推进中欧关系,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乐见欧盟的团结与发展。以此访为契机,中法将加强沟通合作,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欧关系的战略内涵。
人们期待,中法携手前行,为应对全球挑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动力。
中法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法关系具有超出双边范畴的全球影响。人们看到,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等地区和全球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认可,法国也在不少国际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访问期间,双方将探讨如何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改善全球治理。作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热爱和平的大国,中法结伴同行,对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示范意义。正如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所说,法国和中国“共同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中法友谊,历久弥新。愿这样的友谊,在新时代书就新篇章,造福双方,惠及世界。

马克龙什么时候来广州的

马克龙选择广州意味着什么据法国《世界报》报道,马克龙在参观中山大学期间表示,希望在法国高等教育领域与中国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其中包括在华创办中法合作的大学。他还表示将会向中方提供支持,帮助里昂中法大学在广州开展办学。作为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国家领导人,马克龙所到之处都会优先考虑对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发展。而在广州市政府支持下,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等单位合力争取,才成功邀请了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马克龙中国行选择访问中大,除了因为中山大学在中法人文交流合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因为中大本身的强大实力。为什么马克龙去中山大学1、马克龙选择访问中山大学,正是因为它的学术地位和重要性。马克龙此次访问的主题是“法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而中山大学在推进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特别是与法国的文化交流方面有着特殊的纽带。2、法国总统马克龙此次到访中山大学是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有关。作为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国家领导人,马克龙所到之处都会优先考虑对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发展。3、总的来说,马克龙此次访问中国并到广州的中山大学参观并发表演讲,不仅是为了加强中法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也是为了推动法国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马克龙在中山大学做的事马克龙此次在中山大学主要是进行了师生见面和演讲活动。4、马克龙中国行选择访问中大,除了因为中山大学在中法人文交流合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因为中大本身的强大实力。5、马克龙于4月7日访问了中山大学。4月7日,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并在中山大学体育馆与该校逾千名师生展开互动交流。马克龙访华几次1、法国总统马克龙五年前来过中国,这是第二次访华,他还希望第三次来华访问。2、据悉,本次访华是马克龙担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3、法国总统访华的次数比较多,自1973年以来,已经有12位法国总统访问过中国。其中,戴高乐、希拉克、萨科齐、奥朗德和马克龙等总统都曾多次访问中国,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4、外媒:马克龙首次访华,将定下这些大事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成为2018年访华的首位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5、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总统马克龙2018年1月8日到10日进行访华,他是2018年第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到访中国的第一位欧洲国家元首。6、年,中法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大关,同比增长16%。此次马克龙率领大型商业代表团访华,中法贸易关系也将进一步深化。马克龙率“豪华阵容”一到中国,就冲上了热搜。马克龙与黄渤握手畅聊是哪一集的1、答案是第六集。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华期间,马克龙曾发布多条有关他在中国所见所闻的推文,结束访华后的4月10日,他又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1分51秒的Vlog视频,总结自己的此趟中国之行。2、题主是否想询问“马克龙与黄渤握手畅聊是哪一届”第17届。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4月5日晚,抵达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现身北京一家美术馆,参加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3、马克龙与黄渤握手互动马克龙耳朵上戴的是同声传译耳机。智能翻译耳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国际交流中克服语言障碍,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马克龙与黄渤握手黄渤秀了句法语是:Cestparti。Cestparti的中午意思是开始之意。是在法国总统参加第十七届“中法文化艺术之春”开幕式,作为艺术大使的黄渤现场宣布艺术节开幕,并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握手拍照合影。

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年访华有哪些深意?

北京1月7日消息,新年伊始,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开启访华之行。他将是中共十九大以来,首位访华的欧洲大国领导人,也是2018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按惯例,法国总统新年的第一个月通常里要忙于向国内各团体、媒体、宗教组织等送去新年祝福。马克龙选择此时访华,被外界称为“打破常规的做法”。对此,中国国际关系界谈及马克龙此时访华的三重深意:
一带一路:西安为起点开启访华行
据法方消息,马克龙将在陕西西安迈开此次访华行的脚步,推开中法关系、中西文化的“丝路之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崔洪建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马克龙总统的访华之旅从西安开始,如此安排说明他对“一带一路”建设有着积极认识,“本身是一个好兆头”。
马克龙在此前发表的外交政策讲话中指出,中国是法国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重大计划,欧盟需从自己利益出发予以重视。
崔洪建认为,马克龙能在“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方面加强与中国合作,这将带动中法关系乃至中欧关系的提升。
据报道,法国经济部长日前来华为马克龙“打前站”,提及建立中俄欧贸易主干道的构想。对此,崔洪建认为,这个构想很大程度上受“一带一路”倡议启发。如此访期间,中法达成战略对接,将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法、中欧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中法“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的第三方合作,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建议,法国对非洲一些国家有着独特的影响力,中法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非洲开展更多第三方合作,将中法相对优势结合起来,合作推动非洲相关国家的发展。
经贸大单:逾50家企业高管随行
据法方消息,马克龙的访华团预计将包括空中客车、达索、欧尚、索迪斯等50多家法国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此访期间,中法预计将签署经贸大单。
对此,崔洪建认为,一些法国传统优势项目预计将出现在此次访问的合作成果清单中,如空中客车公司的飞机、赛风集团的航空发动机、阿海珐公司的放射性废料处理工厂等,此外围绕人工智能、生态型城市建设、文化交流等,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如蓬皮杜中心上海分馆项目等。
气候治理:大国合作“共同领导”
法方此前表示,在美方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背景下,法国将与中国继续推进巴黎协议,同时希望在该问题上形成“共同领导”。
在外交学院教授赵怀普看来,各自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中法两国,对推动和引领气候变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反恐这些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意愿。
“中法拥有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必要的实力基础,对塑造21世纪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赵怀普认为,中法两国都坚持多边主义,奉行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致力于维护全球多边体系,都支持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反恐等全球治理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双方料将在马克龙此访期间,进一步加强全球治理领域合作。
崔洪建表示,马克龙总统上台后提出了欧盟改革设想,积极推进欧盟的一体化和欧元区改革。中国也一贯支持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和法国在欧盟内的重要作用,还提出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中欧合作的愿景。这些都为此访期间,中法加强全球治理领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马克龙接受采访,提醒欧洲不要成美国或中国的“附庸”

马克龙受访报道称,马克龙在接受西班牙《国家报》采访时表示,欧洲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欧洲的经济模式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场战争的深刻影响”。随后他开始发问,“从本质上讲,一个以美中两极为结构的经济世界正在对欧洲说:‘你们有自己走的道路吗?一条自由的、相信市场、同时平等并团结的道路?还是你们想成为两者之一的附庸?”紧接着马克龙自己回答称,目前还无法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他认为,答案显然是“一个在经济、技术和军事上主权独立的欧洲。换句话说,一个真正强大的欧洲。”报道还称,谈及俄罗斯时,马克龙称,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目前因为“内部生存危机”,俄罗斯已经开始“寻求自己命运”——选择“帝国主义命运”、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俄乌冲突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一部分。马克龙说,“这场战争的根源是俄罗斯国内的一场生存危机。在我们为乌克兰而战时,当我们向基辅运送装备并制裁俄罗斯时,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也要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就这个问题拿出自己的答案,就不会有持久的和平”。据此前报道,去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提议建立新的组织——欧洲政治共同体,以便和欧盟一起维护欧洲大陆的稳定。他说:“短期内欧盟不能成为构建欧洲大陆的唯一方式。”包括英国、乌克兰在内的欧洲“民主国家”可以在这一共同体框架内寻找“政治合作的新空间”,合作内容可涉及安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行动自由等。谈到俄乌冲突时,马克龙说,欧盟的目标是尽快终结这场冲突,并尽一切可能让俄罗斯“永远无法夺取乌克兰”。延伸阅读计划春天访华马克龙能否当好欧洲“代言人”?当地时间1月19日,彭博社援引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不久后访问中国,与中方讨论能源贸易和俄乌冲突等问题,以及寻求改善中法关系。中法高层互动“水到渠成”彭博社的报道指出,目前马克龙访华的具体日期还未确定,但将尽量在4月底前完成。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法方第一次释放马克龙要访华的消息。法国外长科隆纳早前曾对外透露,马克龙将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访问中国。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法国驻华大使罗梁也表示,“我们一直在计划法国总统的访华之旅,因为他多次表示希望来中国,最好每年都来一次”。而在去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前,马克龙甚至还提议和朔尔茨“一起来中国”,称这样可以向中国展现“欧盟团结”。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看来,多次表态、提前放风,足以表明法方急于和中方展开高层接触,就众多双边、多边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的迫切愿望。不过,在关注到马克龙或访华的消息后,也有一些西方舆论开始拿4月底这个时间点“做文章”,有媒体渲染称,爱丽舍宫此前曾表示,如果疫情状况允许,马克龙将于2023年初访华,但在去年底赴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面对面会谈后,马克龙就开始将访华行程一拖再拖。崔洪建对此指出,高层交往的安排需要根据各自议程确定一个合适且双方都能接受的时间,也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另外,考虑到全国两会是在3月举行,因此,4月并不算迟。“春暖花开的季节,能为双方沟通营造良好的氛围,届时中法之间的高层互动,也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崔洪建说道。而对于马克龙访华的计划,中方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热烈欢迎马克龙总统于2023年适时访华,届时两国元首可以就双多边合作广泛深入交换看法,为中法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注入新动力。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马克龙想谈什么?若此次马克龙能成行,将是他就任法国总统以来,对中国进行的第三次访问,也会是中法元首在半年左右时间里的第二次面对面会晤。2022年11月,中法元首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对于保持积极发展势头的中法关系,以及两国重要合作取得的进展给予了肯定,并就未来在传统领域和新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提出了建议。此后,在元首引领下,两国高层一直保持密切互动。双方外长多次会面或通话,各层级持续保持沟通。两国在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也稳步推进,人文交流灵活开展。“种种迹象表明,法国政府正在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崔洪建说道。那么,这次如果来中国,马克龙想要谈什么?崔洪建对此分析道,中法关系既是中欧关系的一部分,又有其特殊性,从历史上看,法国是最早同新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又历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因此,中法关系长期以来具有强烈的战略性,而在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中法关系还应进一步体现时代性,双方既要开拓合作,也要直面问题和挑战,能谈的议题有很多。“具体来看,在双边关系层面,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对于此前就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集团政治、反对新冷战等达成的共识进行再确认,同时,在推进经贸、人文等各领域的合作上展开讨论。此外,作为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地区和全球热点事务同样也在双方战略磋商的视野范围内,因此,像乌克兰危机这样的热点议题应该也会提及,以求在此前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达成更多共识”,崔洪建表示。博弈加剧法国能否保持战略自主?崔洪建还注意到,相较于前几次,这次传出马克龙将要访华的消息,时间节点更为特殊。动荡时局下,中欧美三方在很多问题上正呈现出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去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价值高达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部分条款涉及美国政府为本土电动车产业提供高额补贴,并将进口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试图大幅提高美国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吸引力。此举让欧洲各国领导人感到震惊和担忧。1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欧盟将调整国家援助规则,提出一项净零产业法案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竞争。此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曾发文,谴责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崔洪建指出,前不久马克龙访美,主要任务就是同拜登当面讨论欧美在《通胀削减法案》上的分歧,但此行并没有让他拿到完全满意的成果。眼下,欧美就此展开的谈判和磋商进展缓慢,美国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解决欧洲的关切,美欧裂痕不断加深,也让不少欧盟国家开始慎重思考未来的方向。舆论普遍认为,马克龙此时筹备访华,说明欧盟国家将重新调整对中国、美国的贸易立场。与此同时,俄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也给法国和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正在经历的能源和经济危机,其所提倡的战略自主也受到了挤压。当地时间1月20日,马克龙在接受西班牙《国家报》采访时表示,欧洲的经济模式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场冲突的深刻影响”,他还自问自答道,深陷“阵痛”中的欧洲,必须选择是要经济独立,还是依赖美国或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法、中欧之间的互动,具有越来越多大国博弈和多极化格局演变的意味”,在分析法方的诉求和意图时,崔洪建指出,它除了想发展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力量的关系,更希望借此进一步明确法方和欧方在世界版图中的站位,并借助中美以及其他大国关系的变化,塑造更有利于自身的地缘格局,谋取更多利益。崔洪建进一步表示,尽管现在欧洲内部对华仍不乏质疑甚至敌意,但双方具有明确且巨大的共同利益,以及在国际事务上的诸多共识,“2023年正值中国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希望这次马克龙总统来访,能为加强双边关系提供更多方案,同时作为欧洲的‘代言人’,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为欧洲战略自主的建设,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中国哪些武器世界第一?


中国哪些武器世界第一?
引言
2023年4月8日,为了震慑美国与台独分子,中国东部战区在台湾周边展开了军事演习。结果中国海军刚一亮相,昔日耀武扬威的美国舰队就立即退避三舍。
要知道,早在2009年美国就已将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经过这么多年的调兵遣将,美军亚太司令部的下属兵力已高达37.5万。
如此庞大的军力,横扫几个中小型国家都轻而易举。然而,此次美军未与中国军队交手,就已作鸟兽散。那么中国军队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竟能让不可一世的美军都为之忌惮。
国之利器-东风快递
其实,在我国众多武器装备中,最为先进且极具震慑力的就是东风导弹。正如它的名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东风导弹可以带着核弹头,跨越无数高山大海,直击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摧枯拉朽般解决敌人,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利器。
无论在1960年成功研发的东风-1短程弹道导弹,还是如今领先于全世界的东风-1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都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一次可以威慑整个美军舰队的秘密武器,正是有着“航母杀手”之称的东风21D中程弹道导弹。
别看东风导弹种类多,其每一款导弹在打击对象以及发射机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东风21D就是专门为打击海上舰艇而生的。
作为我国第一代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东风21D兼具了无与伦比的速度与射程。
虽然我国对于东风21D的定位是中程弹道导弹,哪羡但实际上,它的射程高达2000多公里。这就意味着,只要东风21D在沿海发射的情况下,整个日本都可以纳入打击半径,就连印度的绝大部分港口,都会沦为东风21D靶场。
更加恐怖的是,东风21D的末端速度超过10马赫,这个速度,从北京飞到上海只需要不到6分钟。
此外,东风21D还可搭载十多枚超600公斤重的弹头。
可以想象,当尼米兹级航母以每小时55公里的速度在海面上行驶时,东风21D以每纯锋小时一万两千多公里的速度向它飞来,那结果只能是一发入魂。
在美国著名期刊《航空与空间技术》中,有着诸多关于东风21D的文章,不少军事领域的专家将东风21D描述为“航母杀手”。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扩充军备,在“福特”号航母上进行了演讲。他声称美国需要更多的航母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扬言要造出第二艘福特级航母。
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来了无数质疑。英国路透社毫不避讳的指出,美国花大价钱造出的航母,不过是东风21D反舰导弹的活靶子。最终,在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中特朗普只好暂做缓晌缓计划。
当然,航母在设计之初也考虑到了被集中打击的问题。
而各国的科研人员对于航母的安全设计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配备航母战斗群,利用航母与其他舰艇搭载的拦截系统形成层层防护网,对袭击航母的导弹进行有效拦截。
由此,航母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就演变为一场矛与盾的较量。
航母战斗群
其实,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就已经在考虑,如何才能使发射出去的导弹突破敌人的拦截系统。幸运的是,他取得了成功。
钱学森发现,一般弹道导弹的发射原理,就是让弹体在推进器的作用下脱离大气层,再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让导弹达到超音速,最后借助制导系统命中目标。
导弹的飞行轨迹十分简单,并且还要在大气层外停留很长的时间,才能返回大气层进行打击。这就给足了敌人时间,去预测飞行轨迹,这样的导弹极容易被拦截。
于是,钱学森将研究的方向集中在减少导弹在大气层外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加导弹飞行轨迹的复杂性之上。
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钱学森提出了助推-滑翔弹道,这种弹道具有突防性强与灵活性高的特点。
在确定目标之后,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尝试将这种弹道进行实际应用。但是在那个年代,实验条件十分简陋,这就导致助推-滑翔弹道从理论到实际应用,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
不过,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中国的东风导弹终是有了自己的弹道,人们将其命名为钱学森弹道。
钱学森弹道对比图
钱学森弹道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当导弹发射至大气层外的至高点后,采用钱学森弹道的导弹不会在大气层外停留,它会快速返回大气层。
然后主动降低飞行高度,再利用强大的推力以及紊乱的气流使导弹的轨迹飘忽不定,然后一击必中。
知名美国媒体《新闻周刊》曾这样评价东风导弹:由于东风系列导弹采用了钱学森弹道,导致导弹的飞行高度极低,雷达难以探测,因此导弹就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时至今日,我国已研制出更为先进的东风导弹,无论多么精密的拦截系统,都无法有效拦截。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强大的武器,才使得美军不敢在亚太地区肆意妄为。
当然,东风导弹可以在战略上威慑敌人。但我国日常巡视领海以及远渡重洋的军事任务,仍需要大型舰艇来完成。
可以这么理解,在第二岛链内,我们靠着陆基的东风导弹无敌于天下,但出了第二岛链,我国最大的依靠仍是海军舰艇。
国之重器-福建舰
在众多的海军舰艇中,航空母舰以其超强的攻击性和机动性位列榜首。
从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到2019年服役的山东号航母,再到2022年下水的福建舰,在短短十年间,中国就拥有了三艘航空母舰。
毫不夸张地说,这三艘航母对于中国海军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引用网络上的一首小诗来形容最为合适:从无到有盼成狗,如今滑跃还嫌丑。电磁弹射来服役,还嫌不是核动力。
实现从无到有的是辽宁舰,我国自主研发的是山东舰,而被海内外媒体冠以“超级航母”的正是福建舰。那同样都是常规动力,为何福建舰会被称为超级航母?这就不得不从福建舰的战略意义说起。
中国是一个海权与陆权并重的国家,在陆地上,我们有着大量的武装部队来捍卫领土安全。可在茫茫大海上,想要建立起捍卫领海的屏障,所能依托的只有天然岛屿以及被誉为人造岛屿的航空母舰。
从地图上来看,自南千岛群岛起,途经日本岛和台湾岛,结尾于菲律宾群岛,这些岛屿在中国东南沿海构筑起了一道天然岛链。
这道岛链可以是维护国土安全的屏障,也可以是封锁海洋航道的路卡。
长久以来,由于美国从中作梗,联合这些岛屿形成第一岛链,妄图限制中国发展,致使中国失去从东南沿海通向太平洋的重要航道。
而中国为了捍卫领海主权,打通海上航道,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福建舰就是在这样得背景下诞生的。
它对于中国的长久发展,具有超级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航母。
从研发过程来看,辽宁舰与山东舰都脱胎于苏联巡洋舰,其特点就在于短距起飞-拦阻降落的独特构型。
由于短滑跑道对于航母整体性能的要求很低,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建造难度。
并且,通过加装滑跃甲板可以增加舰载机的起飞重量,使得巡洋舰可以搭载重型舰载战斗机。
当然,这种做法确实绕过了高门槛的弹射器技术,解决从有到无的关键性问题。
但短距跑道所能提供给飞机的加速度十分有限,这就导致飞机的载重受到限制。
也就是说,飞机无法满载弹药和燃油。可我们都知道,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燃油和载弹就是飞机的生命。
半条命的战斗机是不能发挥出全部战力的,这就导致了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攻击力大打折扣,因此这两艘航母无法跻身超级航母之列。
辽宁舰
为了建造出真正的超级航母,我国科学家马伟明攻克了电磁弹射起飞技术,并在福建号上成功安装,形成了弹射起飞-拦阻降落构型的003型航母。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号所安装的电磁弹射装置要优于美国。这是因为美国在研发之初就选择了较为容易的交流输电技术,而中国却选择了更为困难的直流输电技术。
所幸,我们的付出并没有白费,相比于交流电技术,直流电具有能耗低稳定性高的优点,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
马伟明
有了电磁弹射的助力,舰载飞机可以轻松获得超高的加速度,无论是固定翼的预警机还是超重的反潜机,都可以从福建舰的跑道上起飞。
因此,福建舰有了十分强大的战力以及完善的作战体系,可以为整个航母战斗群提供保障。至此,满载排水量高达8万多吨的福建舰直逼美国“小鹰”级航母。中国也成为了继美国之后,唯一一个制造出超级航母的国家。
中国的海军力量上了一个大台阶,而所谓第一岛链的封锁也随之彻底告破。
而且,中国在制造出超级航母的同时,也为福建舰量身打造出一款“带刀侍卫”-055型防空驱逐舰。
远洋雄心-万吨大驱
一直以来,大中型舰艇都是中国海军的短板。而综合能力强、技术先进的驱逐舰,更是成为了中国海军向蓝转变的瓶颈之一。
为了建造出满足海军发展需求的驱逐舰,中国海军从2003年开始尝试制造。历经15年的不懈探索,终于,第一艘055型驱逐舰南昌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完成组装,舷号为101。一万两千多吨的排水量,让这个庞然巨物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而均匀的火力搭配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使得南昌号成为了真正的“超级战舰”。
055型驱逐舰南昌舰
南昌号装备有通用型垂直发射器以及整体式桅杆,这极大地增加了导弹的发射效率和舰艇的灵活度。同时,配备有H/PJ-45A型舰炮,使南昌号有了超强的火力。
综合来看,南昌号各方面性能都非常完美,足以媲美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在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中,更是将055驱逐舰列为了中国改变军力格局的五大杀器之一,足可见055驱逐舰的强大。
从战略上来看,由于中国的经济仍处于向外发展的阶段,海上贸易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中国需要建立稳定的海上交通线。
而打造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海军编队,无疑是海上贸易的重要保障。但是,如果用来搭配航母的舰艇吨位过小,这就会严重影响整支航母编队的续航能力、搭载火力以及舰艇灵活度。
在055驱逐舰服役之前,054系列的护卫舰就出现了无法远洋作战的缺点。直到055型驱逐舰的出现,才弥补了这一缺陷。
因为055型驱逐舰的非凡意义,海军将士们冠以它万吨大驱的威名。在如今这个时代,万吨大驱的出现更像是中国海军大幅发展的一个标志物,标志着中国人想要远渡重洋的雄心。
时至今日,舷号为105的大连舰服役已有两年,在中国强大的建造能力下,将会有更多的万吨大驱出现在海面上。
这些强大的船舰将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向大洋深处不断远航。
055型驱逐舰
其实,无论是快如霹雳的东风导弹,亦或是无比强大的海军舰船,它们的诞生都反映出中国正在日益强大。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从2023年开年至今,也就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可世界局势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是洪都拉斯宣布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
紧接着中俄首脑进行会晤,之后又是沙特与伊朗又在中国地调停下,宣布结束长达七年的战乱,开始和平交往。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竟然不顾美国的重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联袂访华。继他们之后,许多国家首脑宣布,将访问中国一事提上日程。
法国总统马克龙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此时的中国真的是站在了世界中心。可身为中国人我们不该忘记,距离联合国军与志愿军的大战,才仅仅过去73年。
回想起昔日因武器装备落后,无数先烈只能以血肉之躯对抗坚船利炮,这其中的血与泪恐怕只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知道。
如今,我们有了这么多强大的武器,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已没有任何势力胆敢侵犯中国。中国的崛起是势不可挡,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