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名词解释: 1.荒诞派戏剧; 2.明代前后七子
- 2、什么是荒诞派戏剧?什么是黑色幽默?
- 3、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是指什么
- 4、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2.自然派; 3.自然主义; 4.荒诞派戏剧。
- 5、荒诞派戏剧名词解释
- 6、大学外国文学里的名词解释````
- 7、荒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如何造句
- 8、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名词解释
- 9、名词解释 《汉赋》《论语》《建安文学》《杂文》《谎言派戏剧》
名词解释: 1.荒诞派戏剧; 2.明代前后七子
荒诞派戏剧出现于50年代法国文坛,后波及欧美各国,是二战后影响最大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它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认为既然现实生活内容是荒诞的,那么其表现形式也 应该是荒诞的。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人物虽 有反抗,但方式消极。 荒诞派戏剧强调表现抽象的主观感受,喜欢采 用漫画式的夸张和比喻,情节没有连贯性,人物缺乏鲜明个性,常用东拉西扯的对话表现人 的孤独。剧作还根据舞台特点,借助各种怪诞、 不合逻辑的灯光和场景,使得整个舞台成为荒 诞世界的象征性场景。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贝 克特和尤奈斯库、英国的品特、美国的阿尔比等。
"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种复古,实为拟古。这群作家凭着少年锐气,起身反抗箝制士人思想,迂腐不通的八股文以及雅正有余,生气缺乏的台阁体。然而,前后七子振兴散文诗歌的目的并未达成,其原因有二:一是他们以模拟为创作法门,因此作品缺乏独创的精神与风格;二是前后七子或互相标榜,或互相排挤,把持文坛,目空一切。洁身自好的士人感到厌恶,无不望而却步。
什么是荒诞派戏剧?什么是黑色幽默?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1950年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问世,1953年贝克特又以剧作《等待戈多 》轰动法国舞台,1961年英国批评家艾思林发表《荒诞戏剧》一书,将这类作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并予正式命名。此后,荒诞派戏剧达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阶段。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特点
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后来,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是指什么
Theatre of the Absurd 是指“荒诞派戏剧”。维基百科的相关词条有如下阐述:
荒诞派戏剧是指1940年代至1960年代主要兴起于欧洲的一个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一词首先由马丁·艾斯林提出,他把它用作1961年出版的同名文学理论著作的标题。艾斯林认为这些剧作家的作品是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提出的哲学观念——“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的文学表达。这些戏剧的共同特点是:类似杂耍,包含可怖的或悲剧的形象,人物处于无望境地、被迫重复无意义的举动,对白充满陈词滥调、文字游戏和废话,情节重复出现、或荒谬的展开,对现实主义的滑稽模仿或消解。主要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欧仁·尤内斯库、哈罗德·品特、让·热内、爱德华·阿尔比、瓦茨拉夫·哈维尔等。
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2.自然派; 3.自然主义; 4.荒诞派戏剧。
1、《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学作品,荷马也被称为欧洲四大史诗诗人之一或之首。
2、自然派:是19世纪40年代初在俄国形成的以别林斯基美学思想为指导、以果戈理创作为方向、以反农奴制为共同思想基础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形成于1842—1845年间。该派作家极力忠于“自然”即现实,抨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同情“小人物”,关注妇女命运。在文学题材、文学语言和艺术技巧方面多有创新。主要创作园地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杂志,以及由涅克拉索夫主持的丛刊《彼得堡风貌素描》和《彼得堡文集》。代表作有格里戈罗维奇的《苦命人安东》、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赫尔岑的《谁之罪?》、谢德林的《错综复杂的事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和特写等等。到19世纪50年代后期,因对农奴制改革意见不一而分成彼此对立的革命民主派和贵族自由派。
3、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法国兴起的文学思潮,后波及欧美各国,是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和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主张照相式地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理学和遗传说规律解释人和社会生活,因而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代表作家还有龚古尔兄弟等。
4.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荒诞派戏剧名词解释
荒诞的解释 [fantastic;incredible;ridiculous] 虚妄而不可信 最荒诞的 谣言 荒诞的情节 详细解释 极言虚妄,不足凭信。 唐 李白 《大猎赋》 :“哂 穆王 之荒诞,歌 《白云》 於 西母 。” 宋 欧阳 修 《菱溪大石》 诗:“争奇鬦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虽语颇荒诞,似出寓言;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 闻一多 《李白之死》 :“ 世俗 流传 太白 以捉月骑鲸而终,本属荒诞。” 词语分解 荒的解释 荒 ā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灾荒。防荒。备荒。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 荒芜 。荒地。开荒。 废弃:荒废。荒疏。荒置。业精于勤,荒于嬉。 冷落 偏僻 :荒村。荒郊。荒落(?)(a. 荒凉 冷落;b.荒疏衰退 诞的解释 诞 (诞) à 大:诞命。 欺诈,虚妄: 怪诞 。诞妄。 生育,人出生: 诞生 。诞辰(生日)。 生日:寿诞。 华诞 。圣诞节。 放荡:放诞。 部首 :讠。
大学外国文学里的名词解释````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心灵辩证法:
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
荒诞派戏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
多余人: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 *** 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自然派:
19世纪40年代初在俄国形成的以别林斯基美学思想为指导、以果戈理创作为方向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意识流小说:
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草叶集:
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拜伦式英雄:
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人物再现法:
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
荒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如何造句
荒诞是指虚伪而不可信,最荒诞的谣言;那么荒诞这个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荒诞的意思和 造句 的内容,供大家阅览!
荒诞的意思
荒诞(拼音:huāng dàn),极言虚妄,不足为信。最荒诞的谣言;荒诞的情节。
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 文化 的产物。
荒诞是人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也是现象和本质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往往以非理性和异化形态表现出来,现实中的荒诞是审美活动范畴中荒诞的根源,荒诞审美形态是对现实中荒诞人生时间以审美的方式进行 反思 和批判。
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悲,因为荒诞展现的是与人敌对的东西,是人和自然、社会最深的矛盾。但荒诞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无法像悲剧和崇高那样去抗争和拼搏,更不会有对抗和超越。因此,荒诞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1.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的状态体悟。
2.荒诞有审美意向的象征性。
3.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4.荒诞还用来形容人们毫无意义的言谈和行为。
用荒诞造句
1、这个 故事 情节荒诞,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2、他尽给我们讲荒诞无稽的故事。
3、微微的想法太荒诞了,根本不可能实现。
4、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些内容几乎都是荒诞不经的。
5、对于那种荒诞无稽的传闻,大家都不可相信。
6、昨天夜里,我在梦中做了不少荒诞不经的事情,醒来后一想,觉得太可笑了。
7、这故事听起来非常荒诞。
8、这篇小说看起来荒诞不经,可实际上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
9、儒家把古代神话都当作荒诞不经的东西而置之不顾,是保守狭隘的。
10、如今讲究科学,你这些荒诞无稽的话,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11、这种荒诞无稽的传闻,根本不应该相信。
12、他的荒诞行为让我啼笑皆非。
13、他尽做些荒诞不经的事情。
14、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这本书写得大多是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
荒诞的精彩造句
1. 他尽做些荒诞不经的事情。
2. 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这本书写得大多是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
3. 霍尔德曼的有些描述是中肯的,其他一些则简直是荒诞不经;而整个看法则是牛头不对马嘴.
4. 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是塞缪尔。贝克特。他擅长描写生活在孤立腐朽的世界里的人与毫无意义的人生。
5. 既像是个地地道道的正经人,又像是个不着边际的荒诞派。
6. 在这样一种荒诞无稽又高度苛刻的氛围下,一根指尖的倒刺就是一种罪过,一个肿肿的眼袋就是一种犯罪。
7. 把爱恨抛一边,思想转个弯,活出潇洒,留住祝愿,愿生活美好,开心伴你我走远,莫纠缠世界,忍耐孤寂荒诞,有我莫要哀叹,幸福长远。
8. 荒诞派戏剧是战后出现在欧洲舞台上的新的戏剧流派。
9. 他试图用这些离奇悖理的情节使人物处于异己的环境之中,彼此聋子似的各自讲些互不沟通的话题来表现人们生存的荒诞。
10. 只要你愿意,尽可以把那些荒诞不经的想法对心理医生一吐为快,因为聆听是他们的职责。
12. 勒不尽的裤腰带,肩膀上的大麻袋,统统送进欧美人的口袋,美其名曰要丰富儿女的脑袋,在长大成人的时代,揣着知识的人才,报不着调的期待,厚厚的票子才引进人才,报答祖国的实在,朋友你听,多么可笑荒诞!
13. 在谈到这本书时,她说,“我们感觉它是今夏最棒的平装书了。”这本书描写了一个佛罗里达家庭与短吻鳄搏斗并在一个主题公园工作的荒诞经历。
14. 贝克特是第一个扬名国际的荒诞派作家。
15. 这个世界一向荒诞残忍,大人们为了想要的东西可以玩很高超的恶作剧,然而这一个,她接受起来却有些困难。
16. 这次的默科奇秀显得有点荒诞可笑,因为萨科奇先生不断强调他完全同意默克尔夫人的观点,但双方却又说不出这观点具体是指什么。
17. 格非的“智者叙述”及其知识分子书写,在偶然荒诞与反讽的叙事情境里,刻绘了文明暮色中的知识人画像,以及飘扬在文化废墟上的欲望旗帜。
18. 一出荒诞的悲剧,在泰戈莱利斯犹豫的歌声中缓缓上演.
19. 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
20. 我们必须快快长大,才能真正实现荒诞的梦想。
21. 世界荒诞又真实,光怪陆离,还好我们有朋友。
22. 唔,那还可以帮助我纠正在旅馆决不向人发问的荒诞做法,我还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遵循好奇者不礼貌的原则。
23. 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荒诞派小说和黑色幽默小说等着重表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解悟,具有明显的“表意性”。
24. 我们经常面对的街坊邻里的腐败和荒诞怪异的事物都是有益健康的。
25. 他们要求进化论者制造出不属于任何已知物种的,神秘而荒诞的怪物。
26. 我们这个民族的掌权者,多数都还是“”的过来人,他们岂不知那个年代的乖谬和荒诞,但却在方方面面传承着“”的衣钵,继续贯彻着那种愚蠢和搞笑。
27. 他认为将办公楼建成万神殿一般是愚蠢荒诞的,并且还说只有花别人钱的CEOs才会那样做。
28. 男人不要把你的心,丢在那苦涩的初恋,丢在那永恒的爱恋,丢在铭刻于心的生死之恋,丢在那荒诞的相恋,丢在那无耻的眷恋,应该丢到事业拼搏之间!
29. 你们的想法令人生畏,你们的内心软弱无力。你们的行为充满怜悯而又残酷,让人感到荒诞不经,行事之时心浮气躁,仿佛难以抗拒。最终,你们愈发畏惧鲜血,鲜血与时间。科马克·麦卡锡
30. 我在层出不穷的荒诞里,活出了真实感。
31. 在我们荒诞离奇的生命里,上帝总是以带血的方式,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饱满而沉重。他在高中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跳楼后血淋淋的破碎尸体……他也在梦里带给我一个跳楼的唐宛如,他现在,轻轻地把血红色的请帖放到了你的马桶里。你一无所知。
猜你喜欢:
1. 关于周刊的名词解释
2. 观点的名词解释
3. 关于解释的名词解释
4. 关于假设的名词解释
5. 关于现象的名词解释
6. 关于企业的名词解释
7. 关于个性的名词解释
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名词解释
现代主义文学名词解释如下: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或先锋主义,是本世纪初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代,陆续出现的各种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等流派。
它是深受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萨特等人哲学思想或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的产物。一般认为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现代主义的远祖。本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奠定基础并迅速发展,形成第一次高潮,出现了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艾略特、福克纳等著名作家。
文学观
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学观是表现论而非反映论。强调客观现实是表象,主观现实是本质;只有突破客观现实去表现主观现实,才能获得最高真实。中心内容是表现社会危机和人类异化;流行主题是寻找自我和寻找归属。力图表现人物意识的复杂性和流动性,人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表现手法有象征、荒诞和意识流。
名词解释 《汉赋》《论语》《建安文学》《杂文》《谎言派戏剧》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建安文学:系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年间的文学作品,这种作品的形式多样,内容富有现实主义精神,有所谓“风”、“骨”的风格特色,也在某程度上受到汉朝乐府诗的影响。建安文学的代表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杂文: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荒诞派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的sardus(耳聋)演变而来,在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S.贝克特、E.尤内斯库、A.阿达莫夫、J.热内、H.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