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半翅目昆虫有哪些
- 2、半翅目学名
- 3、这虫子叫什么?
- 4、半翅目的半从何而来
- 5、半翅目和同翅目的区别
- 6、请帮我举出10种半翅目的昆虫!!!
- 7、拾虫记 半翅目
- 8、半翅目是什么
- 9、为什么半翅目不如同翅目危害大
- 10、磷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等的区别联系
半翅目昆虫有哪些
半翅目昆虫有蝉、沫蝉、叶蝉、角蝉、蜡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蚧壳虫等。半翅目是胸喙亚目,颈喙亚目,异翅亚目,同翅亚目昆虫的总称。成虫体壁坚硬。半翅目体多为中型及中小型,在热带地区的个别种类为大形。多为六角形或椭圆形,背面平坦,上下扁平。
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通称为“蝽”,已知38000余种,也是昆虫纲中的较大的类群之一,半翅目的前翅在静止时覆盖在身体背面,后翅藏于其下,由于一些类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为“半鞘翅”状态,故而得名“半翅目”,属半变态昆虫。口器为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他动物的体内汁液为食。以植物体内汁液为食的多半是害虫,而以其他昆虫体内汁液为食的,绝大部分是害虫的“天敌”。但是专以吸食人类血液的则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如“臭虫”。因绝大部分若虫腹部有臭腺,因此又被统称为“臭虫”。
半翅目学名
半翅目的学名是Hemiptera。
半翅目昆虫通称为蝽,已知38000余种,也是昆虫纲中的较大的类群之一,半翅目的前翅在静止时覆盖在身体背面,后翅藏于其下,由于一些类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为半鞘翅状态,故而得名半翅目,属半变态昆虫。
口器为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他动物的体内汁液为食。以植物体内汁液为食的多半是害虫,而以其他昆虫体内汁液为食的,绝大部分是害虫的天敌。但是专以吸食人类血液的则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如臭虫。因绝大部分若虫腹部有臭腺,因此又被统称为臭虫。
半翅目中还包括传统的同翅目,同翅目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而是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在国际昆虫学界,同翅目作为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已得到公认和普遍接受,并已不再作为昆虫纲的一个有效目被使用。
国际昆虫界将原同翅目的木虱、粉虱、蚧虫、蚜虫、蝉、沫蝉、叶蝉、角蝉及蜡蝉类昆虫与蝽类昆虫一起作为半翅目的成员对待。
半翅目的生活习性:
1、食性:半翅目的昆虫主要是植食性的,它们取食植物的汁液、花蜜或其幼虫取食植物的茎叶、根部等。一些种类如红娘华专吃其他小型昆虫,属于肉食性。无论哪种食性,半翅目昆虫的取食习性都对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2、繁殖:半翅目的昆虫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少数种类进行孤雌生殖。它们繁殖后代的方式是通过交配,然后在寄主植物上产卵。卵一般会直接产在寄主植物的组织内或是靠近寄主植物的土表下。
3、栖息:半翅目的昆虫通常会选择在寄主植物上栖息,尤其是成虫。它们一般会在寄主植物的茎叶、花果等部位活动,利用它们的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维持生命。
4、防御:半翅目的昆虫具有防御机制。当遇到敌害时,它们会通过特有的声响进行报警,驱逐敌害。这种发声机制是半翅目昆虫特有的特征。
这虫子叫什么?
茶翅蝽
昆虫名,为半翅目,蝽科。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均有分布,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苹果、桃、杏、李等果树及部分林木和农作物,近年来危害日趋严重。叶和梢被害后症状不明显,果实被害后被害处木栓化,变硬,发育停止而下陷。果肉变褐成一硬核,受害处果肉微苦,严重时形成疙瘩梨或畸形果,失去经济价值。危害部位:叶片、花蕾、嫩梢、果实。
方言话,叫 天牛
半翅目缘蝽科昆虫
钝肩普缘椿
黄腹缘椿象
环斑猛猎蝽
猎蝽(lie chun)Vinchuca,半翅目(Hemiptera),异翅亚目(Heteroptera)猎蝽科(Reduviidae)昆虫的统称,绝大多数为捕食性,捕食其他昆虫、马陆等,是农林害虫的天敌。
半翅目的半从何而来
其名称来源于其前翅的特殊结构,前翅基部呈现出硬化的、膜状的透明区域,使得前翅的外形呈现出“半硬半膜”的特征,因此被称为“半翅”。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半翅目的名称来源于昆虫前翅的特殊结构,其分类是基于对昆虫形态、生态、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和比较,旨在对昆虫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研究。半翅目是昆虫纲下的一个分类单位,包括了蝉、螳螂、蝗虫、叶蝉、白蚁等多种昆虫。
半翅目和同翅目的区别
翅的形式不同、口器形式不同。1、翅的形式不同:半翅目,翅有两对,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同翅目,翅为膜翅,第一对翅与第二对翅形状大小基本一致。2、口器形式不同:半翅目口器为刺吸式,从头的前端伸出,休息时沿身体腹面向后伸,一般分为4节。同翅目后口式,刺吸式口器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喙1-3节,多为3节。触角短,刚毛状、线状或念珠状。
请帮我举出10种半翅目的昆虫!!!
半翅目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常见的大科
有:蝽科、缘蝽科、长蝽科、网蝽科、猎蝽科、盲蝽科等
给你找10个是很简单的事情:
一:甘蔗长蝽
学名 Cavelerius saccharivorus (Okajima) 属半翅目,长蝽科。Oncopeltus fasciatus,长蝽的一种。
别名甘蔗异背长蝽。
二:中文名: 梨冠网蝽
拉丁学名: 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
纲: 昆虫纲
目: 半翅目
科: 网蝽科
三:绿盲蝽 学名 Lygocoris lucorμm (Meyer一Dur.)
四:苜蓿盲蝽
五:三点盲蝽 学名 Adelphocoris fasiaticollis Reuter
所属类别:半翅目 盲蝽科
虫体大小:体长7mm
六:杉木扁长椿
七:食蚜盲蝽
八:枸杞盲蝽
九:黑肩绿盲蝽
十:烟盲蝽
十一:草盲蝽
拾虫记 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的前翅的基半部为革质,端部为膜质。半翅目的昆虫多数具有臭腺,遇到危险时会放出恶臭。是的,半翅目就是“臭屁虫”的学名,又称之为“蝽象”。半翅目的口器为刺吸式口器,可以吸食植物汁液,也可以捕食其他昆虫,少数吸食人畜血液。吸食植物汁液的是往往是害虫,危害农作物;捕食其他的昆虫往往是益虫,捕食害虫;吸食人畜血液的,会传播疾病。刺吸式的口器捕食在吸食昆虫前,需要将昆虫麻痹并注入消化液,因此捕食类的半翅目经常有轻微的毒性。
拍摄地点: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某村庄。共拍摄到半翅目猎蝽科 3 种,跷蝽科 1 种,龟蝽科 1 种,缘蝽科 4 种,姬缘蝽科 1 种,蛛缘蝽科 1 种,长蝽科 2 种,蝽科 3 种,盲蝽科 1 种,共 17 种。
猎蝽科就是半翅目中捕食其他昆虫的一类。
跷蝽科是半翅目中较小的一个科,目前世界上上已知 168 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知 23 种。跷蝽科的昆虫体型较小,狭长,大多种类具有细长的触角和足,英文名称是“stilt bug”。跷蝽科以植食性为主,某些种类可以取食其他小虫。
龟蝽科,顾名思义,它看起来就像被甲壳覆盖的乌龟,如下面这个种类。
缘蝽科全部为植食性,成虫与若虫均栖息于植物上。大型种类多生活在乔木或灌木上,如巨缘蝽类,根据中国的情况看来,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为寄主的种类为最多。除吸食植物的营养器官外,偏喜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一些种类甚至可躲藏在豆科乔木已成熟开裂的大形荚果中取食其中的种子,亦有取食已经落地的成熟种子者。大形种类常吸食寄生植物的嫩梢,致使梢部迅速萎蔫枯萎。缘蝽对作物所造成的为害,多与上述习性有关。多数种类行动活泼,警觉善飞,夜间向光的现象很不明显。臭腺分泌物的臭味强烈。部分种类有群集习性。
相对于缘蝽科,蛛缘蝽科身体狭长,常呈束腰状,头部相对较大。
长蝽科体型多为长椭圆形或窄长形,体色常为鲜红色或橙黄色并有明显花斑。长蝽科昆虫多数为植食性,不少类群吸食植物茎、叶的汁液,另有相当多的种类则专食或喜食植物的种子,包括未成熟或已成熟尚未脱落和已经落地的种子,甚至可以为害仓贮的花生等。此外,少数类群为捕食性,捕食蚜虫等小型昆虫。尚有少数种类为吸血性,以穴居的哺乳动物血液为食物。
蝽科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成臭气,所以又有放屁虫、臭板虫、臭大姐。
植食性,是半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之一,有近万种,中国已知500种。盲蝽科昆虫多数生活于植物上,行动活泼,颇善飞翔。多数类群主要为植食性,寄主范围广泛。
半翅目是什么
半翅目
Hemiptera
昆虫纲的一个较大的目。通称为蝽类。刺吸式口器,前翅前半多成骨化成半鞘翅的昆虫 。世界性分布,已知约3 万种。中国已知2000多种。身体由小型至大型不等,体形,体色均多样。具臭腺;成虫的臭腺开口于后胸侧板内侧,若虫的臭腺开口于腹部背面。臭腺分泌物常有臭味,并具刺激性,有驱避敌害的作用。不完全变态。生活史中无蛹期。卵产于物体表面或插入植物组织中。大部分种类为植食性,吸食植物的各个部分。可对多种作物造成各种危害,已知一些种类为传播植物病毒病的媒介。部分类群取食动物性食物,食料以小形软体的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亦有吸食高等动物(包括人类)血液者 。这些类群中 ,不少为害虫的天敌,少数种类因携带人畜病原,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本目常见的大科有:蝽科、缘蝽科、长蝽科、网蝽科、猎蝽科、盲蝽科等。
为什么半翅目不如同翅目危害大
原因如下。1、同翅目类的昆虫比半翅目类的昆虫对农药的抗性强,如虱子,蟑螂等。2、同翅目昆虫影响枝条生长,危害严重者甚至全部枯死。半翅目昆虫,少数种类吸食血液,传播疾病,是卫生害虫。所以半翅目不如同翅目危害大。
磷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等的区别联系
磷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的区别为:翅的形式不同、口器形式不同。
一、翅的形式不同
1、磷翅目:一般具翅2对,发达,仅个别种类的雌虫无翅或仅具退化的翅。翅膜质,有鳞毛和鳞片覆盖。
2、半翅目:翅有两对,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
3、双翅目:中胸具翅1对,膜质,某些类群具毛(如毛蠓科)或鳞片(如蚊科),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很少缺如),极少数种为短翅、无翅或翅退化,翅脉近基本型,常有消失或合并现象。
4、同翅目:翅为膜翅,第一对翅与第二对翅形状大小基本一致。
二、口器形式不同
1、磷翅目:口器除小翅蛾等少数低等蛾类保留有上颚和下颚外,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即上颚完全退化,上唇短小,下颚须发达或退化,下唇仅保留3节的下唇须,其主要取食器官为由两下颚外颚叶延长而并合形成的虹吸管(喙管),取食时伸入花中,吮吸花蜜。
2、半翅目:口器为刺吸式,从头的前端伸出,休息时沿身体腹面向后伸,一般分为4节。
3、双翅目:口器为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下唇端部膨大成1对唇瓣,某些种类口器退化。
4、同翅目:头后口式,刺吸式口器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喙1-3节,多为3节。触角短,刚毛状、线状或念珠状。
扩展资料鳞翅目的生物学特征:
1、变态类型:完全变态,蛹分为两种类型,在原始的轭翅亚目、无缘亚目、异蛾亚目和毛顶次目中为强颚离蛹,其余为无颚被蛹。完成一个生活史循环通常1~2个月,多则2~3年。
2、幼虫多为植食性,如地老虎、棉铃虫等。虽然没有鞘翅目多,但从经济价值上讲,造成的危害大于鞘翅目。
3、成虫一般不为害,取食花蜜或不取食,但有部分害虫如吸果叶蛾,喙尖,刺破果皮吸取汁液,对果实造成危害。
4、成虫多具趋光性(蓝紫光-灯诱)、趋化性(如糖醋液诱杀),有的具迁飞习性(黏虫等)。
基本介绍:
鳞翅目(学名Lepidoptera)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000余种。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其中蛾类6000种,蝶类2000种。同时也是农林害虫最多的一个目。如黏虫、稻纵卷叶螟、小地老虎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鳞翅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翅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翅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