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欧姆定律三个公式是什么
- 2、电阻计算公式
- 3、全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 4、菜鸟求助公式与单位换算(欧姆定律)
- 5、欧姆定律三个公式
- 6、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7、电阻公式,内阻公式,电流公式
- 8、电阻的公式是什么?
- 9、电阻的公式是什么?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是什么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是I=U/R,推导式是U=IR,R=U/I。部分电路公式:I=U/R,或I=U/R=P/U(I=U:R)。
1 欧姆定律公式讲解
欧姆定律公式:I=U/R。
I是电流,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U是电压,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R是电阻,单位是欧姆,符号是Ω。
简介: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I=U/R。
注意:由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或U=IR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其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湿度,即使它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的阻值也是一个定值。
1 欧姆定律所有公式和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计算公式
R=ρL/S(R电阻、S截面积、L长度、ρ电阻率
r=u/I
欧姆定律:
P=U*U/R,即功率(瓦)=电压(伏)*电压(伏)/电阻(欧)
U/I=R,即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姆)
全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I=E/(R+r)
其中E为电动势,R为外电路电阻,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R=U/I
I=U/R U=IR R=U/I
菜鸟求助公式与单位换算(欧姆定律)
R=V/I
电流I单位为安培(A)
电压V单位为伏特(V)
电阻R单位为欧姆(Ω)
文字诠释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R=V/I
电流I单位为安培(A)
电压V单位为伏特(V)
电阻R单位为欧姆(Ω)
I=U/R, R=U/I U=IR
A 安培 毫安 微安
R 欧姆 千欧 兆欧
V 伏特 千伏 毫伏
都是千进制
I=U/R, R=U/I U=IR
A 安培 毫安 微安
R 欧姆 千欧 兆欧
V 伏特 千伏 毫伏
都是千进制
I=U/R
I-电流 安培(A)
R-电阻 欧姆(Ω)
U-电压伏特(V)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由乔治·西蒙·欧姆提出,为了纪念他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分别是I=URU=IRR=UI欧姆定律是表示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基本定律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I;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U = RI 或 I = UR = GU I=UR公式说明 其中G = 1R,电阻R的倒数G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为西门子S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
欧姆定律公式为I=UR 欧姆定律公式这一定律最初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理论论证,公式中I表示电流,数值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电压U的数值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电阻R的数值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欧姆;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分别是I=URU=IRR=UIU=IR变通的欧姆定律公式也可以写成一下的电压÷电流=电阻R=UI由此可见,已知电路中UIR中的任意两个量,便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简介 在欧姆之前;I=UR 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这是标准形式,也是书上的定义欧姆定律得变形公式有如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R全电路欧姆定律E=IR+r;欧姆定律U=IR 即电压=电阻乘电流 电压一定时电阻和电流成反比 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注不可以反过来说 如电阻和电流成反比 是因为电压一定因为电阻的阻值是不可改变的!变形公式为I=UR R=UI 电功率。
欧姆定律三公式 R=UI,U=I*R,I=UR 是最常见的,但它们都归属于“部分电路公式”此外欧姆定律还有“全电路公式”1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I=ER+r其中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1欧姆定律I=UR 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
1欧姆定律公式I=UR2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I=UR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在通常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因此准确而言,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为R=UI,U=I*R,I=UR 公式中需要注意的几点1对于U=I*R,作为。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是 J=σE (E为电场强度,σ为电导率)。J=σE,式中的J是电流密度,E为电场强度,σ为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这个式子反映的是导体中一点的各个电学物理量的关系,所以称为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欧姆定律的意思:
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随研究电路工作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本人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电阻公式,内阻公式,电流公式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电阻的公式是什么?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2/p;r=p/i2
1.电阻的定义式:R=ρL/S
2.用欧姆定律求电阻的方法:R=U/I
3.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R=R1+R2
4.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1/R=1/R1+1/R2
=R1R2/(R1+R2)
建议:物理公式只要记住最基础的几个就行,然后用基础的推导一遍复杂的公式,这样即便即忘记了,也可以马上推导出来!
1.电阻:R=ρL/S
2.欧姆定律:I=U/R
3.串联电路:R=R1+R2
4.并联电路:1/R=1/R1+1/R2
[
R=R1R2/(R1+R2)]
5.以下公式当题目中有相关量的时候,换算一下就可以用:
P=I2^R=U^2/R
(纯电阻公式)
Q=I2Rt普适公式)
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W=UIt=Pt=UQ
(普适公式)
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
(普适公式)
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
P=U2I
(适用于纯电阻并联电路)
焦耳定律:
(当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Q=W)
家庭电路干路电流:I=
P/U
看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I=P/U
看铭牌求电阻:
R=U2/P
串联电路:I=I1=I2
U=U1+U2
R=R1+R2(R=nR0)
并联电路:I=I1+I2
U=U1=U2
(纯并联电路)
公共(适用于同时串联或并联电路):W=W1+W2
P=P1+P2
电阻的公式是什么?
决定电阻的式子(电阻定律)是 R=ρ L / S ,ρ是电阻率,L是导体长度,S是导体横截面积。
电阻=材料特性乘长度除以截面积
电阻:R=ρL/S性质公式
R=U/I电路公式
1.电阻的定义式:R=ρL/S
2.用欧姆定律求电阻的方法:R=U/I
3.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R=R1+R2
4.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1/R=1/R1+1/R2 =R1R2/(R1+R2)
R=U/I
有关电阻的公式:
电阻计算公式R=ρL/S (电阻等于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
串联电阻特点R=R1+R2(两个串联)
并联电阻特点1/R=1/R1+1/R2(两个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