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无耻文人是哪四位,大陆四大无耻文人都有什么事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4 19:18:29 浏览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大陆四大无耻文人是谁

郭沫若,冯友兰,老舍,臧克家

为什么周作人把老舍臧克家划为京城四大不要脸的文人

他们写了一些对新中国和共产党称赞的文章,臧克家还潜心研究马列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过是一家之言,但这几人也是很软弱的,无自己坚定立场
周作人在倭寇侵华时当了汉奸,居然还能心安理得的谈“乌篷船”,论无耻,谁比得过他啊!
因为早在六七十年代,京城文人圈里也流行过一个“四大不要脸”的榜单,且版本甚多。第一种版本:郭沫若、冯友兰、老舍、臧克家;
第二种版本:郭沫若、冯友兰、周一良、杨荣国;
第三种版本:周一良、冯友兰、魏建功、林庚。上榜者均为学界与文化界的名流,除极少数是被政治玩弄的之外,其余者于气节上多为人诟病。这份榜单,是不折不扣的气节亏污的“黑名单”。
扩展资料1979年,著名儒学大师牟宗三在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化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政道与治道》的演讲。在谈到儒家的使命时,牟氏特别提及中国大陆的“四大不要脸”:亦如今日大陆上有所谓的“四大不要脸”,其中领衔的即是郭沫若与冯友兰。从牟氏的学术背景和当时的语境来看,他所谓的“四大不要脸”的后两位应当就是周一良、杨荣国。
这是“四大不要脸”的第二个版本的出处。无论在公众视野,还是在私人生活领域,郭沫若道貌岸然之性,劣迹昭彰之行早已为人所不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万马齐喑,民不聊生,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却让郭沫若如鱼得水。彼时,他出神入化、风生云起的表演惊世骇俗。他的种种劣迹,早已昭然若揭。林语堂评价“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倒也贴切。我看,将苏雪林送给鲁迅的“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转赠郭沫若似乎更恰如其分。盖因此,两份榜单都将他列入“四大不要脸”之首,可谓“名至实归”。

四大无耻文人

四大无耻文人,或称四大文丑,包括郭沫若、冯友兰、老舍、臧克家。这个称谓是毛泽东提出的,属于冤假错案的一种。
具体来说,这个概念是这么来的:1968年,郭沫若和冯友兰相继表态支持女皇,接着老舍和臧克家也加入女皇行列。这件事被以后的文人称为四大文丑集体瞻仰女皇。
建议您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周一良、冯友兰、魏建功、林庚四人,盖大文人周一良为文革期间大名鼎鼎的“梁效”写作班子的骨干之一,而冯友兰、魏建功、林庚三人则为“梁效”写作班子的顾问。随着“四人帮”的垮台,“梁效”中的御用文人不用说,立刻由红色笔杆子变成了“三种人”(至少算与“四人帮”帮派体系有牵连的人)。四位学者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死后还被谥为“四大不要脸”。郭沫若的成就和名气远大于“梁效”中的文人,港台人把他列为“四大不要脸”之首,可能因为他是历次运动的不倒翁的缘故。郭沫若之所以没有在反右、反右倾、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自有他的生存之道。或曰,他的文字多有对当权者拍马的特色,所以可以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尽管如此,可见即使冠以“四大不要脸”之首的坏名声,也打他不倒。

历史上的四大无耻文人是哪四位?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有人盘点出了历史上的四大无耻文人,那么这四大无耻文人到底是哪四位呢?相关的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谯周
谯周这个人是蜀汉时期的大儒,也就是很有文化的人,知识很渊博,还有很多学生。写《三国志》的陈寿就是他的学生。但是这个人对蜀汉是不忠诚的,属于投降派,和蜀汉的合法也表示怀疑,反对北伐,还因为这样得到了封侯。所以很多人对他是十分讨厌的。
2、王衍
王衍是西晋时期的玄学大师,才华高不说人也俊美,所以名气很大,仕途通畅,做到了宰相。但是这个人太喜欢奢靡的生活了,只想到享乐,做官也没底线,所以官场就都学他,风气完全被破坏了。最后被活埋,这个人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3、魏收
魏收是北朝的三才子之一,《魏书》有他有负责,但是性格太阴柔了,喜欢搞小动作,喜欢受贿,所以《魏书》的质量大家可想而知了,哈哈,给他贿赂就写好的,有仇的就写不好的,这就毫无公正可言了。
4、冯道
冯道也是一位年轻好学的人,文采也非常的好,最后做官到了高位。但是他毫无气节,只管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为了当宰相,还向辽国称臣,你说可怕不可怕,被后人唾弃。

四大无耻文人是哪四位

四大无耻文人是哪四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四大无耻文人一般指的是谯周、王衍、魏收、冯道,他们其实都是很有才华的,但后来并没有将自己的才华用在正经的事上而导致被人厌恶。1、谯周(公元201年-公元270年):他的文学水平其实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六经上拥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对天文也有一定的涉猎,是蜀汉时期非常著名的学者,他虽有着高学问,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用到有用的地方,比如主张投降,因此也是遭到了很多文人的厌恶。2、王衍(公元256年-公元311年):王衍属于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玄学家,不仅长得很好看还非常有才华,但他并没有身为一个官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并且也抛弃了文人风骨,贪污腐败,爱慕虚荣。3、魏收(公元507年-公元572年):魏收从小就非常具有才华,曾与温子升、刑邵共同被称为“北朝三才子”,但后来由于他内心阴暗,喜欢报复,导致最后被很多人厌恶。4、冯道(公元882年-公元954年):冯道也是非常有名的,他的文采非常出众,但他在做官时丝毫没有职业操守,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关心他人,可以说是非常无耻的。

大陆四大无耻文人是谁 大陆四大无耻文人介绍

1、谯周(201-270年)
谯周为蜀汉大儒,精研六经,颇晓天文,门生众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便是他的学生。谯周以儒学见用,官至光禄大夫,为蜀汉学者之首,是公知中的公知,大咖中的大咖,俨然蜀地“精神教父”。
谯周虽极富学识,但在政治上属于“投降派”,对蜀汉政权的合法性经常提出质疑,一向反对北伐战略,并因劝后主投降获得封侯重赏。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对谯周深恶痛绝,认为其罪“通于天”,远过于后世的冯道。
2、王衍(256-311年)
王衍是西晋著名的玄学大家,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容貌俊雅,被朝野内外竞相推崇,世称“一世龙门”。王衍出身本来就好,再加上名气大,在仕途上自然是“平步青云”,最终做到宰相(司徒)。
王衍虽然身居高位,但为官全无操守,只想苟且偷生,加之崇尚浮华虚诞,引得世人纷纷效尤,极大败坏官场风气。公元311年,王衍为军阀石勒俘获,为求生竟劝其称帝,石勒鄙薄其为人,将其活埋。
3、魏收(507-572年)
魏收少有才名,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朝三才子”,在北齐朝负责编撰《魏书》。魏收性格阴暗,好挟私报复,凡与其有私憾者,著史必隐去“仇家”先人善政美德,凡向其行贿者则反之,曲笔失实处极多,故《魏书》有“秽史”之称。
魏收累官至宰相(尚书右仆射),但在任毫无作为,且畏祸保身,不能匡救时弊,大为时人所讥讽。
4、冯道(882-954年)
冯道年轻时勤奋好学,文采极佳。早年效力于军阀刘守光,后逃奔河东李克用,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帝,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职,位高权重,常被朝廷倚为柱石。
冯道虽然身居高位,但毫无节操,对丧君亡国毫不关心,只在意自己的地位是否稳固。为了当宰相,甚至还向辽国称臣,实在是奴颜媚骨、无耻至极,后世的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

大陆四大无耻文人都有什么事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万马齐喑,民不聊生,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却让郭沫若如鱼得水。彼时,他出神入化、风生云起的表演惊世骇俗。
冯有兰为了向中共表明心迹,他不惜自我否定、自我作践,声称自己“过去的学术著作都是没有价值的”。
早在文革之前中共历次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杨荣国便坚定立场,以对就传统、旧思想、旧道德的猛烈抨击崭露头角。
周一良吟诗给干校劳动的妻子:“凉风飕屁股,冷气入膀胱”,末了还加一句“你不觉得雄浑豪放吗?
“四大不要脸”较早见诸文字,是1964年10月17日周作人给香港鲍耀明的信中:“现在大学生中有一句话,说北京有四大不要脸,其余不详,但第一个就是他(郭沫若),第二个则是老舍。道听途说,聊博一笑耳。”当时的香港报刊列出了内地“四大不要脸”:郭沫若名列榜首,其次是冯友兰,老舍,臧克家。这是“四大不要脸”的第一个版本的文字来源。
1979年,著名儒学大师牟宗三在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化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政道与治道》的演讲。在谈到儒家的使命时,牟氏特别提及中国大陆的“四大不要脸”:亦如今日大陆上有所谓的“四大不要脸”,其中领衔的即是郭沫若与冯友兰。从牟氏的学术背景和当时的语境来看,他所谓的“四大不要脸”的后两位应当就是周一良、杨荣国。这是“四大不要脸”的第二个版本的出处。
被列入“四大不要脸”名单的老舍、臧克家、魏建功、林庚等,更多的是像一叶无依无傍扁舟,被历史的洪流所裹挟,多少有些无奈和无助。对于他们大可不必求全责备。骂人不要脸,多少有些尖刻,但中国文人之无形、无德,在全世界都是数得着的。而今,这样的风气非但并没有任何改观,而且愈演愈烈。早在一百多年前严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金玉良言,历久弥新。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百度[引用时间2018-4-2]

凭什么说臧克家是无耻文人,他对文学的贡献不是很大吗?

他的为人跟他对文学作出了贡献,并不相冲突。所以我们不可以因为他文学贡献大,就掩盖他的缺点。
不是很熟,我只知道郭沫若是真人渣,他人品差我就不多说了,关键是还喜欢抛人家祖坟,把定陵给挖了,里面的文物还无法保存全毁了,给中国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我感觉臧克家的一些缺点是可以理解的。应该不能称之为无耻文人。
个人认为可能是和当时的政治立场有关。和他的文学贡献是无关的。
我认为他的贡献和他的品行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他对文学的贡献很大,但是他的品行不是太好。
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评有哪些无耻文人,一般的说法四大无耻文人有好几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郭沫若、老舍、冯友兰、臧克家,第二个版本是郭沫若、冯友兰、周一良、杨国荣,第三个版本是周一良、冯友兰、魏建功、林庚。其他还有一些版本,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于上面提到的郭沫若我是非常认同的,因为我对他的那些事迹比较了解。他这个人简直是无耻至极,卖友求荣,屈从权势、私生活混乱。就算他的文学才华再出色,也掩盖不了他人品的低劣。至于上面提到的其他人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查了一下臧克家,得到的答案是他并没有传言中那样无耻,反正是不能和郭沫若相比。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民国的那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情况很不好,各路军阀割据混战,外国的势力也紧紧的盯着中国,试图通过在国内寻找新的代理人,来控制中国。清王朝的势力也还没有完全消失。那个时代,很多人做事情和选择都是身不由己,有时候为了活下来要做一些必要的妥协,只要不是危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没必要紧紧的盯着那些文人,看他们有一点不足之处就大肆辱骂和攻击。随随便便就把别人说成是“无耻文人”就太过严格了。臧克家就是那一批被人发现一点缺点,就被批为“无耻文人”的作家,其实他根本也没做什么特别令人诟病的事情。

老舍为什么成为四大无耻文人呢,请解释疑惑

那是香港反动文人的观点,不值一驳。
周作人是大汉奸,抗战胜利后即被关进监狱。他有什么资格评论新中国的文人?今天竟有人借汉奸的话攻击老舍,这正说明老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