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小报写什么内容,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大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5 01:15:11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中秋的手抄报内容有哪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中秋节 的 手抄报 ,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的手抄报1
当中秋节来临的时候,吃月饼、赏月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想在家里赏月那一定别有一般韵味吧!
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下,有几颗星星正调皮地眨着眼睛,深绿色的山岗,在宽阔夜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绮丽巍峨。转眼间,(山背、云层)后出现了一道亮光,是什么呢?原来是月亮从云层面在偷看我呢!
过了一会儿,月亮露出了小半边脸,好像小船倒扣在山顶,又好像一盏电灯,把可怕的夜空照得色彩缤纷。接着,月亮的肩上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慢慢地爬了出来。最后,它用尽全身力气,终于跳出了高山厚厚的云层。刹那间,似大玉盘的月亮洒下了皎洁的月光,顿时,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层柔和的薄纱,而蓝色的夜空此时变得一片浅蓝,好浅好浅。啊!此时,我真觉得这个世界好恬静、好柔美!
当我对这个月亮赞叹不已的时候,一朵乌云又一次遮住了月亮。于是,那美好的一切又暗了下来。然而,月亮却不甘示弱,仍然放射着光亮,给乌云镶上了一道亮光。一阵风吹来,乌云只好飘到一边去了,银光又照亮了整个小村。
在随后的几天日子里,我总能时不时的看见那被黑云遮住忽明忽暗的月亮,而每次看到,总会有些自己的想法: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有些人在学业上碰到了一些挫折,就半途而废,有始无终,但是,有些人却克服了这些困难和挫折,在新的道路上又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不是吗?
中秋节的手抄报2
中秋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在唐朝,就有了这个节日。
去年中秋节,正好和 国庆节 遇到了一起。因此,我们和小姨团圆在了一起。中秋节晚上,吃过团圆饭后,我们开车去了抱龙和公园。
路上没有太多的行人和车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映着那银白的月亮,真是天上月圆,人间清欢。
到了抱龙河畔后,我们就开始漫步。我、爸爸、小姨夫和妹妹走在前面,我们手牵手,形成了一个凹字。妈妈,姥姥和小姨走在后面。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说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知识,小妹妹在旁边,似懂非懂的看着我们,开心地笑着。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月亮显得格外皎洁。
突然,小妹妹停了下来,高声大喊:“月、月、月亮。”我们抬起来,凝视天上那轮明月,心中的烦躁、痛苦、不快乐的记忆,都随之散去。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那年十五的月亮却明净而圆满。那时的我,看着月亮发呆,我在回忆逝水年华,我在想嫦娥的 故事 。夜风从我的脸颊飘过,让我不禁打颤,就和水中的月亮一样,微微颤抖。“采薜荔兮水中,罾何为兮木上?”皎洁的月光,倒映在水中,被水波分割成了许多小块。这个世界,有多少的人,外出打工,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又有留守 儿童 ,在月圆之夜思念着自己的父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年的中秋节,让我们又一次团聚在了一起。

中秋节的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相关 文章 :
★ 中秋节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图片
★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 又简单又漂亮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图片
★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五年级
★ 中秋节的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的
★ 又简单又漂亮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手抄报
★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四年级
★ 中秋节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图片(2)

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大全

1.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大全
  中秋节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大全
  中秋节祝福语
  1、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人虽不至,心向往之。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2、今秋又是月圆时,清风只影度中秋,思念佳人千里外,明月传情表我心。祝你中秋节快乐,人月两圆!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送你一个月饼,无限的思念和祝福尽在其中,中秋节愉快!
  4、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幸福生活好甜!冬去春来似水如烟,一年中秋在眼前!流年不复返,人生须尽欢。中秋快乐!
  5、天上最美是圆月,人间最美中秋节。秋水长天共一色,花好月圆思切切。中秋来临之际,愿君幸福烦恼歇。
3.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大全
  中秋节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 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中秋团圆的手抄报内容

中秋团圆的手抄报内容如下
1、手抄报内容一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2、手抄报内容二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人民就有了“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3、手抄报内容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手抄报字怎么写内容

中秋节手抄报字怎么写内容如下:
1、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祝您和家人团团圆圆,幸福满满。
2、国庆佳节,普天同庆,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3、月到中秋分外明,佳节喜气伴你行。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团家圆事业成。
4、举国欢庆国庆节,花团锦簇中华情,家和国盛万事兴,祝福祖国更美好。
5、中秋国庆喜相逢,万家团圆贺中秋,花好月圆共欢乐,祝您幸福美满。
6、国庆佳节到,愿您在这团圆的日子里,享受家的温馨,感受爱的温暖。
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圆梦亦圆,天涯共此时。祝您中秋佳节快乐。
8、举国欢庆国庆节,神州大地共欢歌。愿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收获满满的幸福。
9、中秋佳节倍思亲,祝福祖国更繁荣。愿您在这个团圆的时刻,感受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10、团团圆圆过中秋,快快乐乐度佳节。祝您和家人一起享受团聚的快乐时光。
11、国庆佳节喜气浓,祝福祖国更繁荣。愿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12、中秋佳节到,愿您和家人一起品尝月饼,感受家的温馨和爱的力量。
13、举国欢庆国庆节,祝福祖国更美好。愿您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14、月圆中秋情意浓,家国情怀心中生。祝福祖国更强大,祝福人民更幸福。
15、中秋国庆喜相逢,团圆之夜共分享。愿您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16、国庆佳节到,愿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17、中秋佳节倍思亲,祝福祖国更繁荣。愿您在这个团圆的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18、举国欢庆国庆节,神州大地共欢歌。愿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19、中秋佳节到,祝福祖国更繁荣。愿您在这个团圆的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20、国庆佳节喜气浓,团团圆圆过大年。祝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小学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1.小学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1、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佚名《月夜思乡》
  7、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8、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9、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1、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3、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4、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5、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小学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1、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6、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7、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8、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9、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曹松《中秋对月》
  10、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1、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4、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5、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小学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盼望这天很久了,因为爸爸说要带我回老家。
  在回老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所以我们要回老家看爷爷奶奶。
  我们是第一个到爷爷奶奶家的。不久,姑妈一家也来了。下午,妈妈和姑妈开始准备晚饭,奶奶带我和哥哥去摘葡萄。摘完葡萄回到家里,妈妈和姑妈已经做好了满满一桌子菜。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开吃了,爷爷奶奶看着我们的吃相,开心地笑了。
  吃完晚饭,当我们在院子里赏月时,叔叔从宁波回来了。爷爷拿出来一个像盘子那么大的月饼说:“现在我们是真正的大团圆了,开始吃月饼了。”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还猜了一些字谜,院子里时不时响起我们的欢声笑语。
  这是我过得最快乐的中秋,我已经在期待着明年的中秋了。
4.小学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吃完饭后,就到楼上赏月,那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用金子做的大盘子。一些云在月亮前飘过似乎看见了传说中的嫦娥和她的玉兔,想起了有一个关于嫦娥的传说,这就是美丽动人的传说——嫦娥奔月。
  我们一家人围着一张大大的桌子,桌子中央放着一盒月饼,周围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和食物,整个屋子充满了家人团聚的气氛。好香呀!我情不自禁地用舌头舔了舔嘴巴,妈妈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可乐,我站起来和表姐干杯,妈妈他们开始干杯了,趁大家不发觉时,我在月饼盒里拿了一个水果味的月饼和表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
  我望着圆圆的月亮,感受着浓浓的亲情。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
5.小学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1、一轮明月,撒下万缕思念;一袭桂香,醉人的幸福在身边;一柄红烛,映红团聚的笑脸;一封月饼,品尝生活的香甜;一道祝愿,数不尽的好明天。中秋快乐!
  2、古色楼,黄河水,今宵明月天下美。紫金壶,白玉杯,盛来秋月万里辉。月饼甜,桂花香,阵阵清风绕回廊。人团聚,永相协,中秋节快乐!
  3、风含情,水含笑,中秋节要来到;丹桂香,明月照,坐享团圆话今朝;嫦娥舞,玉兔跳,天上人间共良宵;云飘飘,问候到,祝你心情更加好。
  4、国庆巧遇中秋万家欢,人生适逢盛世精神爽。祝您节日愉快、合家团圆,心想事成。愿你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成功!
  5、桂花香,菊花黄,月儿挂在头正央,我来为你祝福忙,愿您身体强壮似吴刚,事业好比明月光,生活更像月饼圆,一年更比一年强。祝您中秋节愉快。
  6、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幸福生活日日甜!冬去,春来,似水,如烟,一年中秋在眼前!流年不复返,人生需尽欢!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月圆梦亦圆。
  7、桂花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着甜蜜;满山的红叶,在晚风中飘扬着美丽;今宵的明月,在夜空中印刻着记忆。中秋佳节,真诚祝愿您万事如意!
  8、风干月光,把日子酿出美妙韵味;剪裁海潮,把思念裹出浪花味道;珍藏繁星,编织一串幸福珠宝,在中秋的时候把这一切送给你,愿花好月圆包围你!
  9、一轮明月,洒满九江。一年秋事,丰收在望。一杯醇酒,情谊久长。一种豪情,几分坦荡。一块月饼,甜蜜馨香。一句珍重,真情难忘。预祝中秋节快乐久长!
  10、隔空对月寄相思,知否,知否,最是这中秋佳节,道不尽,念亲友,情悠悠。飞鸿表心意,漫漫长路,相濡以沫结伴行。祝君:中秋快乐!

1一一2年级手抄报中秋节写什么内容

1一一2年级手抄报中秋节可以写这些:
一、中秋节手抄报内容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候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中秋又称为仲秋。
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盘似的朗朗明月,就会期盼着家人一起团聚,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相传古代齐国有一位丑女,名叫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天子在月光下见到无盐,觉得她美丽出众,就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灯塔、舞龙灯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习俗很多,形式也不一样,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听了我的介绍,你们都知道中秋的来历了吧?
二、中秋节手抄报内容2:
我们有一个节日是中秋,每当中秋节到来,有的人吃月饼,有的人团圆在一起吃饭。
在中秋节的时候,月亮非常亮,在这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之下,有很多大人,讲故事,说笑话,吃月饼,赏月,团圆,还有的品尝着瓜果,都在笑呵呵地过着中秋节。
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呢!有很多人说月亮上有嫦娥在走,其实不是,是有黑云弄住了。
看着这月亮,我情不自禁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我的爸爸在福建,但是我和他也可以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爸爸可以在福建赏月,我可以在家过中秋。
这中秋不但有美丽的月亮,又可以代表思念家人的感情。中秋,过得真快乐呀!
三、中秋节手抄报内容3:
在中国,有很多很多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是传统节日——中秋节。
听说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是最圆的,这一天还要吃月饼。我妈妈也帮我买了我最爱吃的伍仁月饼,还准备带我们一家人去一个赏月的好地方。
姐姐听说要去赏月,还买了一张小桌子,方便我们在赏月时可以在桌子边吃。我还去了一家超市买了一些小点心,准备赏月时吃。
一切准备好了,我们一家人出发了。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两个小时后我们到了,我们每个人吃得津津有味!顿时,我觉得我好幸福。我抬头看着月亮,我发现,我恋上了这美好的月光。

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字好

中秋节手抄报上写法如下:
1、中秋
这是中秋节的主题字,可以用大字体写在手抄报的中央位置。
2、团圆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节日,可以在手抄报上写上“团圆”两个字,表达对家人团聚的祝福。
3、月亮
中秋节的象征之一就是明亮的圆月,可以在手抄报上画一个圆圆的月亮,并写上“月亮”两个字。
4、月饼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是月饼,可以在手抄报上画一个可爱的月饼图案,并写上“月饼”两个字。
5、赏月
中秋节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赏月,可以在手抄报上画一个美丽的月亮和赏月的人群,并写上“赏月”两个字。
6、祝福
可以在手抄报上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例如“中秋快乐”“团圆幸福”等。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嫦娥奔月
中秋节传说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嫦娥奔月。故事讲述了嫦娥偷吃了仙丹后,身体变轻如燕,最终飞到了月亮上成为月宫仙子的传奇经历。
2、吴刚伐桂
吴刚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他因违抗玉帝的命令而被贬到月亮上砍伐桂树。尽管桂树每次被砍倒都会立刻生长出来,但吴刚却要永远重复这个劳动,成为了中秋节的代表性角色之一。
3、玉兔捣药
传说中,月亮上有一只可爱的玉兔,它每天都在忙碌地捣制长生不老药。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向往,也成为了中秋节的重要象征之一。
4、朱砂痣的传说
故事中,朱砂痣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与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丈夫去世后,她为了能再次与丈夫相见,每个月的中秋夜都会在月光下哭泣。最终,她化作了一颗明亮的星星,与丈夫相守在天空中。
5、月下老人
传说中的月下老人是主管姻缘的神祇,他常常以一个拄着拐杖、背着一个大红袋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梦中。人们在中秋节时祈求月下老人赐予美好姻缘和幸福的未来。
6、狐狸精的故事
故事中,狐狸精是一种变成人类模样的妖精。在中秋节的夜晚,狐狸精会化成一个美丽的女子,引诱男子迷失于月光之下。这个故事警示人们要保持警惕,避免受到欺骗和诱惑。

中秋节手抄报上的字写什么

中秋节手抄报上的内容如下: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个中秋,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圆月之下,在虫儿的歌声中,我度过了一个祥和欢乐地中秋。
2、轮明月照思亲,一缕桂香醉人间,一封月饼尝香甜,一声问候真挚送,一道祝福伴幸福。祝你阖家欢乐人团圆,生活幸福又美满。中秋快乐!
3、中秋节到,吉祥照耀。金桂飘香,明月皎皎。花好月圆,团圆完美。秋色怡人,好运福罩。
4、最美不过中秋夜,一轮秋月泛金波。花前月下影成对,金桂婆娑人婀娜。风清露白惹秋思,飞萤无声庆祥和。愿得美景与你赏,共度中秋快乐多。中秋快乐!
5、以中秋为圆心,量取祝福半径,绘幸福之圆;以思念为圆心,量取友情半径,绘团聚之圆;以牵挂为圆心,量取关怀半径,绘希望之圆。祝中秋快乐!
6、秋风徐徐,中秋已到。月亮照亮,美好中秋。中秋夜晚,赏月吃饼。月亮圆圆,格外皎洁。月饼香香,格外香甜。路遥千里,难断相思。人虽不至,心向往之。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7、中秋时节月儿圆,月蟾嫦娥舞玉桂。儿望万里把家归,亭台与亲赏灯会。月圆人圆家也圆,人旺财旺前途旺。中秋夜,千里一齐共婵娟。祝所有不能归家的天涯游子中秋欢乐,似月饼丰富美满,甜甜蜜蜜。
8、圆月挂天边,情字心中牵,寂寞嫦娥舞,千里共婵娟。月饼放嘴边,色香味俱全,亲朋齐相聚,把酒言欢,快乐无限。中秋节到了,愿君月圆人圆事事圆满,福事乐事好事不断,祝中秋节快乐!
9、一轮明月,撒下万缕思念;一袭桂香,醉人的幸福在身边;一柄红烛,映红团聚的笑脸;一封月饼,品尝生活的香甜;一道祝愿,数不尽的好明天。中秋快乐!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一、中秋节的含义:
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称为「中秋节」,民俗于是日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
二、中秋节的习俗:
1、中秋赏月每逢中秋来临,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赏月谈月也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2、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三、中秋节的诗句:
1、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2、唐·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意思是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采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3、宋·苏轼的《中秋月》: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意思是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唐·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意思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5、唐·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四、中秋节的传说和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淖鹁春桶?鳎?篝嗳⒘烁雒览錾屏嫉钠拮樱??墟隙稹:篝喑??蔗髁酝猓?杖蘸推拮釉谝黄穑?嗣嵌枷勰秸舛岳刹排?驳亩靼?蚱蕖?br>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五、中秋节的意义:
团圆庆贺。挖掘和弘扬中秋节中的团圆文化,发扬敬老孝亲、感恩父母的美德,也应该是中秋文化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