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求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总结
- 2、什么是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
- 3、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步骤有哪些?
- 4、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中如何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向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的范例
- 5、实验心得体会4篇
- 6、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测量实验的心得体会
- 7、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 8、如何证明基尔霍夫定律
- 9、光的衍射的本质??
求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8-1所示。
2.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电路常见的简单故障一般出现在连线或元件部分。连线部分的故障通常有连线接错,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断路等;元件部分的故障通常有接错元件、元件值错,电源输出数值(电压或电流)错等。
故障检查的方法是用用万用表(电压档或电阻档)或电压表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检查电路故障。
(1)通电检查法: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或电压表,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有电压,电压表测不出电压,或某两点不应该有电压,而电压表测出了电压,或所测电压值与电路原理不符,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2)断电检查法: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导通而无电阻(或电阻极小),万用表测出开路(或电阻极大),或某两点应该开路(或电阻很大),而测得的结果为短路(或电阻极小),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本实验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根据型号的不同,EEL—Ⅰ型为单独的MEL-06组件,其余型号含在主控制屏上)
2.恒压源(EEL—Ⅰ、Ⅱ、Ⅲ、Ⅳ、Ⅴ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种配置(1)+6 V(+5V),+12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图8-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8-1中。
表8-1 支路电流数据
各元件电压(V)
US1
US2
UR1
UR2
UR3
UR4
UR5
计算值(V)
测量值(V)
相对误差
4.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EEL—Ⅴ型无此实验)
在图8-1实验电路中,用选择开关已设置了开路、短路、元件值、电源值错误等故障,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首先用选择开关选择‘正常’,在单电源作用下,测量各段电压,记入自拟的表格中,然后分别选择‘故障1~5’,测量对应各段电压,与‘正常’时的电压比较,并将分析结果记入表8-3中。
表8-3 故障原因
故障1
故障2
故障3
故障4
故障5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总结:
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 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
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
它除了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和用于似稳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
但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是,即对通过含时电流的电路进行分析时,由于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时间的函数,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会有电动势E出现于闭合回路。所以,电场沿着闭合回路的线积分不等于零。此时回路方程应写作:
Σvk = E = - ΔΦ/Δt (磁场正方向与回路正方向相同时)
这是因为电流会将能量传递给磁场;反之亦然,磁场亦会将能量传递给电流。
对于含有电感器的电路,必需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加以修正。由于含时电流的作用,电路的每一个电感器都会产生对应的电动势Ek。必需将这电动势纳入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才能求得正确答案。
扩展资料:
基尔霍夫实验内容:
实验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8-1中。
3、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EEL—Ⅴ型无此实验)
在实验电路中,用选择开关已设置了开路、短路、元件值、电源值错误等故障,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首先用选择开关选择‘正常’,在单电源作用下,测量各段电压,记入自拟的表格中,然后分别选择‘故障1~5’,测量对应各段电压,与‘正常’时的电压比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尔霍夫定律(电学定律)
什么是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1859年基尔霍夫提出的定律热传导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基尔霍夫于1859年提出的,它用于描述物体的发射率与吸收比之间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实验结论在热力学平衡的条件下,各种不同物体对相同波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值都相等,并等于该温度下黑体对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求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二.原理说明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8-1所示2.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电路常见的简单故障一般出现在连线或元件部分。连线部分的故障通常有连线接错,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断路等;元件部分的故障通常有接错元件、元件值错,电源输出数值错等故障检查的方法是用用万用表或电压表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检查电路故障通电检查法: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或电压表,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有电压,电压表测不出电压,或某两点不应该有电压,而电压表测出了电压,或所测电压值与电路原理不符,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断电检查法: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导通而无电阻,万用表测出开路,或某两点应该开路,而测得的结果为短路,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本实验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6V,+12V,0~30V可调或双路0~30V可调。)3.EEL-30组件或EEL-53组件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接线端2.测量支路电流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图8-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8-1中表8-1支路电流数据各元件电压US1US2UR1UR2UR3UR4UR5计算值测量值相对误差4.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在图8-1实验电路中,用选择开关已设置了开路、短路、元件值、电源值错误等故障,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首先用选择开关选择‘正常’,在单电源作用下,测量各段电压,记入自拟的表格中,然后分别选择‘故障1~5’,测量对应各段电压,与‘正常’时的电压比较,并将分析结果记入表8-3中表8-3故障原因故障1故障2故障3故障4故障5什么是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分为节点电流定律和回路电压定律。节点电流定律指在电路中流进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回路电压定律指在任意一条闭合回路,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数据依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b节点:I1+I2=I3或I1+I2-I3=0e节点同b节点依照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左环路10V=I1×500Ω+I3×300Ω+I1×510Ω和右环路8V=I2×1000Ω+I3×300Ω+I2×220Ω三式联立可求解:I1,I2,I3,然后I3×300Ω即为电压表读数适中均按标量定义。扩展资料:波长分布规律:实际物体的辐射能的波长分布规律,随物体和温度而异。设实际物体辐射任一波λ的辐射能力为Eλ,在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相同波长的能力为E0λ。若Eλ/E0λ=常数,即物体的辐射能力与波长无关,则这种物体称为灰体。大多数工程材料在热辐射波长范围内接近于灰体。灰体的辐射能力E可表示为:式中C为灰体的辐射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表面状况及温度有关。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同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ε,等于各自的辐射系数之比ε=E/E0=C/C0。ε称为黑度,它代表物体的相对辐射能力。G.R.基尔霍夫发现,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率A的比值都相同,且该比值恒等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能力,即:此式称为基尔霍夫定律。它表明物体的吸收率与黑度在数值上相等,即物体的辐射能力越大,吸收能力也越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尔霍夫定律如何理解什么是基尔霍夫定律?或者描述为:假设进入某节点的电流为正值,离开这节点的电流为负值,则所有涉及这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步骤有哪些?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1、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电源、电阻、导线、万用表和电流表。
2、将 1 个电流表和 2 个电阻相连成为 W 型电路,并用电线连接在同一电源中(可以选择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3、使用万用表或电流表测量每个电阻的阻值,并记录下来。
4、打开电源,记录电流表的读数(I1),并关闭电源。
5、打开电源,恢复原来的电路,将另一根电流表插入到电路中,记录电流表的读数(I2)。
6、分别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使用已知的电阻阻值、电流表读数和电源电压计算每个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下降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
7、继续使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其它参数,如总电流、总电阻和总电压等,以及确定电路中不同部分的电势差。
8、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并进行检查评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可靠性。
注意事项:
在安装电路之前,先检查电源和其他器材是否安全。
当使用交流电源时,需要特别小心。
在使用电阻时,需要注意其功率和尺寸。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电流和电阻的单位,例如欧姆、安培和伏特。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支路的归纳和方向的规定,以确保正确的方程式。
仔细观察电路中每个部分的电势差和电流,以确保其符合物理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的规则。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中如何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向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的范例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3、运用multisim软件仿真。实验仪器可调直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实验电路板。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2、即对电路中任一借点而言,应有∑I=0,对任一闭合电路而言,应有∑U=0、实验内容与步骤1.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介入电路,令U1=6V,U2=12V。
3、(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用DGJ-04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三、实验步骤: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介入电路,令U1=6V,U2=12V。(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用DGJ-04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四、思考分析:
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解答:用万用表测量时,当接线反接时指针会反偏;记录数据时注意电流的参考方向,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若用直流数字电流表进行测量,显示结果会带有正负号,已经考虑了电流的方向。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试验电路中的任一节点,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正确性;选择中节点A,?有+=≈,即?I1+I2=I3,所以符合KCL定律。?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试验电路中的任一闭合回路,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正确性;?EFAD回路中,有++=,即UFA+UAD+UDE=U1,所以符合KVL定律。?
3、列出求解电压UEA和UCA的电压方程,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出他们的数值;UEA=UED+UDA?=+()=;UCA=UCD+UDA=+()=。
六、分析电路故障的方法,总结查找故障体会:
故障一:I1=0,I2=I3=,UAD?=,UFA=,UDE?=0,故应为FA开路;
故障二:UAD?=0,AD短路;
故障三:UAB=0,UFA=UAD?UDE?=,UCD?=?,CD开路。
实验心得体会4篇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当想要检验自己的所学时一需要做实验来检验。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心得体会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实验心得体会 大学数学实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大学数学实验作为一门新兴的数学课程在近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数学实验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为载体,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刚开始时学大学数学实验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恐惧感,因为对于它都是陌生的,虽然在学数值分析时接触过MATLAB,但那只是皮毛。大学数学实验才让我真正了解到了这门学科,真正学到了MATLAB的使用方法,并且对数学建模有了一定的了解。MATLAB在各个领域均有应用,作为数学系的学生对于MATLAB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相当震惊,真是太强大了。数学实验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丰硕。
第一节课我了解到了数学实验的一些基本发展史和一些基本知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完这门课,让我知道了原来数学与实际生活连接的是这么紧密,许多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对于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把问题简化,然后运用一些数学工具和方法去解决。
大学数学实验我们学习了MATLAB的编程方法,虽然仅仅只有一种软件,可是整本书可用分的数学知识一点都不少,比如插值、拟合、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等,现在终于知道课本上的知识如何用于实际问题了,真可谓应用十分广泛。
刚开始我对MATLAB很陌生,感觉这个软件很难,以为它就像C语言一样难学,而且这个软件都是英文原版,对于我这种英语很烂的人来说真是种噩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感觉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感觉很好玩。
我觉得学好这门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多运用matlab编写、调试程序2对于不懂得程序要尽量搞清楚问题出在哪3、与同学课下多多交流,课上多请教老师。
篇二:实验心得体会 作为高频电子的老师,高频基础实验可以说算得上是让学生一次崭新的实验尝试。比如说:新奇,原则性强等等,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悉,喜欢,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算起来虽只让学生做了六次实验,仅仅只是初步接触,当却感觉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些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要做好高频电子实验,需要意识到如下几点:
1、充分的预习是必要的。以往做电子技能实训与考核实验台电工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一下步骤,原理一带而过。这样做实验时便会吃大亏。一般在实验前得花上一个小时去预习。这样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2、需要预先对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在碰到问题时会合理的去分析问题。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有血的教训的,由于某个学生对过程中一个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出现了重做的悲惨命运。
3、对一些实验注意事项要在意。这里可不是说我弄坏了什么东西,而是基于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水火无情,电更无情。可能是由于我的原因吧,我每次让学生实验时,似乎对学生很不放心,可谓事必躬亲,再三叮嘱,这也有一个好处:试验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安生性也大大增加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总结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高频电子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的一些基本理论了。比方说lc谐振电路,频带的展宽等。让学生了解到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仪器便可以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中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想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考核台高频电子实验之所以会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被视为学校开放性实验室,与其在实验中和学生走在一起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这个实验室。
篇三:实验心得体会 本周主要进行电工实验设计和指导,经过一周时间,我们在辅导老师和辛勤帮助指导之下,完成了这次的实验任务,本次实验设计一共进行了四项,在进行实验之前,一定要把课本先复习掌握一下,以方便实验的经行和设计。我分别设计了对戴维南定理的验证试验,基本放大电路的实验,逻辑电路四人表决器的设计实验和六进制电路的设计实验,首先,在进行戴维南定理实验设计的时候,经过自己的资料查找和反复设计,排除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最终圆满的完成了实验任务及要求,在进行放大电路设计时就遇到了一定困难,也许是由于这些实验是电工教学中下册内容,在知识方面掌握还是不够,所以遇到了较多困难,通过老师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一步一步进行改进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放大电路的知识,更加深入的体会到有关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6进制的时候要了解芯片的作用,懂得该芯片的原理,最后设计的就是逻辑电路实验,每个实验的设计都经历许多的挫折,产生许多的问题,我们在出现的问题上对实验设计进行一步步的修改,这样还帮助我们弄懂了很多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无不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学习到电工知识的不足,让我们更加深入透彻的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我认为,这次的实验不仅仅更加深入的学习到了电工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今后宝贵的财富。通过电工实验设计,从理论到实际,虽然更多的是幸苦,但是学完之后,会发现我们收获的真的很多,所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次实验我们还利用了ewb软件绘图,这是一项十分有作用的软件,我们电工学学习此软件对今后学习帮助十分重大,所以这也是一项重大的收获。本次实验花了我较多时间,但是又由于实验周与考试安排较近,所以做的又有一定的匆忙性,实验设计上的缺陷还是很明显的,所以经过了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指正,十分感激大家的帮助,我想这次的实验设计所收获的点点滴滴,今后一定能对我们起到重要的帮助!
篇四:实验心得体会 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在大二上学期将要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路实验,从简单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到示波器的使用,再到一阶电路——,一共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妙。不过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知道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因此我想说,虽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下面我想谈谈我在所做的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过在做这个实验,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尽弃!
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通过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下的各种波形,并且通过毫伏表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毫伏表的读数。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电路实验,我的收获真的是蛮大的,不只是学会了一些一起的使用,如毫伏表,示波器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具体实验的能力。又因为在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现象,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特别有时当实验现象与我们预计的结果不相符时,就更加的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了,并且进行适当的调节。因此电路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测量实验的心得体会
电压用万用表测其中两根就可以了,电流用电流表咔住其中一条就可测,有电压,电流就可以算出功率!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
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形形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电路实验心得体会3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
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扩展资料:
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通过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下的各种波形,并且通过毫伏表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毫伏表的读数。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电路实验,我的收获真的是蛮大的,不只是学会了一些一起的使用,如毫伏表,示波器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具体实验的能力。又因为在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现象,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
特别有时当实验现象与我们预计的结果不相符时,就更加的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了,并且进行适当的调节。因此电路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都通过饰演的方法验证KCL就是通过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KVL就是通过任一回路的电压为零。
高一不学这个吧,你可以在一个节点的三处都没电流,发现流入的等于流出的
如何证明基尔霍夫定律
这不是我做过的大二电路实验吗?可惜俺没做过,实验报告都是抄的!
不过,基尔霍夫定律不就是闭合回路内的电压向量和为零吗,你就测量ab bc ac之间的关系,注意正负,他们的代数和几乎为零,肯定有误差,而且误差还得分析。
误差产生原因:除了一些任何实验都有的温度、湿度、仪器自身原因外,你在测量的时候,ab 、bc长度直接导致了测量的实际电阻的变化,而你在计算的时候没把导线的电阻计算在内,懂我的意思吗?
直接问你同学吧,或者抄,方便多了 。实在不行给个参照http://wenku.baidu.com/view/bf86e106e87101f69e3195c1.html
光的衍射的本质??
首先说明一下,我不是复制什么东西,但是这些问题要解释清楚,必须用理论说明,一个物理现象最完美的解释就是上升到理论,光说实验现象说明不了问题!
(1)为什么有人说衍射和干涉有关?衍射是一个波和障碍物(或孔)的事,而干涉是两个波的事啊~
答:因为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波,在其波面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新的波源,而其后面的光波的形状,可以看成是这些无限多的小次波源发出的光波在空间相干叠加的结果,即次波源干涉的结果,所以可以认为衍射现象就是光波面在有障碍物的时候,排除掉障碍物部分的次波源,在有狭缝的时候,只计算狭缝内的次波源干涉形成的图样,事实上他们也经过计算得出,当小孔或者是障碍物跟波长相比拟的时候,次波源的叠加就能形成好像没有障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衍射了!所以衍射不仅跟干涉有关,而且是跟无限多的光波干涉有关,而你的理解太片面,干涉不仅仅 是两束光干涉的事情,多束光也可以干涉的!
(2)如果说障碍物很小时对波的影响很小,所以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行,那为啥孔很小时波能衍射的很厉害呢?
答:因为根据惠更斯费内尔原理,已经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定律,通过障碍物所在波面上所以次波源的积分得出,其障碍物后面的波面跟前面是一样的,同样道理,积分算出,小孔也是这个效果,但是不同的是,障碍物后面的光强大,小孔后面的光强小!所以还是不同的,从宏观上看,好像是绕过障碍物,实际上,障碍物还是挡掉了部分光能(你可以这么理解一下,当你拿一个手电照一个物体的时候,只有一个影子,但当你拿许多手电从不同方向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后面的影子淡了,如果是无限多个,那么这个影子可以淡到认为没有,这跟衍射很类似,同样,你那一个手电照一个小孔的时候,如果这个孔跟你手电光束一样宽,那么光是不是就跟没有被挡着直接过去一样了,但是这样的说法只能帮你理解,绝对不是完全正确的,完全正确的要考数学来证明!)
(3)波它衍射就衍射吧,为什么单缝衍射图像是一个宽的亮线旁边,还有一些稍暗也稍窄些的亮线呢?
这个也是用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可以直接算出来,那个地方谱线多宽,光强多大,边上稍微暗一些的暗多少,离中间多远,可以很精确的算出来,至于为什么,就是因为单缝上所有次波源相互干涉,而这些干涉形成了那样的条纹,(狭缝虽然小,但是也是有宽度的,只要对这个宽度上的波源用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积分就行了)。
如果这么说,你还是觉得不过瘾,那就去书店看赵凯华的《光学》吧,这本书是大学基础教材,如果你还是觉得一头雾水,那就算了吧,你的知识层面达不到,就不要钻那个牛角尖,就好比我不是学生物的,你跟我讲生物上神经系统的原理,我就是再聪明也听不懂一样,隔行如隔山!
1)当然有关了,通过衍射推测出光是波!然后用干涉证明光是波!总之是离不开光的波动性.
2)这你不要搞错了啊,孔是孔障碍是障碍,至于为什么是这样,那是很多人通过很多实验总结出的规律.
3)完美的实验,亮度绝对是一样,你做的廉价实验肯定会出这种的,具体原因我也忘了,以前老师讲过好像是纸不平神马的.
哥们学学量子力学吧!中间宽是因为中间的概率大,边上窄是因为概率小》
光衍射的本质是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
在经典物理学中,波在穿过狭缝、小孔或圆盘之类的障碍物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传播。假设将一个障碍物置放在光源和观察屏之间,则会有光亮区域与阴晦区域出现于观察屏,而且这些区域的边界并不锐利,是一种明暗相间的复杂图样。
除此之外,当光波穿过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时,或当声波穿过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不均匀的介质时,也会发生类似的效应。
扩展资料
光衍射的应用:
①衍射用于光谱分析。如衍射光栅光谱仪。
②衍射用于结构分析。衍射图样对精细结构有一种相当敏感的“放大”作用,故而利用图样分析结构,如X射线结构学。
③衍射成像。在相干光成像系统中,引进两次衍射成像概念,由此发展成为空间滤波技术和光学信息处理。光瞳衍射导出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
④衍射再现波阵面。这是全息术原理中的重要一步。
⑤X光的衍射可用于测定晶体的结构,这是确定晶体结构的重要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