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解释,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7 19:02:17 浏览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舍本逐末啥意思?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的意思是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舍:舍弃。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逐:追求。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出自《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译文:“采铜铸钱,一年十万人不耕种……弃本逐末,耕田的人不能有半数,邪恶不可能禁止,起源于钱。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贪小失大(tān xiǎo shī dà)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自北齐的刘昼《贪受》: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卒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译文:蜀国国君生性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讨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涧十分险峻,军队没有路可以通往蜀国。于是秦军雕凿石牛,把许多贵重的东西放在牛的后面,号称为“牛粪”。用来送给蜀国。蜀国国君贪图宝物,就劈开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个大力士用来迎接石牛。秦惠王率领军队紧随其后,从而导致蜀国毁灭蜀国国君死了,因小利失去国家而被天下的人耻笑。
2、反义词
溯本求源(sù běn qiú yuán),追寻根本,探求起源,溯:追寻;本:事物的根本;求:探索,寻求;源:源头。
出自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二:“一辆汽车碰在一株老树上,并没伤人……谁能刨根问 底的要证据。”
中华成语大词典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放弃事物的根本和主要方面,追求细枝末节。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句]赵匡胤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君主,不舍本逐末,关照农民与农业,很少顾及自己。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中华成语大词典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一、基本解释
舍本逐末: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只在枝节上下功夫。
二、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三、同义词
轻重倒置、损本逐末、本末倒置。
四、成语举例
1.你的做法有点舍本逐末,结果是得不偿失。
2.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成语“舍本逐木”是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自】:《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舍本逐末成语释义及造句

舍本逐末,汉语 成语 ,拼音为shě běn zhú mò,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舍本逐末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舍本逐末成语解析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二、舍本逐末成语 近义词
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
舍本求末 [ shě běn qiú mò ]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轻重倒置 [ qīng zhòng dào zhì ]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弄颠倒了。
三、舍本逐末成语 造句
1、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2、勿竭泽而渔。勿杀鸡取卵。勿舍本逐末。
3、你放着主要矛盾不管,却抓住次要矛盾不放,真是舍本逐末,这样咋能把工作做好!
4、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
5、也有可能整个行动会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6、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7、他们每次开会都舍本逐末,不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只在末节上大做 文章 。
8、像这类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没有少做。
9、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10、假想一下,如果成天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舍本逐末,那么成功会垂青于你吗?
11、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12、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
13、舍本逐末的事要尽量少干。
14、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舍本逐末是不好的。
15、你的做法有点舍本逐末,结果是得不偿失。
16、请问赵老,那它的原主人为什么要这样舍本逐末呢?
17、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呢?
18、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劝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19、当然,他也不会牺牲分身,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20、若是象形而取形,只会是舍本逐末,难以有所精进。
21、总的来说,他玩心太重,甚至舍本逐末,确实不适合做神具测评师。
22、如此赢赢狗狗,自以为得计,却是舍本逐末。
23、朕知道你辛苦了,但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要舍本逐末。
24、大哥教训的是,我倒是舍本逐末了。
25、老王行事有些舍本逐末,该严格的他马马虎虎,可随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26、如此对于财政的聚焦使事情舍本逐末。
27、看问题如果只强调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就会舍本逐末。
28、你因为舍本逐末才出了麻烦!
29、处理事情如果舍本逐末,一定越弄越糟。
30、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舍本逐末,怎能有效率呢?

舍本逐末成语释义及造句相关文章:
★ 什么是舍本逐末及其造句
★ 舍本逐末的造句集锦
★ 舍本逐末的成语接龙和解释
★ 舍本逐末的典故
★ 舍本逐末的历史典故
★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什么
★ 舍本逐末成语接龙及故事
★ 本末倒置成语含义及反义词
★ 本末倒置成语解释和造句
★ 10个成语解释并造句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例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遂末的意思是?

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放弃重要性的来换取不重要的。
【汉语文字】舍本逐末
【汉语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 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 舍本求末
【反义词】 追本求源、追根寻源
【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1]
【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的意思

【词目】舍本逐末
【解释】
舍:舍弃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逐:追求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
【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

舍本逐末的读音,是什么意思?词语解释及出处

拼 音: shě běn zhú mò 释 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 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 例: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322 成语 舍本逐末 注音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汉语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 指人民不务农业而从事工、商。 #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 后用「舍本逐末」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舍本治末」、「舍本就末」 典源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1>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 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 民舍2>本而事3>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4>;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5>。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6>;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7>,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注解〕(1)典故或见于《战国策.齐策四》。 (2)舍:通「舍」,音ㄕㄜˇ,舍弃。 (3)事:从事。 (4)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少。 约,减少。 (5)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6)好智:喜爱耍小聪明。 好,音ㄏㄠˋ。 (7)巧法令:工于玩弄法令。 〔参考资料〕《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典故说明 「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 「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 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 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 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 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 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 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 书证 01.《抱朴子.外篇.自叙》:「洪禀性尪羸,……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 02.南朝陈.庾僧渊〈代答张君祖〉诗:「舍本而逐末,悔吝生有情。」 03.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04.《宦海》第一回:「放著一班做官的人,不先去考察他们的程度,却只嫌著百姓们的程度不合,岂不是舍本逐末么?」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使用类别】用在「不知轻重」的表述上。 【例  句】<01>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02>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03>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劝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04>他们每次开会都舍本逐末,不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只在末节上大做文章。 <05>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 近义词: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反义词: 追本穷源 辨识 参考语词 舍本事末,舍本问末,舍本务末,背本趋末,弃本逐末,弃本就末,舍本理末,背本逐末,舍本逐末,舍本即末,逐末舍本,损本逐末,逐末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