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碳酸铜可溶吗
- 2、碳酸铜存在吗
- 3、碳酸铜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吗?
- 4、碱式碳酸铜俗称
- 5、碳酸铜什么颜色
- 6、碳酸铜的俗名
- 7、碳酸铜是剧毒气体吗?
- 8、碳酸铜的化学式
- 9、碳酸铜如何制取
- 10、碳酸铜什么颜色沉淀
碳酸铜可溶吗
碳酸铜是不可溶的。
一、碳酸铜的溶解性
碳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O?,是一种蓝绿色的铜盐。在水中,会形成蓝绿色的悬浮液,不会与水反应形成溶液。因为碳酸铜的溶解度非常低,几乎不溶于水。
二、碳酸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碳酸铜的物理性质表现
碳酸铜是深蓝色粉末,无气味,微溶于水。碳酸铜的密度为3.9g/cm3,熔点为200℃,沸点为333.6℃,闪点为169.8℃。在水中,几乎不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稍大。
2、碳酸铜的化学性质表现
碳酸铜是一种弱酸盐,溶于酸,不溶于氨水。遇水立即双水解为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的混合物,这也是化学教材溶解度表中碳酸铜为“一”的原因。与氯化钡等产生沉淀,同时会生成氢氧化铜。碳酸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碳。
三、碳酸铜的广泛应用
碳酸铜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和杀虫剂,尤其在果树和葡萄园中常用。在畜牧业中,碳酸铜被用作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在工业上,碳酸铜被用于电镀、陶瓷、玻璃、涂料一些领域。
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1、利用硫酸铜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铜。
操作简单、反应迅速、成本低等优点。在反应过程中,硫酸铜和碳酸钠发生双替换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铜。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碳酸铜产品,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洗涤过程。
2、利用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铜。
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副产物等优点。在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铜和水。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碳酸铜产品,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洗涤过程。
碳酸铜存在吗
碳酸铜存在。
碳酸铜是铜的碳酸盐,为蓝绿色粉末状固体。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碳酸铜遇水立即双水解为氢氧化铜和碱式碳酸铜的混合物(具体产物视溶液酸碱性而定)。目前尚未制得纯净的碳酸铜,仅制得其配合物Cu(en)2CO3·2H2O和Cu(NH3)2CO3等。
碳酸铜又称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颜色翠绿。
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也溶于氰化物、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水溶液而形成铜的络合物。在水中煮沸或在强碱溶液中加热时则可生成褐色的氧化铜,在200℃下分解成黑色氧化铜。在硫化氢气氛中不稳定,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1、通过模拟铜在自然条件下生锈的反应制备。在一个试管中放入铜粉,加水淹没铜粉的一半,通入O2和CO2,盖好试管塞,静置。每半小时用玻璃棒搅拌铜粉,待生成铜绿即可。
2、由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制备。在CuSO4溶液中加入Na2CO3,可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化学式是: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
3、由NaHCO3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制备。在CuSO4溶液中加入NaHCO3,可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化学式是:2CuSO4+4NaHCO3=Cu2(OH)2CO3↓+3CO2↑+H2O+2Na2SO4。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碳酸铜
碳酸铜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吗?
在常温下,碳酸铜(CuCO3)不会与氧气(O2)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碳酸铜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它在常温下不会自发地分解或与氧气反应。因此,碳酸铜在常温下与氧气之间没有直接的反应。
然而,当碳酸铜受热时,它会分解为氧化铜(CuO)和二氧化碳(CO2)的混合物。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
CuCO3(固体) → CuO(固体) + CO2(气体)
这个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克服碳酸铜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加热碳酸铜才能观察到这个反应。在常温下,碳酸铜与氧气之间不会发生直接的反应。
碱式碳酸铜俗称
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或铜锈。
拓展:
中文名:碱式碳酸铜
中文别名:碳酸铜;基本的,碱性的;碳酸二羟铜;盐基性碳酸铜;碳酸铜(Ⅱ)碱式;铜绿;碳酸铜;盐基碳酸铜;C.I. 颜料蓝30;碳酸二羟铜(II), CU 55% MIN,俗称孔雀石、铜绿。
碱式碳酸铜化学分子结构式
因为 Cu2(OH)2CO3中 含有OH - (氢氧根),也含有CO3 2-(碳酸根),故取名"碱式碳酸铜"。
英文名:basic cupric carbonate
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也有写作CuCO3·Cu(OH)2,颜色翠绿,在自然界中铜通常以此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不溶于水。碱式碳酸铜一般常称为铜锈或铜绿。
碳酸铜什么颜色
碳酸铜蓝绿色。
拓展资料:
碳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O3,纯净的碳酸铜为灰色固体。碳酸铜遇水立即双水解为碱式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故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
碳酸铜遇水立即双水解为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的混合物,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这也是化学教材溶解度表中碳酸铜为“—”的原因。
铜(Cuprum)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
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二价铜盐是最常见的铜化合物,其水合离子常呈蓝色,而氯做配体则显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石存在。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形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碳酸铜的俗名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碳酸铜、硫酸铜呈绿、蓝色;氧化铜呈黑、灰色;
CuCO3在溶液中不存在,一经生成就会立即变为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 .也就是可溶性Cu2+与CO32-反应不会生成CuCO3,而是生成CuCO3·Cu(OH)2
碱式碳酸铜
分子式: CuCO3·Cu(OH)2
分子量: 221.1
性质: 碱式碳酸铜也称之为碳酸铜,为孔雀绿色、细小无定形粉末,是铜表面上所生成的绿锈的主要成分。不溶于冷水和醇,溶于酸,并形成相应的铜盐。溶于氰化物、氨水、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中,形成铜的结合物。密度3.36~4.03。加热到200℃时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它是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是制造焰火、油漆的原料,是原油储存时的脱碱剂。也用于电镀、防腐和分析试剂。农业上用作杀虫剂、杀菌剂和磷毒的解毒剂。也可作饲料中铜的添加剂。
碱式碳酸铜又称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为细小颗粒的无定形粉末,其密度3.85。不溶于冷水和醇,溶于酸并形成相应铜盐,溶于氰化物、氢氧化钠、铵盐和碱金属的碳酸盐的水溶液而形成铜的配合物。在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中煮沸时,生成褐色氧化铜,在200℃下分解成黑色氧化铜。在硫化氢气氛中不稳定。碱式碳酸铜按CuCO2:H2O的比值不同而存在十几种形式的化合物。工业生产中,其分子式为CuCO·C(OH)2·xH2O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08%,其分解温度为200-220℃。低毒。
碳酸铜实在是很不稳定的,常见形式确是碱式碳酸铜。估计这里的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货真价实的碳酸铜!
碳酸铜可能不存在,我们老师也有说过,不过在目前还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暂时是认为为浅蓝色,目前也在进一步研究中。另外如果碳酸铜等同于碱式碳酸铜的说法似乎按我个人的看法是错误,两者一个是正盐,一个是碱式盐,不能等同;如果说碳酸铜不稳定,溶于水形成碱式碳酸铜,故碱式碳酸铜是碳酸铜的常见形式的话我就赞成。
碳酸铜是剧毒气体吗?
碳酸铜门远微溶物质,属于沉淀。有毒,吃了会和胃里的盐酸反应电离出铜离子使人中毒。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碳酸铜不是剧毒气体
碳酸铜是一种蓝绿色的铜盐,目前尚未制出纯净的碳酸铜,只合成了Cu(en)2CO3·2H2O和Cu(NH3)2CO3等配合物
亮绿色孔雀石(CuCO3·Cu(OH)2)和蓝色蓝铜矿(Cu3(CO3)2(OH)2)是天然存在的两种碱式碳酸铜
氢氧化铜溶于碳酸钾溶液生成深蓝色配位离子溶液。铜盐溶液与过量碳酸钾生成K2[Cu(CO3)2](暗蓝色)、K2[Cu(CO3)2]·2H2O(亮蓝色)与K2[Cu(CO3)2]·4H2O(浅蓝绿色)。
碳酸铜的化学式
碳酸铜的化学式
分子式:CuCO3
分子量:123.5549
碳酸铜是铜的碳酸盐,为蓝绿色粉末状固体。
合成方法
1.碳酸铜和碳酸氢铜实际是不存在的。在稀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或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铜悬浮液中,都可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碱式碳酸铜可看做由氢氧化铜与碳酸铜组成的,实际有氢氧化铜合一个碳酸铜与氢氧化铜合二个碳酸铜两种。前者化学式为CuCO3·Cu(OH)2,是一种草绿色的单斜系结晶纤维状的团状物,或深绿色的粉状物。由溶液中所得沉淀物初显绿色,放置后在溶液中变成暗绿色。它有毒,是铜表面上所生成的绿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后者化学式为2CuCO3·Cu(OH)2,深天蓝色,很亮的单斜系晶体,或紧密的结晶团状物。它不溶于水,溶于氨水和热而浓的碳酸氢钠溶液而成蓝色,在300℃时分解。
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碳酸铜遇水立即双水解为氢氧化铜和碱式碳酸铜的混合物(具体产物视溶液酸碱性而定)。
目前尚未制得纯净的碳酸铜,仅制得其配合物Cu(en)2CO3·2H2O和Cu(NH3)2CO3等。
性质与稳定性
1.热分解排出有毒的含铜烟雾。
2.碳酸铜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遇水产生碱式碳酸铜和氢氧化铜。
(1)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也溶于氰化物、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水溶液而形成铜的络合物。在水中煮沸或在强碱溶液中加热时则可生成褐色的氧化铜,在200℃下分解成黑色氧化铜。在硫化氢气氛中不稳定,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碱式碳酸铜按CuCO3:H2O的比值不同而存在十几种形式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则吸湿并放出二氧化碳,慢慢的变为绿色的孔雀石组成。在自然界以蓝铜矿的形式存在。
(2)氢氧化铜是蓝色或蓝绿色凝胶或淡蓝色结晶粉末,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难溶于水,受热分解,微显两性,溶于酸、氨水和氰化钠,易溶于碱性甘油溶液中,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黑色氧化铜和水。
Cuco3!
碳酸铜如何制取
实验室中碳酸铜,可以用硫酸铜和碳酸钠自制,取农用硫酸铜晶体(化工原料公司或生产资料门市部有售)和食用碱面分别溶于水。然后往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产生足量的沉淀。具体反应如下:
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
将沉淀洗涤过滤后阴干,再在水浴上蒸干即可。
碳酸铜什么颜色沉淀
碳酸铜蓝色沉淀。
碳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O3,纯净的碳酸铜为灰色固体。碳酸铜遇水立即双水解为碱式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故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化学性质:碳酸铜遇水立即双水解为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的混合物,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这也是化学教材溶解度表中碳酸铜为“—”的原因。
碳酸铜是铜的碳酸盐,为蓝绿色粉末状固体。主要用作与制备其他铜盐、固体荧光粉激活剂、杀虫剂、种子处理杀菌剂等。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氢键供体数量:0。氢键受体数量:3。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互变异构体数量:0。
Cu2+和(CO3)2-离子混在一起会发生双水解反应
两种酸堿弱电解质混一起加速了原本缓慢的水解反应,使得反应进行完全。一个生成Cu(OH)2沉淀一个放出CO2气体。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过Cu2+离子,所以有人说是蓝色的。
一般情况下这种物质的颜色无法直接观察(因为会反应),而且难析出晶体,即使能得到也极不稳定,所以讨论它的颜色并没有意义,也没有确切的定论可言,知道为什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