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首300首,唐诗三百首是哪三百首?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5 23:03:50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唐诗300首》都有哪300首诗

唐诗300首(目录) 之一001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026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002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027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003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028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004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029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005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030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006 李白:月下独酌 031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007 李白:春思 032 韦应物:东郊 008 杜甫:望岳 033 韦应物:送杨氏女 009 杜甫:赠卫八处士 034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010 杜甫:佳人 035 柳宗元:溪居 011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036 王昌龄:塞上曲 012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037 王昌龄:塞下曲 013 王维:送别 038 李白:关山月 014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039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015 王维:青溪 040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016 王维:渭川田家 041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017 王维:西施咏 042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018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043 李白:长干行 019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044 孟郊:烈女操 020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045 孟郊:游子吟 021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046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022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047 李颀:古意 023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048 李颀:送陈章甫 024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049 李颀:琴歌 025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050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之二051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076 王维:洛阳女儿行 077 王维:老将行 078 王维:桃源行 079 李白:蜀道难 080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081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082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083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084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085 李白:将进酒 086 杜甫:兵车行 087 杜甫:丽人行 088 杜甫:哀江头 089 杜甫:哀王孙 090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091 张九龄:望月怀远 09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93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094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095 沈全期:杂诗 096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097 王湾:次北固山下 098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099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00 李白:赠孟浩然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052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053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05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055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056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057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058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05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60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061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062 杜甫:寄韩谏议 063 杜甫:古柏行 064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065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066 韩愈:山石 067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068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069 韩愈:石鼓歌 070 柳宗元:渔翁 071 白居易:长恨歌 072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073 李商隐:韩碑 074 高适:燕歌行并序 075 李颀:古从军行 之三101 李白:渡荆门送别
102 李白:送友人
103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104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05 杜甫:月夜
106 杜甫:春望
107 杜甫:春宿左省
108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
109 杜甫:月夜忆舍弟
110 杜甫:天末怀李白
111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12 杜甫:别房太尉墓
113 杜甫:旅夜书怀
114 杜甫:登岳阳楼
115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16 王维:山居秋暝
117 王维:归嵩山作
118 王维:终南山
119 王维:酬张少府
120 王维:过香积寺
121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22 王维:汉江临眺
123 王维:终南别业
124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5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6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27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28 孟浩然:过故人庄
129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30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31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32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33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34 刘常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135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36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37 刘长卿:新年作
138 钱起:送僧归日本
139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40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41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142 韩□(“雄”右半换“羽”):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43 刘脊虚:阙题
144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45 卢纶:李端公
146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7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48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49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50 刘禹锡:蜀先主庙
之四151 张籍:没蕃故人
15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53 杜牧:旅宿
154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55 许浑:早秋
156 李商隐:蝉
157 李商隐:风雨
158 李商隐:落花
159 李商隐:凉思
160 李商隐:北青萝
161 温庭筠:送人东游
162 马戴:灞上秋居
163 马戴:楚江怀古
164 张乔:书边事
165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166 崔涂:孤雁
167 杜荀鹤:春宫怨
168 韦庄:章台夜思
169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170 崔颢:黄鹤楼
171 崔颢:行经华阴
172 祖咏:望蓟门
173 李颀:送魏万之京
174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176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77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78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179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80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81 王维:酬郭给事
182 杜甫:蜀相
183 杜甫:客至
184 杜甫:野望
185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86 杜甫:登高
187 杜甫:登楼
188 杜甫:宿府
189 杜甫:阁夜
190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191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192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193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194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195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96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97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198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199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00 韩□:同题仙游观 之五201 皇甫冉:春思
202 卢纶:晚次鄂州
203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204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05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
206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207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
208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
209 李商隐:锦瑟
210 李商隐:无题
211 李商隐:隋宫
212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213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214 李商隐:筹笔驿
215 李商隐:无题
216 李商隐:春雨
217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218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219 温庭筠:利洲南渡
220 温庭筠:苏武庙
221 薛逢:宫词
222 秦韬玉:贫女
223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224 王维:鹿柴
225 王维:竹里馆 226 王维:送别
227 王维:相思
228 王维:杂诗
229 裴迪:送崔九
230 祖咏:终南望馀雪
231 孟浩然:宿建德江
232 孟浩然:春晓
233 李白:夜思
234 李白:怨情
235 杜甫:八阵图
236 王之涣:登鹳雀楼
237 刘长卿:送灵澈
238 刘长卿:弹琴
239 刘长卿:送上人
240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241 李端:听筝
242 王建:新嫁娘
243 权德舆:玉台体
244 柳宗元:江雪
245 元稹:行宫
246 白居易:问刘十九
247 张祜:何满子
248 李商隐:登乐游原
249 贾岛:寻隐者不遇
250 李频:渡汉江 之六251 金昌绪:春怨
252 西鄙人:哥舒歌
253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254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255 李白:玉阶怨
256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
257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
258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259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
260 李益:江南曲
261 贺知章:回乡偶书
262 张旭:桃花溪
263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64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65 王昌龄:闺怨
266 王昌龄:春宫曲
267 王翰:凉州词
268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69 李白:下江陵
270 岑参:逢入京使
271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72 韦应物:滁州西涧
273 张继:枫桥夜泊
274 韩□:寒食
275 刘方平:月夜
276 刘方平:春怨
277 柳中庸:征人怨
278 顾况:宫词
279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80 刘禹锡:乌衣巷
281 刘禹锡:春词
282 白居易:后宫词
283 张祜:赠内人
284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285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286 张祜:题金陵渡
287 朱庆馀:宫词
288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289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290 杜牧:赤壁
291 杜牧:泊秦淮
292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93 杜牧:遣怀
294 杜牧:秋夕
295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296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297 杜牧:金谷园
298 李商隐:夜雨寄北
299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300 李商隐:为有
301 李商隐:隋宫
302 李商隐:瑶池
303 李商隐:嫦娥
304 李商隐:贾生
305 温庭筠:瑶瑟怨
306 郑畋:马嵬坡
307 韩□:已凉
308 韦庄:金陵图
309 陈陶:陇西行
310 张泌:寄人
311 无名氏:杂诗
312 王维:渭城曲
313 王维:秋夜曲
314 王昌龄:长信怨
315 王昌龄:出塞
316 王之涣:出塞
317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
318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
319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
320 杜秋娘:金缕衣

唐诗三百首是哪三百首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并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关山月 子夜秋歌 长干行 列女操 游子吟 登幽州台歌 古意 琴歌 送陈章甫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夜归鹿门山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寄韩谏议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渔翁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韩碑 燕歌行·并序 古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蜀道难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二 行路难 将进酒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泛 终南别业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江上有怀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新年作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阙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送李端 喜见外弟又言别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蜀先主庙 没蕃故人 草 旅宿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蝉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送人东游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书边事 除夜有怀 孤雁 春宫怨 章台夜思 寻陆鸿渐不遇 黄鹤楼 行经华阴 望蓟门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送魏万之京 登金陵凤凰台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积雨辋川庄作 赠郭给事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二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四 咏怀古迹·其五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赠阙下裴舍人 寄李儋元锡 同题仙游观 春思 晚次鄂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西塞山怀古 遣悲怀·其一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三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锦瑟 无题 隋宫 无题·其一 无题·其二 筹笔驿 无题 春雨 无题·其一 无题·其二 利州南渡 苏武庙 宫词 贫女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鹿柴 竹里馆 送别 相思 杂诗 送崔九 终南望余雪 宿建德江 春晓 夜思 怨情 八阵图 登鹳雀楼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秋夜寄邱员外 听筝 新嫁娘 玉台体 江雪 行宫 问刘十九 何满子 登乐游原 寻隐者不遇 渡汉江 春怨 哥舒歌 长干行·其一 长干行·其二 玉阶怨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四 江南曲 回乡偶书 桃花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曲 凉州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逢入京使 江南逢李龟年 滁州西涧 枫桥夜泊 寒食 月夜 春怨 征人怨 宫词 夜上受降城闻笛 乌衣巷 春词 后宫词 赠内人 集灵台·其一 集灵台·其二 题金陵渡 宫词 近试上张水部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其一 赠别·其二 金谷园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为有 隋宫 瑶池 嫦娥 贾生 瑶瑟怨 马嵬坡 已凉 金陵图 陇西行 寄人 杂诗 渭城曲 秋夜曲 长信怨 出塞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二 清平调·其三 出塞 金缕衣
【第一卷: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其一
张九龄:感遇·其二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其一
杜甫:梦李白·其二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送别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第二卷:五言乐府】
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秋歌
李白:长干行
孟郊:列女操
孟郊:游子吟
【第三卷:七言古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李颀:古意
李颀:送陈章甫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分手当中的是唐诗当中的很多的这个300首进入300首的话,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我知道在唐诗宋词当中呢,有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唐诗,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因此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的话?我觉得只要我觉得只要我出的也是会
唐诗300首,我觉得当然有很多,有一些收入了唐代一些诗人的作品
他是300首的话,我比较喜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啊,这首诗既简单又明了好鸡儿韵味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化,这三百首唐诗是唐朝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三百首诗了。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谁家孩子要是能把唐诗三百首背过,那这个孩子就厉害了。要想成为神童,那你们得先清楚唐诗三百首当中都是哪三百首?看看下文你们就知道了,以下就是传说中的唐诗三百首及作者。这些知识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去让他记忆。
  五言绝句
  行宫(元稹)登鹳雀楼(王之涣)新嫁娘词(王建)相思(王维)杂诗(王维)鹿柴(王维)竹里馆(王维)山中送别(王维)问刘十九(白居易)哥舒歌(西鄙人)静夜思(李白)怨情(李白)登乐游原(李商隐)听筝(李端)渡汉江(宋之问)八阵图(杜甫)宿建德江(孟浩然)春晓(孟浩然)春怨(金昌绪)江雪(柳宗元)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终南望余雪(祖咏)宫词(张祜)寻隐者不遇(贾岛)送崔九(裴迪)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听弹琴(刘长卿)送上人(刘长卿)玉台体(权德舆)
  七言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闺怨(王昌龄)春宫曲(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凉州词(王翰)后宫词(白居易)宫中词(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逢入京使(岑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早发白帝城(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贾生(李商隐)隋宫(李商隐)瑶池(李商隐)嫦娥(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寄令狐郎中(李商隐)为有(李商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赠别·其一(杜牧)赠别·其二(杜牧)金谷园(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遣怀(杜牧)秋夕(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征人怨(柳中庸)金陵图(韦庄)滁州西涧(韦应物)桃花溪(张旭)寄人(张泌)题金陵渡(张祜)赠内人(张祜)集灵台·其一(张祜)集灵台·其二(张祜)枫桥夜泊(张继)陇西行(陈陶)杂诗(佚名)回乡偶书·其一(贺知章)瑶瑟怨(温庭筠)月夜(刘方平)春怨(刘方平)乌衣巷(刘禹锡)春词(刘禹锡)马嵬坡(郑畋)寒食(韩翃)已凉(韩偓)宫词(顾况)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梓州李使君(王维)汉江临眺(王维)终南别业(王维)终南山(王维)酬张少府(王维)过香积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山居秋暝(王维)归嵩山作(王维)次北固山下(王湾)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寄左省杜拾遗(岑参)听蜀僧浚弹琴(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赠孟浩然(李白)渡荆门送别(李白)送友人(李白)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凉思(李商隐)北青萝(李商隐)蝉(李商隐)风雨(李商隐)落花(李商隐)登岳阳楼(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别房太尉墓(杜甫)旅夜书怀(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天末怀李白(杜甫)月夜(杜甫)春望(杜甫)春宿左省(杜甫)旅宿(杜牧)春宫怨(杜荀鹤)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留别王维(孟浩然)早寒有怀(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章台夜思(韦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灞上秋居(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马戴)除夜有怀(崔涂)孤雁(崔涂)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望月怀远(张九龄)书边事(张乔)没蕃故人(张籍)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早秋(许浑)送人东游(温庭筠)寻陆鸿渐不遇(皎然)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新年作(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蜀先主庙(刘禹锡)阙题(刘昚虚)送李端(卢纶)送僧归日本(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在狱咏蝉(骆宾王)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七言律诗
  遣悲怀三首·其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元稹)赠郭给事(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望月有感(白居易)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岑参)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春雨(李商隐)筹笔驿(李商隐)锦瑟(李商隐)隋宫(李商隐)送魏万之京(李颀)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咏怀古迹·其四(杜甫)咏怀古迹·其五(杜甫)宿府(杜甫)阁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登高(杜甫)登楼(杜甫)蜀相(杜甫)客至(杜甫)野望(杜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春思(皇甫冉)寄李儋元锡(韦应物)望蓟门(祖咏)贫女(秦韬玉)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高适)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崔曙)登黄鹤楼(崔颢)行经华阴(崔颢)利州南渡(温庭筠)苏武庙(温庭筠)江州重别薛六柳(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刘长卿)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晚次鄂州(卢纶)赠阙下裴舍人(钱起)宫词(薛逢)同题仙游观(韩翃)五言古诗
  贼退示官吏(元结)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渭川田家(王维)西施咏(王维)送别(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青溪(王维)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岑参)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春思(李白)梦李白·其一(杜甫)梦李白·其二(杜甫)望岳(杜甫)赠卫八处士(杜甫)佳人(杜甫)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溪居(柳宗元)送杨氏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韦应物)夕次盱眙县(韦应物)东郊(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感遇·孤鸿海上来(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张九龄)感遇·幽人归独卧(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张九龄)春泛若耶溪(綦毋潜)七言古诗
  石鱼湖上醉歌(元结)长恨歌(白居易)琵琶行(白居易)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韩碑(李商隐)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古意(李颀)送陈章甫(李颀)琴歌(李颀)古柏行(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寄韩谏议(杜甫)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渔翁(柳宗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石鼓歌(韩愈)山石(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乐府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长信怨(王昌龄)渭城曲(王维)秋夜曲(王维)洛阳女儿行(王维)老将行(王维)桃源行(王维)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李白)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李白)将进酒(李白)玉阶怨(李白)长相思·其一(李白)长相思·其二(李白)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李白)蜀道难(李白)子夜吴歌·春歌(李白)子夜吴歌·夏歌(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李白)子夜吴歌·冬歌(李白)关山月(李白)江南曲(李益)古从军行(李颀)哀王孙(杜甫)兵车行(杜甫)丽人行(杜甫)哀江头(杜甫)金缕衣(佚名)独不见(沈佺期)烈女操(孟郊)游子吟(孟郊)燕歌行(高适)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崔颢)塞下曲·鹫翎金仆姑(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塞下曲·野幕敞琼筵(卢纶)
  以上就是你们的小编为整理的唐诗三百及作者去书店为孩子买本书,或者是上网查一下资料把三百首唐诗收集下来。

唐诗三百首究竟是哪三百首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我国,
《唐诗三百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你知道
《唐诗三百首》共有多少首诗吗?
收录了位多少诗人呢?
其中收录的诗人谁的作品最多呢?
其中哪首诗最长呢?
今天,诗词君来跟你一一揭晓。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唐诗数量约有五万多首,后世多有选本。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选择了的唐诗中最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既好读又好背诵的作品,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余首,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唐诗三百首》。
注:《唐诗三百首》自编成以来,每有增补,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诗词君手上的一本《唐诗三百首》为三百一十八首版本,为了实事求是,就以手上这本《唐诗三百首》为例。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少位诗人?多少首诗?
《唐诗三百首》共收录诗人77位,
作品共318首。
这77位诗人分别是: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翃、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昚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丘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唐玄宗)、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佚名、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馀、祖咏。
《唐诗三百首》体裁分类是:
《唐诗三百首》按诗歌体裁分类,其中
五言古诗(35首)
乐府(43首)
七言古诗(28首)
五言律诗(79首)
七言律诗(53首)
五言绝句(29首)
七言绝句(51首)
《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杜甫:39首
李白:33首
王维:29首
李商隐:24首
孟浩然:15首
《唐诗三百首》中最长的诗?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长恨歌》共120句,840个字,是《唐诗三百首》中最长的诗歌。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形象的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语言宛转动人,感染了无数后世的读者。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节气:杜牧《清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赶上纷纷细雨,淋雨的行人们落魄断魂,询问酒家在哪里,牧童指了指杏花村。
这首诗全篇无一个典故,平实近人,音节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唐诗三百首》中两首佚名诗作: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说是杜秋娘,至今仍有争议。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这首诗是题在杭州望海楼的柱子上的。作者名姓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从中体会到一种复杂的情感。这不是一般的思乡之情,而是作者常年羁旅在外而产生的一种落寞之感。
《唐诗三百首》中最全能的诗人:李白杜甫
《唐诗三百首》按诗歌体裁分类,分别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杜甫和李白是唯二两位每个分类都有诗作收录的诗人。
分别是:
《唐诗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诗人:唐玄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这首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5年亲祭孔子时所作。此诗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对孔子生前的际遇深表同情,对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
《唐诗三百首》中题目最短的诗:蝉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借由蝉来表达自己坚守本心的志向,“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唐诗三百首》中题目最长的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首诗的题目共59个字,比正文还多出3个字。题目就像序言一般,意为因为战乱,兄弟离散。某天看到月亮,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散在各地的兄弟姐妹。
因为原题名太长,一般人称这首诗为《望月有感》,“一夜乡心五处同”也成为思念的名句。
《唐诗三百首》中的诗人雅号: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
他在七绝诗上与李白齐名,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
代表作品:《芙蓉楼送辛渐》、《出塞》。
五言长城:刘长卿
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号称“五言长城”,意思是说他人难以胜过。
《唐诗三百首》中收录刘长卿诗作11首,其中五言绝句三首,五言律诗五首,占到收录诗作的70%。
代表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
怎么样,
看完《唐诗三百首》中的记录,
对于《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并非指唐诗只有三百首,而是说的唐诗选集《唐诗三百首》,其中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扩展资料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部分唐诗三百首诗词汇总如下
001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感遇其二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003. 感遇其三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004. 感遇其四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005.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006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007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008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009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010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唐诗三百首有哪些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月直入 无心可猜 。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袖去 深藏身与名
唐诗三百首241--行宫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共311首(也含唐诗三百首赏析),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关山月
子夜四时歌:春歌 夏歌 秋歌 冬歌
长干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之一
长相思二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一
行路难三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三
将进酒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夜思
怨情
玉阶怨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江陵
清平调三首之一 之二 之三
杜甫: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之一 之二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寄韩谏议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月夜
春望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八阵图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咏怀古迹五首之
江南逢李龟年
王维:
送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眺
终南别业
积雨辋川庄作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酬郭给事
鹿柴
竹里馆
相思
杂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渭城曲
秋夜曲渭城曲
孟浩然 :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夜归鹿门山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侍御维
早寒江上有怀
宿建德
春晓
王昌龄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塞上曲
塞下曲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曲
长信怨
出塞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赋得古原草送别
问刘十九
后宫词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李商隐 :
韩碑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锦瑟
无题
隋宫
筹笔驿
春雨
无题二首之一
无题二首之二
登乐游原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为有
瑶池
嫦娥
贾生
崔颢:
黄鹤楼
行经华阴
长干行二首之一
长干行二首之二
卢纶:
塞下曲四首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韦应物 :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寄李儋元锡
秋夜寄邱员外
滁州西涧
柳宗元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渔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江雪
韩愈: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寄左省杜拾遗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逢入京使
李颀:
送陈章甫
琴歌
古意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古从军行
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望月怀远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旅宿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二首之一 之二
金谷园
温庭筠:
苏武庙
瑶瑟怨
利洲南渡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刘禹锡:
春词
乌衣巷
张祜:
题金陵渡
赠内人
集灵台二首之一 之二
何满子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出塞
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新年作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孟郊:
烈女操
游子吟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高适:
燕歌行并序

邱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
贼退示官吏并序误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唐玄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杜审言: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沈全期:
杂诗

钱起:
送僧归日本
钱起: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刘常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卢纶:
李端公
韩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刘脊虚:
阙题

戴叔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刘禹锡:
蜀先主庙
张乔:
书边事
崔涂:
孤雁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张籍:
没蕃故人
崔涂:
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马戴: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祖咏:
望蓟门
温庭筠:
送人东游
杜荀鹤:
春宫怨
韦庄:
章台夜思
僧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李颀:
送魏万之京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刘禹锡:
西塞山怀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韩翃: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
春思
卢纶:
晚次鄂州
元稹:
遣悲怀三首之一 之二 之三
裴迪:
送崔九
祖咏:
终南望馀雪
李端:
听筝
王建:
新嫁娘
权德舆:
玉台体
元稹:
行宫
贾岛:
寻隐者不遇
李频:
渡汉江
金昌绪:
春怨
西鄙人:
哥舒歌
李益:
江南曲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张旭:
桃花溪
王翰:
凉州词
张继:
枫桥夜泊
韩翃:寒食
刘方平:
月夜
春怨
柳中庸:
征人怨
顾况:
宫词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薛逢:
宫词
秦韬玉:
贫女
沈全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郑畋:
马嵬坡
韩翃:已凉
无名氏:
杂诗
杜秋娘:
金缕衣
朱庆馀:
宫词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韦庄:
金陵图
陈陶:
陇西行
张泌:
寄人

唐诗三百首都有哪三百首?

编选者不同,具体的诗篇页略有不同。
你这个问题有水准,我一时也说不完,你进这个网页看下就明白了。http://baike.baidu.com/view/40319.htm
ibhXXH
首页 > 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第一卷: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其一 张九龄:感遇·其二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其一 杜甫:梦李白·其二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送别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第二卷:五言乐府】 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秋歌 李白:长干行 孟郊:列女操 孟郊:游子吟 【第三卷:七言古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李颀:古意 李颀:送陈章甫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杜甫:寄韩谏议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韩愈:山石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石鼓歌 柳宗元:渔翁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韩碑 高适:燕歌行·并序 【第四卷:七言乐府】 李颀:古从军行 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老将行 王维:桃源行 李白:蜀道难 李白:长相思·其一 李白:长相思·其二 李白:行路难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杜甫:丽人行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第五卷:五言律诗】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张九龄:望月怀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沈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王湾:次北固山下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送友人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春望 杜甫:月夜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终南山 王维:酬张少府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汉江临泛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留别王维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新年作 钱起:送僧归日本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刘脊虚:阙题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刘禹锡:蜀先主庙 张藉:没蕃故人 白居易:草 杜牧:旅宿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早秋 李商隐:蝉 李商隐:风雨 李商隐:落花 李商隐:凉思 李商隐:北青萝 温庭筠:送人东游 马戴:灞上秋居 马戴:楚江怀古 张乔:书边事 崔涂:除夜有怀 崔涂:孤雁 杜荀鹤:春宫怨 韦庄:章台夜思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第六卷:七言律诗】 崔颢:登黄鹤楼 崔颢:行经华阴 祖咏:望蓟门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李颀:送魏万之京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赠郭给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楼 杜甫:宿府 杜甫:阁夜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韩翃: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春思 卢纶:晚次鄂州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元稹:遣悲怀·其一 元稹:遣悲怀·其二 元稹:遣悲怀·其三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其二 李商隐:筹笔驿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春雨 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其二 温庭筠:利州南渡 温庭筠:苏武庙 薛逢:宫词 秦韬玉:贫女 【第七卷:七言乐府】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第八卷:五言绝句】 王维:鹿柴 王维:竹里馆 王维:送别 王维:相思 王维:杂诗 裴迪:送崔九 祖咏:终南望余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春晓 李白:夜思 李白:怨情 杜甫:八阵图 王之涣:登鹳雀楼 刘长卿:送灵澈 刘长卿:弹琴 刘长卿:送上人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李端:听筝 王建:新嫁娘 权德舆:玉台体 柳宗元:江雪 元稹:行宫 白居易:问刘十九 张祜:何满子 李商隐:登乐游原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李频:渡汉江 金昌绪:春怨 西鄙人:哥舒歌 【第九卷:五言乐府】 崔颢:长干行·其一 崔颢:长干行·其二 李白:玉阶怨 卢纶:塞下曲·其一 卢纶:塞下曲·其二 卢纶:塞下曲·其三 卢纶:塞下曲·其四 李益:江南曲 【第十卷:七言绝句】 贺知章:回乡偶书 张旭:桃花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闺怨 王昌龄:春宫曲 王翰:凉州词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早发白帝城 岑参:逢入京使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韦应物:滁州西涧 张继:枫桥夜泊 韩翎:寒食 刘方平:春怨 柳中庸:征人怨 顾况:宫词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春词 白居易:后宫词 张祜:集灵台·其一 张祜:集灵台·其二 张祜:题金陵渡 朱庆余:宫词 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遣怀 杜牧:秋夕 杜牧:赠别·其一 杜牧:赠别·其二 杜牧:金谷园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为有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瑶池 李商隐:嫦娥 李商隐:贾生 温庭筠:瑶瑟怨 郑畋:马嵬坡 韩翎:已凉 韦庄:金陵图 陈陶:陇西行 张泌:寄人 无名氏:杂诗 【第十一卷:七言乐府】 王维:渭城曲 王维:秋夜曲 王昌龄:长信怨 王昌龄:出塞 李白:清平调·其一 李白:清平调·其二 李白:清平调·其三 王之涣:出塞 杜秋娘:金缕衣

唐诗宋词三百首还有作者以及朝代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杜甫:佳人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 王维:送别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王维:青溪
  · 王维:渭川田家
  · 王维:西施咏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东郊
  ·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 王昌龄:塞上曲
  · 王昌龄:塞下曲
  · 李白:关山月
  ·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 李白:长干行
  · 孟郊:烈女操
  · 孟郊:游子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 李颀:古意
  · 李颀:送陈章甫
  · 李颀:琴歌
  ·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杜甫:寄韩谏议
  · 杜甫:古柏行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韩愈:山石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韩愈:石鼓歌
  · 柳宗元:渔翁
  · 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李商隐:韩碑
  七言乐府:
  · 高适:燕歌行并序
  · 李颀:古从军行
  · 王维:洛阳女儿行
  · 王维:老将行
  · 王维:桃源行
  · 李白:蜀道难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 杜甫:丽人行
  · 杜甫:哀江头
  ·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 沈全期:杂诗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李白:赠孟浩然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还有许多,自己去百度查啊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内容提要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编者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古微,好沤尹,又号彊村、上彊村民,浙江归安人,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进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神致由性灵出,既体格之至美,积发而为清晕芳气而不可能掩者也。近世以小惠侧艳为词致斯道为之不尊;往往涂抹半生,未窥宋贤门径,何论堂奥!未闻有人焉,以神明与古会,而搜集择其至精,为来学周行之示也。上彊村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南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夫浑成为遽诣极也,能循涂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沂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
皆出自清朝

tang唐诗300首都有哪些?

唐诗300首(目录) 之一001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026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002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027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003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028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004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029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005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030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006 李白:月下独酌 031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007 李白:春思 032 韦应物:东郊 008 杜甫:望岳 033 韦应物:送杨氏女 009 杜甫:赠卫八处士 034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010 杜甫:佳人 035 柳宗元:溪居 011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036 王昌龄:塞上曲 012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037 王昌龄:塞下曲 013 王维:送别 038 李白:关山月 014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039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015 王维:青溪 040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016 王维:渭川田家 041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017 王维:西施咏 042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018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043 李白:长干行 019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044 孟郊:烈女操 020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045 孟郊:游子吟 021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046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022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047 李颀:古意 023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048 李颀:送陈章甫 024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049 李颀:琴歌 025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050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之二051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076 王维:洛阳女儿行 077 王维:老将行 078 王维:桃源行 079 李白:蜀道难 080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081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082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083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084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085 李白:将进酒 086 杜甫:兵车行 087 杜甫:丽人行 088 杜甫:哀江头 089 杜甫:哀王孙 090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091 张九龄:望月怀远 09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93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094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095 沈全期:杂诗 096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097 王湾:次北固山下 098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099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00 李白:赠孟浩然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052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053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05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055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056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057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058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05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60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061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062 杜甫:寄韩谏议 063 杜甫:古柏行 064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065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066 韩愈:山石 067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068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069 韩愈:石鼓歌 070 柳宗元:渔翁 071 白居易:长恨歌 072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073 李商隐:韩碑 074 高适:燕歌行并序 075 李颀:古从军行 之三101 李白:渡荆门送别
102 李白:送友人
103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104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05 杜甫:月夜
106 杜甫:春望
107 杜甫:春宿左省
108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
109 杜甫:月夜忆舍弟
110 杜甫:天末怀李白
111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12 杜甫:别房太尉墓
113 杜甫:旅夜书怀
114 杜甫:登岳阳楼
115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16 王维:山居秋暝
117 王维:归嵩山作
118 王维:终南山
119 王维:酬张少府
120 王维:过香积寺
121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22 王维:汉江临眺
123 王维:终南别业
124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5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6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27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28 孟浩然:过故人庄
129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30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31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32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33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34 刘常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135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36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37 刘长卿:新年作
138 钱起:送僧归日本
139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40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41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142 韩□(“雄”右半换“羽”):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43 刘脊虚:阙题
144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45 卢纶:李端公
146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7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48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49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50 刘禹锡:蜀先主庙
之四151 张籍:没蕃故人
15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53 杜牧:旅宿
154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55 许浑:早秋
156 李商隐:蝉
157 李商隐:风雨
158 李商隐:落花
159 李商隐:凉思
160 李商隐:北青萝
161 温庭筠:送人东游
162 马戴:灞上秋居
163 马戴:楚江怀古
164 张乔:书边事
165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166 崔涂:孤雁
167 杜荀鹤:春宫怨
168 韦庄:章台夜思
169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170 崔颢:黄鹤楼
171 崔颢:行经华阴
172 祖咏:望蓟门
173 李颀:送魏万之京
174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176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77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78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179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80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81 王维:酬郭给事
182 杜甫:蜀相
183 杜甫:客至
184 杜甫:野望
185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86 杜甫:登高
187 杜甫:登楼
188 杜甫:宿府
189 杜甫:阁夜
190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191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192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193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194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195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96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97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198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199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00 韩□:同题仙游观 之五201 皇甫冉:春思
202 卢纶:晚次鄂州
203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204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05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
206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207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
208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
209 李商隐:锦瑟
210 李商隐:无题
211 李商隐:隋宫
212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213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214 李商隐:筹笔驿
215 李商隐:无题
216 李商隐:春雨
217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218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219 温庭筠:利洲南渡
220 温庭筠:苏武庙
221 薛逢:宫词
222 秦韬玉:贫女
223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224 王维:鹿柴
225 王维:竹里馆 226 王维:送别
227 王维:相思
228 王维:杂诗
229 裴迪:送崔九
230 祖咏:终南望馀雪
231 孟浩然:宿建德江
232 孟浩然:春晓
233 李白:夜思
234 李白:怨情
235 杜甫:八阵图
236 王之涣:登鹳雀楼
237 刘长卿:送灵澈
238 刘长卿:弹琴
239 刘长卿:送上人
240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241 李端:听筝
242 王建:新嫁娘
243 权德舆:玉台体
244 柳宗元:江雪
245 元稹:行宫
246 白居易:问刘十九
247 张祜:何满子
248 李商隐:登乐游原
249 贾岛:寻隐者不遇
250 李频:渡汉江 之六251 金昌绪:春怨
252 西鄙人:哥舒歌
253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254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255 李白:玉阶怨
256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
257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
258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259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
260 李益:江南曲
261 贺知章:回乡偶书
262 张旭:桃花溪
263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64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65 王昌龄:闺怨
266 王昌龄:春宫曲
267 王翰:凉州词
268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69 李白:下江陵
270 岑参:逢入京使
271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72 韦应物:滁州西涧
273 张继:枫桥夜泊
274 韩□:寒食
275 刘方平:月夜
276 刘方平:春怨
277 柳中庸:征人怨
278 顾况:宫词
279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80 刘禹锡:乌衣巷
281 刘禹锡:春词
282 白居易:后宫词
283 张祜:赠内人
284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285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286 张祜:题金陵渡
287 朱庆馀:宫词
288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289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290 杜牧:赤壁
291 杜牧:泊秦淮
292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93 杜牧:遣怀
294 杜牧:秋夕
295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296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297 杜牧:金谷园
298 李商隐:夜雨寄北
299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300 李商隐:为有
301 李商隐:隋宫
302 李商隐:瑶池
303 李商隐:嫦娥
304 李商隐:贾生
305 温庭筠:瑶瑟怨
306 郑畋:马嵬坡
307 韩□:已凉
308 韦庄:金陵图
309 陈陶:陇西行
310 张泌:寄人
311 无名氏:杂诗
312 王维:渭城曲
313 王维:秋夜曲
314 王昌龄:长信怨
315 王昌龄:出塞
316 王之涣:出塞
317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
318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
319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
320 杜秋娘:金缕衣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唐诗三百首最经典

唐诗三百首最经典的如下:
1、《绝句》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草》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内容简介:
《唐诗三百首》共八卷(或作六卷),选诗三百一十首,不同刻本有三百二十一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零二首等多种,常用底本光绪年间的四藤吟社本为三百一十三首。称“三百首”可能是沿袭“诗三百”的说法,只是取其整数而已。
此书收录作者七十七人,包括帝王、士大夫、僧人、歌女、无名氏等,大多数为唐诗代表作家。其中杜甫三十九首,王维二十九首,李白二十九首,李商隐二十四首,孟浩然、韦应物、杜牧各有十多首。
从体裁来看,李白多收五、七言古诗和乐府,韦应物多收五言古诗,王昌龄多收七言绝句,李颀多收七言歌行;而且古体诗以盛唐为主,近体诗则多选中、晚唐。入选诗作有不少是唐诗中的名篇,大都通俗易解,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其中不乏描写生活琐事、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间有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的应制、酬答之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哪三百首?

这就太多了吧,不过你可以在网上查看,像李白、杜甫、王维、苏轼 等这样一批人物的诗歌,收录比较多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具体每一首的名字就不给你一一列举了,自己有兴趣就去买一本看好了,一般超市就有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