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本逐末不知所谓什么意思,舍本逐末啥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6 09:20:13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舍本逐末不知所谓什么意思

1、舍本逐末,不知所谓意思是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2、舍:放弃。本:根本。逐:追求。末:树梢,枝节。

舍本逐末啥意思?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的意思是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舍:舍弃。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逐:追求。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出自《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译文:“采铜铸钱,一年十万人不耕种……弃本逐末,耕田的人不能有半数,邪恶不可能禁止,起源于钱。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贪小失大(tān xiǎo shī dà)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自北齐的刘昼《贪受》: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卒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译文:蜀国国君生性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讨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涧十分险峻,军队没有路可以通往蜀国。于是秦军雕凿石牛,把许多贵重的东西放在牛的后面,号称为“牛粪”。用来送给蜀国。蜀国国君贪图宝物,就劈开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个大力士用来迎接石牛。秦惠王率领军队紧随其后,从而导致蜀国毁灭蜀国国君死了,因小利失去国家而被天下的人耻笑。
2、反义词
溯本求源(sù běn qiú yuán),追寻根本,探求起源,溯:追寻;本:事物的根本;求:探索,寻求;源:源头。
出自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二:“一辆汽车碰在一株老树上,并没伤人……谁能刨根问 底的要证据。”
中华成语大词典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放弃事物的根本和主要方面,追求细枝末节。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句]赵匡胤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君主,不舍本逐末,关照农民与农业,很少顾及自己。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中华成语大词典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一、基本解释
舍本逐末: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只在枝节上下功夫。
二、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三、同义词
轻重倒置、损本逐末、本末倒置。
四、成语举例
1.你的做法有点舍本逐末,结果是得不偿失。
2.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放弃根本的而追求枝节的(舍:放弃。本:根本。逐:追求。末:树梢,枝节);后用以比喻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含贬义。
舍本逐末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指的是以放弃现有利益为代价,以达到更长远的目标,或者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个人利益。也就是说,舍本逐末旨在通过牺牲短期的利益来实现更长远的利益,从而达到一个最终的理想状态。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放弃根本的去追求枝节的。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舍弃基本的,追求次要的”,指的是把重要的事情搁置,去追求不重要的事情。
"舍本逐末"是一个成语,原指为了追求小利而放弃大局、破坏根本。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行动或决策中偏离了本质、追求表面或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或者是在处理问题时把关键的问题或根本的问题忽略掉,而只关注一些次要的或者不重要的细节问题。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望采纳

问题二: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问题三:舍本逐末的意思 5分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福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问题四:舍本逐末的本是什么意思 本释义:
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3.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4.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问题五: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眉心是脸上最神圣的地方,吻你的眉心就代表你在他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我男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问题六: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望采纳

问题七: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问题八:舍本逐末的意思 5分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福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问题九: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眉心是脸上最神圣的地方,吻你的眉心就代表你在他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我男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问题十: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释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吕氏春秋上农》中,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近义词:贪小失大,掘地寻天 ,舍本求末,舍近求远,寻流逐末,轻重倒置,事倍功半。

反义词:逐本舍末,大处落墨,追根寻源,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例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逐末的意思

逐: 追求 。抓住根本,放弃 次要 的 东西 成语例句: 做事要 逐本舍末的反义词: 舍本逐末 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也说舍本求末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舍本逐末写了什么意思

问题一: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问题二: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啊,知道的给我讲一下,谢谢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成语出处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 舍本而事末 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 弃本逐末 ,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 舍近谋远 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也有舍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 比喻为舍本逐末
采纳哦

问题三:照样子写词语舍本逐末()本()末 答:舍本逐末、背本趋末、舍本求末、降本流末。

问题四:成语"舍本逐末"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典故: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1),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2)也。” 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译文:
孟子说:“当今有个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上文主要讲了: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这个主题。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 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自欺欺人。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问题五:成语舍本逐末的故事讲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本末倒置_金山词霸
【拼 音】:běn mò dào zhì
【解 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出 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
【示 例】:做任何工作;都有个轻重缓急;且不可~;不分主次.&^^&这种混淆视听;~的做法是十分恶劣的.

问题六:关于舍本逐末的议论文怎么写??? 话题议论文示例(“友善”)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个穿大衣的老头儿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越吹越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越急,老人把大衣裹得越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后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阅读材料后,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写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领会话题的精神。话题材料以寓言的形式,通过风与太阳的对比,揭示了“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的道理,写作中最好也能体现出这样一组对比,即不仅诠释“友善”待人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力”等作比较。2、既可以从大处着眼,谈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需友善相待;也可以从小处落笔,谈善待身边的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还可以换个切入点,写人类应善待自然、保护环境。 友善待人 记得几年前,语文老师给我们读过一篇题为《好言一句三冬暖》的文章,其中有一个片段,至今记忆犹新。 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胡佛,有一次飞回洛杉矶,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陆。胡佛立即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当他召见那个负责保养的机械工时,对方已吓得直哭。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过失者的心理。当对方因出了严重差错而痛苦不堪时,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给予宽慰,使其恢复自信和自尊。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试想,如果胡佛愤怒斥责这位维修工,甚至不依不饶地追究他的责任,那么很可能会彻底地毁了这位维修工。可见,面对同一件事,以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有迥异的结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胡佛的飞机不是从此就没出过任何差错吗?而以愤怒乃至暴力来应对,结果往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有时甚至是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反映。有一则报道说:同样一起交通事故,在加拿大,可以不到两分钟就顺利解决,司机会很快下车,视事故的实际情况,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来协商解决,双方都会向对方认错、道歉,于是不到两分钟,便各自开着车离开了。而在中国,不花上一个小时是很难解决争端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撞车,司机就放下车窗,不管自己是否有错,便破口大骂,在车内骂得不爽,又走下车互相指责。于是后面的车辆不能前行,司机们一个个在车内使劲地按喇叭。直至交警出面,分析事故双方的责任,一场风波才会作罢,但当事人常常还要互骂上几句,以泄心头之恨。如此一来,不耗费一两个钟点才怪呢。有位资深研究人士曾撰文指出:“在21世纪的竞争中,我们在生产、经济方面碰到的困难还是能克服的,也是可以赶上去的,……但国民素质不用说与发达国家比,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不容乐观的。”我觉得,不能温和待人、自我省察和友善相处,正是我们国民素质不高的一个具体方面。 生活是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友......>>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指放弃重要的、基本的,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比喻做事不从根本问题下手,而只在细微的事情上用力气。
出典:
《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翻译:
公元前264年,齐王建派使臣问候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信还未打开,威后就问使者,齐国的年景不错吧!老百姓也好吧!齐王也好吧!齐国使者极不高兴地说,我受命前来贵国,您不先问候我们国王,而先问年景和百姓,这岂不是先卑贱后尊贵了吗?赵威后回答说,不对,如果年景不好,哪里会有百姓,没有百姓就更谈不上君主,岂能舍根本而先问其枝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