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生灵涂炭的意思啊
- 2、生灵涂炭什么意思及造句
- 3、生灵涂炭的意思和造句子
- 4、成语造句:用生灵涂炭造句(约30个)
- 5、生灵涂炭的意思和造句
- 6、生灵涂炭的意思解释
- 7、生灵涂炭解释和意思
- 8、用生灵涂炭 造句
- 9、生灵涂炭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的意思啊
生灵涂炭的意思啊:意思是指百姓生活在极大的痛苦当中。
一、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拼音:shēng líng tú t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尚书·仲虺之诰》。原义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含贬义。
二、造句
1、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为政者岂可不慎?
2、古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可说明战争带来生灵涂炭的景况。
3、商朝末年,魔王横行天下,生灵涂炭,元始天尊即命令玉帝派遣北帝统领十二天军下凡讨伐魔王。
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从小在赵国任人质的秦国公子赢政,立下大志,决心统一六国。
5、在03年接受哥伦布快报的采访时表示原因就是这可以终结这次战争。我一直以来就是为了停止这次生灵涂炭的战争。
6、火山爆发是自然界中最巨大的威病,平均每年都引致八百人死亡,导致数以亿计的人生灵涂炭。
三、炭的分类
1、木炭
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多孔性物质的表面积必然很大。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它吸附其他物质的分子也就越多,吸附作用也就越强烈。如果在制取木炭时不断地通入高温水蒸气,除去沾附在木炭表面的油质,使内部的无数管道通畅,那么木炭的表面积就会更大。经过这样加工的木炭,叫做活性炭。
2、焦炭
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经回收、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生灵涂炭什么意思及造句
生灵涂炭的意思及造句如下:
一、成语解释
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二、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三、造句
1、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为政者岂可不慎?
2、古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可说明战争带来生灵涂炭的景况。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从小在赵国任人质的秦国公子赢政,立下大志,决心统一六国。
4、在03年接受哥伦布快报的采访时表示“原因就是这可以终结这次战争。我一直以来就是为了停止这次生灵涂炭的战争。”
5、火山爆发是自然界中最巨大的威病,平均每年都引致八百人死亡,导致数以亿计的人生灵涂炭。
6、我们希望最好不再有战争,以免生灵涂炭。
7、战争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说他们涂炭生灵是毫无过错的。
8、 回顾历史,历经军阀混战和外来侵略,造成我们这块土地上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的意思和造句子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造句:
1、再者,大丈夫当横刀立马,立不世功勋,如今贼寇横行,生灵涂炭,正是你我披荆斩棘,救民于水火之时,难不成还在这深山躲避一世?
2、天愁地惨、生灵涂炭、阴差阳错、万神俱灭。
3、我好像梦游般地带着朋友来到薄雾缭绕的深山,为英雄呐喊助阵,但看到的却是屠城杀戮无数生灵涂炭的情景。
4、可这荒诞让我们四万万同胞历经生灵涂炭,又如何让人心甘?读完此书不禁掩卷长叹,心中充满悲壮、愤懑。
5、而且江南是二位桑梓之地,一旦兵戈过后,必定是生灵涂炭,为何二位仍然愿战不愿降呢?
6、当时,金兵南侵,生灵涂炭,南宋政府又不恤民情,诛求无厌,人民走投无路,纷纷举行起义。
7、看着这历尽沧桑的李后主,心里十分同情,虽然他破家亡国,但是后人对他还是十分敬佩,他投降也是为了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8、远古有神,人鱼所化,名曰海月,性温和,系民苦,值天劫灭世,生灵涂炭,心不忍,则辟异世神国,移民亿万以佑之。
成语造句:用生灵涂炭造句(约30个)
生灵涂炭注音: 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涂炭释义: 生灵 百姓;涂 泥沼;炭 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生灵涂炭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 “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 “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造句: 1、毒品交易,加上大部分国家国力虚弱,造成生灵涂炭。 2、如果撞击发生在人烟稠密的地带,无疑数百万人将生灵涂炭,伤者更众。 3、公正(正义)这个人类的创意,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但却有许多人会为此毫不犹疑地令生灵涂炭。 4、二战以来,中东战火不断,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5、我不知道在你的象牙塔上是怎么一副光景。人世间,男男女女都在垂死挣扎,生灵涂炭。 6、若 *** 主动改革,社会还可能平安过渡,人民还能免于生灵涂炭; 7、战祸复发,生灵涂炭。 8、她报道战事,为的是表达自己对生灵涂炭那刻骨的痛恨。 9、这份名单显示了一些重要的动机良好的发明,最终却造成了环境损害和生灵涂炭的灾难。 10、我们回顾这些历史教训极其重要,因为给20世纪带来生灵涂炭的邪恶和憎恨今天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1、从横跨整个欧洲,从斯大林格勒到伦敦,他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12、几千万年来,看到它时而在某处喷射岩浆,生灵涂炭; 13、能置人于死地且已经在过去令人类生灵涂炭的老虎,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14、火灾涂炭生灵的例子比比皆是,似乎人们即使侥幸逃脱了病魔,也会同样容易地被火灾夺去性命。 15、而波斯尼亚和达尔富尔地区无辜生灵惨遭涂炭时,我们所有人的良心都会留下污点。 16、在我们生存之地,贫穷在扩散,罪恶在蔓延,战争在涂炭生灵。这一切都表明,世界迫切需要真爱。 18、在长达几十年、涂炭几百万生灵的内战过去后,南苏丹终于脱离了苏丹,赢得了独立。 19、无数生灵在今天惨遭涂炭,被无情地判处死刑。
生灵涂炭的意思和造句
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下面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生灵涂炭是什么意思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和《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用生灵涂炭造句 1.上悯国难,下痛生灵涂炭,杜甫因此写下很多感人肺腑的诗篇。
2.有些国家内战连年,当然免不了生灵涂炭,民怨四起。
3.古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可说明战争带来生灵涂炭的景况。
4.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为政者岂可不慎?
5.三,两次大战的教训生灵涂炭,经济崩溃,全球受灾。
6.她报道战事,为的是表达自己对生灵涂炭那刻骨的痛恨。
7.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
8.从横跨整个欧洲,从斯大林格勒到伦敦,他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9.战国时代列强争霸,长年战事不断,举世生灵涂炭。
10.我们希望最好不再有战争,以免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的故事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秦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苻丕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为左丞相。王永写了一篇召告,想号召前秦的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公告中说:“自从苻坚被害,国都长安沦陷后,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像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准备作战。”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王永无法获得胜利,前秦也逐渐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
生灵涂炭的意思解释
生灵涂炭的意思是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一、拼音
生灵涂炭的读音是shēng líng tú tàn。
二、释义
原义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后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三、出处
1、《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2、《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四、词性
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含贬义。
五、近义词
1、水深火热:比喻生活境况极其艰难困苦。也作“火热水深”。
2、民不聊生:形容劳动人民在剥削阶级的残酷统治下极端贫困,无法生存。
六、反义词
1、国泰民安: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
2、安居乐业:形容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造句:
1、三年自然灾害,加上体育运动,中华大地上生灵涂炭。
2、有些国家内战连年,当然免不了生灵涂炭,民怨四起。
3、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为政者岂可不慎?
4、战争一旦发生,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最苦的是百姓!
5、圣君视民如伤,暴君坐观生灵涂炭。
6、战国时代列强争霸,长年战事不断,举世生灵涂炭。
7、我们希望最好不再有战争,以免生灵涂炭。
8、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房屋丘墟,生灵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
9、旧中国战火弥漫,生灵涂炭;新中国百业俱兴,国富民安。
10、她报道战事,为的是表达自己对生灵涂炭那刻骨的痛恨。
生灵涂炭解释和意思
生灵涂炭的原义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一、生灵涂炭的含义
生灵涂炭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的残酷场景。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生灵指的是人民,涂炭则是指被火焚烧的土地。因此,生灵涂炭就是形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极度困苦。
二、生灵涂炭的历史背景
生灵涂炭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民之无主也,如草木之无根也,虽有智者无所用之,其生也何恃哉?此之谓生灵涂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君主的人民就像没有根的草木,即使有智慧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生灵涂炭。
三、生灵涂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很少发生,但是“生灵涂炭”这个词语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冲突都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同时,这个词语也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生灵涂炭的造句
1、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2、洪水过后,整个村庄一片狼藉,生灵涂炭。
3、这场疫情让许多家庭陷入困境,生灵涂炭。
4、战争让这个国家的人民饱受苦难,生灵涂炭。
5、地震过后,灾区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
6、那场火灾让整个工厂化为灰烬,生灵涂炭。
7、这场经济危机让许多人失业,生灵涂炭。
8、这场瘟疫让整个城市陷入恐慌,生灵涂炭。
9、这场战争让无数家庭破碎,生灵涂炭。
10、这场自然灾害让整个地区陷入困境,生灵涂炭。
用生灵涂炭 造句
生灵涂炭造句
1、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为政者岂可不慎?
2、古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可说明战争带来生灵涂炭的景况。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
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从小在赵国任人质的秦国公子赢政,立下大志,决心统一六国。
5、在03年接受哥伦布快报的采访时表示“原因就是这可以终结这次战争。我一直以来就是为了停止这次生灵涂炭的战争。”
6、火山爆发是自然界中最巨大的威病,平均每年都引致八百人死亡,导致数以亿计的人生灵涂炭。
一场大火让小兴安岭生灵涂炭。
一、用“生灵涂炭”造句: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
2、旧中国,新旧军阀连年混战,弄得国无宁日,大地萧条,生灵涂炭。
3、有些国家内战连年,当然免不了生灵涂炭,民怨四起。
4、战争一旦发生,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最苦的是百姓!
5、我们希望最好不再有战争,以免生灵涂炭。
二、“生灵涂炭”的意思: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三、词语出处:
清·张廷玉《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三》:“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白话:大概入国库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天下已经萧条,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四、用法、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生灵涂炭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使用,含贬义。
生灵涂炭(拼音:shēng líng tú t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尚书仲虺之诰》。
成语寓意:东晋末年,天下混乱,十六国争雄,互相征伐并吞,战乱中受害最大的是广大老百姓,百姓生活变得满目疮痍,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遭受严重挫折,所以,和平和稳定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造句:
1、圣君视民如伤,暴君坐观生灵涂炭。
2、我们希望最好不再有战争,以免生灵涂炭。
3、战国时代列强争霸,长年战事不断,举世生灵涂炭。
4、有些国家内战连年,当然免不了生灵涂炭,民怨四起。
5、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
6、上悯国难,下痛生灵涂炭,杜甫因此写下很多感人肺腑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