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尔塔会议内容,雅尔塔会议为什么能决定德国波兰边境线?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6 13:52:29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1945年8月,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是执行下列哪次会议的决定: [ ] A.开

选C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朝鲜,给日本最后沉重一击的决定是雅尔塔会议决定的内容之一。
C
C.雅尔塔会议
会议内容:
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

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B.决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规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所以答案是D。

雅尔塔会议勾画的世界蓝图是什么?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是美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对德作战。在这次会议中,美英苏决定了让敌人彻底败北的计划,分区占领德国。德国在战后必须做出赔偿。法西斯和纳粹主义必须被彻底消灭。德国被分裂,武装力量被解除,不准再拥有军队。三国认为这是世界和平的必要条件。
会议的结果是:1.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一般原则(没有中国的事,这是关键,也是勾画世界未来蓝图的底版,但是可悲的是没投中国的事)。2.规划了“对德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对日问题”。3.没有对中国有益的问题决定。

雅尔塔会议简介 雅尔塔会议是什么

1、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是美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三个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2、会议的主要内容有: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目的是讨论欧洲战后重组问题。议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雅尔塔会议内容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会议时间为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在二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会议内容编辑
对德问题
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波兰问题
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远东问题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联合国问题
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6]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伊朗召开的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月17日至1945年8月2日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1924~1991)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1882~1945)以及英国首相丘吉尔(1874~1965)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利益.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雅尔塔会议内容是否讨论如何彻底打败日本

有,规定德国投降三个月内苏联对日作战。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1决定三国共同击败德国,迫使它无条件投降
2在德国投降及欧洲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将对日作战
3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讨论。
有关日本的会议:开罗会议中提出在缅甸配合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
波茨坦会议中提出:商讨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雅尔塔三巨头

雅尔塔三巨头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
雅尔塔会议简介
雅尔塔会议(YaltaConference)是美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三个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
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问题。目的是讨论欧洲战后重组问题。议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雅尔塔会议对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
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的苏波边界,保留了支持的波兰卢布林;“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在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
所以,就建立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1945年7月17日~1945年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

雅尔塔会议为什么能决定德国波兰边境线?

不难理解,首先雅尔塔会议商议的是二战后的格局以及对日作战的问题。会议之初德国败局已定,日本仍在做困兽之斗。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尤其是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内部因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此,会议决议分区占领德国日本(此时并未决定分裂德国,也未曾划分波兰)。后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结束,此时欧洲民众生活极为困苦,恰逢苏联主动渗透,欧洲的赤化越发严重,德国、法国的共产党尤为激进,为避免整个欧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孤立美国,美国开始主动在欧洲提供援助,同时打击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利用与欧洲各国旧政府的关系推进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欧洲尤其是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中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阶级矛盾锐化。在柏林墙危机之时,西方包围柏林,禁止苏联从陆路运输苏方德国占领区的物资给养,苏联不得已采用空运。伴随着随着铁幕演说,一条跨国德国的分界线才正式形成,英法美三国占领的区域成立了联邦德国,而苏区则成立了民主德国,可以说德国的分裂不是英美苏三国决定的,更不是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的,但分裂这一过程的动力确实是由三巨头不断对峙演变出的。可以参考对日本战后安排的本意也是中苏美英四国分区占领,但最终日本没有分裂,雅尔塔会议仅仅只是规划性的划分了战后期望中的格局,本意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的世界大战,划分势力范围倒是其次的。 波兰的问题相对而言更加复杂,波兰本就不是古而有之的国家,民族认同感甚至不如腓特烈二世时的德国,波兰境内存在为数不少的斯拉夫人,外加近代曾数次疆域变化,所以波兰本就不是以传统疆域为边境线的。波兰在二战中是最先一批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英法的绥靖政策只在名义上保护了波兰,而阿道夫希特勒则趁此与斯大林一起入侵占领了波兰。如果细心察看苏联侵占的领土,不难发现都是苏维埃成立之初俄罗斯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主动割让的领土,如果再往前延伸到叶卡捷琳娜或者彼得时期,土地变化在此处是频繁复杂的,并不存在我国那种三四百年来一直较为稳定的国界线。除此之外,在欧洲法西斯军中出力最大的除了德国与其盟友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之外,出力最大的便是乌克兰与波兰,相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而言,仅仅是调整了波兰的国界线其实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最后,世界政治秩序本就遵循胜者为王、强者称雄的规则,由战胜国决定战败国的命运是理所当然的,更何况英美苏三国在二战中站在正义的一方、付出的成本最高昂、实力也最强盛,所以本就不需要其他国家进行表态,实际上即使其他国家表态也只会附和美苏两国。蒋介石不愿意外蒙古独立,美国人也知道这出卖了中国盟友的利益,但是蒋介石只宣称中华民国不承认外蒙古独立,并不敢公然挑战美苏两国制定的方案,可见连号称联合国五常之一的亚洲战区代表蒋介石的中华民国都不敢明面上与美苏说三道四,更遑论诸小国。参加慕尼黑会议的捷克代表开会时没让进场开完会就通知他签字割地、巴黎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要求收回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不成反而转交给日本、联合国安理会的叙利亚外长正打算进行一番慷慨陈词的演讲来试图阻止祖国被侵略结果英法美外长直接退场下令开始空袭,人类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幻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步,理想主义是要有的,但是更应看重现实。建议你还是多看看书,你现在的想法还是太稚嫩了些。
雅尔塔会议是二战后盟国领袖的一次高级会议,参会国家包括美国、苏联和英国。在会议上,这三个国家商定了对德国和欧洲的战后处理方案,其中包括划定德国的行政区划、制定波兰边境线等重要问题。
在战后处理问题上,这三个国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所以可以在雅尔塔会议上做出这些决定。同时,由于二战中这三个国家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其他国家对这些决定也没有太多反对意见。
至于为什么波兰的边境线要由这三个国家来决定,主要是因为二战期间波兰遭受了德国和苏联的侵略,而苏联占领了波兰的东部领土,使得波兰的领土问题牵扯到苏联的利益。因此,苏联在会议上拥有了决定波兰边境线的最终决策权。同时,英国和美国也同意了这一决定,因为他们需要苏联的合作来稳定战后局势。
雅尔塔会议是二战后盟军领袖苏联、美国和英国三国在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镇召开的会议。会议上确定了德国在战后的处置方式,包括划分德国占领区、德国赔款、战争犯罪审判等问题。
对于德国与波兰之间的边界问题,主要是围绕着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提出的一份秘密协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协定)而产生的。在该协议中,苏联和纳粹德国划定了两国在东欧地区的利益范围,其中包括波兰部分领土的割让给苏联。这些领土包括了波兰东部的大片领土,例如威莱赫斯卡、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华沙以东等地区。
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领袖斯大林强调这些领土应该留在苏联手中,并表示将会继续保持对波兰的影响力。美国和英国领导人为了维持对苏联的合作关系,同意了苏联对这些领土的要求。因此,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了波兰的边界将由苏联和波兰协商确定,但事实上已经基本确定了波兰与德国之间的边界线,即在德国的东部,波兰将得到大片领土,包括了威莱赫斯卡、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华沙以东等地区。
所以,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成为了战后德国边界问题的基础之一,也是德国被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雅尔塔会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美国和英国三个国家的领袖召开的会议,旨在商讨对德国和欧洲的未来安排。会议的结果决定了二战后的欧洲格局,其中包括了德国波兰边境线的问题。
雅尔塔会议之所以能够决定德国波兰边境线,是因为会议的三个国家都是战争胜利者,他们一起打败了德国,因此拥有了影响世界格局的权力。此外,德国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也使得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这也为三巨头在决定德国未来方向时提供了一定的正当性。
至于波兰自己的边境线为什么要由美苏英决定,主要是因为在二战中,波兰受到了德国和苏联的侵略,而波兰政府流亡海外,无法参与到雅尔塔会议上来。此外,苏联在二战中也为波兰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也有权力参与决定波兰的未来。
当然,在决定欧洲未来格局的问题上,其他国家也有权力参与,但在那个时期下,由于历史背景和实力因素的影响,他们没有得到参与的机会。总的来说,雅尔塔会议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出的决策,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但并不代表这些决策一定是公正和合理的。
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盟军领袖之间的一次会议,参会国包括美国、苏联和英国,主要目的是讨论对战后欧洲和世界的重建和安排。
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袖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共同商定了一系列决定,其中包括分裂德国、制定波兰边境线等。这些决定的背后,是二战期间三国的胜利地位和对欧洲事务的控制力量。
尽管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些决定并不是私自做出的,而是在盟国之间经过多次协商和谈判后达成的。此外,决定的实施也需要经过国内和国际法律程序的批准和实施。虽然在当时其他国家并未直接参与,但后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成立和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在重大问题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导人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讨论了战后的世界秩序和利益分配。 会议上,三巨头就德国的分割、波兰的边界和政府、苏联参与对日作战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他们之所以能够绕过其他国家,直接决定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拥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 波兰自己的边境线为什么要由美苏英决定,不经过其他国家同意,三个人就私自决定世界? 这是因为波兰在战争中遭受了德国和苏联的侵略和分裂,没有一个统一和合法的政府代表其利益。 苏联则利用其在东欧的军事优势,强行推动了波兰向东移动边界线,并建立了亲苏的波兰人民共和国。 美英则无力阻止苏联对波兰的控制,并只能接受雅尔塔协定中关于波兰问题的模糊表述。

雅尔塔协定的简介

雅尔塔协定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这次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首脑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和斯大林(苏联)。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背景:法西斯德国失败已成定局,为了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1945年初,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了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军队分区占领;欧洲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