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毕恭毕敬造句
- 2、毕恭毕敬造句
- 3、毕恭毕敬造句
- 4、毕恭毕敬的意思
- 5、毕恭毕敬的意思
- 6、毕恭毕敬是什么意思,造句怎么写
- 7、“毕恭毕敬”是什么意思?
- 8、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20个
- 9、毕恭毕敬是什么意思?毕恭毕敬成语造句和典故
毕恭毕敬造句
毕恭毕敬造句如下:
1、他毕恭毕敬地拣起一张卡片。
2、龟次郎毕恭毕敬地听着。
3、“是的',我的父亲,”我毕恭毕敬地答道。
4、他毕恭毕敬地问我能不能帮他摆脱财政困难。
5、他的确告诫他说,要是有个叫耶苏基督的人打来电话,一定要毕恭毕敬。
6、他们由男仆毕恭毕敬地送出去。
7、“好的,先生,”克拉斯随声附和着,当他往屋外走的时候,他毕恭毕敬地跟在他的后面。
8、难道我没有看到他常常把帽子拿在手里,走近白人来宾,低三下四,毕恭毕敬地向他们弯腰鞠躬?
9、那孩子往后里倒退了一步,并且咽了一口凉气;这才是抽冷子给他一闷棍呢。瞧他脸子上的神气,可真是毕恭毕敬。
10、毕恭毕敬是他当客人时的应有权益。
11、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12、在父亲面前,他一向是毕恭毕敬、低声下气地回应父亲的询问。
13、他毕恭毕敬地把小说放回了正面装有玻璃的书架。
14、他毕恭毕敬地把那帆布包递给我,似乎那包是件圣物。
15、“您是一位艺术家。”她毕恭毕敬地说。
16、他们由男仆毕恭毕敬地送出去。
17、他们喜欢五星级的宾馆和毕恭毕敬的接待。
毕恭毕敬造句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下面是我整理的毕恭毕敬造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毕恭毕敬, 十分的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
知识拓展:
【拼音】:bì gōng bì jìng
【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毕恭毕敬造句: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抱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向他们学习。
(2)在领导面前小李总是表现得毕恭毕敬。
(3)大家在他面前,从来都是毕恭毕敬的。
(4)于是她毕恭毕敬地将递给工作人员。
(5)他毕恭毕敬地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6)他的态度既友善又毕恭毕敬。
(7)约翰、丹尼斯对史密斯先生毕恭毕敬。
(8)东欧现已有三个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毕恭毕敬,而且还可能会唯唯诺诺。
(9)恒元躺着,他坐在床头毕恭毕敬的报告道:"喜富的事,因为案件过多,喜富不愿攀出人来,直拖累了好几个月才算结束。"。
(10)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
(11)她对任何权威人士总是毕恭毕敬。
(12)对面挺直的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毕恭毕敬的听说话。
(13)你该留下来看一看他们以他的权威是多么的毕恭毕敬。
(14)哼!张彬这小子最会阴奉阳违了,在皇上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的,在各大臣面前却是威逼利诱,无所不尽其极。
(15)呵呵,看到人高马大的牛头毕恭毕敬的向弱不胜衣的孟婆解释来意,惹人好笑。
(16)他给了他们每人一枚六便士铜钱,拍了拍他们的脑袋。他们毕恭毕敬挥着帽子,行着军礼,走了。
(17)看样子你像位高贵的绅士,不过我可不确定会对一个使用轻快铃声的绅士毕恭毕敬。
(18)课堂教学的导言部分可以来通过多媒体系列教学手段,形象的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儒家文化要求子女在父母面前要毕恭毕敬。
(19)为了让主编更好的发现我的才干,以安排适合的任务给我,我将我所有的作品装箴了一下,洋洋洒洒近几十篇,毕恭毕敬地递到主编桌前。
(20)在这种场合陌生人相识,如果是亚洲人,他们往往开口之前先毕恭毕敬地用双手把自己的名片呈递给对方,这好象是不可缺少的礼节。
(21)第四代的铁匠汤姆生活在南北内战时期,当广大黑奴积极地投入在争取自由的斗争时,他却在毕恭毕敬地替南方军队钉马掌。
(22)许多不能给别人指路找到街角上的药行的人,到了年纪使他更加糊涂之后,却也会找到人毕恭毕敬地聆听他的申诉。
(23)光绪皇帝,像个剪去翅膀的苍鹰,一直对他这位大权在握的老伯母毕恭毕敬,百依百顺。
(24)“是的,我的父亲,”我毕恭毕敬地答道。
(25)我被毕恭毕敬地迎进出租汽车.
(26)他总是毕恭毕敬地围着他的上司转.
(27)他年轻力壮时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
(28)他毕恭毕敬地走到老板面前请求得到工作。
(29)佩洛西穿着灰*的西装裤,看起来毕恭毕敬的。
(30)那个老人说话时,人们总是毕恭毕敬地聆听.
(31)“下士,您去哪里?”骑兵费恩毕恭毕敬地问道。
(32)可我会毕恭毕敬对待我的无知,因为那里可诞生荣誉和嘉奖。
(33)就用道家的礼仪单掌竖在胸前毕恭毕敬的'稽首行礼。
(34)那个服务生毕恭毕敬的看着秦天三人,一脸火灼灼而客气的说道。
(35)那师爷毕恭毕敬地拘着礼,直到顾君邪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不见了。
(36)在爸爸严厉的目光下,小东毕恭毕敬地低下了头。在她们眼里,你一天没有对她们毕恭毕敬,唯命是从的话,你就成了“贱人”。
(37)他喜欢那些能坚持原则、敢于提意见的人,而不喜欢那些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人。佩洛西穿着灰*的西装裤,看起来毕恭毕敬的。
(38)华服男子赶紧掀开了车帘,毕恭毕敬的,从车里搀出一个绮襦纨绔的男子出来。
(39)而个别推我们的人此时正毕恭毕敬地围绕在我们身边,摇着秀美的小尾巴,活像一只哈叭*。
(40)她转过身来,声调一下变得毕恭毕敬,对银行家说:“菲利普先生,客厅准备好了。”
(41)对于穆梓的怫然不悦,东方昱有些意外,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有毕恭毕敬的目送墓葬陛下离去。
(42)他虽然生*洒脱,但毕竟是世家子弟,蒙古旗下满蒙老礼未改,规矩尤大,何况容沧海夫妇如此慈爱,虽然并非当面应答,却仍然毕恭毕敬,十分由衷。
(43)前年巴黎集美博物馆修复竣工重新开放,希拉克在参观瓷器馆时,对着展品毕恭毕敬地鞠躬。
(44)作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屌丝,平日里经历了太多的无视和嘲弄,突然间被人毕恭毕敬的奉为主人,陈默心中的快感实在无法用言语形容。
(45)看着主管对范莹莹那毕恭毕敬的态度,我便能想通为什么刚才范莹莹能进厨房,跑到这里来上洗手间了。
(46)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对此觉得厌烦和不可理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小心谨慎,只敢腹诽,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甚至还要完成一些官方指派的写颂诗的任务。
毕恭毕敬(拼音:bì gōng bì jì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诗经·小雅·小弁》。
毕恭毕敬(恭:谦逊有礼)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对人毕恭毕敬,并不意味着贬低自己的尊严,相反,只有懂得为人的谦恭与对人的尊重这样基本的礼貌,才会让自身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帮助,同是也不能过分的谦卑,以免被轻视和受欺负。人不能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更要自尊自重。
1.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谓龙子龙孙、虾兵蟹将道:这上界天庭广元仙君法力无边神秘莫测,便是玉皇陛下对其也是毕恭毕敬。
2、再如果大汉朝能一鼓作气,勇击匈奴,让他们再不入犯国境,那么楼兰也就不会在两个大国之间玩弄两面派,两边都毕恭毕敬不敢得罪。
3.他虽然生性洒脱,但毕竟是世家子弟,蒙古旗下满蒙老礼未改,规矩尤大,何况容沧海夫妇如此慈爱,虽然并非当面应答,却仍然毕恭毕敬,十分由衷。
4.面对着义勇军的枪口,伪军一百多人毕恭毕敬地放下枪,站成三排听候处理。
5.那人烫的龇牙裂嘴,伸手想要丢了杯子,可见到游啸风满是忧郁的一双眼,好像蕴含着极大的餐具,忍住痛缓缓地放下杯子,毕恭毕敬道:游总好
我们应该对老师毕恭毕敬,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来对老师的一种尊敬,也能够让老师感觉到很开心。
毕恭毕敬——成语造句:
1、在爸爸严厉的目光下,小东毕恭毕敬地低下了头。2、虽然我对你的了解不深,但是看到你对你的母亲毕恭毕敬,服侍得无微不至,我深深地感动,我也为有你这样的朋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没看走眼,你也是我的榜样,坚决向你看齐。3、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4、他喜欢那些能坚持原则、敢于提意见的人,而不喜欢那些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人。5、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6、在她们眼里,你一天没有对她们毕恭毕敬,唯命是从的话,你就成了“贱人”。7、在父亲面前,他一向是毕恭毕敬、低声下气地回应父亲的询问。8、他毕恭毕敬地把小说放回了正面装有玻璃的书架。9、他毕恭毕敬地把那帆布包递给我,似乎那包是件圣物.10、“您是一位艺术家,”她毕恭毕敬地说。11、他们由男仆毕恭毕敬地送出去.12、“下士,您去哪里?”骑兵费恩毕恭毕敬地问道。13、毕恭毕敬地将贴了邮票的寄给自己的信封好口。14、他们喜欢五星级的宾馆和毕恭毕敬的接待。15、他总是毕恭毕敬地围着他的上司转.16、毕恭毕敬是他当客人时的应有权益.17、南方的妇女娇小可爱,毕恭毕敬,很有礼貌.18、他毕恭毕敬地走到老板面前请求得到工作。19、日本的企业文化要求员工对上司毕恭毕敬。20、锯木工用手碰了碰红便帽,走了过来。他对她毕恭毕敬,服服帖帖,怕得要命。
成语解析:
拼音:bì gōng bì jìng解释: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语法:毕恭毕敬联合式;作状语、定语;形容人的态度。示例: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近义词:必恭必敬、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反义词:出言不逊、盛气凌人
【结构】: 联合式成语【年代】: 当代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毕恭毕敬造句
碍手碍脚
毕恭毕敬
暴饮暴食
彻头彻尾
诚惶诚恐
大手大脚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动手动脚
吠形吠声
风言风语
非驴非马
怪模怪样
古色古香
敢作敢为
活灵活现
活龙活现
绘声绘色
忽隐忽现
患得患失
将信将疑
戒骄戒躁
假仁假义
见仁见智
尽善尽美
尽心尽力
可歌可泣
快人快语
冷言冷语
美轮美奂
能屈能伸
蹑手蹑脚
疑神疑鬼
偏听偏信
平起平坐
全心全意
倾城倾国
群策群力
任劳任怨
人山人海
如痴如醉
如火如荼
十全十美
缩手缩脚
速战速决
数一数二
善始善终
所作所为
同心同德
土生土长
惟妙惟肖
畏首畏尾
我行我素
先知先觉
亦步亦趋
一心一意
疑神疑鬼
忧国忧民
再接再厉
作威作福
载歌载舞
知彼知己
各种各样
真心真意
毕恭毕敬造句: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抱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向他们学习。
(2)在领导面前小李总是表现得毕恭毕敬。
(3)大家在他面前,从来都是毕恭毕敬的。
(4)于是她毕恭毕敬地将递给工作人员。
(5)他毕恭毕敬地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6)他的态度既友善又毕恭毕敬。
(7)约翰、丹尼斯对史密斯先生毕恭毕敬。
(8)东欧现已有三个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毕恭毕敬,而且还可能会唯唯诺诺。
(9)恒元躺着,他坐在床头毕恭毕敬的报告道:"喜富的事,因为案件过多,喜富不愿攀出人来,直拖累了好几个月才算结束。"。
(10)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
(11)她对任何权威人士总是毕恭毕敬。
(12)对面挺直的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毕恭毕敬的听说话。
毕恭毕敬的意思
毕恭毕敬的意思是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1、读音:bì gōng bì jìng。
2、释义: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3、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4、词性:含褒义。
5、用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6、近义词:必恭必敬、顶礼膜拜、恭恭敬敬、俯首称臣、可亲可敬、厮抬厮敬。
7、反义词:面谀背毁、以下犯上、出言不逊。
成语造句
1、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2、在父亲面前,他一向是毕恭毕敬、低声下气地回应父亲的询问。
3、他毕恭毕敬地把小说放回了正面装有玻璃的书架。
4、他毕恭毕敬地把那帆布包递给我,似乎那包是件圣物。
5、“您是一位艺术家。”她毕恭毕敬地说。
6、他们由男仆毕恭毕敬地送出去。
7、他们喜欢五星级的宾馆和毕恭毕敬的接待。
毕恭毕敬的意思
毕恭毕敬的意思:形容非常恭敬、殷勤。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毕恭毕敬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毕恭”和“毕敬”两个词组成。毕恭指对人或事物非常恭敬,表示尊重和敬意;毕敬指对人或事物非常殷勤,表示关心和热情。毕恭毕敬合在一起,形容非常恭敬、殷勤。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毕恭毕敬常用于形容对长辈、上级、客人或者重要人物的态度非常恭敬和殷勤。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待长辈的尊敬、对待领导的恭顺、对待客人的热情等场景。
毕恭毕敬造句:
1、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2、在父亲面前,他一向是毕恭毕敬、低声下气地回应父亲的询问。
3、他毕恭毕敬地把小说放回了正面装有玻璃的书架。
4、他毕恭毕敬地把那帆布包递给我,似乎那包是件圣物。
5、“您是一位艺术家,”她毕恭毕敬地说。
6、他们由男仆毕恭毕敬地送出去。
7、“下士,您去哪里?”骑兵费恩毕恭毕敬地问道。
8、毕恭毕敬地将贴了邮票的寄给自己的信封好口。
9、他们喜欢五星级的宾馆和毕恭毕敬的接待。
10、他总是毕恭毕敬地围着他的上司转。
11、毕恭毕敬是他当客人时的应有权益。
12、南方的妇女娇小可爱,毕恭毕敬,很有礼貌。
毕恭毕敬是什么意思,造句怎么写
毕:十分。恭:认真、严肃。敬:尊敬、敬畏。 十分的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
造句:.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
“毕恭毕敬”是什么意思?
是指十分地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1.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2.造句:
(1)在爸爸严厉的目光下,小东毕恭毕敬地低下了头。
(2)在她们眼里,你一天没有对她们毕恭毕敬,唯命是从的话,你就成了“贱人”。
(3)在父亲面前,他一向是毕恭毕敬、低声下气地回应父亲的询问。
(4)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5)他毕恭毕敬地把小说放回了正面装有玻璃的书架。
“毕恭毕敬”指十分地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有时含讽刺意味,形容伪善的态度和谄媚的丑态。
示例: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毕恭毕敬”的近义词
1、彬彬有礼
释义: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2、恭恭敬敬
释义:指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出处:《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忽然一个外国人走到饶鸿生面前,脱了帽子,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20个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20个如下:
形容人的神态的四字词语有:毕恭毕敬、手足无措、愁眉不展、生龙活虎、神采奕奕等。
一、毕恭毕敬:
1、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3、造句:对于穷人的毕恭毕敬地招呼从不理睬,而对于有钱的人,有说有笑。
二、手足无措:
1、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2、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造句:正犹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手足无措。
三、愁眉不展:
1、解释:展:舒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2、出自:唐·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3、造句:后见统领端茶,只得退回家中,愁眉不展地终日在家里对老婆孩子唉声叹气。
四、生龙活虎:
1、解释: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2、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3、造句:他每一天都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五、神采奕奕:
1、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2、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暗,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3、造句:身强力壮的他,神采奕奕地从我身边大摇大摆地走过。
毕恭毕敬是什么意思?毕恭毕敬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毕恭毕敬】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毕恭毕敬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毕恭毕敬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近义] 必恭必敬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定语;形容人的态度
[例句] 他~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成语故事]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基本信息
? 出处
? 释义
? 示例
? 典故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信息[回目录]
【词 目】 毕恭毕敬(也作必恭必敬)
【发 音】 bì gōng bì jìng
【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
【反义词】盛气凌人
出处[回目录]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释义[回目录]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毕:非常恭敬
示例[回目录]
他~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典故[回目录]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己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毕恭毕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42849.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