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物理变化吗
-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哪个地理区域
- 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指的是哪个节气
- 6、形容冰雪的四字成语
- 7、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飘的作用
- 8、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什么意思
- 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什么意思
- 1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了互文还是对偶的修辞?为什么?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物理变化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物理变化。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常见的描述寒冷冬季的景象,它体现了水在特定条件下的物态变化。从物理角度来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确实是一种物理变化。
先来看冰封。当温度降低到水的冰点以下0摄氏度,水分子会逐渐失去热能,并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结晶的冰体。这个过程称为凝固,是一种物质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物理变化。因此,当温度较低时,水会凝固成冰,形成冰封的情况。
万里雪飘指的是大范围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雪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固态降水,也是一种物理变化。在低温环境下,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凝结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在云中聚集形成雪花,然后随着重力的作用从云中坠落到地面,形成雪的现象。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从液态到固态的物理变化过程。在低温环境下,水分子凝固成冰体,并且水蒸气凝结形成雪花,最后在大气中飘落。这些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是由于温度的改变引起的。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水的物理变化,描述了水从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物理变化在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是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关于物理变化
1、水的沸腾也是一种物理变化。当水受热达到沸点时约为100摄氏度,水分子吸收足够的热能,转变成水蒸气并脱离液体表面。这个过程被称为汽化,是液态向气态转变的物理变化。
2、另一个例子是溶解。当固体物质溶解于液体中时,也是一种物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均匀混合的溶液。当液体蒸发时,溶解物又可以重新以固态的形式析出。
3、物理变化,还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其分子或原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例如,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北方地区的冬季景观。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我国北方地区1月气温在0℃以下,气候寒冷,多降雪,因此会呈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北部、山东、安徽北部 、黑龙江、吉林、辽宁。
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乌鞘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夏季气温高于20℃,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在7月。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数据,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总人口约6.0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约40%,另有南方地区的55%及西北地区4%和青藏地区1%。
八大古都其中有六个: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位于北方。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万里雪飘?,修辞手法是夸张。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修辞手法是引用(用典)和对偶?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
此句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对“万里”,“冰封”对“雪飘”这两个对偶,另外实际生活中不可能这么大面积冰封和雪飘的,因此又是夸张。意思是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沁园春·雪》是近代词人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原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白话文释义: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描写了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前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写活泼奔放的气势,与天比高,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下片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哪个地理区域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北方的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四季气温变化分明。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划之一,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简介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出处是《沁园春》。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毛泽东《沁园春·雪》等。
毛泽东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词调当以北宋京都之沁园为名。此调以苏词为正体,作者极众。换头曲。前段自第四句、后段自第三句起句式相同,“渐”“有”为领字,领以下四个四字句,可两句为一对偶,可四句为两个对偶,亦可前两句对偶,后两句不对偶,但以对偶为工。继四四七句式,两个四字句可对偶。
前段首三个四字句,可于第一、二句为对偶。此调四字句为主,多用对偶,配以八字、七字、六字、五字等句,用平韵,调势活泼生动,可平可仄之字极多,较为自由,有和婉协谐而流畅之特点,适用于言志、议论、谐谑、叙事、酬赠、祝颂等题材。此调名篇极多,可细细体味其语势与对偶及句法特点。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指的是哪个节气
大雪 。。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
大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容的是冬季,而冬季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6个节气。所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指的是一共是六个节气。
形容冰雪的四字成语
1. 关于冰雪的4字成语 晶莹如玉、白雪晶莹、弥天大雪、纷纷扬扬、雪花飞舞、雪花透亮、雪雾弥漫、雪飘如絮、冰封雪飘、雪舞轻扬、漫天飞雪、瑞雪纷飞、万里雪飘、茸茸雪片、鹅毛大雪、雪晴美景、梅雪争春、风雪之夜、风雪交加、轻舞飞扬、雪花飘飘、白雪飘扬、白雪皑皑、冰消雪融、1、弥天大雪:形容雪大。
2、雪化冰消:冰雪融化。3、堆银彻玉:形容雪堆。
4、银粉玉屑:形容雪花。5、万里雪飘:万里雪花飘。
6、风雪交加:有风又有雪。7、玉树琼枝:白雪覆盖的树。
8、白雪晶莹:白雪晶莹剔透。9、雪花透亮:形容雪花白透。
10、雪舞轻扬:形容雪花飞舞。11、茸茸雪片:必须雪花软绵。
12、梅雪争春:形容雪和梅花。13、雪花飘飘:雪花飘在空中。
14、冰消雪融:冰雪开始融化。15、银霜满地:雪花铺了一地。
16、大雪封山:大雪封住了山。17、白雪阳春:指高雅的艺术。
18、大雪茫茫:雪很大,且多。19、白雪飘扬:形容雪花飞扬。
20、冰凝雪积:形容冰雪堆积。21、玉鳞飞舞:形容雪花纷飞。
22、玉树琼枝:雪挂满了枝头。23、萤窗雪案:形容刻苦读书。
24、银蝶飞舞:形容雪花飞舞。25、雪意涔涔:雪花不止的下。
26、雪雾弥漫:带雪的大雾漫开。27、风雪之夜:风雪交加的夜晚。
28、冰冻三尺:形容雪多,且厚。29、银霜遍地:形容雪铺了一地。
30、玉琢银装:形容雪覆盖大地。31、大雪盈尺:形容雪堆积的很厚。
32、晶莹剔透:形容雪花晶莹可爱。33、漫天飞雪:雪飞扬了满天都是。
34、轻舞飞扬:形容雪花轻轻飞扬。35、冰天雪地:冰雪覆盖满天都是。
36、冰封雪飘:冰铺满地,雪花飞舞。37、瑞雪纷飞:吉祥的雪花飞洒漫天。
38、雪晴美景:雪地上的晴天,很美。39、白雪皑皑:形容雪花堆积了很多。
40、银装素裹:形容雪花覆盖着万物。41、瑞雪飞舞:吉祥的雪花飞洒漫天。
42、白霜铺地:形容雪花铺满了地面。43、玉树银花:形容雪覆盖在树枝上。
44、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45、银花珠树:形容书上堆满了雪花。
46、晶莹如玉:形容雪白而亮像玉一样。47、雪飘如絮:飞散的雪花像柳絮一样。
48、白雪飘扬:白色的雪花扬洒在空中。49、洁白无暇:形容雪花洁白没有杂质。
50、银装世界:形容雪花堆积了整个世界。51、雪花飞舞:雪花落下,像跳舞一样飞扬。
52、鹅毛大雪:形容雪花很大,像鹅毛一样。53、粉装玉砌:冰雪覆盖万物,像是玉雕的。
54、冰天雪窑: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55、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征兆。56、山舞银蛇: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
57、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58、原驰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59、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60、大雪纷飞: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
形容雪下得大。61、银光耀眼:形容雪花光洁,反射出来的光芒很耀眼。
62、迎风冒雪: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常形容旅途艰辛。
63、雪虐风饕: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64、雪碗冰瓯: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
65、雪窖冰天: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2. 关于冰雪的4字成语 晶莹如玉、白雪晶莹、弥天大雪、纷纷扬扬、雪花飞舞、雪花透亮、雪雾弥漫、雪飘如絮、
冰封雪飘、雪舞轻扬、漫天飞雪、瑞雪纷飞、万里雪飘、茸茸雪片、鹅毛大雪、雪晴美景、
梅雪争春、风雪之夜、风雪交加、轻舞飞扬、雪花飘飘、白雪飘扬、白雪皑皑、冰消雪融、
1、弥天大雪:形容雪大。
2、雪化冰消:冰雪融化。
3、堆银彻玉:形容雪堆。
4、银粉玉屑:形容雪花。
5、万里雪飘:万里雪花飘。
6、风雪交加:有风又有雪。
7、玉树琼枝:白雪覆盖的树。
8、白雪晶莹:白雪晶莹剔透。
9、雪花透亮:形容雪花白透。
10、雪舞轻扬:形容雪花飞舞。
11、茸茸雪片:必须雪花软绵。
12、梅雪争春:形容雪和梅花。
13、雪花飘飘:雪花飘在空中。
14、冰消雪融:冰雪开始融化。
15、银霜满地:雪花铺了一地。
16、大雪封山:大雪封住了山。
17、白雪阳春:指高雅的艺术。
18、大雪茫茫:雪很大,且多。
19、白雪飘扬:形容雪花飞扬。
20、冰凝雪积:形容冰雪堆积。
21、玉鳞飞舞:形容雪花纷飞。
22、玉树琼枝:雪挂满了枝头。
23、萤窗雪案:形容刻苦读书。
24、银蝶飞舞:形容雪花飞舞。
25、雪意涔涔:雪花不止的下。
26、雪雾弥漫:带雪的大雾漫开。
27、风雪之夜:风雪交加的夜晚。
28、冰冻三尺:形容雪多,且厚。
29、银霜遍地:形容雪铺了一地。
30、玉琢银装:形容雪覆盖大地。
31、大雪盈尺:形容雪堆积的很厚。
32、晶莹剔透:形容雪花晶莹可爱。
33、漫天飞雪:雪飞扬了满天都是。
34、轻舞飞扬:形容雪花轻轻飞扬。
35、冰天雪地:冰雪覆盖满天都是。
36、冰封雪飘:冰铺满地,雪花飞舞。
37、瑞雪纷飞:吉祥的雪花飞洒漫天。
38、雪晴美景:雪地上的晴天,很美。
39、白雪皑皑:形容雪花堆积了很多。
40、银装素裹:形容雪花覆盖着万物。
41、瑞雪飞舞:吉祥的雪花飞洒漫天。
42、白霜铺地:形容雪花铺满了地面。
43、玉树银花:形容雪覆盖在树枝上。
44、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
45、银花珠树:形容书上堆满了雪花。
46、晶莹如玉:形容雪白而亮像玉一样。
47、雪飘如絮:飞散的雪花像柳絮一样。
48、白雪飘扬:白色的雪花扬洒在空中。
49、洁白无暇:形容雪花洁白没有杂质。
50、银装世界:形容雪花堆积了整个世界。
51、雪花飞舞:雪花落下,像跳舞一样飞扬。
52、鹅毛大雪:形容雪花很大,像鹅毛一样。
53、粉装玉砌:冰雪覆盖万物,像是玉雕的。
54、冰天雪窑: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55、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征兆。
56、山舞银蛇: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
57、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
58、原驰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59、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
60、大雪纷飞: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61、银光耀眼:形容雪花光洁,反射出来的光芒很耀眼。
62、迎风冒雪: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常形容旅途艰辛。
63、雪虐风饕: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64、雪碗冰瓯: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
65、雪窖冰天: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3. 描写雪的四字成语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粤犬吠雪 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雪虐风饕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雪泥鸿爪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雪窖冰天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以汤沃雪 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雪上加霜 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挑雪填井 比喻劳而无功。
如汤沃雪 汤:热水;沃:浇。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飞鸿印雪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风雪交加 暴风雪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洪炉点雪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
鹅毛大雪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沉冤莫雪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案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冰雪聪明 比喻人聪明非凡。
冰天雪窑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冰天雪窖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冰肌雪肠 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冰魂雪魄 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担雪塞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程门立雪 比喻尊师。
报仇雪耻 报:报复;仇:仇恨;雪:洗刷,除去;耻:耻辱。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饱经霜雪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抱怨雪耻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白雪阳春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白雪皑皑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报仇雪恨 报冤仇,除仇恨。雪,洗刷掉。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
傲霜斗雪 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飘的作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出自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中,封和飘应该是动词。
封:封闭、冰封
飘:飘落、飘洒
整句意思是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白银世界,冰封大地。用来形容雪花的多而密、大而广,以有形的雪预示无形的刀剑战场。
你好,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在全文中起到动静结合的作用,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到你,请尽快采纳后送上小红花支持哦,谢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什么意思
最美的北方风光,正是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出自《沁园春·雪》,意思是最美的北方风光,正是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这首诗抒发了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原句的意思是: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什么意思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翻译: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2、原文:《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翻译: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了互文还是对偶的修辞?为什么?
两者兼作
首先“千”与“万”数学上相对
“冰”与“雪”自然景物相对
“封”和“飘”两者动词
翻译就是
千万里都是尘封的冰和飘落的雪
互文,因为两句话讲的是同一件事。
互文。可理解为:冰封雪飘千万里。
1.互文:先将其翻译成白话就好理解了,意思就是: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 从这点上直接就可以看出是互文的手法!(如果作者用白话来写,不可能写成“一千里冰封,一万里雪飘吧!”)
2.夸张:如果说一千里地域在飘雪,在结冰,那是可以说得过的。但一万里在飘雪,结冰,那差不多就是整个亚洲同时下雪咯!
3.对偶。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意思相反或相近。千里对万里。冰对雪,封对飘。千里,万里都是数量词,冰与雪都是名词,封与飘都是动词!
都有好像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这两句互补见义,意思是千里万里冰封,千里万里雪飘。
符合互文的定义: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诗句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原诗:
《沁园春·雪》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释义: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资料:
《沁园春·雪》中对古代帝王的评论和对“风流人物”的期待上,毛泽东曾对英文秘书林克谈话时说过:“《沁园春·雪》这首词是反封建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释义: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是从一个侧面来批判封建主义制度的”。
“文采”、“风骚”这些与诗词有关的辞藻在这里取得了独特的意义,它们成了社会制度的代名词。“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是用诗的语言否定古代帝王施行的封建主义制度;而对成吉思汗批评得更重一些,因为从社会制度层面上看,他代表的是比封建制度还要落后的奴隶制。
诗人笔下的“风流人物”与“无数英雄”是不同的,其内涵亦须从社会制度层面上理解。无产阶级肩负着创建新民主主义国家和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历史重任,诗人因而批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1964年毛泽东所作《贺新郎·读史》一词,再次提到“风流人物”:“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释义: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难道是真风流?我看不尽然。盗跖、庄蹻、陈胜、吴广这些敢于揭竿而起挑战统治者的权威的人,那才是真豪杰)”。
推许奴隶、农民起义领袖为“风流人物”,其态度与《沁园春·雪》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制度层面上才有如此评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文修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沁园春·雪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毛泽东谈《沁园春·雪》:这首词是反封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