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斯美塔那是在什么境况下创作《我的祖国》的呢?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30 05:51:53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交响诗作品《我的祖国》是在什么情境下创作的?

斯美塔那在晚年完成他的优秀交响诗作品《我的祖国》时,同贝多芬谱写《第九交响曲》时的境况一样。1874年他已不幸染疾,竟至完全耳聋,永远与音乐世界隔绝。但他以坚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顽强地继续他的创作,把全部心血倾注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中,直到1879年套曲《我的祖国》全部完稿,历时达5年之久。可惜的是1882年11月5日该套曲第一次公演时,他却早已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有一首交响乐讲的是河流从小溪汇成大海的故事是什么音乐呀

《沃尔塔瓦河》吧
伏尔塔瓦河,长笛的主旋律,象征着小溪...
《沃尔塔瓦河》
我爱山水
斯美塔那 交响套曲 《我的祖国》 第二乐章 《伏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这是一阙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而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
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厅婚礼。
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木管乐器宁激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泄,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
黑夜将逝,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仿佛是将军的得意忘形常常使舞步踏错了拍子,整首乐曲力度偏重,暗示舞步如操练一样,震得地动山摇,结束的和弦硬朗,爽快,是将军至情至性的幽默感。

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谁的作品

该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作品。根据酷狗音乐得知,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作品。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至1884年5月12日)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新音乐之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品是《我的祖国》和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及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等。《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

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曲目介绍

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曲目介绍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共分六曲
第一乐章:维谢赫拉德 (Vysehrad)缓板、降E大调、3/4拍。
斯美塔那:古代游吟诗人的诗琴声构成了乐曲的引子,它使人想起捷克诸王公的这一京都城堡往昔的宏伟与显赫,想起骑士们在这一城堡及其周围的比武和争战,还想起这城堡的陷落和倾覆。最后又响起游吟诗人的歌声,乐曲在这悲壮的音调中结束。这里有欢乐的军号和罐鼓声,骑士们挥舞着白刃为迎接胜利的争战而操练,群集的战士们的盔甲映着太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整个维谢赫拉德震荡着庄严的颂歌和胜利的欢呼。
维谢赫拉德是捷克历史上一座古城堡的名字,是位于布拉格之南、伏尔塔瓦河东岸的一座雄伟城堡。此城是传说中是传说中第一个捷克王国皇宫所在地十世纪时波西米亚国王加冕之处。。它象征着捷克人民古代光荣斗争的历史。这首交响诗的内容,用一个代表维谢赫拉德的史诗主题集中体现,整个乐章具有纪念的礼赞的性质,犹如全部套曲庄严宏伟的序幕。 乐曲开始,先由两架竖琴奏出主题动机,这就是拿着拨弦乐器的游吟诗人的形象,随后主题由法国号和木管乐器接奏,音色更加饱满厚实,小号和定音鼓间插出现暗示主题的勇武含义。接着弦乐器以徐缓的速度奏出维谢赫拉德宽阔的主题,并引人一段 *** ,音色更加明朗高昂,诗人叙述的幻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回顾祖国的过去使人感到激奋和骄傲。

这个基本主题描述了古代唱诗者弹着竖琴歌唱维谢赫拉德历史传说的情景。这一主题经各种乐器不同组合的演奏逐渐扩展并达到强大的 *** 。接着音乐描绘了中世纪城堡中骑士们的格斗与大规模会战的激烈场景。用基本主题的一个动机以构成急速的赋格段来表达这一段的内容。原来主题所特有的明朗而安然的特点消失了,音调变成激动的呼喊,随后出现的军号声和乐队短促有力的 *** ,描绘出比武和战斗的情景。接着出现一个具有歌唱性的,充满纯斯拉夫式的宽广和真挚的新主题,像民间史诗曲调那样平和安然。这个抒情的主题在军号合奏和从维谢赫拉德主题转化出来的一些更加接近朗诵调的激动呼喊的策励之下进入 *** ,逐步发展成一支胜利和凯旋的颂歌。接着音乐逐渐安静下来,单簧管奏出抒情的旋律以表示故事结束了。人们只知道这个城堡存在于远古,而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毁坏。在这废墟之上,我们只能听到其实早已消失的游吟诗人的琴声的一些回响。最后,庄严的维谢赫拉德主题再度出现并逐渐减弱,结束在竖琴的音响中。
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 (Vltava)急促的快板、e小调、6/8拍。
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斯美塔那简介,一条清凉,一条温和。两条小溪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卵石,映着阳光,向远方流去。它流过森林,聆听猎人号角回响;穿过田野,饱览丰收的喜悦;两岸不时地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传说中的水仙,在月光下的水面上舞蹈歌唱;在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与功勋记忆的古城废墟在谛听它的波浪喧哗;顺着圣约翰峡谷,伏尔塔瓦奔泻而下,冲击着岩石峭壁,发出轰然巨响。随后河水宽阔浩荡地流向布拉格,从维谢赫拉德古城堡下流过,呈现出它全部瑰丽和庄严。伏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汇合而逐渐消失在远方。
这里摒弃了单一主题的原则,以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采用近似回旋曲的形式,象征永远年轻和不断更新的民族精神的伏尔塔瓦河形象作为乐曲的基本主题,并通过它把穿插其中的许多生活画面加以贯串统一。
乐曲开始时长笛独奏的悠缓旋律是“伏尔塔瓦河的第一个源头”。长笛发出明亮而冰冷的音色,没有低音,没有 *** ,也没有伴奏斯美塔那简介,只有竖琴的泛音和偶尔的装饰音,还有小提琴的拨弦。
接着长笛主题引伸出来的由单簧管奏出较为温暖的新旋律为“伏尔塔瓦河的第二源头”,两

斯美塔那是在什么境况下创作《我的祖国》的呢?

斯美塔那(1829—1884)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新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在晚年完成他的优秀交响诗作品《我的祖国》时,同贝多芬谱写《第九交响曲》时的境况一样。1874年他已不幸染疾,竟至完全耳聋,永远与音乐世界隔绝。但他以坚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顽强地继续他的创作,把全部心血倾注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中,直到1879年套曲《我的祖国》全部完稿,历时达5年之久。可惜的是1882年11月5日该套曲第一次公演时,他却早已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曲目介绍

斯美塔那作为捷克作曲家,有“捷克民族音乐之父”之称,在捷克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斯美塔那简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他创作的一首著名代表作品。《我的祖国》在音乐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这首著名的经典之作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是一部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作品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音乐充满着勃勃生机和力量。
作为广为人知的不朽名作,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早就传唱于我国。其中尤以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为代表,这首著名的乐章几乎无人不晓。《我的祖国》这部套曲共由六首交响诗组成:包括《维舍赫拉德》、《伏尔塔瓦河》、《莎尔卡》、《来自波希米亚的森林和田野》、《塔博尔》和《布兰尼克》所组成,分别描述波西米亚土地上,壮阔诗性的自然风景及千年不朽的历史神话,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首以此形式描写国家的音乐巨作。百年来,这首曲子所散发的美感及诗性,仍能感动世界各地听众的心。
先听为快:
第一乐章:《维谢赫拉德》
“维谢赫拉德”是捷克一座城堡的名字,他象征着捷克人民光荣斗争的历史。整个乐章具有纪念的礼赞的性质,犹如全部套曲的庄严宏伟的序幕。全曲开始,在竖琴的引导于陪伴下,乐队以徐缓的速度奏出:“维谢赫拉德”宽阔肃穆的主题音乐 。主题经过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的演奏逐渐扩展并达到强大的 *** 。继而转入戏剧性的对比,音乐描绘了中世纪骑士们格斗的场景。之后,庄严的“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并逐渐减弱最后结束在竖琴的音响中。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一条大河,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曲中所描写的沃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乐曲奏出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旋律抒情妩媚,是一段激奋、欢乐的音乐,还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创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沃尔塔瓦河》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
第三乐章:《莎尔卡》
这首交响诗取材于民间传说,全曲构思而紧凑。先后出现几段不同场景的音乐如描写武士们坠入情网的优美旋律、武士残酷战斗的音乐。最后沙尔卡主题再度出现并结束了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
这是一首描绘捷克大地的风光的交响诗。乐曲开始是广阔庄严的前奏,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捷克大地之美。然后,是捷克民间舞曲,欢快明朗的音调由弱到强,表现了在田野与森林自由生活与劳动的捷克人民自信的情绪,他们是捷克大地的主人,也是本章讴歌中心。
第五乐章:《塔波尔》
“塔波尔”是中世纪的捷克胡斯教徒战争时期为捷克的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这一乐段曲在于这一史实,并在乐曲中采用了胡斯运动时的歌曲《上帝的战士,你们都是谁》使音乐具有历史色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全曲的旋律音调坚定而果断。节奏密集、声响强大,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六乐章:《布朗尼克》
“布朗尼克”是布拉格附近遗作山美的名字。胡斯运动时,英勇的战士们在这里运动并壮烈牺牲于此。乐曲开始为胡斯歌曲的曲调,描写了胡斯的英雄战士们在布朗尼克山地行军的场景;然后出现山峦牧场的画面,仿佛胡斯战士们渐渐隐没;再后,乐曲描绘了他们为祖国自由英勇战斗的场面。尾声十分壮丽和雄伟。“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同胡斯歌曲的音调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民必胜的坚强而乐观的信念。

2009年11月22日音乐会特邀英国BBC交响乐团 “王牌”捷克指挥大师吉里·贝洛莱维克首次赴穗,即将执掌广州交响乐团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亮相斯美塔那简介,音乐会上他将为我们演绎这首斯美塔那的经典代表作《我的祖国》。此曲第二首《沃尔塔瓦河》可谓家喻户晓,常被作为单曲演奏,《我的祖国》作为一首歌颂祖国的通俗名曲,在音乐会中上演全曲十分难得。此次贝洛莱维克首度携手广州交响乐团完整呈现《我的祖国》的6首交响诗,相信由这位捷克指挥大师演绎捷克作曲家的音乐内容,将忠实还原作曲家的原作精髓,引领听众踏上捷克的秀丽山川与人文景观之旅。
相关音乐会:
广州交响乐团2009-2010音乐季
《我的祖国》—捷克指挥大师吉里·贝洛莱维克交响音乐会
指挥:吉里·贝洛莱维克(英国BBC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曲目:
斯美塔那 《我的祖国》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广东省星海音乐厅
时间:2009年11月22日 晚20:00
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票价:¥180/150/100/80( *** 学生票、长者票半价)
在线购票: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是几段体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是六段体。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创作一首交响诗。作品创作于1874-1879年间,共分为六段,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

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包含哪些内容?

作为对波希米亚美好的大自然和传说中的英雄们的礼赞,斯美塔那创作了6首独立成章、但同时在内容和主题上彼此相关的交响诗,组成了《我的祖国》。它们分别为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述的是古代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古城堡;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描述纵贯南北的捷克最大河流的自然风光;第三乐章《沙卡尔》写的是民间传说中民族女英雄的故事;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描述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及第六乐章《布拉尼克》则分别描述了捷克的古战场和著名山脉。全曲六个乐章尽管有各自独立的创意,但都体现了捷克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对当时还没有获得自由和独立的同胞指明了人民的力量所在,并用强有力的幻想坚定人们对祖国光辉前景的乐观信念。

为什么说《我的祖国》是斯美塔纳标题交响音乐的代表作?(二)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纳标题交响音乐的代表作,作于他55岁耳聋之后。斯美塔纳在继承李斯特首创的单乐章交响诗体裁的前提下,通过统一的构思和主题贯穿的手段,创造性地将6首各自独立的交响诗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新的“交响诗套曲”结构。该曲的主题是歌颂捷克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祖国的秀丽风光,以音乐语言再现捷克人民在15世纪胡斯革命运动的峥嵘岁月里,同欧洲十字军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描述当祖国处在危亡时刻铁甲骑士出来拯救的传说。这部交响乐既是歌颂捷克民族光荣历史的不朽史诗,也是召唤人民继续战斗的号角。
《我的祖国》是一部包含有6个乐章的交响诗套曲。第一乐章为《维谢格拉德》,维谢格拉德是一座古老的城堡,它的名字象征着捷克古国的光荣显赫以及骑士们的征战凯旋,斯美塔那用这个城堡名作为乐曲的名称正是采用这种象征意义。第二乐章为《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一条流经捷克全境的最大河流,它成为祖国壮烈历史的见证。第三乐章为《萨尔卡》,此段乐曲主题取材于“萨尔卡和她的娘子军”的古老传奇故事。萨尔卡是捷克民间史诗中一位勇敢智慧的女英雄。第四乐章为《捷克的田野和森林》,在这段乐曲中,作曲家用音乐描绘出他想象中的捷克大地、原野森林及所引起的内心情感体验。第五乐章《塔波尔城》是赞颂14、15世纪间的捷克宗教改革——胡斯运动的战士们,他们以塔波尔城为据点,反抗罗马教皇、德国皇帝的英勇斗争事迹,永远成为捷克民族不屈意志的象征。最后一乐章《勃拉尼克山》讲述了一个传说中的故事,作者用音乐指明胡斯的英雄们并没有真正死去,他们长眠于为他们而裂开的勃拉尼克山中,一旦祖国需要,他们立即会起来继续战斗。
这首交响诗套曲里最具代表性的是《沃尔塔瓦河》。在这首乐曲前,斯美塔纳作了一段简短的说明:“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这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卵石哗哗作响,映着阳光闪耀光芒。它在森林中游弋,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田野,饱览丰硕的收获。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惑人的歌曲,在那波浪上嬉戏。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回忆的古城废墟,在谛听着它的波涛喧哗。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奔泻而出,冲击着岸边峭壁,掀起浪花,轰轰作响。而后,到美丽的布拉格近旁,它的河面更加宽阔,卷着滔滔波澜,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旁边流过,在这里,它显示出自己全部的瑰丽和庄严。沃尔塔瓦继续滚滚向前,最后逐渐消失在远方。”
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再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在木管乐器宁静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缥缈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泻,沃尔塔瓦河静静地流淌着。
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的力量。最后,小提琴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仿佛是将军的得意忘形常常使舞步踏错了拍子。整首乐曲力度偏重,暗示舞步如操练一样,震得地动山摇;结束的和弦硬朗、爽快,是将军至情至性的幽默感。
斯美塔纳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作曲家,这种精神明显地体现在他的音乐中。他的作品贯穿着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他一生从事积极的创作和社会活动,致力于通过音乐来唤起同胞民族意识的事业。他大量的歌剧、交响诗和其他创作都是以波希米亚历史上、宗教战争时期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民族英雄的故事传说作为题材,或描绘祖国的田野风光、自然美景。他满怀热爱祖国的强烈激情,写下了这部构思宏伟、诗意盎然的作品,并亲自为它们撰写了散文式的标题说明。作曲家为完成这部巨作,从1874年至1879年花了整整5年时间,各部分先后完成并陆续公演。遗憾的是,待全部作品完成时,作曲家已因耳疾听不见任何声音了,但斯美塔纳的心伴随着他的音乐留给了世人,他和他的音乐也将永远为我们所怀念。

交响诗《我的祖国》是由谁创作的?

这里的《我的祖国》是捷克民族乐派创立者斯美塔那(B.Smetana,1824——1884)创作的一部交响诗套曲,它由《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尔》和《勃兰尼克》六首独立的交响诗组成,其中第二首《沃尔塔瓦河》最为人所熟知。
中国词作家乔羽,作曲家刘炽也有一首名为《我的祖国》的歌曲作品,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
根据题目中的“交响诗套曲”,可知应该选择斯美塔那。
交响诗《我的祖国》是由斯美塔那创作的。斯美塔那(1829—1884)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新音乐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