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紫花苜蓿的主要价值
- 2、紫花苜蓿有哪些饲用价值?
- 3、苜蓿草的功效与作用
- 4、紫花苜蓿的功效与作用,具有清胃热、清湿热、利尿、消肿等作用
- 5、紫苜蓿有哪些营养价值?
- 6、紫花苜蓿在畜牧业中有何用途
- 7、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吃苜蓿好处有哪些,究竟什么是苜蓿?
- 8、吃苜蓿有什么好处
紫花苜蓿的主要价值
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紫花苜蓿含有5种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10种矿物质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其主要作用如下:1. 类黄酮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可防止胆固醇在动脉上的沉积,且避免血液凝结成块,以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的机率。类黄酮素也可以阻断某些荷尔蒙的不良活动,抑制引起发炎的酵素活动,还可以抑制微血管增生。2. 酚型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视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可防止血液凝结成板块,使血液在血管畅通无阻,而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3. 类胡萝卜素:可保护眼睛,预防眼神经的退化性疾病。在人体中,可使细胞成熟分化,在疾病的预防上,已证实对防止癌症再发及防止心脏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功效。临床上已开始用某些类胡萝卜素,在癌症的病人身上,进行附加的预防性化疗。
紫花苜蓿有哪些饲用价值?
苜蓿不仅饲草生产能力高,而且饲用价值也高,适口性非常好,一年四季均为各种家畜所喜食,鲜草或制成各类苜蓿产品也为各种畜禽所喜食。其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而且也含有家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据测定苜蓿的叶比茎含粗蛋白质高1~1.5倍,粗纤维比茎少约50%。植株越幼嫩,叶的比重越大,营养价值越高。苜蓿的化学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随品种、生育期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分析(1990),公农1号苜蓿在生长阶段,苗期的粗蛋白质含量占绝对干物质的25.55%,粗纤维仅占23.68%;进入生殖阶段,开花期的粗蛋白质下降到18.29%,而粗纤维上升到44.29%。
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
/p>苜蓿所含氨基酸十分丰富,但随生育期不同而发生变化。据翟桂玉等(1990)分析,淮阴苜蓿有氨基酸达17种之多,一般在盛花期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时期。
不同生育期淮阴苜蓿氢基酸含量变化(%)
在饲用作物中,苜蓿的饲用价值最高,若与其他牧草相比,在相同土地面积上种植苜蓿比种植禾本科牧草收获的营养物质最多,可消化总养分高2倍,可消化蛋白质高2.5倍,矿物质高6倍;若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单位面积上生产的营养物质的产量也较高,苜蓿蛋白质产量比大豆籽实蛋白质多1.3倍,比谷子的蛋白质多3.57倍。苜蓿总养分产量比大豆多2.5倍,比谷子多0.15倍。
苜蓿草的功效与作用
苜蓿草,又称紫花苜蓿、三叶草,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草是常见的饲草之一,其植株高矮不一,茎呈匍匐状,叶子为三片叶子组成。除了作为饲草,苜蓿草还有着多种的功效和作用。
1. 饲料作用:
苜蓿草的产量较高,且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被广泛用作家畜的饲料来源,能够为牛、羊、马等提供优质的饲料。此外,苜蓿草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对于牛奶和肉类的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2. 土壤保持作用:
由于苜蓿草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因此苜蓿草可以帮助水分渗透到土壤深处,防止土地流失和水土流失,同时也能够促进土壤的松软,提高其肥力和持水力。
3. 节约肥料作用:
苜蓿草能够通过与某些细菌共生的方式,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因此在旱地农业中,苜蓿草被广泛用于控制积累的氮量,避免过量施用肥料。
4. 药用作用:
苜蓿草还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中常被用于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方面。此外,苜蓿草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铁、钙、镁等,具有保健作用。
5. 美化环境作用:
苜蓿草生长茂盛,花期较长,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因此在城市绿化方面,苜蓿草也被广泛应用,用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空气品质等方面。
总之,苜蓿草除了具有较高的饲料价值外,还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功效。在农业、药业以及环境美化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功效与作用,具有清胃热、清湿热、利尿、消肿等作用
紫花苜蓿在欧亚大陆及世界各地种植广泛,并被作为饲料和牧草生产。经长期研究发现紫花苜蓿是所有常见牧草作物当中,高营养价值最高的的一种,各类畜禽都最喜食。除了作为牧草和饲料,苜蓿还有一定的要药用价值。
紫花苜蓿的药用价值 一、苜蓿的功效
【功效】
苜蓿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肾经,具有清胃热、清湿热、利尿、消肿等作用。
【主治】
1、治疗黄疸型肝炎:将苜蓿和茵陈各取5钱,然后混合,用水煎服,一天服用两次。
2、治疗风湿筋骨痛、神经痛:将苜蓿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一天分两次服用即可。
3、治疗毒蛇咬、蜈蚣以及黄蜂蜇:将新鲜的苜蓿捣烂后敷在被咬的伤口处即可。
4、防止出血:对于一切出血侯征,例如鼻血、吐血、咳血、便血等,可以使用苜蓿进行止血。这是因为苜蓿里面含有维生素K,维生素K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帮助血液凝固。苜蓿是所有食材中维生素K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5、清内热:苜蓿是凉性食物,进行之后,能够清除内火 ,特别是在燥热的季节,如果吃一些苜蓿佐餐的话,效果非常好。
6、预防便秘:苜蓿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从而减少粪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二、药理作用
紫花苜蓿含有5种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10种矿物质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其药理作用如下:
1、类黄酮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可防止胆固醇在动脉上的沉积,且避免血液凝结成块,以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的机率。类黄酮素也可以阻断某些荷尔蒙的不良活动,抑制引起发炎的酵素活动,还可以抑制微血管增生。
2、酚型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视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可防止血液凝结成板块,使血液在血管畅通无阻,而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 。
3. 类胡萝卜素:可保护眼睛,预防眼神经的退化性疾病。在人体中,可使细胞成熟分化,在疾病的预防上,已证实对防止癌症再发及防止心脏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功效。临床上已开始用某些类胡萝卜素,在癌症的病人身上,进行附加的预防性化疗。
服用禁忌:一般而言,适量食用苜蓿是安全的,然而对于那些有红斑性狼疮,或其它自体免疫失调症的人来说,却是无福消受。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苜蓿中富含的一种天然成分「刀豆胺酸」,对上述患者而言,苜蓿将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所以有这方面疾病的人请避免食用。
紫苜蓿有哪些营养价值?
紫苜蓿(拉丁学名:MedicagosativaL.),是豆科苜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100厘米。叶具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圆,中肋稍突出,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有毛;托叶披针形,先端尖,有柔毛,长约5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齿狭披针形,急尖;花冠紫色,长于花萼。荚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种子数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在中国为栽培植物;现在世界各国都有栽种。为优良饲料植物;又可作绿肥;种子含油10%左右。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全缘或具1-2齿裂,脉纹清晰;叶柄比小叶短;小叶长卵形、倒长卵形至线状卵形,等大,或顶生小叶稍大,长(5)10-25(-40)毫米,宽3-10毫米,纸质,先端钝圆,具由中脉伸出的长齿尖,基部狭窄,楔形,边缘三分之一以上具锯齿,上面无毛,深绿色,下面被贴伏柔毛,侧脉8-10对,与中脉成锐角,在近叶边处略有分叉;顶生小叶柄比侧生小叶柄略长。
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花5-30朵;总花梗挺直,比叶长;苞片线状锥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长6-12毫米;花梗短,长约2毫米;萼钟形,长3-5毫米,萼齿线状锥形,比萼筒长,被贴伏柔毛;花冠各色:淡黄、深蓝至暗紫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长圆形,先端微凹,明显较翼瓣和龙骨瓣长,翼瓣较龙骨瓣稍长;子房线形,具柔毛,花柱短阔,上端细尖,柱头点状,胚珠多数。
荚果螺旋状紧卷2-4(-6)圈,中央无孔或近无孔,径5-9毫米,被柔毛或渐脱落,脉纹细,不清晰,熟时棕色;有种子10-20粒。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苜蓿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或植株的部位不同,养分含量均有所不同。苜蓿蛋白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的趋势不受品种的影响;酸性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随苜蓿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灰分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粗纤维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上升。1958年,美国农业局牧草委员会(CommitteeonFeedCompositionofAgricultureBoard)对大量的谷物和牧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苜蓿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紫苜蓿又名紫花苜蓿、蓿草、苜蓿、三叶菜。广布于我国西北、内蒙古、东北、华东等地。生长于河边、水渠边、路边潮湿处。
紫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厘米左右。多分枝,毛根发达。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呈倒卵形,托叶呈披针形,有柔毛,中肋稍突出,上部小叶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花为蝶形花冠、紫色。结荚果,蝶形,暗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工具/原料,每100克紫苜蓿嫩茎叶含水分87.5克,蛋白质5.9克,碳水化合物9.7克,钙332毫克,磷115毫克,铁8毫克,胡萝卜素3.28毫克,维生素B20.36毫克,维生素C92毫克等。紫苜蓿营养极丰富,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结荚果,蝶形,暗褐色。种子肾形,黄色。
紫花苜蓿在畜牧业中有何用途
苜蓿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大量的矿物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是其营养价值的体现。其中,粗蛋白质的含量极高,约为17%~23%左右。苜蓿中丰富的蛋白质主要集中在叶片上,而叶绿体中所含蛋白质的含量高达30%~50%左右,粗纤维的含量约为42%。所以,苜蓿干草属于粗饲料。紫花苜蓿草适合作为鸡、鸭、鹅、猪、牛、羊、骆驼、鸵鸟、兔子等动物的饲料。
2.紫花苜蓿掺进蛋禽的日粮中,可加深蛋黄的颜色,饲喂种禽可提高繁殖力,饲喂肉鸡可增加皮肤色素沉着。在种母猪的日粮中紫花苜蓿占10%时,能提高排卵率、窝仔成活率。用紫花苜蓿和其他牧草一起饲喂奶牛,能提高牛奶产量。紫花苜蓿和尿素相结合可替代奶牛日粮中的大豆粕。已证明,饲喂紫花苜蓿的奶牛能提高泌乳的持久性,降低牛奶的乳脂率。用含有紫花苜蓿的日粮饲喂肉牛和羔羊能显著提高日增重,有较高的胴体重和较高的屠宰率。
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吃苜蓿好处有哪些,究竟什么是苜蓿?
苜蓿是一种野菜。苜蓿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能够促进消化和吸收,能够降血压,能够降血脂,还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然后也能够补充蛋白质,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加速新陈代谢。
苜蓿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俗称金花菜,它的营养价值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降火凉血的功效。
有良好的益气补血作用,可以缓解湿热,可以很好地补铁和维生素,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病,防止气管炎;苜蓿其实就是黄花菜,它的营养成分特别高。
苜蓿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着非常丰富的营养,而且也含有膳食纤维。有利于清脾胃,也能够开发食欲,促进胃口,缓解神经疼痛。
紫花苜蓿又称栗子、菜花、三叶草、盘头、草头、紫花苜蓿、麦冬、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苜蓿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华东等地,适应性强,对生长条件要求宽松。紫花苜蓿在河边、渠边和路边潮湿的地方生长良好。
苜蓿是紫花苜蓿的总称,俗称花椰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紫花苜蓿是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嫩叶。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鲜品中含有3.9克蛋白质、10.9克碳水化合物、3.28毫克胡萝卜素、440毫克维生素A、713毫克钙和9.7毫克铁。
它还含有用于止血的维生素K。紫花苜蓿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具有防止出血、清内热的作用。苜蓿是紫花苜蓿的总称,俗称花椰菜,是多年生开花植物。紫花苜蓿是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嫩叶。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鲜品中含有3.9克蛋白质、10.9克碳水化合物、3.28毫克胡萝卜素、440毫克维生素A、713毫克钙和9.7毫克铁。
它还含有用于止血的维生素K。紫花苜蓿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具有防止出血、清内热的作用。苜蓿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又称西兰花,其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钙、铁和止血的维生素K。紫花苜蓿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具有防止出血、清内热、止咳、平喘的作用。有哮喘、结石的人,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可以服用。
还对人流鼻血、排便出血、排便不畅、支气管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能有些人吃了,却不知道这种小野菜有什么营养价值,紫花苜蓿是一种性味偏燥,属于性寒的食物,它可以预防出血,因为紫花苜蓿中有大量的维生素K,它的食物中维生素K最丰富,而维生素K是凝结血管的。所以吃紫花苜蓿可以预防出血!
吃苜蓿有什么好处
苜蓿的营养价值:
1.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
2.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3.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4.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止咳平喘
苜蓿中的苜蓿素、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疾病有一定疗效。
止血抑菌
苜蓿所含维生素K可止血,民间常用治胃或痔、肠出血。全草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并对脊髓灰质炎有效。
补血抗癌
苜蓿含铁量较多,可作为贫血的辅助治疗食品;所含维生素B12能治恶性贫血。每日食用苜蓿可使血中甲状腺素水平增高,防止肾上腺素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大豆黄酮和苜蓿酚均有雌激素的生物活性)和抗癌作用。
利尿通肠
苜蓿所含大豆黄酮及瓜氨酸有利尿作用,对尿路结石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苜蓿所含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紫花苜蓿与排水
一般爱用者使用紫花苜蓿(Alfafa)的头号理由是:促进体内滞留水分的排除。由于紫花苜蓿具有排水利尿的功能,对于女性生理期水肿、痛风患者的尿酸排除,是一种很好的营养补充品。原因是: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例如钙、镁、钾、铁、锌,其中的「钾」可协助人体排除过多「钠」的蓄积,而达到排水利尿的功能,进而排除过多体内的尿酸,以避免血液中尿酸的浓度过高造成痛风。建议用法:三餐之间,空腹各吃1颗500毫克。(2)紫花苜蓿与降胆固醇
另外,紫花苜蓿中含有一种称为「植物皂素」的活性成分。植物皂素对胆固醇有极大的亲合力,可以作油脂乳化剂,它与胆固醇会结合成一种不可溶的复合物,使身体无法吸收。如此一来,可降低源自于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取量,间接降低血液和组织中的胆固醇含量。建议用法:三餐饭后,吃1~2颗500毫克。(3)紫花苜蓿与体内酸碱平衡
紫花苜蓿所含的矿物质是碱性的,对于平时常吃大鱼大肉、交际应酬饮酒的人们,可以帮助平衡身体中的酸碱性、避免血液的酸化。我们常常听人提起:血液偏酸性,人就容易累。为什么呢?一时之间大家也说不上来。直到我接触了访间流行的「活血分析」之后,一切都恍然大悟了。原来,偏酸性的血液,容易破坏红血球,使得原本用来携带养分、废物与氧气、二氧化碳的红血球减少了。细胞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与氧气,自然「巴豆妖妖(台语)-肚子饿啦」闹罢工,新陈代谢率就下降了。再加上细胞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与二氧化碳排泄不顺,堆积之后又伤害细胞,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建议大家至少每一周要排一天作身体环保运动,「早早起来爬爬山、餐餐简单多蔬果、清清肠胃好舒畅、身体健康自然爽」。建议用法:三餐之间,空腹各吃一颗500毫克。【使用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适量的使用紫花苜蓿干燥的叶子是安全的,然而对于那些患有红斑性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或其他自体免疫失调症的人来说,却是无福消受。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紫花苜蓿中富含的一种天然成分「刀豆胺酸canavanine」,会取代蛋白质中的精氨酸。缺乏精氨酸会使免疫系统防御功能下降,因此对上述患者而言,紫花苜蓿将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加重病情,所以有这方面疾病的人请避免食用。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