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应热的定义,化学中,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含义。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5 00:08:29 浏览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

一、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 反应热
(1) 定义:为了定量描述化学反应是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 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成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映热,通常用符号Q来表示。反应吸热时,Q为正值;反应放热时,Q为负值。
(2)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能量从而引起反应过程中产生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体现出来就形成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计算公式:
反应热(△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2.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常见的放热反应:
○1活波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所有燃烧反应
○4大多数化合反应
(2) 常见的吸热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
○22NH4Cl(s)+Ba(OH)2=8H2O=BaCl2+2NH3↑+10H2O
○3
○4CO2+C=(△)2CO
3. 化学反应的焓变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能量不同而产生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科学家们定义了一个称为“焓”的物理量,符号为H,用它的变化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研究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的物质的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同时可能伴随着反应体系体积的改变)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得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变化,其数学表达式为:
△H =Qp,式中Qp表示在压强不变条件下的反应热。
△H=H(反应产物)—H (反应物);△H>0为吸热反应;△H <0为放热反应。△H的单位为
kJ/mol或J/mol。
4.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注意:
○1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2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2→H2O(l)等,警惕题目中CO或H2O(g)的干扰。
(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
注意:
○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其中和热相等,约是57.3kJ/mol。
H+(aq)+OH-(aq)=H2O(l) △H = -57.3kJ/mol
○2对于强酸和弱碱,或弱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中和热一般低于57.3kJ/mol,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
○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或难电离的其他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内。
5.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是指能够表示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要注明各物质的状态和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先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写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2. △H 与测定条件有关,因此在书写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若是在25℃、1.01×105Pa下,可不必标温度、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aq)才能完整的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标明“↑”和“↓”,不用“→”而用“=”表示。
5.热化学方程式时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值相等,符号相反。
6.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表示方法 △H <0 △H >0
图示
实例 2H2(g)+O2(g)=2H2O(l)
△H =-571.6kJ/mol 2HI(g)=H2(g)+I2(g)
△H =+14.9kJ/mol
二、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这就是盖斯定律。
2.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焓变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相等。
3.能源的开发利用
(1)能源发展的三个阶段
柴草时期→化学能源时期(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多能源结构时期)
(2)能源的分类

反应热的定义

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它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衡量一个化学反应能够释放或吸收多少能量。反应热的测量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能源利用、化工过程优化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反应热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量热计、热电偶、热膨胀计等。其中,量热计是最常用的测量仪器,它可以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计算反应热。在量热计中,反应体系被封闭在一个绝热的容器中,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容器中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反应热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物的种类、反应温度、压力等。不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会有不同的反应热。例如,在常温常压下,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通常较大,而在高温高压下,分解反应的反应热通常较大。
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度,同时也是化工生产、能源利用等领域中的重要参数。
除了常规的反应热,还有一些特殊的反应热。例如,相变热是指在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如冰融化成水时释放的热量。燃烧热是指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如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这些特殊的反应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反应热在能源利用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火力发电厂中,煤炭燃烧释放的热量可以转化为电能,为人们提供电力。
在太阳能利用中,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这些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可以用于加热水并转化为蒸汽,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因此,反应热的利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度,同时也是能源利用、化工过程优化等领域中的重要参数。
对于能源利用领域而言,研究反应热转化和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热知识点小结

  一、反应热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放出热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并可以以热能、电能或光能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符号:⊿H(大吸小放)
  3、单位:kJ/mol
  4、计算依据:⊿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生成物)-H(反应物)
  ⊿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要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特别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98K。
  (2)要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因为物质在不同的聚集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对同一反应来说,物质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所以,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物质发生的同一个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也同等倍数的改变,但⊿H的单位不变,仍然为kJ/mol。若将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则⊿H的'数值和单位不变,符号改变。
  (4)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需要写反应条件,也不用标“↑”和“↓”。因为聚集状态已经表示出来了,固态用“s”液态用“l”,气态用“g”。
  (5)⊿H要标注“+”或“-”,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H为’+”.
  6、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成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这就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的应用实际上是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的加减。(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7、(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分解反应,以碳、氢气、一氧化碳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
  二、燃烧热
  定义:在101kPa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三、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注意事项:
  (1)必须是“稀溶液”,因为浓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影响中和热。
  (2)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中的水合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所伴随的热效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起反应生成水,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不属于中和热。
  (4)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若是弱酸或弱碱参与反应,则由于他们的电离要吸收热量,其热量的数值会小于57.3kJ/mol.

反应热的定义和特点

反应热的定义

chemical
reaction
heat
参见“反应热效应”。简称反应热,是等温下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反应热原则上可用两种实验方法测定:(1)用量热计直接测量,例如使反应在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通过能量衡算便可算出反应热;(2)先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平衡常数,然后用关联反应热、反应平衡常数和温度的热力学公式计算反应热。对于难以控制和测定其反应热或平衡常数的化学反应,可根据1840年T.H.盖斯所提出的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的热效应与其途径无关)。利用生成热(恒温时由最稳定的单质化合成1
mol某种化合物时焓的变化)或燃烧热(1mol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焓的变化)间接计算。

化学中,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含义。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伴随的释放或者吸收的热量,都是反应热。
2.燃烧热:主要是指可燃物和氧气反应产生的热量。
3.中和热:一般是指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

反应热怎么计算

反应热,通常是指:当一个化学反应在恒压以及不作非膨胀功的情况下发生后,若使生成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1、根据实验测得热量的数据求算
反应热的定义表明: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例如:燃烧6g炭全部生成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如果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kg水由20℃升高到67℃,水的比热为4.2kJ/(kg·℃),求炭的燃烧热。
分析: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它是指在101Kpa时,1mol纯净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据题意,先求得1kg水吸收的热量:Q=cm△t=197.4kJ,由此得出该反应燃烧热为394.8KJ/mol。
(△H=-394.8KJ/mol)
2、根据物质能量的变化求算
根据能量守恒,反应热等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当E1(反应物)>E2(生成物)时,△H<0,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
△H=ΣE生成物-ΣE反应物
3、根据反应实质键能的大小求算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其中旧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要放出能量,由此得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热)和键能的关系:
△H=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反应热的定义

◎ [thermonuclear reaction] 轻元素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产生 巨大 的 运动 而 相互 碰撞,最终聚变为另外一种原子核的过程热核反应堆|||  在极高温度下,轻元素的原子核产生极大的热运动而互相碰撞

q在化学中代表什么意思?

化学中q是指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
1、反应热的定义:
反应热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单位摩尔物质所伴随的热效应。反应热有时也叫做化合热或分解热,一般用AH表示。
2、反应热的单位:
反应热的单位为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
3、反应热的测定:
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通常的方法是在恒压条件或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利用热容量和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反应热。
4、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中,热能的转移可以表现为吸热或放热,吸执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执能的反应,放执反应则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热能的反应。
5、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区别: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反应热正负号不同。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修。
反应热与化学平衡、反应热的应用及反应热的意义:
1、反应热与化学平衡:
反应热可以用来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对于放热反应而言,反应热越大,反应向产物方向进行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吸热反应而言,反应热越小,反应向产物方向进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2、反应热的应用:
反应热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生产某些物质需要高反应热的反应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在燃料评价中,燃烧热(即反应热)是衡量燃料质量和能源含量的重要参数。
3、反应热的意义:
反应热在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分析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测定反应热,可以推断反应过程的方向,为研究化学平衡提供依据,并在化工生产中作为生产设计和控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