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正经的拼音,一本正经的造句例句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4 23:04:36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一本正经 拼音

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
yi ben zheng jing
一本正经 拼音
一本正经拼音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一什么正什么的成语?

一本正经
yīběnzhèngjīng
[释义]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语出]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正音] 正;不能读作“zènɡ”。
[辨形] 经;不能写作“径”。
[近义] 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
[反义] 油嘴滑舌 油头滑脑 嘻皮笑脸
成语:一本正经。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出自《抱朴子·百家》。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语出]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一本正经
拼音:

běn
zhèng
jīng
简拼:
ybzj
近义词:
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反义词:
油嘴滑舌、油头滑脑、嬉皮笑脸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解释: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例子:
他说话从来都是~,不苟言笑。
一本正经
一板正经
一身正气
一本正经
【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用一本正经造句_一本正经的意思和读音_一本正经的近义词和反

一本正经

读音 yīběnzhngjīng

意思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语出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近义词 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

反义词 油嘴滑舌 油头滑脑 嘻皮笑脸

一本正经造句:

1、看见他在台上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2、一些同学的作文充斥着空话、官话、套话甚至伪话,他们一本正经地说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大话,谈着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大道理。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中的语言作为自己的语言,用他人的认识和思想取代自己的认识和思想。

3、尽管我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是看到老师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情不自禁坐的直直的听起课来。

4、猪八戒一直油腔滑调,而唐僧却总是一本正经。

5、他做什么事情都一本正经,从不马虎、草率。

6、我们的语文老师讲起话来总是一本正经、有板有眼

7、清晨,我睁开眼,就看到他已穿好衣服,一本正经地坐在房门口。

8、班长一本正经的告诉我,我的语文成绩在年级得了第一。

9、妈妈总是一本正经的告诉我说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10、老师一本正经的走进教室给我们讲课。

11、当我做错事,妈妈一本正经告诉我那是错的

12、每次我考试有进步时,妈妈总是一本正经地对我说:骄兵必败。

一本正经的造句例句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本正经的造句例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 男人撒谎时一本正经,女人撒谎时东张西望。
(2) 一本正经地对待消遣和刻板地追求学问,结果就会成为一个学究。
(3) 老师一本正经的走进教室给我们讲课。
(4) 猪八戒一直油腔滑调,而唐僧却总是一本正经。
(5) 望着小强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6) 自习课上,看到老师来了,同学们总是假装一本正经的学习。
(7) 即信仰坚定,一本正经,道理大,不和实际联系,内容空,形式正,凡事一板一眼。
(8) 你装出来的一本正经的模样,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扇你几巴掌。
(9) 他长着古板的尖下巴,古板的直鼻梁,说起话来一本正经,字斟句酌,彬彬有礼,活脱脱一个滑稽的老古董。
(10) 在学习的时候,要抱有一本正经的态度。
(11) 才三岁的小孩子说话总是一本正经的,就像是个大人一样。
(12) 一本正经会让别人觉得非常拘束。
(13) 爸爸一本正经的告诉我,你这道题做的不对。
(14) 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从不徇私舞弊。
(15) 他的态度一本正经而严谨。
(16) 每次看到他的时候,他都是一本正经的望着书。
(17) 提问者是蔡志忠所说的"漂亮女生",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回答者疑问的口气,加上"观光价值"的调侃,引来台下一片好奇的'神情伴随着满堂大笑。
(18) 弟弟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好像一名老师。
(19) 学习上我们要一本正经,生活中我们可以放松心态。
(20) 老师拿着书,一本正经的走进了教室。
(21) 班长一本正经的告诉我,我的语文成绩在年级得了第一。
(22) 我一本正经的望着朋友的眼睛,并告诉他:“不!你错了!”。
(23) 别用那种一本正经的腔调说话!
(24) 望着孩子们在台上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逗得大家无不开怀大笑。
(25) 她圆鼓鼓的红脸颊和她一本正经的态度显得很不相称。
(26) 望着他在联欢会上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27) 昨天阳光明媚,天上的云像棉花糖,让人感觉好想咬一口;天上的云,像妈妈的手,让人感觉那么柔软,让人感觉那么温柔。它还会变:一会儿变个狗;一会儿变个大蛋糕在头顶,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对一本正经的石狮子。
(28)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不识字,就捧起一本书哇哇啦啦、一本正经地“读”了起来,逗得爸爸、妈妈笑得前仰后合。
(29) 早读课的时候,每当老师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他都装做一本正经的看快。
(30) 那群帮腔的也一起跟在后面:有血气方刚的,顽劣的,赖债的,庸医,还有一本正经的布卢姆。大家分别攥着帽子?木手杖比尔博剑295巴拿马帽和剑鞘采尔马特登山杖296等等。
成语典故
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成语辨析
【举例造句】: 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1]
【拼音代码】: ybzj
【近义词】: 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反义词】: 油嘴滑舌、油头滑脑、嬉皮笑脸
【歇后语】: 唐僧的书;三本丢了两本
【灯谜】: 风,雅,颂;三藏西行图个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例句如
1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2他做什么事情都一本正经,从不马虎草率。
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基本解释
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详细解释
1. 【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2.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3. 【示例】:他说话从来都是~,不苟言笑。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造句
1、在学习的时候,要抱有一本正经的态度。
2、老师一本正经的走进教室给我们讲课。
3、他做什么事情都一本正经,从不马虎草率。
4、每次看到他的时候,他都是一本正经的看着书。
5、我一本正经的看着朋友的眼睛,并告诉他:“不!你错了!”。
6、看着小强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7、爸爸一本正经的告诉我,你这道题做的不对。
8、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从不徇私舞弊。
9、学习上我们要一本正经,生活中我们可以放松心态。
10、他的态度一本正经而严谨。
11、他表面看起来一本正经,其实内心肮脏得很。
12、班长一本正经的告诉我,我的语文成绩在年级得了第一。
13、猪八戒一直油腔滑调,而唐僧却总是一本正经。
14、看着他在联欢会上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15、一本正经会让别人觉得非常拘束。
16、老师拿着书,一本正经的走进了教室。
17、我现在一本正经的回答你,你的问题解决不了。
18、别用那种一本正经的腔调说话!
19、她圆鼓鼓的红脸颊和她一本正经的态度显得很不相称。
20、弟弟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好像一名老师。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道貌岸然 不伦不类 不苟言笑 作古正经 油嘴滑舌 义正辞严 郑重其事 事必躬亲
反义词
摇头晃脑 嬉皮笑脸 不伦不类 吊儿郎当 油腔滑调 油头滑脑 插科打诨 油嘴滑舌 不三不四 嘻皮笑脸 打情骂俏 吊尔郎当 非驴非马 拿班作势
一本正经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形容庄重严肃,非常认真。多用于贬义。
【出处】《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反义词】嘻皮笑脸打情骂俏吊尔郎当
【近义词】义正辞严郑重其事事必躬亲
造句
1、清晨,我睁开眼,就看到他已穿好衣服,一本正经地坐在房门口。
2、你装出来的一本正经的模样,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扇你几巴掌。
3、看着小强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4、看着孩子们在台上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逗得大家无不开怀大笑。
5、她圆鼓鼓的红脸颊和她一本正经的态度显得很不相称。
6、人们拍拍他的背脊,一本正经的点点头,表示赞许。
7、虽然到了吃饭时间,小明还一本正经的在看书。
8、妈妈总是一本正经的告诉我说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9、班长一本正经的告诉我,我的语文成绩在年级得了第一。
10、爸爸一本正经的告诉我,你这道题做的不对。
11、看着小强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12、我看着一本正经的书,看见书里的凄惨的爱情不自禁的苦了。哈哈。
13、爸爸说话总是一本正经。
14、弟弟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好像一名老师。
15、别用那种一本正经的腔调说话!
16、猪八戒一直油腔滑调,而唐僧却总是一本正经。
17、小强是个调皮鬼,看到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18、我正在一本正经的想如何用一本正经造句。
19、一本正经会让别人觉得非常拘束。
20、他的态度一本正经而严谨。
21、王老师是个严肃的人,他平时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22、我们的语文老师讲起话来总是一本正经、有板有眼。

一本正经的拼音

yīběnzhèngjīng。一本正经出自于《李自成》的第一卷第二十六章中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意思是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来用来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一本正经,经的意思

根据成语原意,一本正经的“经”,就是指“经典”的意思。
【词目】一本正经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严肃,面容端庄,郑重其事。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 - 百度

【词目】一本正经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严肃,面容端庄,郑重其事.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示例】他做什么事情都一本正经,从不马虎草率.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近义词】不苟言笑、正色庄容、义正辞严
【反义词】嘻皮笑脸、油头滑脑、油腔滑调、油嘴滑舌

一本正经的读音 词语一本正经的读音

1、一本正经,汉语成语,拼音为 yī běn zhèng jīng,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2、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3、示例: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一本正经,经的读音

一本正经,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 yī běn zhèng jīng,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字典显示,jīng 一声,这个字只有这一个音,并非多音字。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形容态度严肃庄重,有时也带讽刺意味。 释 义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出 处 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一本正经,经的读音(jīng)
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