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蝼蛄虫,蝼蛄是什么虫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4 22:33:06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这是什么昆虫??

这是蝼蛄。
蝼蛄
蝼蛄,昆虫,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嫰茎。
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东方蝼蛄,发生遍及全国,一般在长江以南东方蝼蛄较多)、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
外形
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发音镜不完善,仅以对角线脉和斜脉为界,形成长三角形室;端网区小,雌虫产卵器退化。
生长地区
喇喇蛄一般生活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常见)。主要生活环境是在东北的农村地区。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土壤相对湿度为22~27%时,华北蝼蛄为害最重。土壤干旱时活动少,为害轻。成虫有趋光性。夏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之间,风速小于1.5米/秒时,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若虫至 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生活史
华北蝼蛄的生活史较长,2~3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内筑洞越冬,深达1~16米。每洞1虫,头向下。次年气温上升即开始活动,在地表营成长约10厘米的隧道。非洲蝼蛄仅在洞顶壅起一堆虚土或较短的隧道。6~7月是产卵盛期,多产在轻盐碱地区向阳、高、干燥、靠近地埂畦堰处所。卵数十粒或更多,成堆产于15~30厘米深处的卵室内。每虫一生共产卵80~809粒,平均417粒。卵期10~26天化为若虫,在10~11月以8~9龄若虫期越冬,第二年以12~13龄若虫越冬,第三年以成虫越冬,第四年6月产卵。
非洲蝼蛄
非洲蝼蛄在黄淮地区约2年完成1代,长江以南1年1代。产卵习性与华北蝼蛄相似,更趋向于潮湿地区,集中于沿河、池塘和沟渠附近。卵期15~28天。在黄淮地区当年化为若虫,以4~7龄若虫越冬,若虫共8~9龄,于第二年夏、秋羽化为成虫越冬,第三年5~6月产卵。
药用价值
蝼蛄的药用部分为蝼蛄的干燥成虫。体形较大的若虫也可以入药。当采到或用光诱捕到虫体后,应尽快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备用,但应防发霉虫蛀。也有记载将活虫埋入石灰中焙干备用。 蝼蛄有利尿、消肿、解毒功能。内服5克~10克,可消水肿,利尿治淋及治跌打损伤;可治疗脓肿疮毒等症。在进行动物试验过程中,发现本虫有小毒,但未见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饲养技术
中药材中应用的为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在自然环镜中,这两种的发生量都很大。在野外用灯诱方法采收成虫,常能获得较好效果,足以满足药源供应要求。但随着治理农业害虫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农药及施药的方法不断改进,作为重要地下害虫之一的蝼蛄,虫口数量已显著减少。为了保证药源供应,在掌握药材市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人工饲养还是必要得。 群体饲养蝼蛄,以长300厘米、宽200厘米、深200厘米以上的大饲养池为好,池的四周用砖砌成,以水泥抹平,下部填100厘米厚的壤土,稍作压实,为其创造深入越冬或挖掘产卵、育儿的环境;再填入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腐殖质的土,这样的土质适应蝼蛄的"跑湿不跑干"、"跑松不跑硬"的习性;表面撒上一层发酵后的马粪、碎麦杆、谷糠等作为保护层,以供成虫、若虫潜入,挖掘遂道,觅食,寻偶交配或躲避天敌的袭击;再在上面松散地放上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作为遮荫、保湿用。池中罩上铁窗纱盖子,防止成虫晚间逃逸。

蝼蛄是益虫还是害虫

害虫。根据查询百度百科得知,蝼蛄是害虫,蝼蛄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间接危害和直接危害。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咬食植物幼苗的根和嫩茎;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在土下活动开掘隧道,使苗根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干枯死亡,致使苗床缺苗断垄,育苗减产或育苗失败。蝼蛄(Gryllotalpa spps.)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5种,分别是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金秀蝼蛄(Gryllotalpa jinxiuensis You & Li)、河南蝼蛄(Gryllotalpa henana Cai & Niu)和台湾蝼蛄(Gryllotalpa formosana Shiraki)。一般入药的主要是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药用通常为蝼蛄科昆虫蝼蛄的干燥成虫和大个若虫全体。

蝼蛄怎样杀死

家里有蝼蛄可以用杀虫剂杀死。
蝼蛄食性很杂,能危害各种蔬菜、烟草和农作物。以成虫或若虫在表上皮层咬食播下的种子、幼芽或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缺苗断垄,幼苗枯死。受害部位呈乱麻状。由于接蛇在土中活动,将表土层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和土分离,使植株先水干枯。
两种蝼蛄的发生规律有明显不同。华北蝼蛄在北方每3年发生1代,以苦虫和成虫在土里越冬;非洲蝼蛄多在夜间活动,特别是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危害。成虫和若虫都喜欢松软潮湿的壤土或沙壤土。
有趋光性;对半熟的谷子,炒好的豆子、豆饼、麦麸等香甜物质有趋性。
防治方法:
①根据蝼蛄的趋光性,可用灯光进行诱杀。此法必须大面积使用,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面积使用能将蝼蛄招来,反而加重危害。
②人工捕杀。掌握蝼蛄的产卵期,铲去表上层,找到洞口,顺洞口控下去,发现成虫和卵加以消灭。
③毒饵诱杀。可甩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50克,对水1一1.5公斤稀释,再与25~3公斤炒香的豆接、豆饼或麦麸拌匀制成毒饵。每亩地用毒饵2~3公斤,傍晚时均匀洒在播种沟或播种穴里。
④毒谷诱杀。每亩地用于谷子05~0.8公斤、90%晶体敌百虫50克,先将于谷子煮成半熟,捞出晾至半干;敌百虫用少量水化开,再将谷于和药拌匀,晾至八成干,播种时撒入播种沟或播种穴里。

这是什么虫?

中文学名:蝼蛄别称:非洲蝼蛄、小蝼蛄、拉拉蛄等。
注:土狗,别名蝼蛄、拉拉蛄,扒狗,属直翅目,蝼蛄科昆虫。将活蝼蛄,埋入石灰中处死焙干,即成为中药材土狗。由于烘干后的蝼蛄身体紧缩,头向腹部弯曲,六足紧抱,形状像条卧着的狗,故取名土狗。东北地区(辽宁中部)还称其为“地喇叭”。南方水田中居多,躲在水稻的根周边,四处窜坏水稻,阴雨天或者下雨天会跑出地面透气。
答:
这是“蝼蛄”,农村俗名“蝲蝲蛄”,吃食植物的根,对农作物有害。也可以入药。
你好,这个应该是蝼蛄字典音làlàgǔ,北方常读做lálágǔ,蝼蛄的俗称,有的地区称土狗子。蝼蛄,昆虫,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嫰茎。如下图:
这是独角仙,网上有卖的,是宠物昆虫,有些品种值不少钱呢
如图 , 蝼蛄 为害虫 学名
蝼蛄科 Grylloidea 直翅目昆虫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喜食各种蔬菜,对蔬菜苗床和移栽后的菜苗危害尤为严重。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蝼蛄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使蔬菜大幅度减产。

蝼蛄是益虫还是害虫

  蝼蛄,一种常见的昆虫,被视为是害虫还是益虫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蝼蛄能够吞食大量有害的昆虫,并减轻农作物的虫害,因此应该被视为益虫。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蝼蛄会啃食植物的根茎,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应该被视为害虫。
  一些农民和专家认为蝼蛄是益虫。因为它们在田间地头经常出现,而且极其营养丰富,不断有食物摄入的蝼蛄很快就能完成生命周期,同时还会吞食其他害虫的卵和幼虫,起到减轻农作物虫害的作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农民们会使用人工制造的蝼蛄繁育箱,饲养这些昆虫,并放到田地里,进行自然控虫。
  然而,另一些农民和专家则认为蝼蛄是害虫。因为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蝼蛄会啃食植物的根茎,导致作物死亡,极大地危害了种植业的利益。此外,蝼蛄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它们的叫声极其刺耳,常常使人感到耳膜不适,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虽然蝼蛄存在危害,但还是有益的。因为它们的数量不会像一些害虫那样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而且控制起来也比较容易。除此之外,蝼蛄还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它们在繁殖时会强烈地发出叫声,吸引人们注意,进行保育。
  总之,蝼蛄既有益虫的一面,也有害虫的一面。决定它们对环境的重要性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态度。让我们共同呵护自然、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家园。

诱捕大量蝼蛄方法

蝼蛄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常常在农田、草地和花园中出现,它们以植物的根、茎和叶为食。要诱捕大量的蝼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陷阱:设置蝼蛄陷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用浅盘或容器,将盘中注入一些水和一小部分甜味的液体,例如糖水或水果汁。蝼蛄被甜味吸引后,会跳入液体中被困住。在陷阱周围放置更多的植物碎屑或草,以吸引更多的蝼蛄。2.手工捕捉:在晚上或黄昏时,蝼蛄活动频繁,可以手动捕捉它们。使用手套或夹子,小心地将蝼蛄抓住并放入一个容器中。捕捉时要注意不要压碎或伤害到它们。3.土壤处理:蝼蛄通常在土壤中生活和繁殖。定期翻耕土壤可以暴露它们并破坏它们的巢穴。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料或其他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质量,以减少蝼蛄的栖息地。4.天敌引入:一些天敌昆虫对蝼蛄有天然的捕食行为。例如,蚂蚁、甲虫和蜥蜴等都是蝼蛄的天敌。可以引入这些天敌来帮助控制蝼蛄的数量。然而,在引入天敌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以确保它们不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5.植物保护:蝼蛄喜欢吃一些特定的植物,例如青草和庄稼。通过采取植物保护措施,如使用防虫网、喷洒环境友好的杀虫剂等,可以减少蝼蛄对植物的破坏,从而控制它们的数量。综上所述,要诱捕大量的蝼蛄,可以通过设置陷阱、手工捕捉、土壤处理、引入天敌和植物保护等方法来控制它们的数量。然而,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了解蝼蛄的生态习性以及所在地区的法规和环境影

蝼蛄是什么虫

昆虫。根据查询百度百科信息显示,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是昆虫的一种。蝼蛄具有药用价值,具有利水,通便的功效,可以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

这是什么虫子啊?好恐怖啊。。屁股长触角的。。。还会飞。。。好恐怖

这小东西又不咬人,好多地方都有
我们这方言叫天狗。
蟋蟀
蝼蛄
蝼苟地下害虫
蝼蛄
别 称
非洲蝼蛄、小蝼蛄、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崽、地狗子、水狗
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是多种地栖性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昆虫的总称。俗名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成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东方蝼蛄,足迹遍及全国,一般在长江以南东方蝼蛄较多)、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常出现于夏季的夜晚,长相区别于蟋蟀。夜间趋光性,有很不错的飞行能力。

蝼蛄为什么不能打死

南方人也叫作“土狗子”,常夜行活动,叫声好似“咕咕咕”的声音,古人认为蝼蛄乃鬼神之差使(简称“鬼差”),常常协助鬼神为害,故夜间见到蝼蛄在外面活动时候都要一脚踩死,毫不留情。
蝼蛄不能打死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 虽然蝼蛄不是真正的狗,但却把它比喻成“土狗”,一些农村的老人认为蝼蛄进家门代表着“来财”,因此不能轻易抓或打死。
2. 蝼蛄属于多食性昆虫,能上天、入地、入水,虽然它很厉害,但因为蝼蛄的生长环境十分特殊,我们无法判断其身上是否携带病菌,因此不能随意触碰。
总之,蝼蛄这种昆虫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名字的谐音性,进入农村家门后需要谨慎对待,能放走最好。

像蟑螂一样的小黑虫是什么虫

像螳螂一样的小黑虫可能是蝼蛄。
像蟑螂一样的小黑虫是蝼蛄。蝼蛄体型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生活于土壤中,在土壤中挖掘洞穴,在挖掘洞穴过程中寻找食物,到了产卵期,就产卵于洞穴中。采用吸水脱脂棉作为介质代替土壤,蝼蛄可在其中挖洞、疾走和鸣叫,并在其中生长、产卵繁殖,完成各种行为活动。蝼蛄: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5种,分别是华北蝼蛄、东方蝼蛄、金秀蝼蛄、河南蝼蛄、台湾蝼蛄,一般入药的主要是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危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蝼蛄食性广,可采食菊科、藜科和十字花科等多个科的植物,不仅采食植物叶片,还采食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