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肥有哪些,氮肥有哪些 这些都是常见的氮肥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4 21:51:13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氮肥有哪些

氮肥的分类
1、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和液氨等。
2、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和硝酸铵等。
3、酰胺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有尿素,它是固态肥料中含氮最高的优质肥料,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4、长效氮肥
长效氮肥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

氮肥有哪些种类?

1、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主要以铵(NH4+)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
2、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NO3-)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钠。
3、酰胺态氮肥
氮素以酰胺基形态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
扩展资料
1、氨态氮肥的特点是:
氨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均形成铵离子(化学符号为NH4+,右上角加号表示铵离子带一个正电荷),铵离子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
铵离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因而不容易随水流失,适宜用在水田;
氨态氮肥在土壤中,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同样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氨态氮肥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高浓度铵离子对作物,尤其是对幼苗产生毒害;
对钙、镁、钾等吸收具有拮抗作用。
2、硝态氮肥的特点是: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化学符号为NO3-,右上角的减号表示硝酸根离子带一个负电荷),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不宜用在水田,一般用在旱地;
硝态氮肥在土壤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成氧化亚氮或氮气损失;
硝态氮肥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助燃性,易燃易爆,在运输中要注意防潮防火;
硝态氮肥含氮量较低;
硝态氮肥能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
3、尿素(化学式CO(NH2)2含氮量46%)特点是:
含氮量高,含氮量46%。
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用;
在土壤中溶解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温度低的季节使用,其肥效较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应适当提前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硝态氮肥: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 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扩展资料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常见的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长效氮肥。
一、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三、酰胺态氮肥
尿素:分子式CO(NH2)2,含N量44-46%。固态肥料含氮最高的优质肥料,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潮解。生理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一小部分以分子态吸收,大部分经脲酶作用转化为(NH4)2CO3被吸收,肥效较NH4+—N和NO3-—N慢,作追肥时,要提前4-5天施用;对土壤无不良反应。可作基肥,追肥,不提倡作种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石灰性和碱性土壤施用时要深施覆土,防止氨的挥发。
四、长效氮肥
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
长效氮肥的共同特性:
1、溶解度小,释放养分的速度慢,减少氮的淋失,挥发,固定及反硝化等损失。
2、肥效稳且长,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氮素的供应。
3、可一次大量使用,省工省力。
扩展资料:
氮肥的合理使用
1、目的: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施入氮肥后,作物对氮肥中养分吸收的数量占施入氮肥的百分比。我国目前旱田40~60%,水田30~45%,平均50%左右。
2、氮肥损失途径:铵态氮肥的分解挥发,硝态氮肥淋失、反硝化作用。
3、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1)深施覆土:增加对NH4+的吸收减少挥发,为保证植物供应可早施几天。深度因用量而异,少(每公顷施肥75---112.5kg)宜浅,多(每公顷施肥300---375kg)可深(12~15cm)。春季垄作玉米或高粱,一次深施入犁沟,可不再追肥。
(2)调控水分:在一定土壤含水范围内,利用率随水分增加而增加。追肥时旱田可通过灌溉调节,无灌溉时可看墒情;水田不能大排大灌。
(3)氮肥球状化或缓效化:把氮肥与腐熟的农家肥或肥沃的细土混匀,加工制成球状称球肥。球状肥料比表面积减小,释放养分较粉状慢,局部浓度高,肥效持续长。施用时注意用量。可作基肥或追肥,深施,宜早不宜晚。
(4)铵态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控制铵态氮的硝化。
(5)合理分配和选择肥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拓展资料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
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化学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生成合成氨的哈伯法装置于1909年建成,并在德国首先实现工业化,成为氮肥工业的基础),20世纪40?50年代,硫酸铵是最主要的氮肥品种。
60年代,增加了硝酸铵;70年代以来,尿素成为主导的氮肥品种。
碳酸氢铵是中国80年代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
常用的氮肥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4种类型。
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
硝态氮肥:硝酸钠、硝酸钙。
铵态硝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酰胺态氮肥:尿素、氰氨化钙。
拓展资料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
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化学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生成合成氨的哈伯法装置于1909年建成,并在德国首先实现工业化,成为氮肥工业的基础),20世纪40?50年代,硫酸铵是最主要的氮肥品种。
60年代,增加了硝酸铵;70年代以来,尿素成为主导的氮肥品种。
碳酸氢铵是中国80年代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
常用的氮肥品种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铵态氮肥
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
(2)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钾、硝酸钙。
(3)铵态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4)酰铵态氮肥
包括尿素、氰铵化钙、石灰氮。

氮肥包括哪些肥料

氮肥包括的肥料如下:
1、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硫酸铵、氨水、碳酸氢铵、液氨、氯化铵等。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性,都容易被土壤的胶体给吸附,氧化后都会变成硝酸盐。这种肥料在碱性的环境中更容易挥发。若是用量过多,就会产生毒害,因而建议将其稀释后在进行使用。
2、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钙、硝酸钠、硝酸铵等。它们的共性就是更易溶于水,对作物吸收钾、镁、钙等没有抑制作用,硝态氮肥一般主要用在呈碱性的肥料之中。
3、酰胺氮肥
酰胺氮肥指的就是常见的尿素肥,它里面含有46.7%的氮肥,是固体氮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肥料。因而想尽快补充所需的氮肥,促进植株的生长,最长用的就是尿素肥,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4、铵态硝态氮肥
铵态硝态氮肥,指的是铵盐和硝酸盐形态氮的肥料。在生产主要用作基肥、追肥。铵态硝态氮肥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适合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用,会进一步增强土壤的酸性,破坏土壤的结构,适宜在种植干旱作物时使用。

以氮为主的肥料都有哪些


常见氮肥:
碳酸氢铵
(
NH4HCO3
),
氯化铵
(
NH4Cl
),
硝酸铵
(
NH4NO3
),
碳酸铵
(NH4)2CO3,
硫酸铵
(NH4)2SO4
常见含氮复合肥:
磷酸铵
[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和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的混合物],
硝酸钾
(KNO3)

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哪些……

氮肥:尿素、硝铵、碳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钠、氯化铵、液氨、氨水磷肥:钙镁磷肥、普钙(普通过磷酸钙)、重钙、磷矿粉钾肥:氯化钾、硫酸钾复合肥:指的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N\P\K元素的化成肥料.包括:一铵(...

哪些肥料是氮肥

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硝态氮肥: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 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扩展资料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常见的氮肥有:
1、铵态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液氨等。
2、酰胺态氮肥:尿素等。
3、硝态氮肥:硝酸钙{Ca(NO3)2}、硝酸钠(NaNO3)、硝酸铵(NH4NO3)等。
扩展资料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在作物体内,凡含蛋白质多的部分(如种子)含氮也多;含蛋白质少的部分(如衰老的茎杆)含氮也少。
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份。叶绿素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物质,而酶是作物体内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核蛋白、植物碱也都含氮。从而可以看出,氮在作物营养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物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素。
氮肥施用不足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出: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显著早衰并早熟,产量降低。
氮肥施用过量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在: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作物产量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氮肥
①硫酸铵,简称硫铵、肥田粉。白色,像白砂糖。吸湿性小,易溶于水,肥效快,是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一般作追肥用1%~2%水溶液施入土中,或0.3%~0.5%水溶液喷叶面。②尿素,白色圆球状,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中性肥料,肥效较其他氮肥长。一般用0.5%~1%的水溶液施入土中,或用0.1%~0.3%的水溶液进行根系追施,最好在傍晚进行,以免烧伤叶片。③硝酸铵,简称硝铵。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吸湿性强,易溶于水。
中性,肥效快,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易爆炸和燃烧,严禁与有机肥混合放置。一般作追肥,可用1%的水溶液施入土中。④硝酸钙,白色颗粒。吸湿性强,容易结块,不会破坏土壤结构。肥效快,一般宜作追肥,用1%~2%的水溶液施入土中。
一、铵态氮肥:肥料中的氮素主要以铵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氨态氮肥的特点是:
1、氨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均形成铵离子,铵离子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
2、铵离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因而不容易随水流失,适宜用在水田;
3、氨态氮肥在土壤中,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同样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4、氨态氮肥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5、高浓度铵离子对作物,尤其是对幼苗产生毒害;
6、对钙、镁、钾等吸收具有拮抗作用。
二、硝态氮肥: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钠。硝态氮肥的特点是:
1、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2、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不宜用在水田,一般用在旱地;
3、硝态氮肥在土壤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成氧化亚氮或氮气损失;
4、硝态氮肥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助燃性,易燃易爆,在运输中要注意防潮防火;
5、硝态氮肥含氮量较低;
6、硝态氮肥能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
三、酰胺态氮肥:氮素以酰胺基形态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尿素特点是:
1、含氮量高,含氮量46%。
2、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用;
3、在土壤中溶解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温度低的季节使用,其肥效较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应适当提前使用。
扩展资料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在作物体内,凡含蛋白质多的部分(如种子)含氮也多;含蛋白质少的部分(如衰老的茎杆)含氮也少。
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份。叶绿素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物质,而酶是作物体内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核蛋白、植物碱也都含氮。从而可以看出,氮在作物营养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物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素。
氮肥施用不足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出: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显著早衰并早熟,产量降低。
氮肥施用过量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在: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作物产量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氮肥

氮肥有哪些 这些都是常见的氮肥

1、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主要以铵(NH4+)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
2、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NO3-)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钠。
3、酰胺态氮肥
氮素以酰胺基形态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

含氮肥多的肥料有哪些

氮肥主要有以下几种: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氨水(NH3.H2O),液氨(NH3),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
含氮量最高的五种氮肥分别为:尿素-约46.7%,硝酸铵-约35%,氯化铵-约26.2%,硫酸铵-约21.2%,碳酸氢铵-约17.7%。
常见氮肥的分类:
1、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共同特性:a、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b、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c、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d、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e、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特性如下:a、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b、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c、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d、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e、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3、长效氮肥,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共同特性:a、溶解度小,释放养分的速度慢,减少氮的淋失,挥发,固定及反硝化等损失。b、肥效稳且长,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氮素的供应。c、可一次大量使用,省工省力。
4、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潮解。
氮肥有哪些:1、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多种,有硫酸铵,氨水,碳酸氢铵,液氨,氯化铵等。不过有很多的共同性,例如都易被土壤的胶体给吸附,氧化之后都会变成硝酸盐。这种肥料在碱性的环境中更容易挥发。若是植物或者作物吸收过量会产生抑制作用,且浓度高的话会容易产生毒害。2、硝态氮肥::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钙,硝酸钠,硝酸铵等。它的共同性是更容易溶于水,对作物吸收钾,镁,钙等没有抑制作用。它主要是用在呈碱性的肥料中。3、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尿素肥,它里面含有46.7%的氮肥,固体氮中算是含氮最高的一种的肥料。因此,若是想要尽快补充所需的氮肥,促进生长,最常选用的就是尿素肥,效果比较好。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三大元素之一,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若是作物,植物严重缺少氮肥会有生命危险。此外,若是缺少氮肥,容易出现植物瘦小,叶子黄化等现象,生长也会变慢。适量的氮肥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生长有利。氮肥主要有以下几种: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氨水(NH3.H2O),液氨(NH3),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含氮量最高的五种氮肥分别为:尿素-约46.7%,硝酸铵-约35%,氯化铵-约26.2%,硫酸铵-约21.2%,碳酸氢铵-约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