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地分赃的意思,“坐赃”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4 07:20:36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坐地分赃什么意思?

词目 坐地分赃 发音 zuò dì fēn zāng 释义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引用 《济公全传》第一百零七回 雷鸣陈亮双失盗 踏雪无痕访贼人 ...发了财,你知道不知道?”华云龙说:“哪位?”吴坤说:“在西川 坐地分赃 的镇山豹田园本。现在曲州府大发财源。结交官长,走动衙门... 《济公全传》第一百十一回 知府定计拜贼人 济公巧捉华云龙 ...。和尚说:“带着走,拿田国本去。”书中交代:田国本原本是西川 坐地分赃 的大贼头。他自己因为金银也存足了,手下绿林人,在外面做... 《清史演义》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 ...有拿到。还有一班猾吏,与强盗多是同党,外面似奉命缉盗,暗里实 坐地分赃 ,百姓越加焦急,又推了就地绅士,向抚院呈诉。这位吃饭不... 《说唐合传》第二十五回 庆寿辰罗单相争 劫王杠咬金被捉 ...的肋子骨哩!”雄信吃惊道:“他为什么缘故?”咬金道:“他骂你 坐地分赃 的强盗头,倚着财主的势,不把他靖边侯公子放在眼内,把你... 《民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烟沈黑幕空具弹章 变起白狼构成巨祸 ...当,附近一带防军,望风生惧,没人敢与接仗,甚且与他勾通,转好 坐地分赃 ,只苦了数十百万人民,流离颠沛,逃避一空。小子有诗叹道... 《彭公案》第三十二回 周应龙祝寿会群雄 杨香武二盗九龙杯 ...壁之能 有万夫不当之勇 会打毒药弩 人受一下 连肉全烂。他是 坐地分赃 手下有二百余名绿林中人 各分一处 内有四个大头领 一... 《彭公案》第三十三回 避侠庄群雄聚会 黄三太入都献杯 ...、王伯燕见礼毕 然后归座。水旱两路的盗寇 都知周应龙在避侠庄 坐地分赃 足智多谋 正走了午运 无一个不恭敬他的。这时 忽见外... 《彭公案》第三十五回 李公然初试神弹子 黄三太大战周应龙 ...龙说:“小辈 你也不知这周寨主是何如人?他乃水旱两路的英雄 坐地分赃 的寨主 你要找他借金银 须用一个晚生帖儿前去拜望他。”... 《十尾龟》第二十九回 周介山巧结单品纯  ...矩,徒弟做着了生意,分拆起宕头来,须留出一份孝敬师傅。单品纯 坐地分赃 ,一年中进益倒也不少。有时逢着大一点子的老贵,小燕等吃... 《银瓶梅》第六回 裴公子暗施辣手 柳知府 ...而且臭名于后,也有玷辱圣贤名教,令人可恼!想必日前包庇响马, 坐地分赃 ,至令强徒胆大、打劫国饷。今还谋为不轨;若引贼兵入城作... 《快士传》第七卷 奸徒乔装真耳聋 贤官巧 ...人指唆,扳害无辜,罪宜加等,杖八十,徒二年。路小五两番造谋, 坐地分赃 ,又使同伴妄陷平人,更复设诈乔装诡计百出,其罪尤宜加等... 《刘墉传奇》第四十二回 设巧计恶皂露原形 ...方到他家取银子,他的妻子自然说哪里有什么分的银子?老爷想着他 坐地分赃 ,想来分的也就不少,故此和他要四封银子。他既然拿出,想... 《刘墉传奇》第四十三回 借盘缠役匪双结盟 ...怕他们翻脸,是不是?”“是,大人的恩典。”刘爷说:“你绝不该 坐地分赃 ,与他们勾手。你既在公门应役,难道不知律条吗? 坐地分赃 ... 《刘墉传奇》第四十四回 陈大勇私访小柳村 ...旱两路全有。到后来,越闹越大,大家起盖地窨子暗室,窝藏强人, 坐地分赃 ,称为头目。今日乃是窝主镇禄的生日,五里三村的乡绅都来... 《续济公传》第七回 人虎穴英雄遇险 战群贼 ...学了些妖术邪法,他二人在这玄坛观招集四路采花淫贼等人,在这里 坐地分赃 。后来祁性海又结交小西天三杰的大寨主霹雳鬼狄元绍,在那... 《续济公传》第十六回 战群贼豪杰逃性命 玉 ...谭宗旺一看,知道贼势甚大,忙跳出圈外来,蹿上房去。那狄元绍乃 坐地分赃 贼首,一看谭宗旺少年俊美,五官清秀;他妹妹狄小霞在房,... 《续济公传》第三十五回 因救友逃难马家堡  ...二人逃至独龙山马家堡,内中有两个江洋大盗,是吴玉至友,在这里 坐地分赃 ,一位是独角天王马金龙,一位是双头大岁马金虎。二人到这...

成语坐地分赃的意思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坐地分赃】;
【坐地分赃】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赃。”这个成语偏正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含贬义;
例如《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五回中写到:“附近一带防军,望风生惧,没人敢与接仗,甚且与他勾通,转好坐地分赃。”它的近义词有【不义之财】、【坐地分账】,它的反义词有【自力更生】,在这里可以注意一下,【坐地分赃】和【不义之财】两者的区别,两者都是指用不正当的手法或得的物品,但【坐地分赃】强调这个行为和动作的不正当性,而【不义之财】更强调物品的不正当性,那么我们怎么用坐地分赃造句呢?这些人坐地分赃,各自得了一笔横财;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关于成语坐地分赃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含二个意思的成语 有哪些

两用成语大全
http://wenku.baidu.com/view/3369283e0912a21614792908.html
任何一个成语,你只要去解释,都能有多个意思!
看你用在什么地方!
“玲珑剔透”既可以形容诗文器物明晰精致,也比喻人聪明伶俐。
“短小精悍”既可以指人身材矮小却精明强干,也形容作品等篇幅简短而有力。
坐地分赃”的本义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其引申义为“不亲自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
“栉风沐雨”中的“栉”是指“梳发”,“沐”是指“洗发”,原义是指“被风雨侵袭”,其引申义是“形容奔波劳累,历尽艰辛”。
从现代汉语的运用情况来看,这两个词的本义已不存在,只保留其引申义

分赃的意思

分赃的意思为:瓜分用肮脏手段得来的钱物。
一、基础解释
分赃,fēn zāng,分取赃款赃物:坐地脏。比喻分取不正当的权利或利益。多用为贬义。
二、详细解释
1、分取赃念顷款赃物,不正当的利益。引证:《三国演义》第二回:“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馀人,_取商人财物,於岸上分赃。”徐铸成《旧闻杂忆·广告、新闻、帮会》:“分别在两家旅社开了长房间,作为联档、商议、分赃和吃喝玩乐的场所。”
2、喻分享不正当的权利或利益。引证: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我们反对欧洲分赃会议所规定对于山东的办法,并不是本着狭隘的爱国心,乃是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的强盗行为。”
三、分赃在文言文中的体现
1、分取赃和兄款赃物。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受赂卖爵,分赃解罪。”
2、《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各贼分赃入己。”
四、分赃的造句
1、歹徒们在分赃的时候,被公安人员一举抓获。
2、这家伙坐地分赃,发了一笔横财。
3、恋人分手就像小偷分赃,无论怎么唤高袭分都会有危险、伤感情、言语藏杀机、心理不平衡。

不义之财的意思

指来源不正当的钱财。
拼音:bù yì zhī cái。
不义之财的近义词:
坐地分赃、民脂民膏、不劳而获。
不义之财的反义词:
劳动致富、不谋私利。
不义之财的近义词意思与拼音:
1、坐地分赃[zuò dì fēn zāng]
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2、民脂民膏[mín zhī mín gāo]
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脂、膏:油脂。五代时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3、不劳而获[bù láo ér huò]
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现多指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义之财的造句
1, 诚实劳动是福,不义之财是祸。
2,你别当我不知道,你这些钱都是不义之财,不是赌来的就是骗来的。
3,在公司进行改组之际,他来个浑水摸鱼,弄到了一笔不义之财。
4,他的儿女要求穷人的恩,他的手要赔还不义之财。
5,下官为官清廉,不义之财一介不取,又怎能拿得出十万两银子?
6,这帮贼寇却是义贼,平素只是盗取赃官污吏,地主恶霸所得的不义之财,散与穷苦之人,因了官兵的征讨才在这山中洞里栖息安身。

坐在地上的四字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坐的 四个字成语 "坐"的四字成语1. 安坐待毙 坐着等死。
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2. 独坐愁城 愁:忧愁。
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3. 割席分坐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
比喻朋友绝交。 4. 裹粮坐甲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

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5. 平起平坐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6. 日坐愁城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7.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8. 如坐云雾 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9. 如坐针毡 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10. 稳坐钓鱼船 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11. 席地而坐 泛指在地上坐。
12. 行动坐卧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13. 因循坐误 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
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14. 正襟危坐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15. 坐不安席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16. 坐不重席 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17. 坐不垂堂 垂堂:近屋檐处。不坐在堂边外面,怕掉到台阶下。
比喻不在有危险的地方停留。 18. 坐不窥堂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19. 坐吃山崩 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20. 坐吃山空 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21. 坐筹帷幄 坐在军帐里出谋划策。 22. 坐地分赃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
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23. 坐而论道 坐着空谈大道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24. 坐观成败 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25.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26. 坐井观天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27. 坐冷板凳 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
28. 坐立不安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29. 坐山观虎斗 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30. 坐失良机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31. 坐视不救 坐视:坐着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32. 坐收渔利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33. 坐卧不安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
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34. 坐享其成 享:享受;成:成果。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35. 坐薪悬胆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
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36. 坐言起行 坐能言,起能行。
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37. 坐以待毙 坐着等死。
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38. 坐以待旦 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39. 坐拥百城 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40. 坐于涂炭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
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41. 璧坐玑驰 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42. 稠人广坐 坐:同“座”。指人很多的地方,即公共场合。
43. 灌夫骂坐 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44.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45. 行思坐筹 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同“行思坐想”。
46. 行思坐想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47. 行思坐忆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48. 行住坐卧 指一举一动。 49.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50. 满坐风生 座席之间飘来清风,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来者神气不凡,光采动人。
亦作“满座风生”。 51.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52. 十眠九坐 时躺时坐。形容病体难支。
53. 使酒骂坐 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人。同“使酒骂座”。
54. 束手坐视 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55. 摇席破坐 指在饮宴中中途离席。同“摇席破座”。
56.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57. 一坐皆惊 指满座皆惊服。
同“一坐尽惊”。 58. 一坐尽惊 指满座皆惊服。
59. 一坐尽倾 指满座倾慕。 60. 一坐一起 犹言一举一动。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61. 枕戈坐甲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
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62. 整襟危坐 整衣端坐。
形容严肃拘谨。 63. 众人广坐 犹大庭广众。
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64. 坐地分脏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
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65. 坐地自划 就地不动,自定范围。
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66. 坐而待毙 坐着等死。
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67. 坐而待弊 坐着等死。
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68. 坐而待旦 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69. 坐戒垂堂 不坐在屋檐下,恐瓦堕伤身。形容自爱、谨慎。
70. 坐井窥天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 一个小孩儿坐在地上,画画打一四字成语 画地为牢huà dì wéi láo
[释义]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语出]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辨形] 画;不能写作“化”。
[近义] 作茧自缚 画地为狱
[反义] 任其驰骋 豪放无羁
[用法] 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又作“画地为狱”。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3.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及意思 四字成语大全带解释 岸谷之变 岸:喻指高位。
比喻 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白衣苍狗 苍:苍白。浮云像白 衣,瞬间变得像苍狗。
比喻世 事变化无常 变化不测 测:测量,估计。变 化无常,无法预料 变化如神 神:神奇。
形容变化 迅速而神奇 变幻莫测 幻:变化;变幻:不 规则地改变;测:捉摸;莫测: 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 人不可捉摸 变幻无常 变幻:不规则的变 化;常:常规。
指事物经常变 化,无常规可寻 波谲云诡 谲:变化多端。比喻 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
也比喻 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渤澥桑田 渤澥:渤海的古称。 大海变成桑田, 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苍狗白衣 同白衣苍狗, 比喻世 事变化无常 苍黄翻覆 苍:青色;苍黄:青 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此一时,彼一时 此:这;彼: 那。
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不能相提并论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 形容 变化大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 去;无常:没有常态。
经常变 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 来变去没有定准 风云变幻 风云: 比喻变化动荡 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 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局势 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 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
指 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 感触 加减乘除 算术的四则运算, 借 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九变十化 指变化多端 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 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 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连锁反应 连锁: 像锁链似的一 环扣一环。
比喻相关的事物发 生相应的变化 落叶知秋 看到地上的黄叶就 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 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 过。
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 事, 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 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 种大气光学现象。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
浮云象 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饱经沧桑 饱:充分。沧桑:沧 海变桑田的简缩。
泛指世事的 变化。 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 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 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 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变化多端 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 变化很大。
变化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 料。 变化无常 无常:没有常态。
指 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变化无穷 形容不断变化, 没有 止境。
变生不测 变: 有重大影响的突 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 生于突然之间。
不出所料 事由变化, 在预料之 中。 不动声色 声: 言谈; 色: 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 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 常镇静。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 头绪。
形容变化莫测。 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
大海变 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 世事变化很大。
苍黄翻复 苍:青色。比喻变化 不定,反复无常。
朝云暮雨 暮: 傍晚。 早上是云, 晚上是雨。
原指神女的早晚变 化, 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大风大浪 指巨大的风浪。
比喻 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 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 斗争。
大人虎变 虎变: 如虎身花纹的 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 变化莫测。
大贤虎变 虎变: 如虎身花纹的 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 变化莫测。
东海扬尘 大海变陆地。 比喻世 事变化很大。
斗转星移 星斗变动位置。 指季 节或时间的变化。
翻复无常 变化无常,说变就 变。 翻天覆地 覆:翻过来。
形容变 化巨大而彻底。 也指闹得很凶。
风云突变 风云: 比喻变幻动荡 的局势。 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感慨万千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 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高岸深谷 指幽僻的处所。
形容 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 变化。
隔世之感 指因人事或景物变 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一个时 代似的感觉。 故我依然 故我:旧日的我。
仍 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 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鬼出电入 比喻变化巧妙迅速, 不易捉摸。 果不其然 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 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海屋添筹 海屋: 寓言中堆存记 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 筹码。
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宦海风波 宦海:旧指官场。
旧 指官场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涛 和大风,变化莫测;亦指官场 中出现的风险和波折。 疾如旋踵 旋踵:转动脚跟。
快 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 化很快。
荆人涉澭 荆人:楚国人。澭: 澭水。
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 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 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鉴往知来 鉴:审察或引为教 训;往:过去;来:未来。根 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 发生变化。
今非昔比 现在不是过去能比 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 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 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 事。
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 上。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 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临机应变 机:时机,形势。随 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 付。
女大十八变 指女子在发育成 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 变化。 气象万千 气象:情景。
形容景 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千部一腔, 千人一面 比喻都是 老一套, 没有变化 (多指创作) 。
潜移默化 潜:暗中同,不见形 迹;默:不说话,没有声。

“坐赃”是什么意思

坐脏就是犯贪污罪,方言讲意思是“栽赃”
坐地分赃
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去作案而坐等分取脏物
坐 几是 因为的意思。
脏就是贪污 之类的。
坐赃就是因为贪污 而。。。。
坐赃,就是指不是主管官吏而收受财物的行为。

100个易误用成语 及含义,误用例子

望文生义成语105个
1.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2.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3.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4.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5.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6.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7.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9. 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10. 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11.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12. 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13.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14.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15.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16.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17.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
18. 久假不归: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
19.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20.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21.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22.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前面常加否定词,如“难以望其项背”。
23.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24. 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
25.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6. 坐地分赃:赃,赃物。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27.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28.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29. 噤若寒蝉:噤,闭口。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比喻不敢说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30. 不(能)赞一词:赞,参与。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 一点看法,意见。
31. 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件事。
32.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33.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衷,决断。
34.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
35. 奇文共赏:奇,美妙,奇异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36.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37.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38. 三人成虎:三人谣传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39. 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
40. 不名一文:名,占有。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41.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
42. 下里巴人: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指战国时楚地和蜀地交汇处的民间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对举。
43. 屡试不爽:屡,多次。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44.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多指著书立说。
45.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重阳节过后的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比喻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46.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也比喻乐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47. 求田问舍:舍,房屋。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48.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含贬义。
49. 大快人心(人心大快):快,指痛快。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作褒义用。
50. 久假不归:假,借用。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51.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52.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53. 涣然(若)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像冰融化一 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54.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也代指流言蜚语。
55.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56. 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57. 暴虎冯河:不用舟楫趟水过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58. 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59. 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60. 不足为训:不值得做为效法的准则。不以人废言:以:因为。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61. 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62. 城下之盟:盟:旧指宣誓缔约或签订和约。在敌人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也泛指一般性的协议或协定。
63. 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64. 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65. 细大不捐:捐:抛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遗漏。
66. 间不容发:间:中间,间隙。发:头发。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也比喻诗文严谨,语言精粹。
67. 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死刑。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68.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贬义,同“三长两短”。
69.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含褒义。
70.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71.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含贬义。
72. 师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73.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含有贬义。“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含有褒义。
74.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75. 七月流火: 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此时暑热开始减退。
76. 美轮美奂 :只能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和众多,用来赞美新屋。
77. 豆蔻年华 :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78. 炙手可热(炙手可得) :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一些人权势气焰嚣张。
79. 付之一笑:不当一回事;不值得理会的事,只以一笑来对待它。
80. 不学无术:不是“不学习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81. 不绝如缕: 不是“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的样子”,而是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或后继者稀少。
82. 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83.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84.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
85. 匠遇作家:“作家”不是“搞文学创作之人”,而是能手、行家。该成语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能人碰上能人。
86. 兔走乌飞:“兔”“乌”指月亮、太阳,比喻时间迅速流逝。
87. 功高不赏:不是“有大功劳不用奖赏”,而是功劳大得无法加以赏赐。
88.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能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
89.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贬义词。
90. 屠龙之技:不是“高超、令人生羡之技”,而是无实用价值、徒有虚名的技术,贬义。
91. 木人石心:比喻某人为人正派,威不能屈,利不能诱。不是“蠢笨、迟钝”。
92. 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头而得不对好处。
93. 独步天下: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并非“一个人走天下”。
94.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出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指坐着柴车,空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不是“生活困顿、拮据”
95. 再作冯妇:“冯妇”不是女子,而是春秋战国时晋国的一个名叫冯妇,善打老虎的男子。该成语有重操旧业之意。
96.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不能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
97. 高屋建瓴:“建”不是“建造”而是“倾倒”,即把盛水的瓶子从屋顶上向下倾倒。比哈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98. 逢人说项:指到处为某人或某事说好话。项指唐代诗人项斯,得名士杨敬之极力介荐,因而声名大振。不是“到处说人坏话”。
99. 尺布斗粟:用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
100. 想入非非:本义为主观意念进入离奇玄妙的境界。中性词。基本义是借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贬义词。常只用其基本义。
101. 出奇制胜: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102. 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不加重视。用于否定句,即“不能等闲视之”。
103. 先入为主:指以先接受的说法或印象为主导,以致再遇到不同的说法或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不能理解为“首先”的意思。
104. 相形见绌:意思是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运在前面加“显得”造成语义重复。
105.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常误解为动词,责备之意,在后面接宾语。

监守自盗的成语?

⑴ 监守自盗成语故事
监守自盗 [jiān shǒu zì dà抄o] 基本释义 监守:监管;袭盗:偷窃。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知法犯法 贼喊捉贼 反义词 两袖清风 以身作则 克己奉公 典 故 唐朝时期,杨炎因家族以孝出名而被唐德宗选拔为宰相,他上任把个人恩怨看得很重,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宰相卢杞寻机报复,把他的私宅购作官署,弹劾他“强迫官吏代卖私第,高估房价,同时还监守自盗。”唐德宗下令处死杨炎。
⑵ 成语监守自盗的意思。
监守自盗 [jiān shǒu zì dào] [释义] 监守:监管;盗:偷窃。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⑶ 带“守”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守”字的成语有哪些 : 守望相助、 恪尽职守、 墨守成规、 安分守己、 守身如玉、 以守为攻、 守株待兔、 奉公守法、 守口如瓶、 玩忽职守、 魂不守舍、 监守自盗、 屈身守分
⑷ “监守自盗”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监守自盗的意思是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读音【jiān shǒu zì dào】
造句:
津巴布韦已经在保护区及国家公园派驻军队和警力用以保护动物,但据称,一些士兵监守自盗,自己成了偷猎者。
居民们担心频繁丢车是物业人员监守自盗。
但是,有时国家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变得很困难,尤其是当 *** 官员都监守自盗的情况下。
介绍了美国零售业内部职工监守自盗的严重情况,对不同业态的发案率作了分析,并指出:依靠创立群体,加强现金出纳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四大”之一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主管的调查显示,由于缺乏预防机制,当舞弊发生时,通常都是监守自盗。
⑸ 成语接龙监守自盗
盗名暗世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内奸佞之人在乱世容乘机骗取声誉。 盗名欺世 盗:窃取;名:名誉;欺:欺骗。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盗亦有道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盗憎主人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盗跖之物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盗钟掩耳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盗铃掩耳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盗嫂受金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盗食致饱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盗玉窃钩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盗怨主人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⑹ 盗字结尾的成语

江洋大盗 鸡鸣狗盗 窃国大盗 ⑺ 监狱的监的成语
监守自盗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监临自盗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版物。同“监主自盗权”。 监市履狶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监主自盗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⑻ 什么守什么盗成语
监守自盗 [jiān shǒu zì dào]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监守:监管;盗:偷窃。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知法犯法 贼喊捉贼 反义词 两袖清风 以身作则 克己奉公 典 故 唐朝时期,杨炎因家族以孝出名而被唐德宗选拔为宰相,他上任把个人恩怨看得很重,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宰相卢杞寻机报复,把他的私宅购作官署,弹劾他“强迫官吏代卖私第,高估房价,同时还监守自盗。”唐德宗下令处死杨炎。 网络释义 《激战运钞车》是由尼莫洛德·安塔尔执导,马特·狄龙,劳伦斯·菲什伯恩,让·雷诺等主演的动作片。该片于2009年12月4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群运钞车保安计划对自己负责押运的巨款进行抢劫的故事。 主守自盗 [zhǔ shǒu zì dào]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 处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成语接龙 盗跖之物 物极必返 返观内照 照人肝胆 胆战心惊 惊心眩目 目见耳闻 闻风而兴 兴讹造讪讪牙闲嗑 嗑牙料嘴 嘴快舌长 长林丰草 草草收兵 兵临城下 下逐客令 令行如流 流年似水水月镜花 花枝招展 展眼舒眉 眉头眼脑 脑满肠肥 肥冬瘦年 年逾古稀 稀奇古怪 怪诞不经经年累月 月晕而风 风雨如晦 晦迹韬光 光前裕后 后生可畏 畏死贪生 生齿日繁 繁弦急管管鲍分金 金城千里 里出外进 进荣退辱 辱身败名 名公巨人 人满为患 患难与共 共商国是是非分明 明教不变 变俗易教 教导有方 方枘圆凿 凿坯而遁 遁世无闷 闷闷不乐 乐成人美美玉无瑕 瑕瑜互见 见钱眼红 红腐贯朽 朽木不雕 雕阑玉砌 砌红堆绿 绿酒红灯 灯红酒绿绿鬓朱颜 颜筋柳骨 骨腾肉飞 飞来横祸 祸福无门 门单户薄 薄寒中人 人来客去 去邪归正正身清心 心巧嘴乖 乖唇蜜舌 舌敝唇枯 枯骨生肉 肉山酒海 海晏河清 ︾查看更多 网络释义 详细释义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出处《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⑼ 要好的形容偷盗的成语或词语,多说几个没
【狐鸣狗盗】: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诲盗诲淫】: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诲淫诲盗】: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明抢暗偷】: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鼠窜狗盗】: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鼠盗狗窃】: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鼠窃狗盗】: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鼠窃狗偷】: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鼠偷狗盗】: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探囊胠箧】: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椎埋狗窃】:指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捉贼见赃】: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坐地分赃】: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坐地分脏】: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明抢暗偷】: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鼠窜狗盗】: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鼠盗狗窃】: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鼠窃狗盗】: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鼠窃狗偷】: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鼠偷狗盗】: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探囊胠箧】: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椎埋狗窃】:指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捉贼见赃】: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梁上君子 [liáng shàng jūn zǐ]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⑽ 监守自盗成语什么意思
监守自盗
拼 音: jiān shǒu zì dào 释 义: 监守:监管;盗:偷窃。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 处:《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