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现代七律诗中秋节?
- 2、中秋月圆七律诗句
- 3、中秋节的诗词七律
- 4、求一首庆国庆,中秋双节的七律诗,谢谢
- 5、现代七律诗中秋节
- 6、描写中秋节七律诗
- 7、中秋的七律诗
- 8、中秋赏月的七律诗
- 9、丹桂飘香七律诗句有哪些?
现代七律诗中秋节?
中秋·《七律》十首:今携四海同圆月,溶入清茶慰路遥
《七律·中秋夜》
当代/春花秋月
月上江南廿四桥,露华着色满庭蕉。
几盅薄酒销残籁,一纸浓情付此宵。
星宿依然盟约故,烟云未许梦魂遥。
清光寄与天涯远,分借秋声共海潮。
《七律》
当代/左袂
去雁悠悠影过桥。秋风不散落芭蕉,
怀中旧事飞轻霭,笔下深情伴冷宵,
莫道余生霜塞远,只缘随处镜天辽。
今携四海同圆月,溶入清茶慰路遥。
《七律·中秋月明》
当代/楚语词心
月到中秋分外明,晴宵千里恰无声。
素娥轻冠云舒袖,玉宇浮光碧落情。
岭上桂花香暗渡,池边水鸟宿还惊。
一年此夜清如许,秀色银辉处处盈。
《七律·己亥中秋》
当代/燕宿雕梁
一年好景在中秋,闲步闲吟兴愈遒。
桂子香飘黄叶地,蒹葭穗舞白苹洲。
煎茶分饼添清味,邀月凭风散旧愁。
身外几人无俗杂,今宵且共露华收。
《七律·中秋夜》
当代/风尘客
秋水为神醉万千,何须一笔泪婵娟。
也教黛玉埋花骨?还效湘妃泣水边?
有梦人生人有梦,无眠夜月夜无眠,
劝君更尽一杯酒,多少愁烦抛九天!
《七律·题图》
当代/影子无影
今宵本是团圆夜,但觉寒霜锁阁楼。
揽袖凭窗风切切,抬头望月影幽幽。
初更结念三更怨,一缕相思几缕愁。
慨叹中秋缘往事,伤心抆泪泪还流。
《七律·中秋赋》
当代/彩虹雨
吟低竹管角亭中,广阙云妨闭冷宫。
犹怨桃香留三月,何裁柳色向西风。
深醪烛火千家好,孤夜天涯四野穷。
顾兔婵娟如寂寂,春花秋月不相逢。
《七律·长安中秋》
当代/勿忘
云隐蟾宫藏雾海,露凝菊蕊枕寒芳。
清茶闲饮缘无客,桂影疏摇落晚香。
玉兔琴前忙捣药,素娥弦上念痴郎。
今年不见银辉殿,只品人间秋夜凉。
《七律·满城风雨近中秋》
当代/东蒙公子
满城风雨近中秋,夜出东门独自游。
十万人家返空室,八千灯火焕高楼。
闲看闹市多萧索,直走长街不止休。
无事至今时节好,单衣渐冷渐深愁。
《七律·中秋夜未能赴约有感》
当代/灵雨既零
蟾轮有意云间藏,几度流连几度伤。
急雨微寒瞻法座,青灯孤影入禅堂。
随缘不计前尘憾,见性还因幻梦亡。
清境更无他处觅,今宵只道是寻常。
中秋月圆七律诗句
中秋月圆七律诗句如下:
1、中秋月圆夜,思绪随风飘。
皎洁月光照,天涯共此时。
家人围桌旁,欢声笑语绕。
甜美月饼香,温暖人心田。
2、月圆中秋情满襟,千里相思共此心。
金秋果实甜如蜜,家人相伴幸福深。
云淡风轻星闪烁,丹桂飘香入梦来。
把酒言欢情更浓,天涯故人常相忆。
3、中秋月圆映苍穹,思绪飘飞伴云行。
桂花飘香传佳讯,幸福盈门喜气生。
千里之外寄相思,故乡亲人念不忘。
岁岁中秋共团圆,人间真情暖心房。
4、月圆中秋情意浓,丹桂飘香传佳音。
亲朋好友聚一堂,幸福美满喜洋洋。
举杯共饮团圆酒,欢乐气氛荡漾起。
祝福传递心间暖,天涯海角情相依。
5、中秋月圆夜未央,思绪飘飞到天疆。
远山近水情更浓,故人相聚乐无边。
丹桂飘香传佳话,家人团聚笑声扬。
岁月静好幸福长,天涯海角共吉祥。
6、中秋月圆照乾坤,思绪飘飞映繁星。
举杯共饮桂花酒,亲人团聚乐无边。
长夜漫漫情更浓,岁月静好幸福长。
千里之外共寄语,故乡亲情暖心房。
七律诗的特点:
1、句数和字数:七律诗由七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四十九个字。这是七律诗的基本形式,也是其名称的由来。
2、对偶:七律诗的每一句都有严谨的对偶关系。对偶是指一对句子中的词语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要相对称,比如相同位置的词语要具有相同的词性、相近的意思等。这种对偶关系使得七律诗在形式上整齐有序,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韵律:七律诗讲究平仄的交替和押韵的规律。平仄是指声调的分类,包括平声和仄声。在七律诗中,平仄的交替有着一定的规律,使得诗歌在朗读时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押韵是指在诗句的末尾使用相同的韵母或声母,使得整首诗读起来和谐悦耳。
中秋节的诗词七律
中秋节的诗词七律的回答如下:
月圆中秋时刻至,思绪随风轻轻飞。千里之外共赏月,天涯海角同披辉。桂香四溢映窗前,月饼甜香入梦微。家人团聚喜气扬,幸福萦绕心间归。
寄情遥望星空远,思念之情难言表。故人万里共此景,亲情友情相连绕。秋水长流人共饮,明月当空述衷肠。良辰美景赏心悦,祝福满杯情意长。
月影摇曳映湖心,赏月佳节乐无边。花好月圆情更浓,团团圆圆庆丰年。诗酒歌月情未尽,赋诗一首寄乡愁。期盼来年再相聚,心手相连誓不渝。
灯火辉煌映万家,月光如水洗尘华。举杯共饮桂花酒,千里共婵娟非虚。家人团聚喜洋洋,幸福时光难再忘。明月当空传佳话,寄语远方情意浓。
月圆人团圆之夜,喜气洋洋皆欢颜。祝福传递心间语,友谊长存永不灭。四海之内皆兄弟,相知相伴唯真诚。此时此地同欢庆,愿你快乐无边尽。
一缕月光洒心窗,思念之情从中来。遥望星空月明处,满心欢喜盼团圆。佳节到来喜气生,祝福送到暖人心。幸福围绕身边转,生活甜蜜乐陶陶。
月圆中秋情更浓,千里之外心相通。寄语朋友与家人,幸福时光共同享。明月当空照大地,此时此地显神灵。愿你一生快乐随,中秋佳节倍思亲。
拓展知识: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月神祭祀。在中国,中秋节的日期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根据历史记载,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而在宋朝和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赏月,人们在中秋节晚上欣赏明亮的月亮,并品尝月饼和其他食品。此外,还有玩花灯、猜灯谜、赏桂花等习俗。
中秋节的象征:中秋节最著名的象征就是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期间的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月饼最初是一种祭品,后来成为了人们赏月时的必备食品。月饼的种类很多,有豆沙、五仁、蛋黄、莲蓉等多种口味。
求一首庆国庆,中秋双节的七律诗,谢谢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同时庆的诗句不多~
七律-国庆
自古逢秋枫叶红,红断红尘八千里。
傲骨凌然层林染,红叶萧萧酒一瓢。
满天风霜下西楼,琴弹不尽中国梦。
沧桑酒酣看世界,千山万水重头越。
七律-中秋望月
月到中秋何处圆,亦风亦雨亦无眠。
黄花梦断谁鸣笛,桂姊琴幽独弄弦。
泪写鸾笺思愈淡,鬓飞新雪恨难填。
归帆远在云深处,湘水滔滔年复年。
如丝细雨掩江楼,久别重逢满眼秋。
金桂初开添喜庆,红葡浅漾散轻愁。
三杯畅叙团圆乐,举国同欢盛世讴。
宴罢驱车归法晚,一轮明月正当头。
现代七律诗中秋节
1、《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原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翻译: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2、《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原文: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翻译:
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
被人抛弃的姬妾,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赏析
《中秋月》开头便以埋怨的语气落笔,说月光令人费解、难以思议,所照之处给天下人增添愁恨。然后具体描述月光带来的种种忧思:征人思家,院中离愁,宫中哀怨,战俘怀乡。
月光引得种种人断肠落泪,而月亮却浑然不觉,简直是普天下头等傻瓜。全诗构思独特,诗人貌似咏月,实为讽世,手法别致新颖,且不乏幽默风趣。
中秋圆月
夜晚饮茶庭院前,中秋望月大团圆。
月升高不可攀处,无索无根天上悬。
虽远却亲如紧邻,与人同舞共婵娟。
银河之水杯中尽,夜静更深天地连。
1、《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2、《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3、《中秋对月》
唐代: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4、《阳关曲·中秋2113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5261的一首词。这4102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1653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原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翻译: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5、《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原文: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翻译:
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
被人抛弃的姬妾,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描写中秋节七律诗
描写中秋节的七律诗相关内容如下:
1、中秋月圆人团圆,家国情深意更牵。团圆饭香传佳话,幸福生活永绵绵。
2、月华如练照中秋,银色光辉洒九州。家人团聚情更浓,幸福满堂笑声留。
3、桂花飘香满园秋,月饼甜美情更稠。故乡明月心相随,佳节欢歌意难收。
4、秋水长天一色清,月明如镜照人生。思念故乡心难平,祝福远方情更浓。
5、中秋佳节喜盈门,银辉满地人欢欣。金桂飘香夜未央,思念绵绵寄深情。
七律诗的特点
1、格律严谨,字数固定。七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其格律要求非常严格,押韵和平仄对仗都要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一般来说,七律诗以平起式为主,即第一句为平声韵脚,第二句为仄声韵脚,以此类推。
2、结构严谨,对仗工整。七律诗的结构严谨,每一句都要与上一句或下一句形成对仗。这种对仗可以是词性、意义、声调等方面的相似或相反,使得全诗在形式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
3、意境深远,抒情表达丰富。七律诗的题材广泛,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诗人们常常借助自然景物、历史典故、人物形象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和浓郁的情感氛围。
4、用词精炼,语言优美。七律诗的用词精炼、简练,不求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饰,但求用最简单、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七律诗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与其他文学形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七律诗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比如,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常常以七律诗为题或为主题进行创作,使得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秋的七律诗
中秋的七律诗如下:
一、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这首小词《阳关曲·中秋月》是宋朝文学家苏轼所写,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写中秋节的天气和景象。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这里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中秋夜景的感受和提炼,以“银汉无声转玉盘”来形象地表达了月亮从云层中浮现的情景,月亮的圆润和秋夜的清寒相互映衬,构成了优美的意境。
二、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该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意思是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也应该别样看待,不一定总是有离别。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怨尤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在这首词中,描绘了它不同寻常的圆和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而“人情未必看承别”则反映了词人对人情世故的看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一定非要通过分离和悲伤来表达。这也可能是词人在面对离别时,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三、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 ——朱淑真《中秋月》
“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这两句诗是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他以“杳杳长空”和“敛雾烟”来描绘出广阔无垠的天空和雾气缭绕的场景,创造出一种空灵而又苍茫的氛围。
而“冰轮都胜别时圆”,则是对月亮的赞美,诗人以“冰轮”来形容月亮的圆润明亮,透露出他对月之美的赞叹。这里的“别时圆”则可以理解为与诗人别离时的月亮相比,眼前的月亮更加圆润明亮。
中秋赏月的七律诗
中秋赏月的七律诗如下: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中秋月景,抒发了作者与其胞弟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心中充满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小词写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赏析: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赏析:这首诗说的是在中秋节,整首诗没有带一个“月”字,但是用“月”表现出来的乡愁却是清新自然。
4、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赏析: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5、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赏析:李商隐的这首《霜月》,近人张采田在《玉溪生年谱会笺》把它列入“不编年诗”,然后引冯浩说云:“艳情也”,接着又评驳道:“按未定”。我们认为:这首诗的写作年份固然很难推定,但它确实不是艳情诗,而是一首即景寄情、因情寓意的自喻诗。
从诗题“霜月”看,它写的秋夜月色,但又关带着霜天。霜天月色,这境界阔大、优美、迷离惝怳,正好施展浪漫的想象能力和艺术描写的高超手段。
丹桂飘香七律诗句有哪些?
1、中秋丹桂适时香,雨打风吹梦一场。落地金银遭践踏,醉人香气任风扬。经年努力全消尽,四季辛劳一扫光。但愿余香飘向月,吴刚将我酒中藏。
2、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3、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4、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5、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