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
- 2、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
- 3、为什么葡萄牙被西班牙包围~西班牙却没有并吞葡萄牙呢?
- 4、葡萄牙为什么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 5、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不统一
- 6、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 7、西班牙为啥不吞并葡萄牙
- 8、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 9、葡萄牙为什么没被西班牙吞并
- 10、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
不知题主您是不是觉得西班牙和葡萄牙“理应”统一成一个国家?
可为什么呢?
就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地处伊比利亚半岛?
还是因为1580年至1640年这60年间,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葡萄牙王国等伊比利亚诸国曾经结成过“共主邦联”(即“联合统治”状态)?
然而葡萄牙的正式独立,是在十二世纪四十年代;而西班牙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独立主权国家,却是在十八世纪开始才渐次取得进展的:
经过了十二世纪上半叶同葡萄牙方面多年的冲突与战争,随着1143年《萨莫拉条约》的签署,“全西班牙的皇帝”阿方索七世承认了葡萄牙王国的独立。
那么,“葡萄牙”是从“西班牙”独立出来的嘛?
恐怕不能这么看。
阿方索七世皇帝头衔里的“西班牙”是一个地理概念,当时并不存在一个“西班牙国”,因此他的皇帝头衔也不过仅是个拉风的头衔而已。他实际上只是身兼着加利西亚、卡斯蒂利亚、莱昂这三个王国的国王,而葡萄牙王国正是从其中之一的莱昂王国中独立出来的。
自十世纪阿斯图里亚斯国王阿方索三世开始自称“西班牙皇帝”之后,直到十二世纪最后一名“全西班牙的皇帝”阿方索七世,此之间存在过各色各样的“西班牙皇帝”。然而究其实质,他们都不过是伊比利亚半岛上一个,或几个基督教王国的国王罢了。
中世纪以来,“西班牙”从一个地理概念,再到一个由多个国家所组成的共主邦联,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主权国家。是迟至1714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的费利佩五世颁布《新国家基本法》之后,(除葡萄牙以外的)伊比利亚半岛诸国才以卡斯蒂利亚为核心逐步整合起来的。
也就是说,葡萄牙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时间,是要远早于西班牙的。
如果是被动地受征服、吞并、同化,抑或通过革命等其它一些特殊的契机还好说。否则,一个十二世纪开始的,早已拥有自我认同的独立主权国,又为何要加入一个十八世纪开始才逐步整合起来的独立主权国呢?
何况,葡萄牙王国同作为西班牙王国前身的那些共主邦联成员国之间,在历史上的冲突与战争是并不鲜见的。虽则1580年-1640年这段时间,葡萄牙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暂时同西班牙结成了共主邦联,但之后随着布拉干萨王朝的上台与葡萄牙复国战争的胜利,葡萄牙的独立便再难逆转了。
伊比利亚诸国在历史上常有对立,同时又具有着相近但却并不相同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因此,固然葡萄牙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同西班牙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可能,但最终两国并未统一成一个国家。
这在我看来,亦是十分正常的结果。
另:想起了一句葡萄牙谚语——“不要相信卡斯蒂利亚人”……
一是从历史上看,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同属伊比利亚半岛,但是葡萄牙主要族群就是葡萄牙人,而西班牙则是一个民族数量较多的国家,在民族的互融性上存在一定障碍。再就是,两个国家都曾是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海上军事实力都比较强,也曾经算是棋逢对手过,主要目标都是海外扩张,热衷于占领新大陆,对周边陆上领土的争夺欲望相对较弱。
重点
二是从区位上看,西班牙可以说三面环海,西北部接连大西洋,北濒比斯开湾,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南面向地中海,海岸线长达7000多公里。而葡萄牙地处伊比利亚半岛西陲,并未对西班牙出海口造成太大影响,而且直布罗陀海峡北部的咽喉要地也被西班牙占领,所以葡萄牙与西班牙在领土、位置上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夺取葡萄牙对西班牙不是必然选择。
三是从现实上看,葡萄牙底层人民对葡萄牙的统治和占领,抵触情绪是非常强烈的,在西班牙短暂统治葡萄牙期间,反抗活动不断,牵扯了西班牙大量精力。对于西班牙来说,与其捂着这个“火药桶”,不如“安分守己”的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海外利益的争夺上去。
西班牙是法国的跟班,葡萄牙是英国的跟班,所以两国就相当于英法的缩影,而欧洲也不希望西班牙吞并葡萄牙而威胁他们。
当初为了抵御阿拉伯人,葡萄牙与西班牙在各地修筑了一座座牢不可破的城堡,使得葡萄牙并不易被攻取。西班牙王国收复全部失地不久就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相比葡萄牙来说,海外利益更为巨大,也更易被攫取。葡萄牙于1640年再度独立,而其他欧洲强国也更不愿意看到西班牙的强大,也都支持葡萄牙的独立。自此以后,英、法、荷、德等欧洲强国次第崛起,而西班牙却渐渐沦为欧洲二流强国,欧洲其他强国就更不能容许西班牙并吞掉葡萄牙了。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各列强间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根据战后签订的条约,西班牙王位由来自法国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而直布罗陀则由英国占领,西班牙彻底失去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沦为了法国的跟班。西葡关系更多的成了英法关系的一个缩影。
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有两个国家,那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我们打开地图,可以看到,无论人口还是土地,西班牙都是葡萄牙的好几倍,而且从实力来看也是相差悬殊。更为关键的是,西班牙三面围困,只要稍微出兵,都可能把葡萄牙打到海上去,但是为何几百年时间,西班牙没有吞并葡萄牙呢?其实西班牙吞并过葡萄牙80多年时间,只是因为此大国,最终没能吞下去。
没有实力呗。 古代,伊比利亚半岛曾经是统一的,但是是阿拉伯人统治着。
后来西班牙人取得独立,强大起来,这时候隔壁葡萄牙也强大起来。再后来两国都开始衰落。
因为葡萄牙一直坚持自己国家的独立,并且极力的与西班牙做斗争,不会给他们一点机会吞并自己。葡萄牙利用了西班牙与其他国家的矛盾来保护自己,而且还懂得找靠山,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西班牙曾经带给过葡萄牙非常大的伤害,独立以后的葡萄牙不可能让西班牙有吞并自己的机会,葡萄牙和西班牙就像油和水一样,永远不可能相容的。
西班牙向来视自己为半岛的主人,葡萄牙则是费尽辛苦才没被西班牙吞并。葡萄牙在与西班牙的不断博弈当中,才保护了自己没有陷入被惨遭吞并的局面。葡萄牙也利用了西班牙和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各强国间的矛盾,才能在近千年的历史中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对于葡萄牙而言,被夹在英格兰和西班牙两个强权之间,使得他们必须选择一个靠山。而至于选择谁,葡萄牙的贵族们并不像中下层人民那样对卡斯提尔有着强烈的反感。对于葡萄牙而言,只要能够保证贵族的统治和利益,那就是好朋友。
中下层人民普遍对葡萄牙这个国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对外来的西班牙国王没有什么感情。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打破了原来的封建体系,市民阶层崛起使得普通民众在国家事务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正是由于这种根本上的差别,使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就像油和水一样,完全不肯调和的。
并入西班牙不能带给葡萄牙多少实质上的好处,反而要面对社会的撕裂。从更为实际的社会经济层面上来说,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不但不能帮助葡萄牙解决经济问题,反而西班牙白银的大量流入会进一步加剧葡萄牙的通货膨胀问题。
由于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统治措施损害到了葡萄牙贵族的利益,导致这些原本亲卡斯提尔的贵族们开始谋求葡萄牙的独立,最终导致了葡萄牙复国运动的爆发。贵族们在市民的支持下赶走了西班牙派来的总督,深陷对外战争的西班牙无力镇压葡萄牙的反抗,后来葡萄牙取得了独立。
葡萄牙也不是一个任人鱼肉的国家,它会保护自己,会为自己谋求利益,不会让一直野心勃勃的西班牙有可乘之机,葡萄牙和西班牙本就水火不容,西班牙想要吞并葡萄牙,简直是在做梦啊!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
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从来不是一个缺少故事的地方。翻开现代欧洲地图,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上演的是一出别样的“三国演义”。
占有半岛80%土地和人口的西班牙向来视自己为半岛的主人,小兄弟葡萄牙则是费尽辛苦才没被隔壁的大哥吞并。而直布罗陀,日不落帝国(英国)的这最后一抹余晖,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西班牙人的心中。
▲现代伊比利亚半岛地图
伊比利亚的历史也就是这样一出“三国演义”。两代日不落帝国的争霸,葡萄牙在两大帝国间的不断博弈,共同造就了半岛如今的模样。也正是利用了西班牙和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各强国间的矛盾,葡萄牙才能在近千年的历史中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一、一起战斗吧,兄弟!
在伊比利亚这本故事集中,穆斯林征服和基督教的收复失地运动为其后所有的故事打下了基础。
公元7世纪,对于欧洲的基督徒而言,能够阻挡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向欧洲扩张的脚步的,只有挡在他们中间的拜占庭帝国,和浩瀚的地中海。但当阿拉伯人到达北非之后,直布罗陀,这个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摩洛哥之间的、最窄处仅有14km的海峡,成了基督徒地中海防线上最脆弱的一环。
▲直布罗陀海峡,上方为伊比利亚半岛,下方为北非摩洛哥
公元711年,穆斯林将领塔里克率军从北非海岸出发,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半岛,灭亡了当时统治半岛的西哥特王国。
仅三年时间,除了北部沿海的一小块地区,半岛大部都被阿拉伯帝国所统治,连带的还有大量的基督教人口。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阿拉伯帝国自然是很强大,却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弱点,正是这些弱点给了基督教徒喘息的机会。
进入半岛的穆斯林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却属于阿拉伯、柏柏尔等数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并不能完全调和民族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穆斯林征服者和基督教居民的矛盾也日趋尖锐。
利用这一机会,718年,流亡北方的哥特贵族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向穆斯林发动进攻,意图夺回半岛南部的土地。持续了七个多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由此拉开了大幕。
▲720年的伊比利亚半岛(北部黄色为阿斯图里亚斯王国)
随着收复失地运动的不断进行,到了十世纪初,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迁都莱昂并更名为莱昂王国,随后基督徒又建立了卡斯提尔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加上更早建立的纳瓦拉王国,一系列基督教王国控制了半岛北部,和南部的穆斯林势力对抗。
而卡斯提尔和阿拉贡在日后通过兼并和对外扩张逐渐壮大,成为半岛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最终通过一场政治联姻,两国合并,成为西班牙王国,不过这一事件的发生要等到1469年了。
▲1380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诸王国
相比于西班牙,小兄弟葡萄牙的历史反而要长不少。1139年,本臣属于卡斯提尔王国的葡萄牙伯爵,乘卡斯提尔和穆斯林作战之机,起兵独立,建立了独立的葡萄牙王国。
虽然在独立的过程中葡萄牙和卡斯提尔发生了不少的冲突,但面对共同的敌人,双方还是决定通力合作。直到1249年葡萄牙军队攻克现代葡萄牙最南部的阿尔加威地区,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复失地运动,也奠定了现代葡萄牙的疆域。
▲阿尔加威大区
一起战斗吧,兄弟。解决完我们共同的敌人再来算我们自己的帐。
二、阋墙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这句话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同样适用。早期葡萄牙和卡斯提尔王国之间矛盾的爆发点并非是葡萄牙独立一事,而是在收复失地运动中不断积攒的、并在收复失地运动结束后、共同敌人消失之后集中爆发的。
▲收复失地运动进程
1249年,葡萄牙占领阿尔加威,既是葡萄牙收复失地运动的结束,也是兄弟反目的开始。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海岸地区多为山地地形,人口稀少、经济也不发达。而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且港口条件更加优良的西部海岸线则几乎全部被葡萄牙所占领。
▲由地图可以看出半岛北部海岸区多为山地,西部海岸多为平原
因此,葡萄牙对阿尔加威的占领使得卡斯提尔获取西部优良海港的企图破灭。
卡斯提尔人若想通过大西洋进行对外贸易,要不然借用葡萄牙的港口,要不然就只能利用塞维利亚这样的内河港口。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导致卡斯提尔对外贸易成本的增加,这自然激起了卡斯提利亚人的强烈不满。
▲塞维利亚可通过瓜达尔基维尔河与大西洋相联
另一方面,在陆地上,葡萄牙原本用来防备穆斯林的碉堡等设施,因为穆斯林敌人的消失,摇身一变就成了防备卡斯提尔人的利器。而卡斯提尔此时还在继续和穆斯林战斗力图夺回整个半岛,葡萄牙这种似乎有些“背叛”意味的行为,进一步加深了卡斯提尔对葡萄牙的敌意。
在诸如这样的种种因素之下,卡斯提尔对葡萄牙的敌意越来越强烈,葡萄牙也为了自保,与英格兰结成同盟。
1383年,双方发生了第一次大的冲突。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没有继承人,卡斯提尔国王胡安一世乘机宣布继承葡萄牙王位。但葡萄牙贵族并不支持胡安一世,而是推举了王室的一个私生子若昂一世继承王位。
为了达成兼并葡萄牙的目的,胡安一世发兵进攻葡萄牙,但被英葡联军击败。因为穆斯林的压力,卡斯提尔无法长期双线作战,只得承认若昂一世对王位的继承。而英葡两国,则在战后通过一纸《温莎条约》巩固了双方的同盟关系。
▲温莎条约签订的同时,葡萄牙国王和英格兰兰开斯特公爵的女儿结婚
战争的结果,其实说明此时葡萄牙和卡斯提尔之间的实力差距还不是特别明显。而稍有优势的卡斯提尔,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对葡萄牙的企图。
三、夹缝中生存
对于葡萄牙而言,被夹在英格兰和西班牙两个强权之间,使得他们必须选择一个靠山。而至于选择谁,葡萄牙的贵族们并不像中下层人民那样,对卡斯提尔有着强烈的反感。
无论是谁,只要能够保证贵族的统治和利益,那就是好朋友。因此当葡萄牙再一次陷入王位继承危机的时候,葡萄牙对卡斯提尔的态度发生了180°的大转弯。
1578年葡萄牙又一次面临着王朝绝嗣的危机。和1383年那一次相比,最大的变数在于卡斯提尔早已今非昔比。
▲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的费尔南多的婚姻使两国合二为一
此时整合了阿拉贡王国的卡斯提尔,已经以西班牙的身份成为欧洲最富有、最强大的帝国。若此时与西班牙联合,对外,葡萄牙的殖民地可以得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海军的保护,减轻英、法等国的威胁。
对内,葡萄牙也能获取到急需的金属、粮食等原料产品。因此在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军队开进葡萄牙的时候,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就占领了葡萄牙全境,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纳入西班牙的领土之中。
▲伊比利亚联盟的庞大疆域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在伊比利亚半岛也同样适用。曾经的好朋友英格兰,在陆地上,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所有领地;而海洋霸权也被西班牙牢牢地握在手中。
甚至是英格兰人的本土,都在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威胁之下。自身难保的英格兰对葡萄牙而言自然是失去了作用,那么葡萄牙贵族在这一次的危机中选择投向西班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像油和水一样不可调和
1580年西班牙对葡萄牙的占领,似乎让伊比利亚半岛的统一看起来成了一件顺水推舟的事情,毕竟卡斯提尔和阿拉贡、纳瓦拉都是通过一个国王同时兼任数国国王的方式,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
▲西班牙国徽,上面有卡斯提尔、莱昂、阿拉贡和纳瓦拉四个王国的徽章
但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被忽略,此时的西班牙还是一个中世纪传统的封建制国家,国家是由各级封建领主构成的,人们效忠的是自己的领主而非国家本身。
当卡斯提尔人取得了阿拉贡和纳瓦拉的王位之后,只要能控制住高级的封建领主,对阿拉贡和纳瓦拉的统治就是稳固的。
但葡萄牙则更像是一个早期的民族国家,中下层人民普遍对葡萄牙这个国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对外来的西班牙国王没有什么感情。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打破了原来的封建体系,市民阶层崛起使得普通民众在国家事务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种根本上的差别,使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就像油和水一样,从根本上就无法调和。
另一方面,并入西班牙也没能带给葡萄牙多少实质上的好处,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社会的撕裂。贵族们全力靠拢卡斯提尔,在宫廷中开始使用卡斯提尔化的葡萄牙语,但在民间的民歌中,卡斯提尔人更多的还是被称作强盗和入侵者。
而在更为实际的社会经济层面,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不仅没能帮助葡萄牙解决经济问题,甚至因为西班牙白银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与此同时葡萄牙也被西班牙拖入了八十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之中,葡萄牙因为这两场与自己毫无关联的战争又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席卷全欧的三十年战争
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统治措施损害到了葡萄牙贵族的利益,导致这些原本亲卡斯提尔的贵族们开始谋求葡萄牙的独立,最终导致了1640年葡萄牙复国运动的爆发。
贵族们在市民的支持下赶走了西班牙派来的总督,推举布拉干萨公爵成为新的葡萄牙国王。深陷对外战争的西班牙无力镇压葡萄牙的反抗,被强行统一了60年的葡萄牙重新取得了独立。
▲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一世
五、难兄难弟
八十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这两场战争的失利,让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元气大伤,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迎来了日落的时刻,而将要取而代之的,正是数次击败西班牙的英格兰人。
▲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败
重新独立的葡萄牙也十分机敏地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几乎是立刻就重新回到了英国的怀抱之中,坚定不移地当起了大英帝国的小跟班。而西班牙也没能保住完全独立的地位,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各列强间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根据战后签订的条约,西班牙王位由来自法国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而直布罗陀则由英国占领,西班牙彻底失去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沦为了法国的跟班。
西葡关系,更多的成了英法关系的一个缩影。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的欧洲
到了19世纪美洲独立浪潮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逐渐丢失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又在工业革命中落后于英、法、德、美等国,逐渐离开了人类历史的中心舞台。
而到了现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处境更加糟糕,是欧洲经济状况最差的两个国家,甚至被戏称为“欧猪四国”(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四国首字母合起来正是英语猪这一单词——PIGS)。
这一带有轻蔑的绰号,实打实表现出了西葡两国当今处境的困难。不知道往日的荣耀和恩怨情仇,还有多少没被现实的压力所淹没。
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从来不是一个缺少故事的地方。翻开现代欧洲地图,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上演的是一出别样的“三国演义”。
占有半岛80%土地和人口的西班牙向来视自己为半岛的主人,小兄弟葡萄牙则是费尽辛苦才没被隔壁的大哥吞并。而直布罗陀,日不落帝国(英国)的这最后一抹余晖,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西班牙人的心中。
▲现代伊比利亚半岛地图
伊比利亚的历史也就是这样一出“三国演义”。两代日不落帝国的争霸,葡萄牙在两大帝国间的不断博弈,共同造就了半岛如今的模样。也正是利用了西班牙和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各强国间的矛盾,葡萄牙才能在近千年的历史中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之所以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是因为葡萄牙也不弱、
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还有人民的意愿,各种因素决定西班牙不能吞并葡萄牙
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家实力都是差不多的,他们没有可能去主动吞并对方,他们只能和谐的相处。
首先是自身实力的问题,你没有那个实力,还要去攻占强国,那不就是自寻死路吗。其次就是地区的影响,西班牙在大板块还没有变动的时候,就已经远离了他们有1000公里。在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的帮助,怎么能吞并葡萄牙。然而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哥伦布已经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也开始了环球航行。
西班牙如果兼并葡萄牙,在武器装备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无疑会付出惨重代价。但在遥远的美洲大陆却不同,两颗牙以绝对优势的装备,以微小的代价就能豪取土地和各种资源。在这两种利益的骄横下,他们逐渐开始明争暗斗了。但是最后胜出的并不是强大的西班牙,而是一直不被看好的葡萄牙国家。
随着收复失地运动的不断进行,到了十世纪初,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迁都莱昂并更名为莱昂王国,随后基督徒又建立了卡斯提尔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加上更早建立的纳瓦拉王国,一系列基督教王国控制了半岛北部,和南部的穆斯林势力对抗。但是结局想必你也知道,没有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而还“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英国人的支持下,葡萄牙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暴动和起义,开始驱赶和谋杀西班牙的驻军。从1640年开始,断断续续打了28年,西班牙都没能扑灭葡萄牙的反抗,而且此时英国人更是大兵压境,不断的威胁。没有办法的他们,只能签订《里斯本条约》来限制两国这么紧张的关系,但是这都是后话了。
为什么葡萄牙被西班牙包围~西班牙却没有并吞葡萄牙呢?
好像历史上西班牙是占领过葡萄牙!把葡萄牙国王都打跑到巴西去了!最后在谁的帮助下才打回去,记得不太清楚了!巴西那时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现在的巴西还是讲葡萄牙语!
办公楼
西班牙人并非没试过吞并葡萄牙,最近的一次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一度透过王位继承,君合了葡萄牙,但后来因葡萄牙爆发,于是被葡萄牙人给击败了(背后有来自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军事援助)。此外,葡萄牙自13世纪起就与英格兰王国(后来与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结成同盟,因此葡萄牙自中世纪以来就接受来自英格兰的军事援助。因此在中世纪时,葡萄牙王国借着英格兰王国的力量,阻止了磕愎提尔王国的入侵。也正因为葡萄牙王国背后有与英国(英格兰王国及其后继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军事同盟,因此西班牙王国并无纺懔无忌惮地吞并葡萄牙。同时,葡萄牙在过去也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吞并葡萄牙,也连带地会将其殖民地并入,这将大大地改变欧洲的均势,这也容易引起欧洲其他强权的介入,因此西班牙就算想打葡萄牙的主意,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葡萄牙为什么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
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
15和16世纪,虽然葡萄牙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们却于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占。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摆脱了菲利普王朝的统治。
记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时不知道哪个国王时统治过葡萄牙和尼德兰。后来尼德兰和英国崛起直接把西班牙干趴了。西班牙全盛时期美洲抢到的财富没有用来发展国力。反而都挥霍了。被干趴后穷的要破产再也没有实力继续统治葡萄牙了。
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不统一
因为一个是强者一个是弱者。
所以弱肉强食,随意吞并,成为了世界的常态。在这期间,很多同一地区的小国被吞并,这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当有强大的邻国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很多人至今不明白的是,西班牙那么强大,西班牙为何无法吞并葡萄牙呢?
我们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的两个国家,也是伊比利亚半岛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其实从发源来看,属于同宗同源,甚至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连语言和文字都是一样的。所以其实两国那是存在统一的基础的。
更加直接的是,西班牙比葡萄牙强大很多,国土面积是葡萄牙的5倍多,人口也接近5倍,整个国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近代以前的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一直比葡萄牙强大很多,而且将葡萄牙两面包围,其实非常容易拿下。
但是奇怪的是,直到现在,西班牙都没能吞并葡萄牙,其实对于此,很多人那是不明白了,西班牙那么强大,而且比葡萄牙强大很多,但是西班牙为何无法吞并葡萄牙呢?根本原因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英国”。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文/寂寞的红酒
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和西班牙是一对邻居。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狭小,三面被西班牙包围,葡萄牙就像西班牙嘴边的一块肥肉。不过可怜的西班牙白长了那么大的个,却硬是让葡萄牙在自己家门口堵了几百年,霸占了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大部分海岸线。葡萄牙那么点,西班牙那么大,为何西班牙没有吞并葡萄牙?
第一,西班牙和葡萄牙渊源很深。葡萄牙和西班牙原本是一家,中世纪的时候葡萄牙曾是西班牙的一个伯爵国,是卡斯提尔王国(西班牙前身)国王阿方索六世女婿亨利的封地。公元861年,葡萄牙事实上脱离了卡斯提尔王国。那时候的欧洲是王国系统,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合并和分离是常有的事。现代的西班牙其实也是半岛各公侯国战争和联姻形成的。葡萄牙不愿意入伙,也不好强求。
第二,葡萄牙得到了教皇和英国的支持。葡萄牙敢独立,很大程度上是抱上了教皇的大腿,教皇和很多教会骑士团给了葡萄牙很大帮助,有教皇和骑士团撑腰,西班牙一点办法没有,看着葡萄牙就是吞不下。后来,好容易教皇罩不住葡萄牙人了,但英国人参与进来,大力扶持葡萄牙对抗西班牙。一个葡萄牙都摆不平,加上一个总是欺负自己的英国,西班牙只能乖乖认怂,放弃了吞并葡萄牙的打算。到现在英国占领西班牙的直布罗陀都没有还。当然,英国估计也不打算还了。
第三,葡萄牙虽然面积不大,但实力不弱。葡萄牙早在还是卡斯提尔王国封地的时候就在不断向外扩张,占领里斯本后实力暴增,虽然地盘不大但人口不少势力不小,已经可以和卡斯提尔王国分庭抗礼。当时卡斯提尔王国虽然实力比较强,但只是半岛强国之一,周边强邻环伺。卡斯提尔王国不仅要对付阿拉贡等本土国家,还要应付来自北部的法国以及南部的意大利等强敌,西班牙根本顾不上葡萄牙,即使顾及上也解决不了。葡萄牙独立后,西班牙一直不承认,双方打了三百多年,但西班牙始终摆不平葡萄牙。作为欧洲第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葡萄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体系,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1580年,西班牙曾吞并葡萄牙60年,但最终无法控制,被迫承认葡萄牙的独立,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现在。
西班牙为啥不吞并葡萄牙
在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两个国家,即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率先走上殖民之路,开启了近代殖民狂潮,将世界历史带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一直被罗马人、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统治。1143年,葡萄牙贵族阿方索王子武力夺权,立自己为王,建立了葡萄牙王国。
1385年,葡萄牙与英国结成联盟。15、16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成为海上强国。经过100多年的扩张,葡萄牙已经成为欧亚之间以及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主要垄断者。
1492年,西班牙人驱逐阿拉伯人,取得了收复失地运动的胜利,统一了西班牙。1497年,西班牙王国成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逐渐成为海上强国。西班牙向海外扩张,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都有大片殖民地。
在竞争中,葡萄牙逐渐衰落。为了实现伊比利亚半岛的统一,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试图吞并邻国和竞争对手葡萄牙。1580年,西班牙借助葡萄牙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民族运动的衰落,出兵在阿尔卡萨,基维尔战役中击败葡萄牙,吞并了葡萄牙及其殖民地。它的力量达到了顶峰,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荣耀过后是日落。1588年2月,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在朴茨茅斯附近与英国舰队相遇。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无敌舰队被打败了。从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权,开始衰落,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之后,西班牙经济濒临崩溃,国力衰退,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609年1月9日,持续半个世纪的西班牙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西班牙国王被迫承认北方联邦省独立,荷兰共和国成立。1634年,法国与荷兰结盟,向西班牙宣战。
自从吞并葡萄牙后,葡萄牙人不愿意成为被征服的民族,迫切要求独立,重建国家。葡萄牙第八代军事领导人若昂二世布拉干萨公爵联系了法国、荷兰和卡塔罗尼亚暴动者,于1640年12月1日在里斯本举行了一场暴乱,闯入皇宫,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若昂二世加冕为葡王,取名若昂四世,建立了布拉干萨王朝。经过近28年的战争,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668年签署条约,承认葡萄牙独立。
合并60年后,葡萄牙人渴望独立和复兴。它利用西班牙的内忧外患,发动暴乱,一举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重建了葡萄牙王国,成功地恢复了国家。
葡萄牙国土狭长面积不大,为何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因为葡萄牙的军事实力也非常的强大,葡萄牙人独立的思想比较强。
我更好奇的是:葡萄牙国家很小,又离西班牙那么近为什么还有自己的语言?
历史上的原因。伊比利亚半岛自八世纪起便遭到阿拉伯人的入侵,历经七、八百年之久,西班牙与葡萄牙才得以收复全部失地。而在西班牙与葡萄牙收复失地运动的过程中,也是经过许多小王国的多次分分合合,才最终形成了西班牙王国与葡萄牙王国。正因为西班牙王国,是由多个小国合并而成,也使得西班牙难以整合全部力量去并吞葡萄牙。
葡萄牙虽然面积不大,但实力不弱。葡萄牙早在还是卡斯提尔王国封地的时候就在不断向外扩张,占领里斯本后实力暴增,虽然地盘不大但人口不少势力不小,已经可以和卡斯提尔王国分庭抗礼。
因为葡萄牙的兵力和武器的厉害程度都比较大,西班牙人打不过,就没有吞并葡萄牙
对于卡斯提尔为何没能吞并领土面积不如自己一半的葡萄牙,有以下几点思考给大家参考:
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葡萄牙原来是卡斯提尔王国(西班牙前身)内的一个伯国,是卡斯提尔王国阿方索六世女婿亨利伯爵的封地,算是阿方索六世给自己女儿的一份豪华嫁妆了,简单点理解就是:葡萄牙和卡斯提尔并不是什么天生仇敌,他们是存在姻亲关系,卡斯提尔王室是葡萄牙伯爵的娘舅家,当外甥说想自己玩时,娘舅就算是再不高兴也至于把这个外甥打死吧。
所以当1128年葡萄牙宣布独立时,两国交战状态很是奇怪,战争小打小闹地延续了三百年。公元1249年,葡萄牙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得大片土地,奠定了葡萄牙的版图。
二、葡萄牙外交政策的成功
葡萄牙人是识时务者的杰出代表,在宣布独立前,葡萄牙王室就派出使节出使罗马教皇,取得了教皇和骑士团的支持,要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谁得罪教皇,日子肯定不好过,最著名的“卡诺莎悔罪”事件就是例子,卡斯提尔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对葡萄牙的独立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接受,可是也无可奈何。
除此之外,葡萄牙人还通过外交手腕拉英国人入伙,取得了英国人对葡萄牙独立的支持,熟悉英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英国人素来奉行“大陆均衡政策”,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分散的欧洲,并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一个超级强国,否则的话,无论是谁成为欧洲超级强国,对于英国来讲都是灾难。
三、卡斯提尔王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葡萄牙闹独立时,卡斯提尔王国只是统一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局部,其周围还有阿拉贡王国等实力较为强盛的敌人伺机入侵,稍微远一点还有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威胁,其国内也是焦头烂额,大贵族们在闹独立、农民们因为赋税沉重在起义、镇压异教徒导致大量暴乱事件的发生等使得卡斯提尔王国顾及不上葡萄牙。
四、葡萄牙自身具有一定的实力基础
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葡萄牙虽然在土地面积上小于西班牙,但是在人口数量、经济实力上已经可以和西班牙相抗衡,最主要的是葡萄牙人在国内反对使用西班牙语,各类学校积极推广使用葡萄牙语,一步一步的建立起自身的民族文化体系,对外来势力具有全民排斥性,当遭受外来威胁时,势必举国上下,同仇敌忾,西班牙想征服葡萄牙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凭借抢占地理大发现的先机,最强大时期的葡萄牙甚至可以与西班牙两分世界,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强国。公元1580年,虽然西班牙重新兼并了葡萄牙,不过由于葡萄牙人的顽强反抗,最终于1640年也不得不承认葡萄牙的独立。
葡萄牙为什么没被西班牙吞并
说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西班牙没有吞并葡萄牙呢?事实上在欧洲历史当中,西班牙与葡萄牙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合并过的。就在击败阿拉伯人之后,基督教徒便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建立起了三个王国,分别是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以及葡萄牙王国。
卡斯蒂利亚国王亨利四世于1474年去世,但是他去世的时候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他的女儿胡安娜和妹妹伊莎贝拉分别嫁给了葡萄牙国王和阿拉贡储君。胡安娜和伊莎贝拉为王位,打了一场内战,葡萄牙和阿拉贡分别支持这两个女人。最终阿拉贡支持的伊莎贝拉获胜,而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就成为了联合王国,也就是最终的西班牙。
葡萄牙国王恩里克在1580年去世,这伙计也是没有儿子能继承皇位,于是最接近于恩里克血统的继承人是当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所以按照欧洲王位继承的传统,腓力二世在次年加冕成为葡萄牙国王,同时统治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组成了伊比利亚联盟,名义上成为了邦联。
说去来是个联盟,但实际上这个联盟是极其脆弱的,因为两国之间有很多矛盾。葡萄牙在1640年爆发革命,随即开始驱逐西班牙的势力。经过28年的连续战争,双方最终在英国的斡旋下达成《里斯本条约》,西班牙最终承认葡萄牙再次独立,伊比利亚联盟解体。
之后,西班牙几次试图吞并葡萄牙,但葡萄牙通过与英国结盟阻止了西班牙的企图。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一直不能吞并葡萄牙?
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从来不是一个缺少故事的地方。翻开现代欧洲地图,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上演的是一出别样的「 ”三国演义”。 占有半岛80%土地和人口的西班牙向来视自己为半岛的主人,小兄弟葡萄牙则是费尽辛苦才没被隔壁的大哥吞并。而直布罗陀,日不落帝国(英国)的这最后一抹余晖,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西班牙人的心中。 ▲现代伊比利亚半岛地图 伊比利亚的历史也就是这样一出「 ”三国演义”。两代日不落帝国的争霸,葡萄牙在两大帝国间的不断博弈,共同造就了半岛如今的模样。也正是利用了西班牙和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各强国间的矛盾,葡萄牙才能在近千年的历史中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一、一起战斗吧,兄弟! 在伊比利亚这本故事集中, *** 征服和基督教的收复失地运动为其后所有的故事打下了基础。 公元7世纪,对于欧洲的基督徒而言,能够阻挡崛起的 *** 帝国向欧洲扩张的脚步的,只有挡在他们中间的拜占庭帝国,和浩瀚的地中海。但当 *** 人到达北非之后,直布罗陀,这个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摩洛哥之间的、最窄处仅有14km的海峡,成了基督徒地中海防线上最脆弱的一环。 ▲直布罗陀海峡,上方为伊比利亚半岛,下方为北非摩洛哥 公元711年, *** 将领塔里克率军从北非海岸出发,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半岛,灭亡了当时统治半岛的西哥特王国。 仅三年时间,除了北部沿海的一小块地区,半岛大部都被 *** 帝国所统治,连带的还有大量的基督教人口。 ▲ *** 帝国的扩张 *** 帝国自然是很强大,却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弱点,正是这些弱点给了基督教徒喘息的机会。 进入半岛的 *** 虽然都信仰 *** 教,但他们却属于 *** 、柏柏尔等数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并不能完全调和民族间的矛盾。另一方面, *** 征服者和基督教居民的矛盾也日趋尖锐。 利用这一机会,718年,流亡北方的哥特贵族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向 *** 发动进攻,意图夺回半岛南部的土地。持续了七个多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由此拉开了大幕。 ▲720年的伊比利亚半岛(北部黄色为阿斯图里亚斯王国) 随着收复失地运动的不断进行,到了十世纪初,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迁都莱昂并更名为莱昂王国,随后基督徒又建立了卡斯提尔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加上更早建立的纳瓦拉王国,一系列基督教王国控制了半岛北部,和南部的 *** 势力对抗。 而卡斯提尔和阿拉贡在日后通过兼并和对外扩张逐渐壮大,成为半岛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最终通过一场政治联姻,两国合并,成为西班牙王国,不过这一事件的发生要等到1469年了。 ▲1380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诸王国 相比于西班牙,小兄弟葡萄牙的历史反而要长不少。1139年,本臣属于卡斯提尔王国的葡萄牙伯爵,乘卡斯提尔和 *** 作战之机,起兵独立,建立了独立的葡萄牙王国。 虽然在独立的过程中葡萄牙和卡斯提尔发生了不少的冲突,但面对共同的敌人,双方还是决定通力合作。直到1249年葡萄牙军队攻克现代葡萄牙最南部的阿尔加威地区,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复失地运动,也奠定了现代葡萄牙的疆域。 ▲阿尔加威大区 一起战斗吧,兄弟。解决完我们共同的敌人再来算我们自己的帐。 二、阋墙 「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这句话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同样适用。早期葡萄牙和卡斯提尔王国之间矛盾的爆发点并非是葡萄牙独立一事,而是在收复失地运动中不断积攒的、并在收复失地运动结束后、共同敌人消失之后集中爆发的。 ▲收复失地运动进程 1249年,葡萄牙占领阿尔加威,既是葡萄牙收复失地运动的结束,也是兄弟反目的开始。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海岸地区多为山地地形,人口稀少、经济也不发达。而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且港口条件更加优良的西部海岸线则几乎全部被葡萄牙所占领。 ▲由地图可以看出半岛北部海岸区多为山地,西部海岸多为平原 因此,葡萄牙对阿尔加威的占领使得卡斯提尔获取西部优良海港的企图破灭。 卡斯提尔人若想通过大西洋进行对外贸易,要不然借用葡萄牙的港口,要不然就只能利用塞维利亚这样的内河港口。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导致卡斯提尔对外贸易成本的增加,这自然激起了卡斯提利亚人的强烈不满。 ▲塞维利亚可通过瓜达尔基维尔河与大西洋相联 另一方面,在陆地上,葡萄牙原本用来防备 *** 的碉堡等设施,因为 *** 敌人的消失,摇身一变就成了防备卡斯提尔人的利器。而卡斯提尔此时还在继续和 *** 战斗力图夺回整个半岛,葡萄牙这种似乎有些「 ”背叛”意味的行为,进一步加深了卡斯提尔对葡萄牙的敌意。 在诸如这样的种种因素之下,卡斯提尔对葡萄牙的敌意越来越强烈,葡萄牙也为了自保,与英格兰结成同盟。 1383年,双方发生了第一次大的冲突。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没有继承人,卡斯提尔国王胡安一世乘机宣布继承葡萄牙王位。但葡萄牙贵族并不支持胡安一世,而是推举了王室的一个私生子若昂一世继承王位。 为了达成兼并葡萄牙的目的,胡安一世发兵进攻葡萄牙,但被英葡联军击败。因为 *** 的压力,卡斯提尔无法长期双线作战,只得承认若昂一世对王位的继承。而英葡两国,则在战后通过一纸《温莎条约》巩固了双方的同盟关系。 ▲温莎条约签订的同时,葡萄牙国王和英格兰兰开斯特公爵的女儿结婚 战争的结果,其实说明此时葡萄牙和卡斯提尔之间的实力差距还不是特别明显。而稍有优势的卡斯提尔,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对葡萄牙的企图。 三、夹缝中生存 对于葡萄牙而言,被夹在英格兰和西班牙两个强权之间,使得他们必须选择一个靠山。而至于选择谁,葡萄牙的贵族们并不像中下层人民那样,对卡斯提尔有着强烈的反感。 无论是谁,只要能够保证贵族的统治和利益,那就是好朋友。因此当葡萄牙再一次陷入王位继承危机的时候,葡萄牙对卡斯提尔的态度发生了180°的大转弯。 1578年葡萄牙又一次面临着王朝绝嗣的危机。和1383年那一次相比,最大的变数在于卡斯提尔早已今非昔比。 ▲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的费尔南多的婚姻使两国合二为一 此时整合了阿拉贡王国的卡斯提尔,已经以西班牙的身份成为欧洲最富有、最强大的帝国。若此时与西班牙联合,对外,葡萄牙的殖民地可以得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海军的保护,减轻英、法等国的威胁。 对内,葡萄牙也能获取到急需的金属、粮食等原料产品。因此在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军队开进葡萄牙的时候,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就占领了葡萄牙全境,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纳入西班牙的领土之中。 ▲伊比利亚联盟的庞大疆域 「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在伊比利亚半岛也同样适用。曾经的好朋友英格兰,在陆地上,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所有领地;而海洋霸权也被西班牙牢牢地握在手中。 甚至是英格兰人的本土,都在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威胁之下。自身难保的英格兰对葡萄牙而言自然是失去了作用,那么葡萄牙贵族在这一次的危机中选择投向西班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像油和水一样不可调和 1580年西班牙对葡萄牙的占领,似乎让伊比利亚半岛的统一看起来成了一件顺水推舟的事情,毕竟卡斯提尔和阿拉贡、纳瓦拉都是通过一个国王同时兼任数国国王的方式,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 ▲西班牙国徽,上面有卡斯提尔、莱昂、阿拉贡和纳瓦拉四个王国的徽章 但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被忽略,此时的西班牙还是一个中世纪传统的封建制国家,国家是由各级封建领主构成的,人们效忠的是自己的领主而非国家本身。 当卡斯提尔人取得了阿拉贡和纳瓦拉的王位之后,只要能控制住高级的封建领主,对阿拉贡和纳瓦拉的统治就是稳固的。 但葡萄牙则更像是一个早期的民族国家,中下层人民普遍对葡萄牙这个国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对外来的西班牙国王没有什么感情。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打破了原来的封建体系,市民阶层崛起使得普通民众在国家事务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种根本上的差别,使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就像油和水一样,从根本上就无法调和。 另一方面,并入西班牙也没能带给葡萄牙多少实质上的好处,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社会的撕裂。贵族们全力靠拢卡斯提尔,在宫廷中开始使用卡斯提尔化的葡萄牙语,但在民间的民歌中,卡斯提尔人更多的还是被称作强盗和入侵者。 而在更为实际的社会经济层面,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不仅没能帮助葡萄牙解决经济问题,甚至因为西班牙白银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与此同时葡萄牙也被西班牙拖入了八十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之中,葡萄牙因为这两场与自己毫无关联的战争又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席卷全欧的三十年战争 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统治措施损害到了葡萄牙贵族的利益,导致这些原本亲卡斯提尔的贵族们开始谋求葡萄牙的独立,最终导致了1640年葡萄牙复国运动的爆发。 贵族们在市民的支持下赶走了西班牙派来的总督,推举布拉干萨公爵成为新的葡萄牙国王。深陷对外战争的西班牙无力镇压葡萄牙的反抗,被强行统一了60年的葡萄牙重新取得了独立。 ▲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一世 五、难兄难弟 八十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这两场战争的失利,让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元气大伤,曾经的「 ”日不落帝国”迎来了日落的时刻,而将要取而代之的,正是数次击败西班牙的英格兰人。 ▲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败 重新独立的葡萄牙也十分机敏地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几乎是立刻就重新回到了英国的怀抱之中,坚定不移地当起了大英帝国的小跟班。而西班牙也没能保住完全独立的地位,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各列强间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根据战后签订的条约,西班牙王位由来自法国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而直布罗陀则由英国占领,西班牙彻底失去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沦为了法国的跟班。 西葡关系,更多的成了英法关系的一个缩影。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的欧洲 到了19世纪美洲独立浪潮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逐渐丢失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又在工业革命中落后于英、法、德、美等国,逐渐离开了人类历史的中心舞台。 而到了现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处境更加糟糕,是欧洲经济状况最差的两个国家,甚至被戏称为「 ”欧猪四国”(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四国首字母合起来正是英语猪这一单词——PIGS)。 这一带有轻蔑的绰号,实打实表现出了西葡两国当今处境的困难。不知道往日的荣耀和恩怨情仇,还有多少没被现实的压力所淹没。 作者:晚曙 编辑:Thomas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