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类型分类标准,土壤可以分为几类?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4 15:00:48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土质类别划分标准

法律分析:建筑土壤分为八类土:
1.砂土:粒径不大于2mm的砂类土,包括淤泥、轻粘土。
2.粘土:亚粘土、粘土、黄土、包括土状风化。
3.砂砾:粒径2mm~20mm的角砾、圆砾含量(指重量比,下同)小于或等于50%,包括礓石、粘土及粒状风化。
4.砾石:粒径2mm~20mm的角砾、圆砾含量大于50%,有时还包括粒径20mm~200mm的碎石、卵石,其含量在10%以内,包括块状风化。
5.卵石:粒径20mm~20mm的碎石、卵石含量大于10%,有时还包括块石、漂石、其含量在10%以内,包括块状风化。
6.软石:各种松软、胶结不紧、节理较多的岩石及较坚硬的块石土、漂石土。
7.次坚石.一硬的各类岩石,包括粒径大于500mm、含量大于10%的较坚硬的块石、漂石。
8.坚石:坚硬的各类岩石,包括粒径大于1 000mm、含量大于10%的坚硬的块石、漂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土壤分类的标准及区别是什么?

一类土是指砂、腐殖土等;二类土是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三类土是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等。四类土是指硬粘土、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
区别: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四类土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扩展资料
根据土壤的颜色分:
一、黑土在华北比较常见。
二、黄土主要在黄土高原及长江、黄河流域较为常见。
三、红土在华南有分部。
根据土壤中沙子和黏土的比例分:
一、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比黏土高的叫沙土。
二、土壤中黏土的比例比沙子高的叫黏土。
三、土壤中沙子和黏土的比例差不多的叫壤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壤

土壤可以分为几类?

一类土(松软土):略有粘性的砂土、粉土、腐殖土及疏松的种植土,泥炭(淤泥)。
二类土(普通土):潮湿的粘性土和黄土,软的盐土和碱土,含有建筑材料碎屑、碎石、卵石的堆积土和种植土。
三类土(坚土):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建筑材料碎屑的潮湿的粘性土或黄土。
四类土(砂砾坚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砾石(体积在10~30%重量在25kg以下石块)的中等密实粘性土或黄土,硬化的重盐土,软泥灰岩。
五类土(软石):硬的石炭纪粘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的、节理多的石灰岩及贝壳石灰岩,坚实的白垩,中等坚实的页岩、泥灰岩。
六类土(次坚石):坚硬的泥质页岩,坚实的泥灰岩,角砾状花岗岩,泥灰质石灰岩,粘土质砂岩,云母页岩及砂质页岩,风化的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滑石质的蛇纹岩,密实的石灰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砂岩,砂质石灰质页岩。
七类土(坚石):白云岩,大理石,坚实的石灰岩、石灰质及石英质的砂岩,坚硬的砂质页岩,蛇纹岩,粗粒正长岩,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及玄武岩,片麻岩,粗面岩,中粗花岗岩,坚实的片麻岩,辉绿岩,玢岩,中粗正长岩。
八类土(特坚石):坚实的细粒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坚实的玢岩、角闪岩、辉长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最坚实的辉绿岩、石灰岩及闪长岩,橄榄石质玄武岩,特别坚实的辉长岩、石英岩及玢岩。
扩展资料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也是根据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进行土壤质地划分。
凡是黏粒含量大于3o%的土壤均划分为黏质土类而砂粒含量大于60%的土壤均划分为砂质土类。
测定方法
要确定土壤质地的类型,首先就要测定出土壤中各粒级的百分含量。土壤质地就是根据机械分析数据,依据相应的土壤质地分类制来确定的,因此,也有人把土壤机械组成称为土壤质地。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每种土壤都有自己特定的机械组成。
根据质地分类可确定其质地类型但质地名称相同的土壤其机械组成的数据是不同的。每种质地的土壤各级颗粒含量都有一定的变化土壤机械组成数据是研究土壤的最基本的资料之一,有很多用途,尤其是在土壤模型研究和土工试验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质

土壤分类:系统地划分土壤类型及其相应的分类级别

土壤分类

常见的土壤有哪些种类 土壤分类,在不同的自然和耕作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土壤,按照其形成过程的顺序和特点以及肥力水平,分门别类的加以区分,就叫土土壤分类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制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与变种五吸土类;1,棕色土,也就是棕色土壤,它是从花岗岩石灰岩页岩和沙岩,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经过风化和化学反应形成的士层深厚,质地适中,排水良好,无盐碱地,呈微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谷地和丘陵地中,在辽东半岛山东。
土壤分类系统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7级分类制,其中土类和土种作为基本分类单元1土纲是土壤分类系统的最高单元,是土类共性的归纳,其划分突出土壤的成土过程属性的某些共性,以及重大环境因素;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三类土坚土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建筑材料碎屑的潮湿的粘性土或黄土开挖方法及工具主要用镐条锄,少许用锹这三类土的主要区别如下1土壤硬度不同一类土最软,二类土次之,三类土最硬;土壤按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土壤颗粒中直径为001~003毫米的颗粒占50%~90%的土壤称为沙土沙土通气透水性良好,耕作阻力小,土温变化快,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发生干旱含直径小于001毫米的颗粒在80%以上;1中国的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2黑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黑土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土壤是由无数个体单个土体组成的复杂庞大的聚合土体图27根据土壤某些性质的异同,将聚合土体中的个体进行归类形成类别或类型,就是土壤分类一个土壤类型实际上就是在所选择的作为区分标准的土壤性质上相似的一组。
我国的土壤分类由土壤工作者提出的是两大体系一是现行的属于地理发生分类说的“土壤分类系统”体系,它的核心是土壤的形态物理化学及其他特性,是土壤分类的基础另一类是以定量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核心,以土壤发生说理论为指导,既与。
目前,对土壤的分类有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和中国制三种1国际制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0002毫米和粘粒lt0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可从。
泥土有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回答1砂质土回答粗粒土是指大于01毫米颗粒含量较多的土,可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砂类土,又称砂质土,指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而粒径大于0075;黑土富含腐植质的土 黄土一般常见的土 红土富含氧化铁的土 冻土含永冻层 这里指一般大众的分类方法为了了解不同土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的特定用途,所以把土壤分类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是俄罗斯科学家瓦西里·多库切。
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一砂质土 粗粒土是指大于01毫米颗粒含量较多的土,可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砂类土,又称砂质土,指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而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土壤分类是将外部形态和内在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土壤并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以正确地反映土壤之间以及土壤与环境之间在发生上的联系目前世界上的土壤分类主要有中国的土壤分类原苏联的土壤分类西欧的土壤分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土壤分类

土壤分类如下:
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地球陆地表面土壤种类的分异和组合。与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变化密切相关。
土壤构成
土壤里的物质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固体部分、液体部分和气体部分(固相、液相和气相)。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土壤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是土壤的主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固体颗粒间的孔隙由气体和水分占据。

土质分类五类土及照片

回答一般可以把土质分成8类,分别为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和八类土(特坚石)。其中,一类土是略带有粘性的砂土、粉土、腐殖土以及疏松的种植土,可用铁揪、板锄来挖掘。一、土质分类1、一类土(1)土壤类型:一类土指的是松软土。(2)岩和土的名称:一类土是略带有粘性的砂土、粉土、腐殖土以及疏松的种植土。(3)开挖的方法及工具:一般可以用铁揪、板锄挖掘一类土,少量的一类土在用铁揪挖掘时能用脚蹬。2、二类土(1)土壤类型:二类土指的是普通土。(2)岩和土的名称:二类土是潮湿性的粘性土和黄土,软的盐土以及碱土,含有建筑材料碎屑、碎石、卵石的堆积土以及种植土。(3)开挖的方法及工具:通常情况下,可以用铁揪、条锄来挖掘二类土,在挖掘二类土的时候需要用脚蹬,少许的二类土需要用镐。3、三类土(1)土壤类型:三类土指的是坚土。(2)岩和土的名称:三类土是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者有建筑材料碎屑潮湿的粘性土、黄土。(3)开挖的方法及工具:主要用镐、条锄来挖掘三类土,少许的三类土用锹来挖掘。4、四类土(1)土壤类型:四类土指的是砂砾坚土。(2)岩和土的名称:四类土是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者黄土,含有碎石、砾石(体积在10-30%重量在25kg以下的石块)的中等密实粘性土或者黄土,硬化的重盐土,软泥灰岩。(3)开挖的方法及工具:四类土全部用镐、条锄进行挖掘,少许的四类土用撬棍挖掘。5、五类土(1)土壤类型:五类土指的是软石。(2)开挖的方法及工具:一般可以用镐或者撬棍、大锤来挖掘五类土,部分五类土可以用爆破的方法开挖。6、六类土(1)土壤类型:六类土指的是次坚石。(2)岩和土的名称:六类土是坚硬的泥质页岩,坚实的泥灰岩,角砾状花岗岩,泥灰质石灰岩,粘土质砂岩,云母页岩及砂质页岩。风化的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滑石质的蛇纹岩,密实的石灰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砂岩,砂质石灰,质页岩。(3)开挖的方法及工具:要用爆破的方式开挖六类土,部分六类土用风镐。7、七类土(1)土壤类型:七类土指的是坚石。(2)岩和土的名称:七类土是白云岩,大理石,坚实的石灰岩、石灰质以及石英质的砂岩。坚硬的砂质页岩,蛇纹岩,粗粒正长岩,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以及玄武岩。片麻岩,粗面岩,中粗花岗岩,坚实的片麻岩,辉绿岩,玢岩,中粗正长岩。(3)开挖的方法及工具:需要用爆破的方式开挖七类土。8、八类土(1)土壤类型:八类土指的是特坚石。(2)岩和土的名称:八类土是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闪长、角闪岩、辉长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等。(3)开挖的方法及工具:一般需要用爆破的方式开挖八类土。二、五类土及照片1、五类土岩和土的名称五类土是坚硬的石炭纪粘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节理多的石灰岩以及贝壳石灰岩,坚实的白垩,中等坚实的页岩、泥灰岩。2、岩石不同风化的程度(1)未风化:未风化的岩石岩质新鲜,偶见一些风化痕迹,但岩石组织结构未变。(2)微风化:微风化的岩石岩质新鲜,沿着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的痕迹,或者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的痕迹,没有疏松物质,而且矿物质和岩石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3)中等风化:中等风化的岩石,构造层理清晰,但被节理裂隙切割成了岩块状,裂隙里填充着少量风化物。它的结构部分被破坏,但矿物质的成分基本没发生变化,只沿着节理面出现了次生矿物。中风风化的岩石,用锤子锤,声音脆,岩体不容易击碎,用镐难挖掘,只有用岩芯钻才可以钻进去。(4)强风化:强风化岩石的岩体被节理的裂隙分割成,成块的碎块状,而且岩体大部分结构被破坏,构造层理不清晰,岩石中矿物质的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锤击强风化岩石时,发出的声音较哑,碎岩能用手折断,干钻不容易钻进,用镐可以挖掘。(5)全风化:全风化岩石的岩体,被节理的裂隙分割成了散体状,而且岩体结构基本被破坏,只有外观仍保持着原岩状态。全风化岩石的碎石可以直接用手捏碎,用镐就能挖掘,干钻可钻进。

土壤分多少类

土壤分为: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气性能一般。
可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中学)
世界上的土壤分类是多体系并存,各土壤分类系统间有较大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互通之处。
1初育土、粗骨土与冲积土
  对于剖面发育不够明显,处于原始发育阶段的土壤,在各分类系统中处理起来差异较大。在美国的分类中对这一类土壤均称新成土,而将河流冲积形成的土壤列为冲积新成土亚纲,并划分出许多相应的类型,将风沙堆积、新风化物所发育的土壤在分类中突出划分出来。在联合国的分类中则将弱发育的土壤列为冲积土、粗骨土、浅层土和红砂土等类型,法国、澳大利亚、非洲等的分类也有相似之处。法国分类将发育不完善的土壤分出粗矿质土及弱发育土,并放在第一、第二土纲较突出的分类位置。这类土壤在我国1978年的暂行分类方案中只有紫色土、黄绵土和风沙土等类型,其他均用粗骨红壤或粗骨棕壤等以表示其发育程度较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汇总的分类和新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均设有初育土纲,把这类土壤突出出来。另外,在我国的分类中,将暖温带以南冲积平原上有地下水活动参与成土过程而形成明显锈纹的土壤称潮土,而在国际上这类土壤仍称冲积土。
2石灰(岩)土壤
  石灰岩母质风化物所形成的土壤具有特殊的性状。我国分类中列有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磷质石灰土(由珊瑚礁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其中黑色石灰土和磷质石灰土在联合国分类中归属于浅层土单元的黑色石灰浅层土亚单元,在美国分类中归属于软土纲中的黑色石灰软土亚纲。其他石灰土在联合国分类中归属浅层土、始成土等单元,在美国分类中归属始成土、淋溶土纲。法国分类制在石灰土纲中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石膏土。
3变性土和暗色土
  变性土是指具有变性特征的土壤。在国外这种土壤最初叫黑土(澳)、黑棉土(印度)、黑粘土(非洲、印尼)、蒂尔黑土(阿尔及利亚)、黑色粘土(美国)。名称大同小异,指的都是热带、亚热带腐殖质粘土(grumusols)。直至1960年美国土壤分类的第七次修改草案发表,才正式称为变性土。同时在范围上扩大到从温带到热带的各种具有变性特征的暗色和艳色土壤。我国新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也设有变性土纲。
暗色土是日本土壤名称,指由火山灰发育而成的暗色土壤。目前,在联合国和墨西哥的分类中均把其列为土类。我国新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拟的分类系统,均称这类土壤为火山灰土。
4荒漠土和干旱土
  我国西北内陆的荒漠土是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形成物,分为棕漠土、灰棕漠土和灰漠土,而非洲、北美洲所见的荒漠土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荒漠土,其植被景观及风化性状上都有差异,可作对比,但不尽相同。美国分类中干旱土的范围比我国分类中荒漠土范围要广,前者包括荒漠、半荒漠的所有土壤,相当我国的荒漠土和灰钙土及棕钙土。在联合国分类中,将荒漠、半荒漠土壤分为钙质土和石膏土两个单元,前者包括了半荒漠的灰钙土、棕钙土等,后者相当于澳大利亚分类的荒漠土壤,相当于我国的荒漠土,也相当于美国分类中的正常干旱土。澳大利亚对漠境土壤划分较为详细,有荒漠壤土、灰棕色和红色钙质荒漠土、红色和棕色硬磐土及石质荒漠高原土。
5栗钙土和黑钙土
  这是各分类中应用得较多的两个土类。联合国、法国的分类仍沿用栗钙土名称,概念也大体相似。加拿大的分类中称栗钙土为暗棕色土、棕色土。美国的分类中称栗钙土为半干润软土,在冷凉软土中也有一部分是指栗钙土。黑钙土在各国具体引用时有差异,联合国的分类中仍用黑钙土名称,另有湿草原土(黑土)分类单元,相当于我国的黑土。加拿大的分类中黑钙土泛指所有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土壤,它是淡栗钙土、黑钙土和黑土的总称,相当于美国的软土纲。美国的分类把栗钙土、黑钙土、黑色石灰土和黑土均归入软土纲,然后再分出许多亚纲、土类和亚类。
6盐土和碱土
  这是争议不大的两个土类。联合国分类中将盐土与碱土分为两个独立单元。澳大利亚的分类中也分出盐土和碱土(包括脱碱化碱土在内)。在法国的分类中独立列出盐成土纲。加拿大的分类单独列出碱化土。美国的分类则将盐土归属于干旱土和盐化潮湿始成土,同时把碱土分属于干旱土、软土和淋溶土纲中去。
7水成土、半水成土和水稻土
  关于水成土、半水成土、潜育土、沼泽土、草甸土和水稻土这一系列土壤的分类概念在各分类制中很不一致。在多水量条件下,大量有机质累积所形成的泥炭土,国际上大都称有机土。对没有明显有机质累积的水成土的分类就有很大差异。在联合国分类制中分出潜育土,相当于我国的沼泽土和部分草甸土,此外,在盐土中列出潜育盐土,实际上是相当于我国的草甸盐土,碱土的潜育亚单元,也是草甸碱土概念。在美国分类中除有机土外,并未单列潜育土类型,也未引用潜育一类的概念,土壤水成特性在亚纲分类单元的“潮湿”和“湿润”两个概念上得到反映。法国分类中单列水成土纲,其中包括有机土、泥炭土和非腐殖质潜育土。
土壤淹水种稻,经干湿交替的作用,形成特有的特征,其中有锈斑出现。我国、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均将水稻土作为一个土类,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土壤分类中均被归入水成土或潜育土中,没有单独加以划分。
8灰壤、粘磐土、漂白土和白浆上
  联合国分类中灰壤和粘磐土为两个土壤单元,灰壤是指具有灰化淀积B层的土壤,粘磐土是指有漂白E层的土壤,其发生特征和我国的白浆土相似。美国分类中将灰壤改称灰土,把具有白土层的土壤分别归入淋溶土纲的漂白潮湿淋溶土、软土纲中的漂白软土以及老成土纲的漂白潮湿老成土等。法国的分类则分出灰化土和假灰化土,把具有漂洗层的土壤称为假灰化土。不过,欧洲分类中仍有把具有白土层的土壤称灰化土的,如荷兰莫尔曼(Moorman)编的越南南方的白土(水稻土中的白土)称“灰化土”。
9棕壤、褐土和始成土
  棕壤一词在土壤分类中应用得很广泛,早期分类对棕壤有很多的不同概念,争论较多,后期在棕壤中分出褐土。在美国分类制中,把没有明显诊断层,而具有雏形层的土壤均称始成土,主要是指棕壤、褐土等。联合国分类的始成土也有近似的概念,凡具有雏形层的土壤均属之。在联合国世界土壤图中,把我国的黄棕壤、棕壤、褐土、紫色土均归入始成土,这样划分的结果,必然把很多可以区分开来的土壤又混为一谈而未加区别。
10淋溶土
  联合国、美国、法国分类制中所称的淋溶土,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法国土壤分类中淋溶土(sols lessives)是指由粘粒移动及淀积作用所形成的土壤。美国分类制的淋溶土(alfisols)在概念上比较广泛,凡是盐碱、粘粒、胶粒移动淀积所形成的土壤均属淋溶土纲。联合国分类中的各类淋溶土概念相对狭义,只指粘粒的淋溶与淀积所形成的土壤。
11热带、亚热带富铝化土壤
中国、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土壤分类制将湿润热带高度风化的土壤,称砖红壤,将湿润亚热带土壤,称黄壤和红壤。法国分类制将热带、亚热带土壤归入富三、二氧化物土和铁铝土。美国分类制中将砖红壤、红壤和黄壤大部分归入老成土和氧化土中。联合国分类将这些土壤归入低活性强酸土、高活性强酸土、铁铝土和网纹土,对于粘粒含量高、有粘磐层的红色土壤另立分类单元,称强风化粘磐土。澳大利亚根据微形态特征,把富铝化土壤划为砖红色砖红壤性土、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等,这与我国的划分方式大体相似。
从以上土壤分类单元的评比可以看出,各国对有些土壤看法比较一致,但对很多土壤类型在分类概念上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