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寒水石与硝石的区别
- 2、李纪柯用什么治康熙的顽疾
- 3、寒水石先煎多久
- 4、冰碑打一中药名
- 5、寒水石枕头功效与作用
- 6、寒冰石和寒水石一样吗
- 7、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 8、?寒水石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 9、寒水石是石膏吗
- 10、
寒水石与硝石的区别
寒水石与硝石的化学成分不同,物理特性也不尽相同。寒水石是碱性矿物中的一种,化学式为Na2B4O7·10H2O,含有钠、硼等元素,是水溶性的,可以溶于水而形成碱性溶液。硝石是一种盐类化合物,化学式为KNO3,含有钾、氮氧等元素,也是水溶性的,但形成的是偏酸性溶液。寒水石和硝石的物理特性也有区别。寒水石颜色多为白色或透明,莹润有光泽。硝石的颜色则多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形状不规则,呈晶体或块状,无光泽。
李纪柯用什么治康熙的顽疾
根据史实记载,李纪珂使用寒水石治好了康熙的顽疾。
寒水石。根据查询《清史演义》官网得知,康熙晚年常夜不能寐。湖北官员李纪珂寻来寒水石制成枕状,献给康熙。康熙枕上后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感觉通体舒泰,神清气爽,挥笔写下“酣睡石”。此后寒水石成为皇室专用枕品。寒水石的作用有清热泻火、利窍、消肿,主治用于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寒水石先煎多久
20分钟至30分钟。寒水石(也称为寒灰石或寒铁石)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药煎煮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处理,称为先煎,先煎寒水石的时间为20分钟至30分钟,这个时间足够使药材释放出一部分有效成分,但仍保留一定的药性,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一些有害物质、增加药效和改变药性。
冰碑打一中药名
冰碑打一中药名寒水石。
中药简介:
寒水石,中药材名。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功能主治为: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解巴豆毒。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
寒水石是碱性矿物中的一种,化学式为Na2B4O7·10H2O,含有钠、硼等元素,是水溶性的,可以溶于水而形成碱性溶液。硝石是一种盐类化合物,化学式为KNO3,含有钾、氮氧等元素,也是水溶性的,但形成的是偏酸性溶液。
形态特征:
矿物形态详芒硝条。《本草》所载的寒水石,据考证应为芒硝的天然晶体,但近代寒水石药材的商品,有红石膏与方解石二种,前者多用于北方,后者多用于南方。矿物形态参见石膏及方解石条。
北寒水石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扁平块状或厚板状。大小不一,厚0.5-3.5cm。淡红色,有的为白色;条痕白色。表面凹凸不平,侧面呈纵细纹理,具丝绢光泽。质较软,指甲可刻划成痕;易砸碎,断面显直立纤维状,粉红色。气微,味淡。以粉红色、有细丝纹、具光光泽、无杂石者为佳。
相关配伍:
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
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亦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寒水石枕头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枕头功效与作用寒水石也是非常有名的一种中药,它属于天然晶体,它的清热泻火功效是比较好的。如果人们本身有口疮或者是体内湿热,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寒水煎水冲服,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一定要在医嘱下使用。今天我们要带大家了解的就是寒水石枕头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寒水石枕头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寒水石枕头的主要成分是寒水石,它的清热泻火功效特别好,合理使用还能够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从一些古典医书中可以发现寒水石能够解巴豆毒,所以人们经常使用寒水石枕头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人们本身脾胃虚寒或者是属于体寒体质,那么这种情况下不适合使用寒水石枕头。大家在购买寒水石枕头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寒水石枕头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寒水石枕头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是清热解毒,当然它还能够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但如果人们本身体寒或者是属于脾胃虚弱患者,那么这种情况下朋友们不适合使用寒水石枕头。
寒冰石和寒水石一样吗
是一样的哦,寒水石在使用时多分为南寒水石与北寒水石两种,南寒水石的主要功效有清热泻火(清除体内热邪和火邪),除烦止渴;北寒水石的主要功效有清热降火,利尿消肿。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南寒水石性寒,善行气分之热,多用于治疗时行热病引起的高热、烦渴、小便不利(小便不顺畅)等症。因其入心经,能清心火以除烦,故可解心中烦热(烦躁闷热);又入胃经可以清泻胃热,所以也可用于由胃火炽盛所导致的口干舌燥、牙痛等症。2.清热降火,利尿消肿。北寒水石除了具备南寒水石的清热降火之功,可以治疗时兴热病引起的高热、烦渴等症以外,又因其味辛走散,故也可用于水肿、尿闭之症。北寒水石也可用于齿衄、水火烫伤、丹毒(急性感染病,可见皮肤发红像涂了颜料)等症。需要注意的是,因本品性味寒凉,故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者需谨慎服用,建议在使用时遵循医嘱,不要盲目使用。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是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的一种药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种石头,其实它并不是一种石头,它是一种药材,可以用来治病的药材,而且药效也非常的好,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一、寒水石的功效
1、寒水石直接煎水能消渴去噪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是可以消渴去噪,寒水石性寒,能起到宣泄火气的功效,所以在火气比较大,并且有口渴之类情况的时候,可以直接来煎水服用。还可以和石膏、滑石等配用以增强疗效,制作成三石汤。这是寒水石的食用方法的一种,可在心火旺盛的时候选择服用,尤其是我们在生活中容易出上上火症状的朋友们,适当的服用一些寒水石煎的水,对于帮助我们缓解身体上火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大家有效的促进身体的健康。
2、寒水石煎水能治疗癫狂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还可以治疗癫狂,当然,寒水石这种药材煎水服用,还可以帮助我们起到不错的治疗癫狂的作用,当然,如果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癫狂的症状了,那么我们大家是可以将和其他的一些中药搭配起来服用的,对于帮助我们缓解癫狂的效果会更好的,可以选择寒水石和黄连一起来煮水饮用,可清泻实火,能让让病情缓解。寒水石还能研末之后服用,也能快速控制住癫狂。寒水石还能解除燥热,能让人变得心平气和了。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寒水石可以治疗哪些疾病这个问题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寒水石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对于缓解上火和癫狂等这些症状的效果更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出现了这些病症,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寒水石的。以上就是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二、寒水石的作用
寒水石的作用是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准备寒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方对于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的病症很有疗效。
寒水石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选用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本方可以用于治疗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的病症。
寒水石的作用是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患处,可用于汤火伤灼的治疗。
寒水石治五脏六腑积熟,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需要准备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本方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积熟。
寒水石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方对于伤寒发狂的病人有改善作用。
?寒水石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吴普本草》 【拼音名】Han Shuǐ Shi 【别名】 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雅》),鹊石(《本事方》),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纲目》)。 【来源】 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 【原形态】 矿物形态详芒硝条。 【性味】 辛咸,寒。 1《本经》:辛,寒。 2《纲目》:辛,咸。 【归经】 入心、胃、肾经。 1《纲目》:入肾走血。 2《本草新编》:入胃经。 3《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1《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2《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3《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 4《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 5《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 6《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 7《本草求真》:敷汤火伤。 8《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畏地输。 2《本草经疏》: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不宜服。 3《本草求真》:虚人热浮,切忌。 【附方】 1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2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鹊石散) 3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亦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金匮要略》风引汤) 4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脑二分。糯米膏丸,弹子大,蜜水磨下。(《姚僧坦集验方》龙脑甘露丸) 5治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为末。水一斗,煮五升,时服,一升即利。(《永类钤方》) 6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凝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 7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上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普济方》) 8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 【各家论述】 1《纲目》:凝水石其气太寒,其味辛咸,入肾走血,除热之功,同于诸盐。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则是长石、方解石。用者详之。 2《本草经疏》:凝水石,《本经》味辛气寒,《别录》加甘,大寒无毒。《经》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明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隐君复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难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别。生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气大寒,能除有余邪热。《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宜之,请湿肿满属脾土者忌之,大宜详审,慎勿有误。 3《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如无真者,戎盐、玄精石皆可代用,总取咸寒降泄之用耳。 【摘录】《*辞典》
寒水石是石膏吗
寒水石是石膏吗寒水石和石膏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且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人容易把这两种物质相混淆,那么寒水石是石膏吗,两者到底有何异同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寒水石是石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寒水石属于中药,它的解毒泻火功效是非常好的,如果人们经常口舌生疮或者是本身有热病,那么可以用寒水石煎水喝,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我们常说的石膏性质大寒,它的清肺热效果非常好,如果人们经常胃火牙痛,那么可以使用石膏来缓解。当然石膏还有一定的通乳效果,如果女性朋友们本身有一些乳腺方面的疾病,那么也可以选择用石膏来缓解。寒水石是石膏吗,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寒水石和石膏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两种都属于中药,但是寒水石的清热泻火功效非常好,而石膏在一些乳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在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样才能够确保药物的效用发挥得比较好。如果人们本身属于体寒体质,那么是不适合使用寒水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