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的最新判断,2020年中国四大抗疫英雄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12 15:36:09 浏览7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2020抗疫十大人物

1、钟南山
钟南山是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积极推动呼吸病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近年来钟南山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加社区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而在2020 年初,84 岁的钟南山再度披挂出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2、李兰娟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李兰娟院士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她很清楚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她说“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每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3、陈薇
大年初二,陈薇带领专家组进驻湖北武汉。她的到来充满了低调,果断、雷厉风行的解放军作风。她是《战狼2》Doctor Chen的原型,中国的世界级生化武器防御专家,在非典之中立下显赫功劳,救人无数的抗击非典的杰出科学家之一,被誉为“埃博拉的终结者”。从阻击SARS,到抗击埃博拉,她总是深入为病患带来救治的曙光。陈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作为一名军人,她闻令而动、敢打敢拼,展现了钢铁战士的血性本色。
4、张文宏
当新冠疫情袭来,大众被未知的恐惧包围,张文宏的走红几乎是一种必然——他有真本事,敢讲真话。很多场合,张文宏都拒绝谈自己。他不以泪服人,他真诚务实,他勤奋认真,他从不夹带私货。数十年的钻研让他“出圈”,又不只是昙花一现,他是经得起围观和打量的。有人说张文宏医生这样的人,大抵是上海这座以东西交汇为底色的城市,追求专业主义与精英治理的最新标杆。他从不标傍崇高,也不刻意伟大,以专业精神行利他之事。
5、张继先
作为第一个为湖北乃至全国拉响疫情警报的医生,张继先被记大功奖励。在防控疫情的关键阶段,张继先的事迹具有强大感召力,向她致敬,更要汲取前行的力量,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她是最早呼吁对所有患者实行“应收尽收”的一线医务人员。“哪怕是轻症患者,他们在各大医院乱窜,也会成为流动传染源。”张继先说搞科研,一定要实事求是。
6、王辰
-王辰大胆提出建设方舱医院的设想,让武汉在短短24小时之内,迅速建成3所方舱医院”, 增加了4000多张床位,是火神山医院床位的4倍还多。在王辰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要到临床去,“现在再忙的院长你不接触病人,你就不是医生,只要是医生的话,你就只能是在跟病人的接触中、看病中,去照护患者,同时也使自己提高专业水平”。他的专业和职业精神,对人民健康的尊重,在抗疫一线得到充分体现。
7、张伯礼
张伯礼院士多次谦逊地说:们作为医务人员就应该做这些事。我是一名中医,此次新冠肺炎主要损害免疫功能,中医治疗正好能很好地提高免疫功能,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作为一名医生,我就是干了该干的事,说了该说的话,很普通很平常,受到大家这么热烈的欢迎,我觉得受之有愧。回首两个多月的战疫经历,张伯礼院士感慨良多,写下《归辞》:山河春满尽涤殇,家国欢聚已无恙。两月敢忘江城苦,十万白甲鏖战茫。黄鹤一眺三镇秀,龟蛇两岸千里黄。降魔迎来通衢日,班师辞去今归乡。
8、张定宇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疫情狙击手,身患渐冻症依然战斗在抗疫一线。“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位硬汉、这位狙击手眼中只有一个目标---新冠状病毒,狙击、狙击、再狙击。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肆虐时,距离华南海鲜市场9公里左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度成为了“风暴眼”,张定宇身先士卒,带领医院的600多名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奋战了30多天,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
9、张思兵
他是“全力以赴”的院长,更是英雄。张思兵——武汉火神山医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2003抗击非典年他和他的医院做到了三个“零感染”,援建小汤山医院,这次抗疫临危受命,他要把救治流程搞好,因为流程很重要。
10、王行环
“一切为病人着想”,是王行环的座右铭。他给苍白以色彩,“雷神山医院虽然在去年4月15日关了,但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用手绘画成的故事墙并未尘封,我们给这些画涂上了一种特殊涂料保护起来。”王行环说,当时雷神山医院收治的患者中,超过45%都是重症和危重症,医护人员的压力和疲倦不言自明,绘画成了他们休息时的解压方式。这种“知行合一”是科技工作者的‘美’之所在,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核。

新冠病毒肺炎有药吗?

来源:环球网
当前,我国流感已经进入流行季,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流感的诊断和治疗,给出了权威建议。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再次被列入治疗流感的推荐用药,这是连花清瘟第25次列入国家诊疗方案。
今年的流感季撞上新冠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为全面推进流感科普教育,增强公众的流感防控意识,由钟南山、王辰、高福、刘又宁、刘清泉五位著名呼吸病学和流行病学专家共同发起的“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活动日前再度启动。在活动启动中,新冠肺炎全国防控专家组中医副组长刘清泉高度评价了连花清瘟等中药治疗流感的优势,“近期研究,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药物,它不仅对于抗病毒有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从病理环境上,对炎症等能有效改善。具有清热、解毒、化湿的药物,在应对突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去进行干预和治疗。”
连花清瘟组方用药与流感证型相符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推荐连花清瘟用于治疗流感风热犯卫、表寒里热、热毒袭肺证型,连花清瘟的组方用药符合其发病特点和治疗规律,它汲取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明代吴又可《瘟疫论》善用大黄、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用药精华而成,是两千年来中医药防治流感的集萃。其中麻黄、薄荷可以发散风热外邪;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等可以治疗嗓子痛;杏仁、鱼腥草可以治疗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黄可以清泄肺热,并让患者体内的热毒从大便排出。整个组方对发热或高热、咳嗽、痰黏不能顺畅咳出、嗓子疼痛等典型的流感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连花清瘟对流感病毒有广谱拮抗作用
连花清瘟对流感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验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机构实验证实,连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抑制拮抗作用。其作用的病毒类型符合今年流感诊疗方案中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流感病毒类型。循证医学研究也证实连花清瘟抗甲流H1N1病毒的效果与奥司他韦无差异,且退热及缓解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时间优于奥司他韦。
防治新冠肺炎,连花清瘟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三药三方之一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药物,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的治疗,先后被国家及20余个省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成为被推荐频次最多的中成药。
由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伯礼院士联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0余家医院共同参与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可提高临床症状消失率、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提高肺部影像学(CT)好转比例、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转重型比例。这说明连花清瘟能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后疫情时代,防治新冠疫情连花清瘟将继续发挥更多作用。

钟南山和李兰娟是什么关系

抱歉,我还没学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您可以问我一些其它的问题,我会尽力帮您解决的。
夫妻。钟南山院士跟李少芬确定关系后,响应国家号召晚婚晚育,就8年后才结婚。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病学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兰娟,女,汉族,中共党员,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理事长。

李兰娟成为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为何不是钟南山院士?

科学技术人才是应该被国家所嘉奖的,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应该要牢记时刻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行业做出贡献的,这些尖端的科学术人才,毕竟中国的发展,他们在其中出了很大的一份力气。
在疫情期间,这些为我国新冠病毒解药研制的这些科研才更是值得,如今国人们的钦佩。比如说李兰娟,钟南山。
事实上,我国为了去表彰这些高级的科学技术人才,也设立了很多的奖项,比如说,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是科研人员最为关注的一个奖项,甚至还有着中国诺贝尔奖之称。
大多数的人可能认为在此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员名单当中,应该会有钟南山院士,但是很难想象的是,此次的13名人选当中,只有李兰娟等13名科学比较有名气的专业人员。虽然国人大多很失望,没有钟南山院士,但这也不代表着,其他13名科学专业人员并不优秀。
李兰娟,其实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了,因为这是奋战在一线的七旬老人。甚至当她摘下护目镜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泪奔了,李兰娟院士脸上那被护目镜压的痕迹,非常让人感伤,也许这就是医护人员吧。
对于此次13名候选人中没有钟南山院士,很多人都议论纷纷,不过大多数的人都更倾向于是,因为钟南山院士已经享有更高的荣誉了,所以并不想霸占这13名候选人之一,希望能够将这些候选人名单,送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科学研究之路本来就是一条非常艰辛的路途,所以他已经年老了,总是需要将机会让给年轻人的。不得不说,像钟老这样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却是人间正气,确实值得人敬仰,而在每个国人的心中,钟老都会是永远年轻的,永远不老的,你们觉得呢?

2020年中国四大抗疫英雄简介?

钟南山
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李兰娟
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
张文宏
男,1969年出生,浙江瑞安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
1987年张文宏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华山医院感染科,先后在香港大学;2010年被选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得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张文宏长期从事感染病与肝病专业的临床研究。2020年2月,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
?王辰
1962年8月出生,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德州人,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于同校获医学博士学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辰长期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医院、中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临床、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
扩展资料:
人才培养
截至2003年7月,钟南山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十名,其中包括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教授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榆林一院李莉博士。钟南山从教数十年,是一位桃李满天下、锐意创新的教学名师。
2010年,为了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更多拔尖人才,钟南山亲自参与挑选和面试,从广州医学院2010级416名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选拔32名成立“南山班”,并亲自担任班主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钟南山
百度百科-李兰娟
百度百科-张文宏
百度百科-王辰

抗击疫情八大英雄有哪些?

抗击疫情八大英雄有: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文宏等。
李兰娟,女,汉族,中共党员,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
科研成就:
李兰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作为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
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还从基因的角度首次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
抗击疫情八大英雄有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文宏,张继先,王辰,张伯礼,张定宇。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挂帅亲征,敢于发声,家喻户晓,一声号令,全民不动,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战士,更是一位国士。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打赢这场战役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的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呕心沥血,带领团队研发疫苗。
疫情防控的措施和做法
减少外出活动不要去疫情地区,减少不必要的聚餐和亲戚朋友,不要呆在家里。特别是温泉、电影院KTV、百货公司车站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去公共场所、乘公共交通、就诊时必须戴医疗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随时保持手部卫生,尽量不要用手触摸公共场所的公共部位和物品。咳嗽打喷嚏后,饭前后用流水洗手。
也可以使用含有75%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眼睛、嘴巴和鼻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肘衣服或纸巾遮住鼻子。

说说你从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医生身上学到了什么?

从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医生身上学到了具备勇敢和病毒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不怕病毒感染,毅然加入到与病毒作斗争的队伍中,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生命关爱精神,值得每一个人虚心学习。
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理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关怀与义务。社会责任感,不是那么漫无边际的事情。在一个环境里,每个人做好自己,就是给这个环境做贡献。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第一次会议,钟南山任组长。2020年3月3日至4日,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

疫情中贡献最大的五个院士

疫情中贡献最大的五个院士是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陈薇五个院士。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等。
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一般分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二类动物传染病和三类动物传染病。
一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疫病。发生一类动物传染病时应立即报疫情,在迅速展开疫情调查基础上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在疫区内采取彻底的消毒灭原措施;对受威胁区易感动物展开紧急预防免疫接种。
二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疫病。发生二类动物传染病时应立即报疫情;在迅速展开疫情调查基础上由同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区和受威胁区;在疫区内采取彻底的消毒灭原措施;对受威胁区易感动物展开紧急预防免疫接种。
三类动物传染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且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发生三类动物传染病时,当地人民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应当按照动物疫病预防计划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李兰娟关于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为何遭到质疑?

李兰娟团队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而质疑的焦点在于新冠病毒并没有HA蛋白,如果单纯从药物作用机制上看,阿比多尔可能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可能是大家都等得急躁了吧,所以产生怀疑,从开始一直说研究成果出来,每天都在宣传,可是大家等了这么久只看到生病的人原来越多,所以质疑了。
这是因为有人发布说李兰娟说的两项有抗肺炎效果的药是她儿子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所以遭到质疑
在这个时刻,不要断定哪种药物有用,没有经过临床治疗,这种声明只会让人们更加迷茫,动不动就是个专家团队说,应一致点,相信钟南山院士吧。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会有阻力的,但是会逐渐强大,人们接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应该相信李兰娟院士
因为体外实验与最终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往往结果差异很大 。
李兰娟团队的研究成果
李兰娟院士,带领其专家组成员在武汉公布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然后发现,这两种药物可以抑制冠状病毒。李兰娟院士说,阿比朵尔在10到30微摩尔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抑制冠状病毒达到很高。而达芦那韦在一定摩尔浓度下,抑制效率 更高。这比之前的许多药物都要好用但 李兰娟的队友,浙大大医院的副院长陈作斌提醒这两种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给患者服用。
对此研究成果的质疑
虽然这两种药物在体外实验得到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们都知道体外实验与人体实验是不一样的。毕竟一般的体外实验与临床试验到最后的结果都很不一样,一个星耀的出现,需要很多次实验。而且在现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对这两种药物的使用结论还要开展三三周的临床试验。我们期待着他们在临床实验上可以成功。虽然现在有一些医生质疑这两种药物针对的蛋白并没有体现在新冠状病毒体内。还有一些医生质疑药物蛋白的浓度,觉得这一次达到300摩尔的体外实验浓度不太靠谱。但是也有很多医生支持这两种药物。最终的结果,我们就只能在家关注新闻了美好的憧憬
我希望这一次并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希望这两种药物最终能真到一只新冠状病毒。我希望武汉人民可以渡过这次难关,我希望中国可以活这此难关。那么你对这次遭到质疑的研究成果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