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程咬金简介4篇
- 2、程咬金简介
- 3、程咬金简介,程咬金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
- 4、程咬金的一生简述
- 5、程咬金 唐朝开国名将 程咬金简介,程咬金三板斧
- 6、唐朝开国大将程咬金简介: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
- 7、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 8、程咬金的原名叫什么
- 9、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生平简介
- 10、唐朝开国功臣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怎么死的?
程咬金简介4篇
《程咬金简介》程咬金简介(一):程咬金简介程知节,本名咬金,字义贞,济州东阿人。曾祖父程兴,北齐兖州司马。祖父程哲,北齐 晋州司马。父亲程娄,济州大中正,后追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程知节是唐初猛将, 善于骑马用槊击刺。隋炀帝大业六年(610 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 装,护卫乡里。他之后投奔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618 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王世充军攻击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知节及裴行俨增援。战斗中,裴行俨 中流矢坠马,程知节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向后撤退。追兵用槊刺穿他的身体,程知节将槊折 断,杀了追兵才逃脱。李密战败,王世充俘获程知节,任命他为将军。619 年(武德二年), 因鄙夷王世充为人多诈,程知节与秦叔宝等一齐投唐,被任命为秦王府左三统军。此后,程知 节追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屡立战功,被封为宿国公。程咬金简介(二):程咬金简介程咬金(589 年-665 年 2 月 26 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 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
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 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预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 史,代袭。麟德二年去世,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其事迹常见于各 种文学作品。程咬金简介(三):程咬金简介程知节(589665),字义贞,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 (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封卢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十七年 (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咬金)即其中之一。程知 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 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影视小说中说程咬金曾在瓦岗 寨建立政权,国号大魔,年号大德,所以被后世称为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窦轨简介,其三板斧相当厉害。程咬金简介(四):程咬金简介卢国公程知节(589665),字义贞,原名程咬金生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 卒于唐麟德二年二月七日(公元 665 年 2 月 26 日),享年七十六岁。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 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之娄,是北齐济州 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隋末,程知节初和秦琼、尤俊达等入瓦岗军,后投王世充,之后归顺唐军,成为秦王李世 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咬金) 即其中之一。影视小说中说程咬金曾在瓦岗寨建立政权,国号大魔,年号大德,所以被后世称为混世魔 王。【附录程咬金详细介绍】人物生平投瓦岗寨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 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 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 数百人多至 10 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 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炼,农民起义军由小 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窦轨简介,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 内构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 和杜伏威、辅公柘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 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 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 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 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 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 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 8000 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 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 大业十三年(617 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 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唐武德元年(618 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 2 万余人,马 2000 余匹, 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 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 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 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
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 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 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 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回到本军。此战,由于李密 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 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投靠唐军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后,接 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 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 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武德二年(619 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 新安,今属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与唐军交 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 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程知节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唐军。王世充 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二人归唐后,唐高祖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闻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们, 任命程知节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叔宝则为马军总管。同李密一样,李世民也在全军中挑选了 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黑甲,分左右队,由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翟长孙等骁将统领, 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 敌人畏惧。从此,程知节在李世民手下作战,程知节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又 任左一马军总管,每次作战都奋勇争先。因功封为宿国公。如武德四年(621 年)正月,在洛 阳外围作战中,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 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 6000 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 到武德七年(624 年),唐击败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统一天下。玄武门变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构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 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程知节便是其中之一,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 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
由于程知节是李世民的 骨干,李建成便欲除之。武德七年,李建成向唐高祖进献谗言,程知节被外放任康州刺史。程 知节对李世民说: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旧唐书程知节 列传》此后两年间,史书上无程知节的记载,但是估计程知节并没离开秦王府。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时突厥郁射设 率数万骑兵入塞,围攻乌城(今山西盂县西北)。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 李渊命其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请抽调秦王府勇将程知节、尉迟敬德、段 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於为李元 吉饯行时杀害他,遂与文臣武将商议,决定先发制人。四日清晨,李世民率程知节等伏兵玄武 门内(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初七,李 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十二日,李世民封赏功臣,程知节拜太子右卫率。七月,程知节迁右武 卫大将军。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 臣,程知节食实封七百户。登凌烟阁贞观中,程知节历任泸州(治泸川,今四川泸州市)都督,左领军大将军。
与长孙无忌等 人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贞观十七年(643 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 程知节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封为镇军大将军。讨西突厥唐高宗永徽六年(655 年),程知节迁左卫大将军。同年五月十四日,程知节授为葱山道 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显庆元年(656 年)正月,唐高宗至玄武门,为程知节 饯行。八月初九,程知节进讨西突厥,在榆慕谷(今北疆)大败歌逻禄、处月二部,斩首千余 级。副总管周智度进攻突骑施、处木昆等部,攻下咽城,斩首 3 万级。十二月,程知节引军至鹰娑川(即今新疆焉耆都开河上游)遇西突厥 2 万骑,别部鼠尼施 等 2 万骑余骑继至。前军总管苏定方率 500 精骑冲乱其阵脚,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击 20 余 里,斩俘 1500 余人,缴获军资、马匹漫山遍野,不计其数。此时本应乘胜追击,但副大总管 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战功,对程知节说:虽云破贼,官军亦有死伤,盖决成败法耳,何为此事 自今正可结为方阵,辎重并纳腹中,四面布队,人马被甲,贼来即战,自保万全。无为轻脱, 致有伤损。
(《旧唐书苏定方列传》)又假传旨意,说程知节恃勇轻敌,委文度为之节制。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程知节遂停止了追击,未能取得更大战果。唐军由于连日征战,士卒终日跨马披甲结阵,不胜疲顿,战马也多瘦死,军无斗志。苏定 方对程知节说:本来讨贼,今乃自守,马饿兵疲,逢贼即败。怯懦如此,何功可立!又公为大 将,阃外之事,不许自专,别遣军副,专其号令,理必不然。须囚絷文度,飞表奏之。《旧唐 书苏定方列传》但程知节没有听从。唐军进抵怛笃城(今哈萨克东南),数千胡人归附。王文度认为:比我兵回,彼还作贼, 不如尽杀,取其资财。但苏定方反对道:如此,自作贼耳,何成伐叛《旧唐书苏定方列传》程 知节受王文度的蛊惑,不顾苏定方的反对,下令屠城,抢掠城中的财物而去。全军只有苏定方 一人一无所取。回京后,王文度谎言被拆穿,按罪当斩,靠贿赂才得以免官为民。程知节也因 指挥不利而被免官为民。不久,高宗念及旧功,又授予程知节为岐州(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刺史。程知节以年事 已高,请求退休,得到批准。麟德二年(665 年),程知节病逝。朝廷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其子 程处默,袭卢国公爵;程处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 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
2、“精 神的虐 杀的这 一幕” 具体指 什么? 为什么 说是“ 精神” 的“虐 杀”?这是课堂 研讨的 核心部 分,宜 逐步展 开。⑴ 紧承 上一问 题的探 讨,得 出结论 :“精 神的虐 杀的这 一幕” 指二十 年前“ 我”粗 暴地阻 止弟弟 制作和 放飞风 筝,具 体内容 指文章 的第三 、四自 然段。 放声朗 读第四 自然段 ,体会 作者以 一种怎 样的心 情回忆 当年的 这一幕 。明确:忏 悔自责 。⑵ 为什 么把这 一幕称 为“精 神的虐 杀”? 不就是 毁掉一 个风筝 吗?从 哪些词 可以感 受到“ 我”实 施的“ 虐杀” 之“虐 ”?哪 些词可 以感受 到“小 兄弟” 遭受到 的无情 的“虐 杀”?读书、圈 点,师 生讨论 明确: 遭到粗 暴践踏 的不只 是一只 风筝, 更重要 的是人 的精神 。“我 ”:折 断、掷 、踏扁 、傲然 ;“小 兄弟” :惊惶 地站、 失了色 瑟缩着 、绝望 。⑶ 根据 文中提 供的材 料,发 挥你的 想象, 如果小 兄弟的 那只风 筝能完 工,那 将是怎 样的一 件工艺 品?请 你描绘 一番。(意在通 过想象 ,进一 步体验 这种精 神虐杀 的残酷 。
)⑷ 你自 己有没 有这种 虐杀他 人精神 或遭受 他人精 神虐杀 的经历 ?请描 述一番 。(打开“ 文本语 文”与 “生活 语文” 的通道 ,使它 们互相 丰富和 支持。 ) 以上四步 不应机 械进行 ,宜视 具体情 况而定 。 3、既然 弟弟已 全然忘 却那件 事,“ 我”的 心为什 么依然 沉重? 对弟弟 的“全 然忘却 ”,“ 我”究 竟持怎 样的态 度?这个问题 有一定 难度, 可让学 生充分 讨论, 允许发 表不同 观点。 不过, 依照本 文的具 体语境 ,及鲁 迅先生 一以贯 之的观 念(国 人的劣 性── 精神的 健忘及 其可怕 的遗传 )来看 ,“我 ”的悲 哀显然 是典型 的“鲁 迅式的 悲哀” ,这种 “悲哀 ”既是 为当年 的“精 神的虐 杀”而 悲哀, 更 是为被虐 杀者的 健忘而 深深地 悲哀。 “四面 又明明 是严冬 ,正给 我非常 的寒威 和冷气 ”,给 “我” 寒威和 冷气的 不仅是 “严冬 ”,更 是那种 可怕的 精神健 忘,那 种难以 拔除的 集体无 意识。 教学时 应相机 阐发, 不可硬 性灌输 。 四、联想 与扩展 推荐鲁迅 先生1 919 年创作 的《我 的兄弟 》一文 ,与课 *** 比 较阅读 。《我 的兄弟 》全文 如下: 我是不喜 欢放风 筝的, 我的一 个小兄 弟是喜 欢放风 筝的。 我的父亲 死去之 后。家 里没有 钱了。 我的兄 弟无论 怎么热 心,也 得不到 一个风 筝了。
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的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如果不是这两句俗语,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其中包括秦琼)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和秦琼后,接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程咬金简介,程咬金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预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代袭。
麟德二年去世,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程咬金:一个被民间戏虐和扭曲的历史人物中国百姓了解程咬金主要是通过小说、戏剧、评书等作品以及后来的影视剧。以清代作家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如莲居士的小说《说唐演义全传》为主,以及根据上述小说衍生而成的戏剧、曲艺等各种舞台、说唱艺术。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程咬金程咬金简介,是千百年来经过作家、艺人进行演义创作、艺术加工而成的艺术形象。所以,这个被演义后的程咬金,留给世人的总体印象可以用“笨、勇、狡、智、义、福”五个字来概括。
一、程咬金之“笨”
隋炀帝杨广乘父王隋文帝杨坚病危之机,篡夺王位后,荒淫无道,致使天下刀兵四起、民不聊生。
以贩卖私盐养活老母亲的程咬金,因在盐场大骂朝廷腐败、皇帝昏庸,打死盐巡而被关进牢狱。当他被绑赴历城县法场执行斩首令,刽子手将大刀高高举起时,尤俊达投出的一支飞镖,将刽子手送上西天。打算劫法场的尤俊达终因寡不敌众未能得逞。被暂免一死的程咬金再度投进大牢,适逢隋炀帝登基大赦天下,程咬金出狱后以卖柴筢子来赡养母亲。因受万老财的恶意挑唆,误砸“会仙楼”、打伤了酒楼伙计。当“会仙楼”主人赶到现场,程咬金一看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尤俊达。于是两人义结金兰,并密谋打劫靠山王杨林搜刮民脂民膏的48万两银钱的皇纲,以赈济山东父老乡亲。
因以往皇纲数次被劫的前车之鉴,隋唐第八条好汉杨林特派其义子大太保罗方、二太保薛亮,率官兵三千押送皇纲进京。当行至小孤山时,随着一阵锣响,程咬金从密林中闪出,他顶盔披甲,坐骑大红马,手持一柄车轮大斧,横在路上,一声断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牙崩半个不字,爷爷管杀不管埋。”
大太保罗方一听火冒三丈,手执银枪直奔程咬金,当罗方挥舞银枪直刺程咬金时,程咬金抡起大斧朝罗方的脑门砍去,嘴里喊道:“劈脑袋!”这使深得杨林武艺真传的罗方大吃一惊,仓皇横枪接架;程咬金紧接着往回一扳斧头,左手一顺斧攥,三楞尖子直刺罗方的咽喉,继续喊道:“鬼剔牙!”罗方一招架空未来得及变招,就见斧攥刺来,身子迅速往后一仰,躺在马背上,使程咬金再次扑空;罗方刚起身,程咬金一拉斧攥,右手一推,斧头直砍罗方的颈脖,高喊道:“掏耳朵!”罗方未能坐稳,见斧头劈来,急忙缩颈藏头,头盔被砍掉了,还削下了一层头皮。罗方吓得魂飞胆裂,落败而去。
二太保薛亮催马舞刀迎战程咬金,程咬金依然是“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三板斧上去,薛亮都一一躲过,他心中暗喜“我比大哥强,躲过了这三招”。殊不知程咬金还有半招程咬金简介,他大斧子一翻个又杀回来了,大喝一声:“捎带脚!”薛亮一哈腰,程咬金将其头盔砍掉并削下一块肉皮。
薛亮惨叫一声败回本队,程咬金大斧一挥:“弟兄们!杀呀!”尤俊达率领五百庄兵,直冲官兵杀去,官兵扔下皇纲银车败北而去。罗方边逃边喊:“响马!别追赶了!你有胆量,敢不敢报个姓名?”程咬金说:“爷爷敢劫皇纲,就敢报名。爷爷名叫程咬金,我兄弟名叫尤俊达!”此时适逢逆风,程咬金报的名,对方没有听清楚,听成了“程达、尤金”。
程咬金回到小孤山,把报名字的事跟尤俊达一说,尤俊达大惊失色,“哎呀!我的糊涂哥哥!哪有抢了他的银子报名的,人家还不按名字来找咱们吗?挺好的事叫你给弄砸了。”
所以,程咬金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笨”。
程咬金的一生简述
展开全部
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程知节简介,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可以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涂改(或美化或丑化)得与本来全非。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
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a>、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程知节简介,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后,接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二人归唐后,唐高祖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闻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程知节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叔宝则为马军总管。同李密一样,李世民也在全军中挑选了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黑甲,分左右队,由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翟长孙等骁将统领,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从此,程知节在李世民手下作战,程知节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马军总管,每次作战都奋勇争先。因功封为宿国公。如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在洛阳外围作战中,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
到武德七年(624年),唐击败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统一天下。 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程知节便是其中之一,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由于程知节是李世民的骨干,李建成便欲除之。武德七年,李建成向唐高祖进献谗言,程知节被外放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对李世民说:“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此后两年间,史书上无程知节的记载,不过估计程知节并没离开秦王府。 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时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入塞,围攻乌城(今山西盂县西北)。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李渊命其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请抽调秦王府勇将程知节、尉迟敬德、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于为李元吉饯行时杀害他,遂与文臣武将商议,决定先发制人。四日清晨,李世民率程知节等伏兵玄武门内(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
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十二日,李世民封赏功臣,程知节拜太子右卫率。七月,程知节迁右武卫大将军。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程知节食实封七百户。 贞观中,程知节历任泸州(治泸川,今四川泸州市)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人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程知节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 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封为镇军大将军。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
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怕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其子程处默,袭卢国公爵;程处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
程咬金 唐朝开国名将 程咬金简介,程咬金三板斧
程咬金,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唐演义小说中戏称三板斧。
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预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代袭。
麟德二年去世,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
大业六年(610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后来归附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隶属四骠骑,分为左右,号称内军。李密常对人说:“这八千人抵得上百万大军。”程咬金管领四骠骑之一,所受恩遇特别隆厚。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程咬金率领内骑扎营于北邙山上,单雄信率领外骑扎营于偃师。
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李密派遣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被流箭中,坠落马下。程咬金驰马救援,连杀数人,趁王世充军后退之机,抱起裴行俨驰马回奔。追兵用槊刺击,程咬金折断其槊,斩杀追兵,方才免于此难。后来李密失败程知节简介,为王世充所俘虏,王世充任命其为将军,待之甚厚。
武德二年(619年)程知节简介,因鄙夷王世充为人多诈,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公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秦叔宝、程知节都带兵在阵上,和他们的几十名部下,骑着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爱信谗言,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不能再侍奉您,请求从此分别。”于是跳上马前来降唐,王世充不敢追逼。
李渊让他们侍奉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已听说他们的名声,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追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逢出征,常常举旗先登,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武德七年(624年),太子李建成上向李渊进谗言,派他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大王被去掉左膀右臂,要想使自己得到长久的保全,能做得到吗?知节有死而已,不敢离开大王身边!”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享受实封七百户。
贞观元年(627年),授使持节都督泸、戎、荣三州诸军事、泸州刺史(四川泸州)。镇压铁山獠人叛乱,赏赐绢二百匹、御服玉带一条。
贞观七年(633年),拜左领军大将军。第二子程处亮封东阿县公,授驸马都尉,迎娶10岁的清河公主。
贞观八年(634年),检校原州都督(今宁夏固原)。
贞观十一年(637年),检校太宗第七子李恽的蒋王府长史。六月,唐太宗封建功臣,程知节被授为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真食七百户,子孙代代承袭。不久,程咬金使持节都督幽、易、檀、平、燕、妫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程知节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程咬金留守长安。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程咬金被封为镇军大将军。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程咬金自翠微宫奉敕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
永徽六年(655年),程咬金从左屯卫大将军迁任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
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这时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这时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程咬金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辞官。
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怀德里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公。同年十月十一日葬于九嵕山之原。
唐朝开国大将程咬金简介: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唐高宗显庆年间(655年-657年),程咬金以葱山道行军总管领兵出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由于在恒笃城进行大屠杀,以及错失战机,返回后被免职。
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襄”。陪葬昭陵。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人物生平
效力李密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少时即骁勇善战,善于使用马槊。 隋大业六年(610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后来归附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当时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隶属四骠骑,分为左右,号称内军。李密常对人说:“这八千人抵得上百万大军。”程咬金管领四骠骑之一,所受恩遇特别隆厚。
王世充与李密决战时,程咬金率领内骑扎营于北邙山上,单雄信率领外骑扎营于偃师城北。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李密派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被流箭射中,坠落马下。程咬金驰马救援,连杀数人,趁王世充军后退之机,抱起裴行俨,二人同骑一马回奔。追兵用槊刺击,程咬金身体被刺穿,程咬金回身折断其槊,斩杀追兵,二人方免于此难。后来李密失败,程咬金为王世充所俘虏,王世充任命其为将军,待之甚厚。
投归唐军
唐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进攻故州,任命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厚待二人。然而程咬金和秦琼厌恶王世充为人狡诈,程咬金对秦琼说:“王公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等到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秦叔宝、程咬金都带兵在阵上,骑着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爱信谗言,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不能再侍奉您,请求从此分别。”于是跳上马与他们的几十名部下共同降唐,王世充害怕唐军,不敢追击。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已听说他们的名声,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咬金为左三统军。
武德七年(624年),太子李建成忌惮程咬金,因而向李渊进谗言,于是李渊派遣程咬金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大王被剪除左膀右臂,必定不能保全自己。我有死而已,希望您能快些自保!”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官拜太子右卫率,随后又迁升为右武卫大将军,享受实封七百户。
一路升迁
贞观元年(627年),程咬金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泸、戎、荣三州诸军事、泸州刺史(今四川泸州)。 镇压铁山獠人叛乱,赏赐绢二百匹、御服玉带一条。
贞观七年(633年),程咬金被任命为左领军大将军。 贞观八年(634年),任检校原州都督(今宁夏固原)。
贞观十一年(637年),检校太宗第七子李恽的蒋王府长史。六月,李世民封建功臣,程咬金被授为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实授食邑七百户,子孙世袭。 不久又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幽、易、檀、平、燕、妫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程咬金位于第十九名。同年,程咬金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镇军大将军。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程咬金留守长安。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程咬金自翠微宫奉敕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
永徽六年(655年),程咬金从左屯卫大将军迁任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
征讨贺鲁
显庆元年(656年)八月,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西突厥强兵两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率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奔二十里,斩敌一千五百余人。 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嫉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这时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来则战,万全之策。”王文度还说他有皇上的密旨,怕程咬金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而让王文度节制程咬金,因而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 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这时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但程咬金却摇头不从。 大军到达恒笃城,有数千家胡人开门出降,王文度又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夺取其资财。”苏定方说:“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讨伐叛逆!”王文度不听,于是程咬金屠城而去,阿史那贺鲁听说这件事后逃得远远的。大军回师以后,王文度因矫诏当死,后被除名免职。程咬金连坐被免官,不久,任岐州刺史。程咬金上书请求致仕,得到批准。
家中去世
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长安城私宅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号襄公。十月十一日,葬于九嵕山之原。
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程咬金人物生平简介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是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大业六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后来归附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隋末天下大乱之时,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
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享受实封七百户。预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代袭。麟德二年去世,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程咬金的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程咬金是为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擅骑射的陈咬金有着好身手,而关于他的小说形象更是被作者夸张和虚化人物的实际能力,但脱离不了其善战,勇猛的特点,如程咬金所用武器并非是三板斧而是槊。
程咬金年幼时正值隋末时期,隋末帝的荒淫无道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残忍手段激起民愤,最终爆发了这大规模农民起义,年轻热血的程咬金便加入其中为义军,后入李密的部队,成为瓦岗军被器重。
后因李密指挥不利,程咬金所属的瓦岗军战败王世充,因而实力受到很大的损害,程咬金等大奖也收到重创,因此导致军队势力衰落,走投无路的瓦岗军便只能投降王世充,归于唐朝部下。后程咬金与秦叔宝达成共识远离王世充,两人甚是威猛,使得王世充惧其猛而不追。
程咬金同秦叔宝被归入李世民门下,因生性勇猛作战英勇而被赏识其中,程咬金为唐统一天下而作战。
历史上的程咬金早年凭借自己的勇猛和胆量在当时有名的瓦岗山寨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受到当时瓦岗军的一致支持,可以说他是瓦岗山寨上的“土皇帝”。拥有一定权力的程咬金并不像当时的江湖草莽一样只顾发展自身的力量割据一方,他想要找一个有能力的治世能人帮助其平定天下,结束当时混乱局面。首先程咬金投靠李密,不料在随后与王世充的战役中惨败,但以其英勇之举受到王世充的赏识,并授予要职风光无限。
程咬金在历史上虽然被称为草莽英雄、混世豪杰,但他却有着识人之能,在追随王世充一段时间后,程咬金认清了王世充为人生性多疑、狡诈的本性,断言王世充觉不能坐上帝王之位,而后毅然投奔鲜明在外的李渊。唐朝的建立与兴荣证明了程咬金选择的正确,也让他成为了一名传奇的英雄人物。
程咬金的老婆是谁
历史上程咬金的老婆并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而在《新唐书》中有记载程咬金的儿子,因此历史上的程咬金肯定有老婆,只是资料较少,少为人知。
而在小说中,程咬金的老婆却较为人熟知,一是有鲜明的人物特色;二是有显著的背景。且说程咬金是个“妻管严”,在外面生龙活虎,威风凛凛但只要回到家便成为了纸老虎,被自己的老婆管的很严。
程咬金的老婆在小说中有两位,一位原配名为花大脚,是为剽悍的妇女,生性粗鲁且力大无穷,一生陪伴着程咬金。且说花大脚和程咬金结婚是因为程咬金不小心看到了花大脚的一双大脚,在古时候女人的脚是很隐私的只有自己的丈夫才能看到,遂花大脚便因此逼迫程咬金迎娶自己,
虽说花大脚性格泼辣,但却十分贤惠,烧的一手好菜,虽大大咧咧但却因为直爽为程咬金所喜欢,花大脚前半生随程咬金颠沛流离,还曾为了他卖掉酒楼,照顾其母,不离不弃。
程咬金的另一位老婆为翡翠翠,是为将门虎女,武功高强,其家族翡氏是有几百年显赫名声的巨族。翡翠翠下嫁程咬金后常与花大脚吵闹的不可开交,而程咬金常被卷入其中不得开脱,但两人只要在程咬金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出马。
程咬金最后是怎么死的
《隋唐演义》中关于程咬金怎么死的是这样描述的,他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被杀害而亡的,而是笑死的,情绪过激而导致心律不齐,一代大将如此死去也甚令人不解。关于程咬金笑死的版本又有两个,一个是程咬金在作战时,追击敌人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板斧扔出去不料斧子回旋至其手中,程咬金深觉神奇,乃以为是宝斧,遂在马上狂笑,不幸跌落而死。
程咬金的原名叫什么
1、简介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预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代袭。
麟德二年去世,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2、历史评价
《旧唐书》: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籞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新唐书》: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焰有以动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概,皆填然跃而附之,若榱椽梁柱以成大室,又负偃植,各安所施而无遗材,诸将之谓邪。然皆能礼法自完,贤矣哉!
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生平简介
程咬金,字义贞,原名咬金,后来改名为知节,济州东阿县人,是唐朝著名的开国名将,唐太宗在凌烟阁设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程咬金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是隋末唐初时期有名的猛将,他年纪轻轻的就有着一身不俗的本事,勇武过人,当时正是大隋气数已尽的时候,所以各个地方的治安都不好,只有20出头的程咬金就自发组织了一些乡里的青壮年,来保护乡里,在他的庇护下,他的家乡倒是比较太平,后来就归降了李密,受到了重用。
在李密战败之后,程咬金效力于王世充,虽然王世充很信任他,但是王世充为人才识浅薄,却又狡猾多疑,还老是乱说话,不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所以程咬金就想着离开,在王世充和李唐的战争中,程咬金带着手下的几十个士兵选择了降唐,之后程咬金就一直在李世民的手下带兵打仗,先后帮助李世民击败了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之后李家内部有矛盾,面对着李渊和太子的猜忌,李世民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程咬金坚持选择保护在李世民的身边,随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程咬金也参与在了里面。
之后程咬金又经常领兵出征帮助唐朝平定各个地方的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李世民将他的画像放在了凌烟阁里面,位列二十四功臣之一。后来甚至在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时候,程咬金还受命镇守长安,可见李世民对于他的信任,后来李世民去世之后,程咬金依旧对于大唐忠心耿耿,此时的程咬金已经不复年轻时候的锐气,所以即使大胜也没有追击,错失了良机,在奸臣王文度的谗言下还杀了几千俘虏,分了财产,之后事发被免官,可以说是晚节不保。
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在野史之中,对于程咬金的死法有着不少的 故事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程咬金是笑死的这一说法,据说当时薛刚闯了祸,受到奸人的暗害,结果导致薛家上下被满门抄斩,还立下了铁丘坟,后来薛刚反唐,让薛家的冤屈得以昭雪,在满朝文武前去祭奠薛家上下的时候,程咬金眼见奸臣伏诛,不禁喜从中来,哈哈大笑,结果这一笑让他突然一口气喘不上来就去世了,而后来狄仁杰眼见程咬金这么笑死了就痛哭流涕,最后竟然哭着哭着断气了,这就是有名的“笑死程咬金,哭死狄仁杰。”
但是其实 历史 上程咬金的死法根本没有这么奇葩,史书上记载道程咬金在辞官回乡之后就一直安心的生活在老家里,最后在几年之后病逝在了家中,享年77岁,可以说也算是长寿的了,在他死后,念及他劳苦功高,李治追封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公,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
程咬金是唐朝时期有名的人物,在唐朝开国的时候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对大唐的建立和之后大唐的安定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作战勇猛,威武大气,在当时帮助李世民打了很多的胜仗,可惜最后听信谗言晚节不保,老死在了家中。
程咬金三板斧
在历史上的程知节几乎鲜有人知,但是在演义小说之中的程咬金却是有着不低的知名度,在隋唐时期的小说中,程咬金是一个傻人有傻福的副将,虽然他萌萌的有点憨憨的样子,但是其实粗中有细是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在演义小说中他虽然屡次遭到灾难,但是最后都化险为夷,反而是转祸为福。
据说程咬金早年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就贩卖码盐为生,结果和衙役产生了纠纷,失手打死了捕快,被抓了进去,等待处斩,后来很幸运的碰上了隋炀帝大赦 天下 被放了出去,之后程咬金就想要改过向善,就砍柴为生,结果碰上了尤俊达,他看上了程咬金力大过人,想要哄骗程咬金落草为寇,于是就教程咬金斧法,结果程咬金太笨一点都学不会。
后来在一次做梦的时候,他梦到了有一个老头教他斧法,结果陷入到了一种顿悟的状态,但是因为在演练的时候正好被尤俊达给叫破了,所以程咬金只记住了三招半,这就是所谓的程咬金三板斧,虽说只有这么三招,但是其实却是斧法的精华所在,简单粗暴,所以一般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可以说程咬金就像是隋唐好汉的一个计量单位,要想被称为好汉就得先捱过那三下,因此“程咬金三板斧”的名声就流传了开来,也被人用来形容没有什么大本事的人。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句很出名的俗语就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经常被人用来形容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小说中写一些反派角色在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的时候就经常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他们的计划泡汤。
据说当时程咬金第一次做强盗的时候就干了一票大的,当时隋朝靠山王杨林的两个义子护送贡品进京,本来靠山王杨凌这个名头够响亮,一般人根本不敢去抢,但是正好碰上了初出茅庐懵懵懂懂的程咬金,结果那两人没有挡住程咬金的三板斧,导致押运的人都溃逃,贡品被劫了,因此程咬金也出了名,后来在跟随李唐之后,程咬金也经常率兵埋伏在半路伏击敌人,所以渐渐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 谚语 也就传了开来。
程咬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但是在小说中他是一个非常讨喜的人物,是一个憨厚正直的福将,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他还没有起义的时候在梦中得到“白胡子老爷爷”传授斧法,但是在演练的时候被人打断了所以只学会了其中的三招,因此被人戏称为三板斧,而且因为他喜欢半途埋伏常常半路杀敌军一个措手布局,所以就流传起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俗语。
猜你喜欢:
1.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
2. 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生平简介
3. 名将陈咬金是谁
4. 唐代历史知识
5. 埃及国王美尼斯的生平简介
唐朝开国功臣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怎么死的?
人物生平 效力李密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
大业六年(610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后来归附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隶属四骠骑,分为左右,号称内军。李密常对人说:“这八千人抵得上百万大军。”程咬金管领四骠骑之一,所受恩遇特别隆厚。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程咬金率领内骑扎营于北邙山上,单雄信率领外骑扎营于偃师。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李密派遣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被流箭中,坠落马下。程咬金驰马救援,连杀数人,趁王世充军后退之机,抱起裴行俨驰马回奔。追兵用槊刺击,程咬金折断其槊,斩杀追兵,方才免于此难。后来李密失败,为王世充所俘虏,王世充任命其为将军,待之甚厚。
投归大唐 武德二年(619年),因鄙夷王世充为人多诈,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公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秦叔宝、程知节都带兵在阵上,和他们的几十名部下,骑着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爱信谗言,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不能再侍奉您,请求从此分别。”于是跳上马前来降唐,王世充不敢追逼。
李渊让他们侍奉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已听说他们的名声,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追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逢出征,常常举旗先登,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武德七年(624年),太子李建成上向李渊进谗言,派他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大王被去掉左膀右臂,要想使自己得到长久的保全,能做得到吗?知节有死而已,不敢离开大王身边!”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享受实封七百户。
官职变迁 贞观元年(627年),授使持节都督泸、戎、荣三州诸军事、泸州刺史(四川泸州)。镇压铁山獠人叛乱,赏赐绢二百匹、御服玉带一条。
贞观七年(633年),拜左领军大将军。第二子程处亮封东阿县公,授驸马都尉,迎娶10岁的清河公主。
贞观八年(634年),检校原州都督(今宁夏固原)。
贞观十一年(637年),检校太宗第七子李恽的蒋王府长史。六月,唐太宗封建功臣,程知节被授为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真食七百户,子孙代代承袭。不久,程咬金使持节都督幽、易、檀、平、燕、妫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程知节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程咬金留守长安。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程咬金被封为镇军大将军。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程咬金自翠微宫奉敕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
永徽六年(655年),程咬金从左屯卫大将军迁任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
征讨贺鲁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
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这时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这时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程咬金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辞官。
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怀德里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公。同年十月十一日葬于九旧街原。
历史评价 李世民:志怀锐颖,气干强果,业预艰难,效宣行阵。入司禁卫,勤诚著於轩陛;出镇方隅,惠化洽於黎俗。畴庸有典,式隆宠命。
《旧唐书》: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Z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赞曰: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鄂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光诸简册,为报君亲。
《新唐书》: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焰有以动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概,皆填然跃而附之,若榱椽梁柱以成大室,又负偃植,各安所施而无遗材,诸将之谓邪。然皆能礼法自完,贤矣哉!
《大唐故骠骑大将军卢国公程使君墓志》:绕星飞贶,捧日は椤:柙纯T叮庆绪灵长。曾父德迈,大父名扬。懿哉显考,粹范昭彰。其一。惟公挺生,载标时杰。敏识韶亮,逸韵高绝。猛概桓桓,英规烈烈。影媚虬浦,声驰g穴。其二。性符端确,志叶贞醇。详善服义,砥行栖仁。践直无隐,基忠有津。智兼二略,艺总六钧。其三。昔在隋季,卷怀昏德。日斗星亡,风回雾塞。聿逢运始,投诚徇国。抚剑要功,褰旗静慝。其四。洪勋允著,大赍斯酬。分竹为牧,疏茅俾侯。要K睢Z,司戟摇丘。恩滋业泰,宠洽名休。其五。出总外台,入居中垒。抑扬风政,肃清奸宄。拥旆祁山,建旗F水。云谁树绩,我昭其美。其六。辞荣养素,宅静凝玄。方期介祉,奄怆归全。山扃聚月,野隧衔烟。雄图遽已,盛德空传。其六。
家族成员 长辈 曾祖父:程兴,北齐兖州司马。
祖父:程哲,北齐晋州司马。
父:程娄,济州大中正,后追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一作程玉,隋济州大都督。
夫人 前夫人:孙氏,县令陆儿第三女,封宿国夫人。贞观二年六月廿一日薨于怀德里第,年三十一(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唐贞观二年六月二十一日(628年7月27日))。
后夫人:清河崔氏,齐郡公崔逊之孙,隋任齐州别驾崔信之长女,显庆三年十二月廿一日终于怀德里第(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五街内有怀德坊),时年六十有七(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唐显庆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659年1月19日))。
子嗣 长子:程处嗣,明威将军、桂州哪细折冲都尉。唐书称程处默,袭爵卢国公。
次子:程处亮,以功臣子尚唐太宗女清河公主李敬,授驸马都尉、东阿县开国公、左卫中郎将,终宁远将军。
少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汴州刺史,广平郡开国公。
庶子:程处寸,官户部郎中、绵州刺史。子程策。程策子徐州节度随军朝议郎、前试太子家令、赏绯鱼袋程翰林,《全唐文补遗》第5辑32页有墓志。
庶子:程处立,官相州城安县令。《全唐文补遗》第4辑414页有其与夫人和干(贞观十四年(640年)—开元十七年四月八日(729年5月10日))墓志。和干为和智方女,字贞坚。长女为右领军中候妻。
庶子:程俊(贞观四年(630年)—显庆元年十二月二十日(657年1月10日)),字处侠,东宫通事舍人。
后代 孙:程伯献(?—738年),字尚贤,袭爵广平郡公,终于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赠户部尚书,谥号庄。墓志铭作程处弼子。夫人南阳樊周,字大雅,司宗卿樊德庆之孙,恒州长史樊之仲女,年五十四,先伯献而薨。有二子:程若冰、程若水
曾孙:程若冰
曾孙:程若水
玄孙:程昌胤(725年—784年),程若水第二子,官殿中御史。四子:程肃模,程肃咏,程肃言,程肃敏。
玄孙:程昌缔
玄孙:程昌穆
后世纪念 程知节碑位于陕西醴泉县唐太宗昭陵内,上部碑额已断裂遗失。碑为许敬宗撰文,畅整书丹。墓志出土于1986年,志盖篆书《大唐故骠骑大将军卢国公程使君墓志》16字,志石边长78厘米,厚约15厘米,志文皆楷书,共45行,约2000字有余。
艺术形象 小说形象 在以《说唐》为代表的系列话本及历史演义小说中,程咬金,字知节,小名一郎,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是一名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而且特别长寿,活了一百多岁,直至武则天政权垮台。据此改编的戏曲影视中,程咬金也是一个重要而可爱的角色。各种版本常有出入,下面仅就较通行者扼要介绍。
整个故事是从秦琼、程咬金的童年开始的。程咬金原本家住济南,幼年丧父,与秦琼是总角之交,后随母逃荒至历城,与秦琼分别。长大后,程咬金贩卖私盐,打死捕快,判了死缓,坐牢三年,恰逢隋炀帝大赦天下,释放出狱。
出狱后,程咬金受母亲教诲,要干正经营生,去卖柴扒,却遇上响马尤通。尤俊达有意要骗程咬金做强盗,教他斧法,程咬金总学不会。程咬金梦中有一位老人教会了他全套精妙斧法,醒来演练,却被俊达喝破,只记得三招半,这就是所谓“程咬金三斧”。是哪三招半,说法很多,不过无非下劈、横抹、斜挑及击刺等几个关键动作,确实是斧法的精华所在,简单而又实用。在打斗中,程咬金的前三斧半,威力无比,很多对手迅速崩溃;但只要挺住不败,差不多就变成程咬金落花流水了。所以,程咬金三斧可说是一试金石,不能顶住的人是无法进入好汉排名的。
程咬金头一次当强盗,就做了笔大买卖。靠山王杨林的义子大太保罗芳和二太保薛亮,护送皇纲进京,他们打着靠山王的旗号,以为平安无事,谁知半路杀出程咬金;二人敌不过三斧半,落荒而逃。
程咬金劫了皇纲,惹出无数事端,这才有贾家楼三十六人结义,反了山东。其后,程咬金三斧定瓦岗,单身探地穴,被众人拥立,号为混世魔王。裴仁基、裴元庆父子投降瓦岗后,程咬金迎娶裴仁基之女裴翠云。
程咬金做首领不痛快,救出李密,将领袖交给他。李密日渐骄横,冷了众人的心,程咬金等人最终投奔李世民。程咬金立下不少功劳,封卢国公。
程咬金也是《隋唐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绝技就是梦中学会的三板斧,外号“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干的混事数不胜数,以贩卖私盐起家,和秦琼是姑表兄弟,曾为瓦岗寨大魔国国王,后投降李唐,凭小聪明和运气也立了不少大功。一生运气极好,活到一百多岁,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说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将。
在很多小说中,其三斧子披辕门、三斧子定瓦岗被后人津津乐道,也就是因为他抢劫杨林的黄纲,杨林逼山东官员破案,山东地方官员请出程的表哥秦琼,秦左右为难,上演了一出染面涂须诈登洲,后发展到三挡杨林九战魏文通,其中,去登洲途径两雷庄岔道,一条去登洲,等于自己送死,一条去程躲避之处,等于出卖自己兄弟,被后人引为两肋插刀典故。
小说中程咬金使用三板斧的时候通常会报出招数名称,因为小说中程的记性不是很好,他一般是先说名字,然后才能想起招数。
第一斧:劈脑袋 用斧头从上往下砍,无论对方攻击不攻击他,程因为只会这三斧子,所以大发拼命,而对方往往方寸大乱。
第二斧:鬼剔牙 在对方横武器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面部,由于速度快,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第三斧:掏耳朵 在二马错蹬时,回身横扫,由于对方前招为铁板桥,刚起身,很难躲闪,所以这三斧子很厉害。
后来在秦琼的指点下,程又自创了半招,后人也有管程的招数叫三斧子半的说法。随着小说形容程咬金资质不佳的印象,“三道板斧”变成歇后语,意思是“只会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