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位差计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0 07:08:04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大一物理补偿法测电动势思考题, 结果都有哪些

用补偿法测电池电动势的精确度较高的原因是用补偿法可以消除电池内阻对所测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在测量电动势时,如果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的话,由于电压表也有一定电流通过,测出的值是电池的路端电压,而不是电源的电动势,所以要想消除电源的内阻影响,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就要用一个电压与电源互相抵消,这就是补偿法。这样当电源两端电压为零时,补偿电压就是电源的电动势。 由ε=Ir+U端,当I=0时,ε=U端。 调节电位器W,使电压传感器2两端的电势差U2=0。此时,流过待测电池的电流I=0为零。已知此时待测电池电动势等于W分压,且可以用电压传感器1测量,因此可使用此方法测出电池电动势。
用补偿法测电动势实验报告
篇一:十一线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 实验日期实验人员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位差计的结构,正确使用电位差计; 2. 理解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补偿原理; 3. 掌握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4. 熟悉指针式检流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11线板式电位差计、检流计、标准电池、待测电池、稳压电源、单刀双掷开关、保护电路组
实验原理
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内部没有净电流通过时两极件的电压。如果直接用电压 表测量电源电动势,其实测量结果是端电压,不是电动势。因为将电压表并联到电源两端, 就有电流I通过电源的内部。由于电源有内阻r0,在电源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电位降Ir0,因而电压表的指示值只是电源的端电压(U=E-Ir0)的大小,它小于电动势。显然,为了等于其电动势E。 1. 补偿原理
?? 如图1所示,把电动势分别为ES 、EX和检流计G联成闭合回路。当ES EX时,检流计指针偏向另一边。只有当ES = EX时,回路中才没有电流,此时I=0 ,检流计指针不偏转,我们称这两个电动势处于补偿状态。反过来说,若I=0 ,则ES = EX。
能够准确的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必须使通过电源的电流I为零。此时,电源的端电压U才
图1 补偿电路
2. 十一线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AB为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共长11米,它与直流电源组成的回
路称作工
作回路,由它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I0;由待测电源EX、检流计G、电阻丝CD构成的回
路称为测量回路;由标准电源ES、检流计G、电阻丝CD构成的回路称为定标(或校准)
回路。调节总电流I0的变化可以改变电阻丝AB单位长度上电位差U0的大小。C、D
为AB上的两个活动接触点,可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实验报告内容是什么?

当没有电流流过时,电池的正负极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如有电流流过,因在电池内阻上有一定电压降(用电压表测量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就是这种情形),这时测得的不再是电池电动势,而只能称作端电压。若能在无电流流过时进行测量,就可直接测量电动势了。补偿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电位差计分交流和直流两种,在生产和科研中广泛使用。例如生产半导体材料和 元件时,常用铂—铂铑合金组成的温差电偶测 量炉温,而温差电动势的变化只有几十微伏,不 宜用电压表测量,一般都要用电位差计。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
阻抗电压计算方法:当变压器二次绕组短路(稳态),一次绕组流通额定电流而施加的电压称阻抗电压Uz。
通常Uz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即uz=(Uz/U1n)×100% 匝电势:u=4.44×f×B×At,V 其中:B—铁心中的磁密,T At—铁心有效截面积,平方米可以转化为变压器。
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补偿原理与电位差计实验报告中半刻度是多少?

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一.补偿法测电动势电位(a)电压表测量电动势(b)补偿法测电动势图3-3-8测量电动势原理图如图3-3-8(a)所示,用禅返电压表测量电动势时,由于电压表内阻不可能无穷大,当有电流I流过时,它在被测电动势内阻r上的电压降为Ir,则电压表测出的值应为EX-Ir,而不是电动势EX。用补偿法测量电动势如图3-3-8(b)所示,图中EP是连续可调且能准确知道电压值的电源,称为补偿电源。G为检流计,当流过G的电流为零(或G两端的电压为零)时,G指零(零偏转)。测量时,调节补偿电压EP,当G零偏时,称EP和EX达到补偿状态。此时EX=EP。这种用补偿电压和被测量电压相等(检流计指零)来测量电压(或电动势)的方法,称为补偿法。电位图3-3-9电位差计原理图用补偿法测量电压(或电动势)的优点是,被测量和测量仪器(这里指补偿电压EP和检流计)之间没有电流。所以用补偿法可以准确测得[tele.kkvideos.cn/article/102543.html]
[tele.s4h0zj.cn/article/213849.html]
[tele.lzsgwk.cn/article/426970.html]
[tele.jlqwrr.cn/article/139407.html]
[tele.szlhzpzz.com.cn/article/501327.html]
[tele.jlqwrr.cn/article/683954.html]
[tele.btcblock.cn/article/169524.html]
[tele.bzjdy.cn/article/043761.html]
[tele.sz-wnd.cn/article/258093.html]
[tele.ddup0k.cn/article/247013.html]

用箱式电位差计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实验数据

热电偶的转换效率不是百分百,会出现误差;读数表有系统误差,我们也存在读数误差;对于不同的常温,也存在温度误差。
温度35 40 45 50 55 60 65 70
电动势 0.5318 0.7364 0.9714 1.1619 1.3797 1.5645 1.7897 2.0494
室温23度,算的C为0.042
热电偶的转换效率不是百分百,会出现误差;读数表有系统误差,也存在读数误差;对于不同的常温,也存在温度误差。
一种快速测温热电偶的检定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a、该装置是由一扁加热线圈、一对校准热电偶及控温显示输出装置构成。
b、检定方法是先将两只校准热电偶从加热线圈两端相对插入,使热电偶热端接触,通过改变校准热电偶在加热线圈中的位置使两只校准热电偶的热电势相同;
用被测快速热电偶取代其中一只校准热电偶,读取其稳定状态下的热电势值与校准热电偶热电势进行比对即可知被测快速热电偶的准确度。
扩展资料:
由于采用电位补偿的方法, 因此测量精度高。避免了由于电源内阻产生的误差, 在没有电流通过电源的情况下测量它的路端电压, 极大地提高了精确度和灵敏度。
补偿方法的特点是不从测量对象中支取电流,因而不干扰被测量的数值,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电位差计用途很广,配以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等器具,不仅能在对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场合测量电动势、电势差(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而且配合以各种换能器,还可用于温度、位移等非电量的测量和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位差计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结论

六、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1、伏阻法与一般伏安法相比更为精确,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伏阻法我们只使用了一个电表,而一般的伏安法需要由两个电表共同使用才能测出电动势和电源的内阻,因为电表本身是有电阻的,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无法避免电表带来的误差,但是如果能够尽可能少的使用电表的个数,那么,电表带来的误差就可以减到最小。
利用伏阻法测量电源内阻的时候,因为电压表测量的是电压表本身与标准电阻并联后的电阻的电压,所以应该比真是值偏小,然后根据公式可知所测量的电源的电压是偏小的,而所得的电源的内阻是比真实值偏大的。
2、利用电位差计进行测量时可以很好的消除电表带来的误差,因此利用此方法可以很精确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阻。
七、实验结论:
1、利用伏阻法测量出的电源电动势为1.41V,电源的内阻是3.09欧。
2、利用电位差计测量所得的电源电动势为1.43V,电源的内阻为2.6欧。
利用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结果近似相等。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电位差计的原理与使用的几个思考题?

原理: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在工作电流较小的情况下,电阻丝上单位长度上的电势降比较小,比较容易更精确的测量未知电源电动势的大小。
如果发现检流计指针总往一边偏的原因:电路无法补偿,比如正负极串联,或是一方电压过小。校准和测量两过程中通过辅助回路的电流为零。才叫补偿。
扩展资料:
根据被测电压和已知电压相互补偿 (即平衡)的原理制成的高精度测量电位差的仪器。与电压表相比的主要优点是测量时不需要待测电路供给电流,因而不影响待测电路,可准确测出电源电动势。一般有转柄式和滑线式两种。
由于采用电位补偿的方法, 因此测量精度高。避免了由于电源内阻产生的误差, 在没有电流通过电源的情况下测量它的路端电压, 极大地提高了精确度和灵敏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位差计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基本测量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三线扭摆法测转动惯量 驻波实验 电表的扩充与校准 电桥法测电阻 电位差计原理及其应用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示波器的使用 分光计的使用 等厚干涉物理实验除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外,通过书写实验报告,还要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论文书写基础。因此,实验报告是实验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正规的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简单步骤)及原始数据;(5)数据处理及结论;(6)结果的分析讨论。 现就物理实验报告的具体写作要点作一些介绍,供同学们参考。一、实验目的 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训练目的,通常如讲义所述。但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有些内容未曾进行,或改变了实验内容。因此,不能完全照书本上抄,应按课堂要求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来写。 如:实验4-2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1.掌握尺读望远镜的调节方法,能分析视差产生的原因并消除视差;2.掌握用光杠杆测量长度微小变化量的原理,正确选择长度测量工具;3.学会不同测量次数时的不确定度估算方法,分析各直接测量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 4.练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科学实验的基本依据。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所依据的测量公式是否严密可靠,实验采用什么规格的仪器,要求精度如何?应在原理中交代清楚。1.必须有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叙述。通常教材可能过于详细,目的在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书写报告时不能完全照书本上抄,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阐述。文字务必清晰、通顺。2.所用的公式及其来源,简要的推导过程。3.为阐述原理而必要的原理图或实验装置示意图。不止一张,应依次编号,安插在相应的文字附近。三、实验仪器设备 在科学实验中,仪器设备是根据实验原理的要求来配置的,书写时应记录: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根据实验时实际情况如实记录,没有用到的不写,更不能照抄教材);在科学实验中往往还要记录仪器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以便在核查实验结果时提供可靠依据;电磁学实验中普通连接导线不必记录,或写上导线若干即可。但特殊的连接电缆必须注明。四、实验内容及原始数据 概括性地写出实验的主要内容或步骤,特别是关键性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根据测量所得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多次测量或数据较多时一定要对数据进行列表,特别注意有效数字的正确,指出各物理量的单位,必要时要注明实验或测量条件。五、数据处理及结论 1.对于需要进行数值计算而得出实验结果的,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必须如实代入计算公式,不能在公式后立即写出结果; 2.对结果需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个别不确定度估算较为困难的实验除外);3.写出实验结果的表达式(测量值、不确定度、单位及置信度,置信度为0.95时可不必说明),实验结果的有效数字必须正确;4.若所测量的物理量有标准值或标称值,则应与实验结果比较,求相对误差。5.需要作图时,需附在报告中。六、结果的分析讨论 一篇好的实验报告,除了有准确的测量记录和正确的数据处理、结论外,还应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讨论,从中找到被研究事物的运动规律,并且判断自己的实验或研究工作是否可信或有所发现。 一份只有数据记录和结果计算的报告,其实只完成了测试操作人员的测试记录工作。至于数据结果的好坏、实验过程还存在哪些问题、还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往往都需要撰写报告,报告是我们用心学习(工作)的最终成果。我们在开始写报告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一)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技能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探究过程: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4.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5.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4.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二) ??一、 实验目的:
??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
??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 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
??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
??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
??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
??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三、 实验装置图(注明图名和图标)
??四、 实验关键步骤:
??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
??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
??时间 τ/min 温度 t/oC
??开始测量 0 380
??第一转折点
??第二平台点
??结束测量
??六、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
??七、思考题
??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 (完)
??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
??2.实验题目:
??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
??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5.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要写出试验原理所对应的公式表达式、公式中各物理参量的名称和物理意义、公式成立的条件等。画出简单原理图等。
??6.实验内容;
??7.数据表格:画出数据表格(写明物理量和单位);
??8.数据处理及结果(结论):按实验要求处理数据。
??9.作业题:认真完成实验教师要求的思考题。
??10.讨论: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数据结果、误差分析等进行总结,对进一步的想法和建议等进行讨论。
??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要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报告纸,作图要用坐标纸。
??2.报告中的线路图、光路图、表格必须用直尺画。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三) ??摘要:简要说明了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和实验预习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如何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预习,包括预习要求、预习重点、设计性实验的预习、预习报告的内容;并以“拉伸法测量钢丝杨氏模量”这一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了怎样做好实验预习。
??一、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大学物理实验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大学物理实验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要求
??与理论课程不同,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任务。所以实验预习尤其重要。上课时教师要检查实验预习情况,评定实验预习成绩。没有预习的学生不能做实验。
??实验预习的目的是全面认识和了解所要做的实验项目。因此,要求在预习时应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明确实验任务,写出简单的预习报告。
??(1) 明确实验任务
??要明确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每个待测量又分别需要什么实验仪器和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测量。
??(2)清楚实验原理
??要理解实验基本原理。例如,电位差计精确测量电压实验用到补偿法原理进行定标,应该理解补偿电路的特点,什么是定标,定标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补偿电路定标;电位差计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怎样减小误差。
??(3)了解实验仪器 要初步了解实验仪器,通过预习知道需要使用哪些仪器,并对仪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学习,特别是仪器的结构功能、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4)了解实验误差
??要了解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思考在做实验时应当怎样减小误差。 (5)总结实验预习
??尝试归纳总结实验所体现的基本思想,自己在预习过程做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等等。
??总之,实验预习时要认真阅读实验教材,积极参考网上实验学习辅导,必要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测量方案,初步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写好预习报告。
??设计性实验项目除了做好一般实验项目的预习工作以外,还要做好下列预习工作。 (1)阐述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内容要求和实验教材中实验原理的提示,认真查阅有关资料,详细写出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
??(2)选择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
??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确定出使用什么样的实验仪器、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测量。选择测量方法时还要考虑到选用什么样的数据处理方法。
??(3)确定实验过程,拟定实验步骤
??明确实验的整体过程,拟定出详细的实验步骤。
??三、预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3.实验原理(必要的计算公式、原理图、电路图、光路图、相关说明等表格。)
??特别说明:
??预习报告为预习时写的实验报告,不一定冠名“预习”。如果预习实验报告1~4项内容书写完整规范,整齐清晰,可以作为实验报告的一部分。撰写实验报告时可以在此基础上续加其他内容。
??四、实验预习举例
??下面以“拉伸法测钢材的杨氏模量”这一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实验预习的主要内容。
??首先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重点思考和解决如下问题: (1)什么是杨氏弹性模量? (2)测量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如何?
??(3)通过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明确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如何测量? (4)实验测量中用到什么测量方法? (5)实验中的数据如何记录和处理?
??实验5-3 拉伸法测钢材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学会拉伸法测量杨氏弹性模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目的可以知道本实验中要用到几种测量长度的器具,要提前预习使用方法,并且要熟悉“光杠杆”测微小长度变化的方法以及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1)什么是杨氏弹性模量
??设钢丝截面积为S,长为L。若沿长度方向施以外力F使钢丝伸长△L,则比值F/S 是单位截面上的作用力,称为应力;比值△L/L 是物体的相对伸长量,称为应变,表示物体形变的大小。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式中比例系数E的大小,只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与外力F、物体原长L 及截面积S 的大小无关,叫做杨氏模量。
??(所以实验当中需要测量F、L、S或d、ΔL几个量才能计算出杨氏模量,究竟如何测量呢?)
??(2) 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ΔL 光杠杆结构如图1所示,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的平面镜的支架,平面镜的镜面与三个足尖决定的平面垂直,其后足即杠杆的支脚与被测物接触,当杠杆支脚随被测物上升或下降微小距离ΔL时,镜面法线转过一个φ 角,而入射到望远镜的光线转过2φ角,如图2 所示。当φ 很小时,有
??图1 光杠杆结构
??式中K为支脚尖到刀口的垂直距离(也叫光杠杆
??的臂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故当镜面转动φ 角时,反射光线转动2φ 角,由图2可知
??式中D 为镜面到标尺的距离,l 为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标尺移动的距离(设长度变化前望远镜中的叉丝横线读出标尺上相应的刻度值为x,当长度变化两次读数差为l =
??式(4)得微小伸长量为
??l
??D
??图2 光杠杆原理
??K
??l 2D
??(3)测定钢丝杨氏模量的理论公式
??由式(2)和式(5)可得实验测定钢丝杨氏模量的理论公式为
??E?
??8FLD
???d2Kl
??【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测定仪、光杠杆、望远镜尺组、米尺、千分尺等。
??(应该在下面阅读中仔细查阅杨氏模量测定仪、千分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如杨氏模量仪中光杠杆及其测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并思考如何选择上面几种测量仪器。)
??【实验内容】
??(1)调整杨氏模量仪
??(2)光杠杆及望远镜尺组的调节
??(3)测量相应物理量
??(4)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中要注意光杠杆(望远镜、平面镜、标尺)的调节,特别注意如何消除十字叉丝像和标尺像的视差;千分尺的读数(注意初末位置的读数),初步理解不同量如何选择相应测量仪器的方法。)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四)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 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一)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 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 参考资料
??【实验名称】静电跳球
??【实验目的】观察静电力
??【实验器材】韦氏起电机,静电跳球装置(如图)
??【实验原理、操作及现象】
??将两极板分别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顺时针摇动起电机,使两极板分别带正、负电荷,这时小金属球也带有与下板同号的电荷。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小球受下极板的排斥和上极板的吸引,跃向上极板,与之接触后,小球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反而带上与上极板相同的电荷,于是又被排向下极板。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可观察到球在容器内上下跳动。当两极板电荷被中和时,小球随之停止跳动。
??【注意事项】
??1.摇动起电机时应由慢到快,并且不宜过快;摇转停止时亦需慢慢进行,可松开手柄靠摩擦力使其自然减慢。
??2.在摇动起电机时,起电机手柄均带电且高速摇动时电压高达数万伏,切不可用手机或身体其他位置接触,不然会有火花放电,引起触电。
??静电跳球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仪器模型设备实验目的:
??1、探究静电作用力的现象及原理。
??2、研究能量间的转化过程。实验器材:圆铝板2个、圆形有机玻璃筒、静电导体球(由铝膜做成)若干。
??提出问题:在以前的实验中,我们对电场以及静电的作用力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两块极板间,由铝箔做成的小球真能克服重力上蹦下跳吗?猜想与假设: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由铝箔做成的小球能够克服重力而上下跳动。 实验过程:
??1、在两圆铝板间放一有机玻璃环,里面放了一些静电导体球,当接通高压直流电源后观察静电导体球的运动情况。
??2、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观察现象。
??3、实验完毕要及时关闭电源,必须用接地线分别接触两极板进行放电。
??探究问题:
??1、仪器内的小球为什么会跳起来?
??2、静电导体球实际在做什么工作?3、为什么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两极板间产生火花放电现象?实验结论与体会: (以下由学生总结并交流,也可由教师引导得出)课外活动: 梳子摩擦头发后,用梳子可以吸起细小的纸屑,有些纸屑过一会又掉下来。实际做一做,能够解释吗?
??注意事项:
??1、接好电路后,再调整两根输出导线之间的距离至少离开10厘米。太近时会击穿空气而打火。
??2、接通高压电源后就不能再触摸高压端和电极板,否则会触电而麻木。实验做完后,先关闭电源开关,再用接地线分别接触两个电极进行放电。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五)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求大学物理实验用电位差计校准毫安表实验报告。(主要是实验原理设计图)大家帮帮忙,急!!!

内插法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