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过故人庄》原文及译文
- 2、过故人庄全诗注释译文
- 3、过故人庄的出处、全诗以及全诗赏析
- 4、过故人庄的古诗
- 5、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
- 6、过故人庄翻译
- 7、过故人庄,每句诗的意思
- 8、《过故人庄·孟浩然》原文与赏析
- 9、过故人庄孟浩然的意思解释
- 1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意思
《过故人庄》原文及译文
《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下面是我整理的《过故人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全诗注释译文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故人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故人庄》原文: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翻译: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原文及翻译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故人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故人庄》原文: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翻译: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的出处、全诗以及全诗赏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处
《全唐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去他乡村田家玩。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词解:
过:拜访的意思。
故人:老朋友。
庄:田庄,农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这里应该是好的饭菜的意思,鸡是鸡肉,黍是小米,招待客人不可能就这两样,所以这里应该是泛指好的饭菜。
黍(shǔ):黄米、小米,在古代小米可是贵重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打开。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话桑麻:闲谈农事。
重阳日:指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赏析
这首诗如果归类的话,应该是属于田园诗的一篇,前半部分说的是田园风光,而后半部分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友情,作者就自己去老友家做客这么一件事所写下的一篇五言律诗。
从诗的名字入手,“过故人庄”明确的 告诉你这首诗要描述什么信息,我孟浩然路过老友的农庄,那么即使你没读过诗词的人也会猜到,哦这是作者要去做客的一篇诗词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既然是老朋友路过自己的农庄,那还有有什么的说的啊,肯定好酒好菜的招待一番才是,所以农庄的主人准备好了上好的饭菜,邀请作者孟浩然去家中做客,说明俩人的友情很深厚,很淳朴,庄子的主人非常的高兴款待了孟浩然,应了孔圣人的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就是作者描写农庄的景色的语句,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就是简单的田园景色,绿树成荫、青山相应,两好友坐一起吃饭喝酒,看农庄外边的景色都觉得特别的舒畅了,开阔的视野,让人心情愉悦,老友相伴更是惬意。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着远景不够,然后庄主又把窗户打开了,窗前两位老友一起喝酒吃饭,一起聊一些琐碎的事,这里的桑麻其实就是代表俩人谈论的事情,肯定不是指农活的事,而是说各种琐碎的小事,指的是俩人开心,无所不谈,更显得俩人友情深,不然肯定不会谈论这些琐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就是说酒足饭饱了,孟浩然该启程去别的地方了,但是老友舍得的自己离开,所以孟浩然就说了,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我还来你这里叨扰,间接地说明了这位庄主的好客,还有俩人的深厚友谊,关系相当的融洽,庄主嫌这次没有尽兴,希望孟浩然多待一阵子,没办法了孟浩然只能说重阳节我再来跟你喝酒赏菊,不醉不归。
这首诗没有什么特比的渲染,就是普通的做客农庄的场景,老友相聚一场这么一个画面,但是就是这种淳朴和简单,更加能渲染出俩人深厚的友情,也体现出了田园的风光之美。
过故人庄的古诗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作品简介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诗意
2.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文及赏析
3. 《过故人庄》孟浩然的教学设计
4.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全文及赏析
5.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全文及赏析
6. 唐诗三百首之杜甫《赠卫八处士》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
过故人庄翻译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 赏析: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二、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三、考题:
1、《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过故人庄》中写山村风光的对偶句 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唐朝山水诗派代表孟浩然的《田家元日》诗则透着强烈的农家情结:“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让人联想到作者的名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后代诗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诗句,都不能不说受此影响。
过故人庄,每句诗的意思
意思: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原诗: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邀请。至:到。还: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扩展资料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具”和“邀”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准备,说明了故友的热情和两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里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细微的动作表现出了主人的豪迈。
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在诗歌创作的艺术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主张诗歌要用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孟浩然借用了佛学和道家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诗歌创作的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孟浩然集》有诗267首,其中五言古诗63首,七言古诗6首,五言律诗130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8首。从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风外,全是近体诗,而五言律诗又最多。可以说他是盛唐诗人大量写作近体诗的第一人。
《过故人庄》译文:
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原文: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扩展资料: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具”和“邀”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准备,说明了故友的热情和两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感惠徇知”在文学艺术领域真挚的情感能催笔开花。
故人“邀”而作者“至”,大白话开门见山,简单而随便。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看绿树行行相合,屋舍俨俨,农田齐齐,又回想起刚刚翻过的山岭,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意犹未尽,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重阳还来,我想赏菊品酒是次要的,再次与故人相聚才是诗人最真挚的情感。
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旷世才学的孟浩然对这场农院欢聚漫不经心的描述却成为自陶渊明以来田园诗中的绝代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故人庄
意思: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释义: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释义: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释义: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释义: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
扩展资料:
《过故人庄》是一首名诗,但诗中并没有“齐鲁青未了”的名山,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水,无非就是一个老农民邀请一个穷书生去他的田家吃农家乐,准备了黄米饭和鸡。农舍的景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无非是有绿树围绕在村边,一脉青山斜斜地绵延在城郭之外。
老农夫打开窗户,他和穷书生面对的既不是仙鹤古松,也不是奇葩异果,不过是田地和堆积庄稼的场圃。
端着酒杯,没说什么诗书玄理,就说说什么桑树麻叶长得咋样了。喝完吃完,他们也没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说等到重阳节,欢迎您再来喝菊花酒。
此诗只是一味平淡,却能雄踞唐诗的高峰。原因在于,语言虽淡,味道却不薄。大唐的幸福,未必是歌舞芙蓉池,未必是秦王破阵乐,它的幸福,在平淡的山水间,在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国防有力,田园才如此安宁;因为朝政清明,百姓才如此悠闲;因为文化繁荣,山水才处处有情。孟浩然一首“农家乐”,信息量很大。
过故人庄这首诗的意思: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原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邀请。至:到。还: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释义: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释义: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释义: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释义: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扩展资料:
《过故人庄》是一首名诗,但诗中并没有“齐鲁青未了”的名山,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水,无非就是一个老农民邀请一个穷书生去他的田家吃农家乐,准备了黄米饭和鸡。农舍的景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无非是有绿树围绕在村边,一脉青山斜斜地绵延在城郭之外。
老农夫打开窗户,他和穷书生面对的既不是仙鹤古松,也不是奇葩异果,不过是田地和堆积庄稼的场圃。
端着酒杯,没说什么诗书玄理,就说说什么桑树麻叶长得咋样了。喝完吃完,他们也没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说等到重阳节,欢迎您再来喝菊花酒。
此诗只是一味平淡,却能雄踞唐诗的高峰。原因在于,语言虽淡,味道却不薄。大唐的幸福,未必是歌舞芙蓉池,未必是秦王破阵乐,它的幸福,在平淡的山水间,在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国防有力,田园才如此安宁;因为朝政清明,百姓才如此悠闲;因为文化繁荣,山水才处处有情。孟浩然一首“农家乐”,信息量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孟浩然》原文与赏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是一首“通体清妙”的五律,大巧若拙的手笔,描画了诗人隐居鹿门时应邀赴田家作客的过程,表现了对真挚友情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写得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是一首久负盛誉的田园诗。
首联用对面起法点题,写拜访故人庄的原因。故人“邀”而我“至”,既写出了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见出诗人闻招即至的爽朗坦率和欢欣,显示了至交之间不讲虚礼的深厚情谊。“鸡黍”一词,化用“杀鸡为黍(黄米饭)而食之”(《论语·微子》)的典故,语淡而意深。以田家寻常可得的珍肴“鸡黍”待客,既显出田家之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真诚。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然而却是全诗极好的导入。
颔联承上,描绘赴约途中所见山村天然幽美的景色。出句写山村四周种植的绿树,葱茏茂密,自成一统,幽静得很。对句写青山在村郭以外横斜着。远处青山隐隐,起伏横斜。这一联对仗工整而不纤巧,写景浑成而不刻画。它以先写近景后写远景的笔法,画面层次疏密相间,勾画出故人庄周围景物的幽美,展示出一幅山村风景画,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清新愉悦的感受。颈联写到家之后,宾主临窗欢饮情景。出句写“故人”招待客人的环境地点:打开轩窗,面对着一片平整开阔的打谷场和菜圃,远处更有绿树青山,相映成趣,给人以宽敞舒展之感。对句写宾主把酒闲话时。庄稼的成长和收获,自然地成了饮宴的主要话题。“话桑麻”,用陶渊明“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田园居》)语意,抒写诗人此时此境的坦荡襟怀。这一联是“故人具鸡黍”的具体描写,进一步表现了故人淳朴深厚的情谊和简朴可爱的田家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农村的深厚感情。
尾联写告别,诗人凝聚了最诚恳最动人的语言。如此写离别,不仅照应了首联,流露了诗人对此次“过故人庄”的满意和对农村风光的依恋,而且更表现主客间感情的亲密融洽。一个“就”字妙在得神。这次是应“邀”来访,下次重来却是诗人主动相就,表现了诗人真率的性格和豁达的胸襟。
这首诗意境清远冲淡。以韵语纪实事,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顺序展叙,有头有尾,脉络分明,在自然平淡中显示出动人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采。
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浩然自有“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以真对假,见称于世。如郊野之作: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 “鸟过烟树宿,萤傍小轩飞。”皆佳。又如“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亦佳句。(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三)。
孟集有“到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刻本脱一“就”字,有拟补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或作“对”,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杨慎《升庵诗话》卷六)
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俱化矣。(黄生《唐诗摘抄》)
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 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也。( 〔清〕冒春荣 《葚原诗说》卷一)
纪昀:王、孟诗大段相近,而体格又自微别。王清而远,孟清而切。学王不成,流为空腔。学孟不成,流为浅语。如此诗之自然冲淡,初学遽躐等而效之,不为滑调不止也。( 《瀛奎律髓汇评》中)
过故人庄孟浩然的意思解释
《过故人庄》的全诗翻译如下: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
原文: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作背景: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意思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出自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译文)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炖鸡,邀我到他朴实的农家做客
这里的“具”是准备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的乡村家里。”
意思是: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