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量子纠缠究竟可怕在哪里,为何让爱因斯坦都无法接受?
- 2、量子力学为什么让人感到害怕?科学家究竟发现了什么?
- 3、量子力学可怕在哪里?
- 4、量子纠缠现象有多么神奇?首先无需任何媒介就能实现超距作用现象
- 5、两个量子相隔10万亿光年,其中一个动,另一个马上作出反应。所以叫量子纠缠?这么恐怖啊
- 6、量子纠缠比光速快?量子纠缠的具体含义
- 7、量子纠缠是什么现象?
- 8、什么是量子纠缠?
- 9、量子纠缠意味着什么
量子纠缠究竟可怕在哪里,为何让爱因斯坦都无法接受?
本期节目,我们就来一起深入探讨下,为什么说“量子纠缠现象”诡异?弄清楚“量子纠缠现象”,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因为量子纠缠中,有同源的两个粒子无论相隔多远,当一颗粒子发生变化,另一颗粒子也将立刻受到影响,这意味着,量子纠缠中2个亦或是2个以上的同源量子之间,存在非定域性,量子纠缠的现象涉及了量子力学中物理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及测量理论等问题,也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万有引力产生的原因(简述):宇宙空间中运行的高能粒子穿越物质(天体或粒子)时,一部分被拦截吸收从而形成弱能量区(爱因斯坦说的时空弯曲),这种弱能量区就是引力作用范围mV2=E=Mv2(能量转换守恒定律公式)。具体详细阐述请看即将发表的引力假说《元素周期及万有引力产生的原因》一文。
量子纠缠原理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他指出两个距离很远的粒子之间会有一种神秘的关联。而这种神秘的关联又造成了多种不一样的物质,因此他也没办法接受。
超乎大多数人的认知。
在影视作品中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孪生兄弟间会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当一个人感到痛苦时,另外一个人也会在同一时间产生相同的反应,在部分伴侣或者父子间也是一样。面对这些奇怪的现象,科学作何解释呢?实际上,这些比较令人奇怪的事情,科学中的理论物理学这个分支已通过相关的实践对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由于大多数人对这些发生的事情的了解不是很深,从而致使很多人对所谓的迷信是坚信不疑的,面对这些看起来振振有词的言论,科学中的量子物理将用科学道理实力打脸。
在1982年,物理学家爱斯派克特与其团队完成了一项实验,他们证实了在微观粒子中存在种名为量子纠缠的关系。什么是量子纠缠?量子纠缠就是在同源条件下的两个微观粒子,它们存在某种未知名的纠缠关系,并且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会受到距离的限制,无论是1光年、还是1亿光年,都会保持着这种纠缠关系。意思就是说,当某个人对某颗粒子进行干扰时,另颗粒子也会受到一样的干扰,值得注意的是,量子纠缠现象也是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当你没有意识到量子纠缠的可怕的地方,它就对哲学界、科学界以及宗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西方比较主流的科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就像上文我们讲到的一样,在量子纠缠中,在同源状态下的两个粒子,不受距离的影响,当一颗粒子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时,另颗粒子也会受到一样程度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在量子纠缠中,在2个或2个以上的同源量子中,存在非定域性这种特点,量子纠缠也涉及到量子力学中的物理实在性、定域性以及测量理论等问题,对量子计算和通信的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际上,有个词是形容量子纠缠现象再合适不过的了,就是鬼魅。鬼魅最早由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他认为,这类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与自己提出的狭义相对论中所描述的局域性是相违背的,他始终在探索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比较遗憾的是,爱因斯坦直到去世也没有完全接受量子力学中的部分理论。
量子力学为什么让人感到害怕?科学家究竟发现了什么?
量子力学之所以让人觉得可怕,可能是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的思维逻辑。
其实说起量子力学,大部分人熟悉的应该是它最具代表的特性量子纠缠。简单来说,若两个粒子之间有纠缠关系,那么无论它们身处何地、相距多远都不会影响到这种纠缠关系。处于纠缠关系中的它们,只要任意一个作出某种改变,另一个会无延时的同步动作。
从常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真的很颠覆认知,但量子力学本身就是一种和人类正常逻辑相悖的理论,正是这种跳脱性才让它具有了无限可能。事实上,量子力学想要告诉人类的不是宇宙究竟多么的神秘,也不是微观世界多么的奇妙,更不是为了展示那让人感到害怕的未知。
世界多么的奇妙
而是告诉人类宇宙中并没有肯定的事情,包括对与错。细看量子力学百年发展史,其实本质上就是物理学大厦倾覆然后又重建的历史,在这个短暂而又稍显漫长的过程中,无数曾被奉为真理的理论被拉下神坛,那些原本颠覆认知的事情反而一个个成为事实。
量子力学之所以会让人感到害怕,不是因为科学家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而是其中不符合人类思维方式的逻辑性,毕竟不是谁都能够接受微观世界中因果能够倒置、各种结果能够叠加的事实。如果用量子力学的视角看世界,会发现世界远比我们肉眼看到的要精彩、奇妙和神秘的多,每一秒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秒都是一个新世界的出现。
量子力学可怕在哪里?
量子力学可怕到量子纠缠的程度。
现代科学发现,对物质的研究,在进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级别后,意外非常大。出现了超导体、纳米级、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现从分子水平治愈癌症的奇迹。而最可怕的是——量子纠缠。量子力学的状态,从不确定到确定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量子力学简史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物质的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所进行的。
量子力学是描写原子和亚原子尺度的物理学理论。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组成成分的认识。微观世界里,粒子不是台球,而是嗡嗡跳跃的概率云,它们不只存在一个位置,也不会从点A通过一条单一路径到达点B。
根据量子理论,粒子的行为常常像波,用于描述粒子行为的“波函数”预测一个粒子可能的特性,诸如它的位置和速度,而非确定的特性。物理学中有些怪异的概念,诸如纠缠和不确定性原理,就源于量子力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量子力学
量子纠缠现象有多么神奇?首先无需任何媒介就能实现超距作用现象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种现象似乎颠覆了自然法则,如果把两个粒子放到一起配对后再把两颗粒子分开,一个放在实验室另一个放到宇宙空间,此时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即使放在宇宙空间的粒子距离地球上的这颗粒子距离数百光年外,也能与另一个粒子相互关联。
科学家将地球上的一颗粒子向左旋转,此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宇宙空间的另一颗粒子会同时向右旋转,既然不受地球与宇宙空间的距离限制。这就是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然而这里所说“旋转”指的是粒子的一种状态,并不是这两颗粒子真的在旋转。让科学家都感到神奇的是两颗粒子之间没有传递任何信息,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产生这种超距作用的?遗憾的是目前科学家还无法解释!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量子纠缠”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词语,然而在经典力学中是不存在的,主要含义是几个粒子在互相作用后,最终各自的特性成为了整体的性质,因为单个粒子的性质是没办法更好描述其物理定律,只能描述出整体的物理性质。
实际上就是一种不需要任何介质也不需要传播粒子的超距作用现象,就如前面所说的,一颗在地球另一颗在宇宙中是不会受到两地之间距离限制。量子纠缠到底有多可怕?首先量子纠缠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粒子不能单一,必须是两颗或者几颗粒子才能实现互相作用,联合后才能成为最终的整体的性质,所以单个粒子是无法单独产生运用,只能用整体性质来形容粒子之间的相互运用,这就是简单层面对量子纠缠了解,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量子力学中。
显然这样形容量子纠缠显得有些简单,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该现象里面还牵扯到了贝尔不等式和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公式。那么量子纠缠的本质到底又是什么?其一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量子纠缠是一种不需要搭建任何介质也不需要传播的量子超距作用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当科学家发现这种量子纠缠现象的时候,也是感到相当诧异的,必定媒介传导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诡异的。
爱因斯坦曾经也是在一直不断地研究着量子纠缠现象,并且多次质疑这种现象是否合理,毕竟这种现象和光还是存在相当大的不同,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自然的法则,在速度上也是快得惊人。有一点是肯定的量子纠缠的速度远超光速,量子纠缠的基本速度就高于光速的上万倍,这速度可以让人直接惊掉下巴。
如果把量子纠缠发展到量子通信肯定稳定性极高。
然而量子通信是不能通信的!这一点怎么感觉让人觉得有些矛盾呢?其实量子通信只是一个简称而已,全称是“量子加密通信”,主要是由电磁波携带的信息,而量子技术只能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
既然两颗粒子在超远距离都能相互作用,量子纠缠为何就不能传递信息呢?其实早就有人提出过能不能利用量子纠缠现象,把两个粒子分别放在火星和地球上,左旋代表0右旋代表1实现超光速信息传送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量子纠缠是由两个或多个微观粒子相互纠缠构成的系统,只要处于其中,两者之间就会相互感应到对方,哪怕相隔上百万光年。虽然一颗粒子有所改变另外一颗粒子也有相应的变化,重点是这个变化过程是比较随机的,不能被人为操控。
所以就算人为操纵量子但是结果是随机的,无法与固定有序的信息同步传播,就算录入进去也会导致最终无效。因为粒子的状态是随机的,谢谢您的观看下期再见。
两个量子相隔10万亿光年,其中一个动,另一个马上作出反应。所以叫量子纠缠?这么恐怖啊
量子纠缠现象是宇宙诞生之初就会产生的因果现象,类似多米诺骨牌产生的蝴蝶效应的结果一样,宇宙的所有一切,包括物质的运动,人的思维,一切的一切都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已经定下来了。所谓宇宙的因果轮回,人的命天注定,也是有道理的。
量子的世界神奇到你相信上帝
飞鸟的自然导航也是量子纠缠的结果。你闻到气味引发联想这种即时反应也是量子纠缠的结果。说到现实上,量子计算机用的就是量子纠缠和量子并行来计算结果。至于纠缠简单来说,你照镜得到你的镜像,而且相反。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如果用镜像解释就说通了,三维空间的两个纠缠的粒子是更高的四维空间的投影而已,看起来是状态相反的两个其实在四维里是唯一的一个,根本不恐怖。后面解释纠缠这段只是哲学推测
如果你此时用太空望远镜看到10万光年外的星系、等于是看到10万年前的那个时间的星系。
对的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或称量子缠结,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是1935年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的一种波,其量子态表达式:其中x1,x2分别代表了两个粒子的坐标,这样一个量子态的基本特征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写成两个子系统的量子态的直积的形式。[1] 定义上描述复合系统(具有两个以上的成员系统)之一类特殊的量子态,此量子态无法分解为成员系统各自量子态之张量积(tensor product)。
量子纠缠技术是安全的传输信息的加密技术,与超光速传递信息相关。尽管知道这些粒子之间“交流”的速度很快,但我们目前却无法利用这种联系以如此快的速度控制和传递信息。因此爱因斯坦提出的规则,也即任何信息传递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仍然成立。[2] 实际上的纠缠作用并不很远,而且一旦干涉其中的一方,纠缠态就会自动消除。
2016年12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潘建伟院士及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近期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再获重大突破,他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3]
2017年6月15日公布,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迎来了第一项重大成果,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
量子纠缠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虽然粒子在空间上可能分开。[5]
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的预测[1] 。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1] 。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1] 。
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神鬼级的远距离相互操作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1] 。但这并不仅仅是个诡异的预测,而是已经在实验中获得的现象,比如科学家通过向两个处于室温的纠缠的小钻石发射激光(图中绿色)[1] 。科学家希望能够建造量子计算机,利用粒子纠缠进行超高速计算[1] 。
在物理学中,量子纠缠是指存在这样一些态:一、A,B,C,…,在t<
时,这些态之间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二、当t>
时,它们的状态由Hilbert空间(希尔伯特空间)HA,HB,HC...,中的矢量| Ψ(t)>A,| Ψ(t)>B,| Ψ(t)>C,…所描述,由A,B,C空间构成的量子系统ABC则由Hilbert空间HABC...=.HA ×HB ×HC...中矢量| Ψ(t)>A,| Ψ(t)>B,| Ψ(t)>C所描述,则这样的态被称为比Hilbert空间的直积态。否则称态| Ψ(t)>A,| Ψ(t)>B,| Ψ(t)>C,.…是纠缠态。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纠缠态,就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量子态进行叠加。
量子纠缠说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定粒子间,会有强的量子关联。例如在双光子纠缠态中,向左(或向右)运动的光子既非左旋,也非右旋,既无所谓的x偏振,也无所谓的y偏振,实际上无论自旋或其投影,在测量之前并不存在。在未测之时,二粒子态本来是不可分割的。
量子纠缠比光速快?量子纠缠的具体含义
量子纠缠确实比光速更快,由于它不传递信息,所以并不违反相对论,量子纠缠现象则是指粒子相互纠缠,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无法分开测量,在量子力学上来说,多个粒子状态同时变化是不需要时间的,所以这个速度是超越光速的存在,本站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个观点。
量子纠缠比光速快? 说到这个问题先要明确几个问题,量子纠缠的想象确实比光速更快,在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中也提到过。不过虽然量子纠缠比光速快,但是还是不违反相对论的,因为它不会传递信息。而很多人讨论的所谓量子纠缠比光速高4个量级,实际上只是一个理解错误而已。
有人说量子纠缠好可怕,实际上也不至于。量子纠缠只是一种量子力学中的现象罢了,最开始是一个预言,但是后来被真正观测到了。量子纠缠的机制也是比较清楚毋庸置疑的,主要就是量子力学。
量子纠缠现象
所谓的量子纠缠就是说多粒子体系可能会混乱不清,甚至于一直处于纠缠的状态,在数学上指的是单个粒子的乘积而不是和。
假如粒子相互纠缠的话,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不能只单独测量一个粒子,其他粒子都是成为一个整体了。当你测量其中一个,其他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量子力学来看,多个粒子状态同时变化是不需要时间的,是真正的直接变化,甚至于可以真正超过光速。
不过仔细想想量子纠缠没有传输信息,只是一个随机的变化过程而且,和光速之类的概念不太一样,所以也不能说是违背了物理的相关理论。
不管是光速也好,还是量子纠缠也好都是量子力学上面的相关概念,很多东西看着矛盾实际上归根结底是一样的没什么纠结的。
量子纠缠是什么现象?
量子纠缠比喻正处于热恋中一对恋人。心心相印缠绵在一起,即使你们远隔千里,也仍然心系对方,一方在思念对方同时,对方一定也在远方思念着,这就是量子纠缠。
进一步解释量子退相干,假设两个人分开很远很久后,男的周边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妙龄女子,温柔可人,她总是喜欢时不时的过来聊聊天,有时候还暗送秋波,一开始男的还没啥感觉,毕竟和女友还心系对方,互相思念。
但渐渐地开始动摇了。这个妙龄女子对于男的和女友之间的缠绵,造成了干扰,这就是量子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男的发现对女友根本没有了感觉,于是和原来女友分手了。这就是量子退相干。男人和妙龄女子建立了恋爱关系,量子纠缠发生了变化。
如果此时,有一个你的情敌出现了,这就又要出现了量子干扰了,男人和妙龄女子的量子纠缠,恐怕又要发生量子退相干了。
量子纠缠:
在量子世界里,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一旦分开,不论相距多远,哪怕彼此处在银河系的两端,如果对其中一个粒子作用,另一个粒子会立即发生变化,且是瞬时变化。宇宙也是一样,通过量子纠缠的超光距联系,将一个偌大的整体连接在一起。
在量子力学里,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缠结或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纠缠是一种纯粹发生于量子系统的现象;在经典力学里,找不到类似的现象。
什么是量子纠缠?
史上最怪、最不合理、最疯狂、最荒谬的量子力学预测便是“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理论性的预测,它是从量子力学的方程式中得来的。如果两个粒子的距离够近,它们可以变成纠缠状态而使某些性质连接。出乎意料的是,量子力学表明,即便你将这两个粒子分开,让它们以反方向运动,它们依旧无法摆脱纠缠态。要了解量子纠缠有多么怪异,我们可以拿电子的“自旋”作例子。电子的自旋与陀螺不同,其状态总是游移不定的,直到你观测它的那一刻才能决定。当你观测它时,就会发现它不是顺时针转就是逆时针转。假设有两个互相纠缠的电子对,当其中一个顺时针转时,另一个就逆时针转,反之亦然。不过奇怪之处是它们并没有真正连接在一起。对量子理论坚信不疑的波尔和他的同事们相信,量子纠缠可以预测相隔甚远的电子对的状态,即便它们一个在地球,一个在月球,没有传输线相连,如果你在某个时刻观测到其中一个电子在顺时针旋转,那么另一个在同一时刻必定是在逆时针旋转。换句话说,如果你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观测,那么你不止是影响了它,你的观测也同时影响了它所纠缠的伙伴,而且这与两个粒子间的距离无关。两个粒子的这种怪异的远距离连接,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纠缠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当你对其中一个粒子测量时,也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尽管二者之间没有作用力、滑轮或电话线之类的东西相连,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彼此沟通。这真是诡异至极啊!爱因斯坦无法相信纠缠会如此运作,于是他说服自己:出错的是数学,而不是现实。他赞同纠缠态的粒子是存在的,但他认为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们彼此连接,而不必涉及神秘的超距作用。他坚信一对纠缠态的粒子更像是一双手套。想象把一双手套分开放置于两只箱子中,然后一只箱子交给你保管,另一只箱子则放置于南极洲,在你开箱以前就知道箱子里放着左手或右手的手套。然后你打开箱子,如果看见左手的手套,在这瞬间,就算没人看过南极洲的箱子,你也能够知道那里装的是右手的手套。这一点也不神秘,你打开箱子,显然不会影响到另一只箱子里的手套。你身边的这只箱子装着左手的手套,而南极洲的那只箱子则装着右手的手套,这是在当初分装时就已决定了的。爱因斯坦相信,所谓的纠缠态只不过如此而已,电子的一切状态在它们彼此分离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量子纠缠现象,本人理解为二个量子在驻波场中的同时波动现像,不是一个量力波动了带动另一个量子的波动。如水面有一个驻波水纹,一处有一波峰,另一处有一波谷,如果波峰振荡(在同一地点)处于波谷,另一处的波谷就会振荡(也是原地)为波峰,而且是同时发生的,这是驻波场特性。量子纠缠现像其实就二个(或几个量子)处在同一驻波场振荡现像。我坚信所谓量子纠缠其实是同一个量子在不同视角的反应。最简单的道理就是量子也有质量。人为"测量"或者干涉一个量子肯定需要给它于能量才会改变其状态。而遥远的量子突然改变轨迹难道不需要能量吗?如果需要的,那么谁给于它能量?怎么给?(别说是测量这一边给的。如果这样问题又来了,能量可以超距离瞬间传送?我可以获得若贝尔奖了)
关于两个纠缠量子的所谓跨越时空的“感应”现象,是观测事实,而不是某位大物理学家或量子力学的臆想。量子力学早有解释,纠缠的量子无论分隔多远,它仍然是一个整体,在《上帝掷骰子吗》这篇科普文里有详细讲解。如同硬币正反两面,一个在桌子上滚动的硬币,你用手一拍把它固定,如果你看到的是正面,那毫无疑问另一面必然是反面,根本不需要互相影响。硬币正反相距仅1毫米,那换成一条长棍,在空间任意旋转,棍是一头黑一头白,如果你伸手抓住一头,看到的是黑,你就立即知道另一头肯定是白(无论棍子有多长)。而任意两个不相关量子,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所以们谈到这种“感应”现象,从来说的都是“纠缠量子”,因为只有纠缠了才会像硬币正反面、同一根棍子的两头那样是整体,根本不存在什么超时空、超光速感应,也不违反相对论(信息传递不能超光速)。因此量子纠缠并不能用于传递通讯信息,只能用于密钥分发和加密。
在量子世界里,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一旦分开,不论相距多远,哪怕彼此处在银河系的两端,如果对其中一个粒子作用,另一个粒子会立即发生变化,且是瞬时变化。 宇宙也是一样,通过量子纠缠的超光距联系,将一个偌大的整体连接在一起。
存在一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系统的波函数,此函数只存在两个粒子的状态变量,且此函数不可分离为两个粒子的单独函数,因此只要其中一个粒子状态改变,另一个粒子状态也会立刻改变,无论两者相距多远。
量子纠缠意味着什么
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它们在某些重要方面处于一种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状态。
如果两个粒子发生纠缠,它们就无法被单独描述,而必须以系统方式考虑。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情况,纠缠包含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属性,如“量子超越性”和“非局域性”。在此介绍量子纠缠的意义、原因以及它对量子计算和通信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一、量子纠缠的意义
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态之间的相互关联,如果两个粒子发生纠缠,那么这两个粒子组成一个整体,其存在状态是全局性地相关的。
一个量子态可以表示为粒子上所有可实现观察的状态概率分布的线性组合,其中每个态都自带一个复数振幅相位,称为量子态叠加。
然而,当两个或更多粒子发生纠缠时,它们的量子态将不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形成一种新的状态,其中每个粒子的波函数依赖于系统中其他粒子的状态。
这里的重点是,对其中的任何一个粒子进行测量,都会直接影响其他粒子的测量结果。这种关联意味着,两个粒子可能在同一物理属性上产生协定的值,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显著的联系。
二、量子纠缠的原因
量子纠缠起源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具有物理上不可分割性和非局域性。在量子力学中,纠缠仅发生在最小粒子层面,即由量子位组成的系统。
也就是说,量子纠缠是由量子力学中粒子在相干叠加态下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当交互作用被打破时(例如当粒子之间存在空气等介质时),它们将重新展示它们独特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仍然保持量子性,但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且预期的量子纠缠将不再存在。
三、量子纠缠对量子计算的影响
量子计算依赖于量子处理器中大量的配置量子纠缠,产生“量子超越性”的效应,与传统计算机所用算法不同。量子状态的叠加和纠缠为这类计算带来了基础物理门限,这些门限已被证明将引发改变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的商业和政治影响。
与纠缠中的非局域性相关的概念——密集编码——成为了现代密码学的一个早期决策解决方案之一,并已经在量子通信中有所实现。另一方面,激光测量,利用量子纠缠高效地拓展光学测量功能,提高了多种仪器灵敏度,例如低噪声激光亚毫秒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