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朝香宫鸠彦简介 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朝香宫鸠彦 朝香宫鸠彦为何能避免审判
- 2、祸害遗千年:南京大屠杀主要元凶之一的朝香宫鸠彦王居然活到了94岁
- 3、朝香宫鸠彦王去世
- 4、?「南京大屠杀」头号主谋:朝香宫鸠彦王被免于处罚
- 5、朝香宫鸠彦王的职业军人
- 6、朝香宫鸠彦王的人物经历
- 7、揭秘:为什么说松井石根是朝香宫鸠彦王的替罪羊?
- 8、朝香宫鸠彦王裕仁天皇谁大
- 9、朝香宫鸠彦王的生平履历
- 10、日本十大战犯有谁?
朝香宫鸠彦简介 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朝香宫鸠彦 朝香宫鸠彦为何能避免审判
中文名:朝香宫鸠彦王
外文名:あさかのみややすひこおう
别 名:多铎
国 籍:日本
民 族:大和族
出生地:日本京都
出生日期:1887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1981年4月12日
职 业:上海派遣军司令官、裕仁天皇叔父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军国主义
主要罪行:指挥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朝香宫鸠彦 朝香宫鸠彦王(日语:あさかのみややすひこおう,1887-1981),日本昭和天皇的叔父,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被明治天皇赐与朝香宫的宫号。日本陆军大将,南京大屠杀主要责任人之一。
朝香宫鸠彦王1910年与明治天皇的皇女富美宫允子内亲王结婚,曾就读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于1922年去法国留学。回日本后,历任第一步兵旅团旅团长、近卫师团长、军事参议官等职务。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曾接替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1937年12月到任),在南京战役期间颁布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酿成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后晋升为陆军大将。因是皇族,战后逃脱了审判。1981年4月12日去世,年94岁。
祸害遗千年:南京大屠杀主要元凶之一的朝香宫鸠彦王居然活到了94岁
朝香宫鸠彦王(日语:あさかのみややすひこおう),1887-1981),伏见宫邦家亲王之孙、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昭和天皇裕仁的叔父,被明治天皇赐与朝香宫的宫号。日本皇族,陆军大将,南京大屠杀主要元凶之一。
朝香宫鸠彦王1910年与明治天皇的皇女富美宫允子内亲王结婚,曾就读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于1922年去法国留学。回日本后,历任第一步兵旅团旅团长、近卫师团长、军事参议官等职务。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曾接替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1937年12月到任),在南京战役期间颁布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酿成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后晋升为陆军大将。因是日本皇族,战后逃脱了审判。并脱离皇籍改名朝香鸠彦,1981年4月12日病死,终年94岁。
朝香宫鸠彦是日本皇室中为数不多的职业军人,以激进和支援皇道派军人著称,1908年5月27日毕业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20期),同年12月25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近卫步兵第2联队附。1914年11月27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26期。步兵第61联队中队长,近卫步兵第3联队附,参谋本部附,1917年10月31日凭著天皇贵胄的身份,才是个大尉就戴上了不少明治元老都没有的大勋位菊花大绶章。1921年步兵第1联队大队长,陆大附,1922年赴法国留学,一年后在法国北部近郊的Belenei 附近遭遇车祸,朝香宫鸠彦背部负伤(同行的北白川宫成久王当场毙命),并从此落下了瘸腿的残疾。因此意外,朝香宫鸠彦被迫在法国逗留疗养,疗养期间,朝香宫鸠彦学会了打高尔夫球,并终其一生的迷恋上了此项运动(伤愈后的朝香宫鸠彦还曾出任过日本驻法国大使馆武官)。作家里见淳在学习院初等科时与两王同级,据他记忆,稔彦王后来非常直率地跟他说:"朝香桑出了那次车祸之后,时不时地脑子就不大清楚"(《淘气的孤单》卷末跋),1925年回国后任大佐陆军大学教官。1929年起历任任步兵第1旅团长(九一八事变)、近卫师团长、军事参议官(七七事变)等职。相比稔彦王历任联队长、旅团长、两任师团长(共七年),鸠彦王作为野战部队长官只做了三年十个月,不论怎样,作为军人来说也不是非常显眼的那种。
南京屠城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朝香宫鸠彦于1937年12月2日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军衔中将。12月7日朝香宫鸠彦赶到南京前线,接替因肺病而正在疗养的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出任日本攻占南京的临时总指挥官。从一介闲职的军事参议官出任前线司令官,对军人来讲无疑是幸运之至,然则南京发生的事却是想都想不到的。
十二月十日,日军对南京展开攻击,激战到十三日,南京陷落。十七日,以松井大将、鸠彦王为首的众司令官举行了入城式。当时的《东京朝日新闻》以"朝香宫殿下御重任、南京战三军御统率"、"可畏兮朝香宫殿下、炮烟中御视察、南京战线将士感泣"、"南京城门名马无嘶、父宫当今御入城、朝香宫湛子女王御喜悦"为题大加报道,还刊出了飞机送来的入城式的大幅 *** 。然而,其中完全没有提到的则是落城后日军在南京对俘虏和市民从事不法行为长达数日的事,据揭露,在听取攻城部队汇报后,不日即签署了一道"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日本陆军少将田中隆吉(曾是长勇的同事,颇有私交。田中也是个坏事做绝的日本大特务,在战后的军事法庭上靠著出卖和反咬昔日的同僚,而逃脱了法律的审判,有"日本的犹大"之称)在战后所写的《被割断的历史(战败秘话)》中声称是时任情报主任参谋的陆军中佐长勇(1945年在冲绳战役后期作为牛岛满的参谋长一起自杀,牛岛也是参与大屠杀的旅团长)在朝香宫鸠彦王的授意下发布的这个命令。然而,即便是长勇私自发布这个命令,指挥官朝香宫鸠彦王并没有制止这历时两个月的大屠杀。此后,朝香宫鸠彦又陆续释出了一系列的杀人命令,最简单而直接的只有四个字"全部杀掉",他的命令被层层传达并被彻底实施,直接导致了日军进城后令人发指的兽行。
这一命令在南京城破后迅即得到贯彻,并使大屠杀越演越烈。第16师团师长中岛今朝吾(占领南京后任南京警备司令官,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余万中国人中,死于他所指挥的第16师团之手的超过16万,是谷寿夫所指挥的第6师团屠杀人数的3倍!而臭名昭著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也是所属此人部队的下级军官!)于南京陷落的当天,曾在日记中记下了该部执行这一命令的情况:"由于方针是大体不要俘虏,故决定将其赶至一隅全部解决之。"在松井石根的默许下,朝香宫鸠彦又指使负责日军在南京地区的宿营安排的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武藤章以"城外的宿营地不足"和"由于缺水而不敷使用"为由,修改了日军官兵在南京城外宿营的原命令,宣布城外的日军部队可随意在南京城内选择宿营地。这一声令下,犹如打开了野兽的牢笼,日军部队犹如一群群饥肠辘辘、上紧发条的恶狼,在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上横冲直撞,至此大屠杀及各种暴行进一步扩大。
次年2月18日,由于大屠杀使日本军队臭名昭著,日本大本营撤销上海派遣军建制,朝香宫鸠彦王和松井石根都被召回到日本。归国后,松井石根退役,朝香宫鸠彦王却留在最高指挥部,任军事参议官,1939年又晋升大将,任职于日军最高指挥部。后又任贵族院议员,并兼任伤病军人会总裁。1942年获一级金鵄勋章。1944年,朝香宫鸠彦又暗中联合其他皇族及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向昭和天皇上疏,并最终将东条英机赶下了台。但他强烈主张本土决战,主张还海陆军一体化。等到快要战败的1945年四月左右,陆军提出把日本本土防卫军分为东西两部,由鸠彦王和稔彦王分别担任总司令官,谁知当时任本土防卫总司令的稔彦王觉得这是要分他的权,面露难色,此事竟无疾而终,以致时任陆军次官的柴山兼四郎对外相重光葵抱怨说"王爷任性,万事休提"(《重光葵手记》)。
逃脱审判
1945年十一月十二日,东京审判判处东条英机等七名战犯绞刑,其中就有为南京不法行为而被问责的松井石根,且只有他的有罪理由是"无视防止违法行为之责任"。详言之,松井仅仅因为对南京日军官兵的不法行为负有监督责任就被问罪、处刑了。然而,同受死刑的武藤章(事件当时任华中方面军参谋副长)在遗著《从比岛到巢鸭》中写到: "松井大将并未统率(原注:统御、经理、卫生、司法等)上海派遣军及第十军,当时系由两军司令官统率部下,松井大将只是立于其上临时统一指挥作战而已。因此对于部下军纪风纪的取缔问题,两军司令官应付全责,松井大将作为上级指挥官只应在作战指挥上负责。" 如果依武藤所说,东京审判显然不应就南京事件追究松井的责任。不消说,松井绝非全无责任,但要追究监督责任的话物件显著应当是两军--即第十军和上海派遣军--的司令官,而时任第十军司令官的柳川平助在昭和1945年一月就死了,就此做结,东京审判中关于南京事件要审的首先必须是朝香宫鸠彦王才对。
到了1946年五月一日,即东京审判开始前两天,联合国军最高司令部(GHQ)国际检查局(IPS)的T. H. 莫洛上校又专程跑到东京白金的朝香宫邸,对朝香宫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盘问(盘问记录见《国际检查局(IPS)盘问调书》第八卷)。 其时鸠彦王回答说:"我当时对南京日军屠杀俘虏的中国士兵和一般市民的事全不知情"。盘问展开后,其主张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提到自个对此事有何责任。按入城后得知情况的松井大将曾把柳川、鸠彦王及各师团长找来痛骂一顿(《和平的发现》),照此看来鸠彦王对事件绝非不知,但不论怎样他最后未被起诉,反倒是作为陆军有数的"支那通"在事件发生当时深感自责的松井上了绞刑架。
本来美国 *** 早在莫洛上校盘问鸠彦王的一个多月前就已做出了判断,以为要有效占领日本,必须利用日本人对天皇的尊崇之心,故而决定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这样一来,占领军自然也就不大概再把皇族作为战犯嫌疑人逮捕起诉了。即便是二十年十二月被抓进巢鸭的梨本宫守正王(元帅陆军大将)--此公系绝无仅有的唯一一名皇族战犯嫌疑人--到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日也出来了。由此看来,对朝香宫的盘问不过是走走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三月四日莫洛上校到巢鸭探监时,问松井说:"外界现今有说法说,南京的事朝香宫有重大责任,不过托他皇族身份的福,这件事才不追究了,你怎么看?"松井回答:"朝香宫是在日军攻入南京的十天前才接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这件事他没有责任",倒是给鸠彦王说了话。当时离东京审判离结案也没几天了,此时IPS再来质问松井鸠彦王同南京事件的关系,不知是出于什么理由。
逍遥法外
战后朝香宫鸠彦亲王凭借他皇室成员的特殊身份逃脱了惩罚,属下的吉住良辅中将、鹰森孝大佐、饭沼守少将等人也都没有受到任何惩罚,都活到了80岁才病死。真正因为南京大屠杀而被判死刑的只有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以及实行"百人斩"的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军吉五人(广田弘毅被绞死是因为预谋全面侵华,武藤章和田边盛武被处死是因为在东南亚屠杀欧美国家军民,佐佐木到一当时被扣押在苏联,而杀人最多的中岛今朝吾亦在战争结束后一个月忧郁而死)。这就是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交代"。1947年,美国为压制日本军国主义,而大力打击日本传统贵族势力,有一大批日本宫家被撤销皇籍,朝香宫家也成为了被打击的物件之一。被剥夺了皇籍的朝香宫鸠彦亲王改名朝香鸠彦,带领一门家眷离开了位于日本东京都的白金王府(现成为东京都庭园美术馆),移居热海。而朝香宫鸠彦则继续他的花天酒地,后来还成为"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名誉会长,轻松挥杆于青山绿水之间,并最终以94岁的高龄逍遥终老。
再也没有人提起南京的事,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各类文章中,这位一号要犯总是有意无意地被置于一个次要的位置。
南京大屠杀的头号恶魔朝香宫鸠彦共有四个子女。长子陆军中佐孚彦王(1912-1994),陆士45期,陆大53期,战后改名为朝香孚彦。次子海军少佐音羽正彦侯爵(1914-1944),1936年被降为臣籍。赐姓音羽并封为侯爵。后入海军兵学校学习。1944年作为海军大尉战死在了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岛。
朝香宫鸠彦王去世
朝香宫鸠彦王
生卒:1887年10月20日-1981年4月12日
简介:朝香宫鸠彦王(日语:あさかのみややすひこおう),1887—1981),日本昭和天皇的叔父,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被明治天皇赐与朝香宫的宫号。
?「南京大屠杀」头号主谋:朝香宫鸠彦王被免于处罚
10月20日是 王的生日,1887年 王出生于日本,他是日本昭和天皇的叔父,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被明治天皇赐与朝香宫的宫号。日本陆军大将, 主要责任人之一。>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曾接替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1937年12月到任),在南京战役期间颁布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酿成了惨绝人寰的 。后晋升为陆军大将。因是皇族,战后逃脱了审判。1981年4月12日去世,年94岁。「南京 头号凶手」>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朝香宫鸠彦于1937年12月2日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军衔中将,接替松井石根,出任日本攻占南京的临时总指挥官。> 十二月十日,日军对南京展开攻击,激战到十三日,南京陷落朝香宫鸠彦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杀人命令,最简单而直接的只有四个字「全部杀掉」,他的命令被层层传达并被彻底实施,直接导致了日军进城后令人发指的兽行。> 这一命令在南京城破后迅即得到贯彻,并使 越演越烈。在松井石根的默许下,朝香宫鸠彦又指使负责日军在南京地区的宿营安排的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武籐章以「城外的宿营地不足」和「由于缺水而不敷使用」为由,修改了日军官兵在南京城外宿营的原命令,宣布城外的日军部队可随意在南京城内选择宿营地。这一声令下,犹如打开了野兽的牢笼,日军部队犹如一群群饥肠辘辘、上紧发条的恶狼,在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上横冲直撞,至此 及各种暴行进一步扩大。> 「皇族身份免除责任」 > 战后朝香宫鸠彦亲王凭借他皇室成员的特殊身份逃脱了惩罚,属下的吉住良辅中将、鹰森孝大佐、饭沼守少将等人也都没有受到任何惩罚,都活到了80岁才病死。> 真正因为南京大屠杀而被判死刑的只有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以及实行「百人斩」的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军吉五人(广田弘毅被绞死是因为预谋全面侵华,武籐章和田边盛武被处死是因为在东南亚屠杀欧美国家军民,佐佐木到一当时被扣押在苏联,而杀人最多的中岛今朝吾亦在战争结束后一个月忧郁而死)。这就是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交代」。
朝香宫鸠彦王的职业军人
朝香宫鸠彦是日本皇室中为数不多的职业军人,以激进和支持皇道派军人著称,1908年5月27日毕业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20期),同年12月25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近卫步兵第2联队附。1914年11月27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26期。步兵第61联队中队长,近卫步兵第3联队附,参谋本部附,1917年10月31日凭着天皇贵胄的身份,才是个大尉就戴上了不少明治元老都没有的大勋位菊花大绶章。1921年步兵第1联队大队长,陆大附,1922年赴法国留学,一年后在法国北部近郊的Belenei 附近遭遇车祸,朝香宫鸠彦背部负伤(同行的北白川宫成久王当场毙命),并从此落下了瘸腿的残疾。因此意外,朝香宫鸠彦被迫在法国逗留疗养,疗养期间,朝香宫鸠彦学会了打高尔夫球,并终其一生的迷恋上了此项运动(伤愈后的朝香宫鸠彦还曾出任过日本驻法国大使馆武官)。作家里见淳在学习院初等科时与两王同级,据他回忆,稔彦王后来很直率地跟他说:“朝香桑出了那次车祸之后,时不时地脑子就不大清楚”(《淘气的孤独》卷末跋),1925年回国后任大佐陆军大学教官。1929年起历任任步兵第1旅团长(九一八事变)、近卫师团长、军事参议官(七七事变)等职。相比稔彦王历任联队长、旅团长、两任师团长(共七年),鸠彦王作为野战部队长官只做了三年十个月,不论如何,作为军人来讲也不是很显眼的那种。
朝香宫鸠彦王的人物经历
朝香宫鸠彦王(あさかのみややすひこおう),1887年10月20日-1981年4月12日,日本陆军大将,皇族,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的头号元凶!绰号多铎。昭和天皇裕仁的叔父。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两个哥哥久迩宫邦彦王和梨本宫守正王都是大将。叔叔就是参谋总长元帅闲院宫载仁亲王。1906年被明治天皇赐予朝香宫的宫号,1910年,与明治天皇的皇女—富美宫允子内亲王结婚,继承人为朝香宫孚彦王。东久迩宫稔彦王是他的异母弟,小两个月,在学历、宫家新立、尚公主、军中升进等各方面都和他并驾齐驱,不过相比在各种意义上都颇引人注目的稔彦王,鸠彦王则低调的多了。
揭秘:为什么说松井石根是朝香宫鸠彦王的替罪羊?
1937年12月13日你还记得吗,这一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日,对于南京的市民来说更是像活在地狱里一样,因为南京大屠杀在那天发生了,日军进到这座古城以后,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但30多万中国人就此殒命,南京就陷入一片死寂,或许听不到哭声,但却有浓浓的血腥味。
回忆起那段过往的历史,人们会想到松井石根这个人,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罪魁祸首,而且他也在二战东京审判时被处罚,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原来松井石根并不是南京大屠杀真正元凶,真正的元凶其实是他,而且活到了1981年才下地狱,只因当初他的一个特殊身份,战后成功逃脱审判,最终逍遥法外,安享余年。
此人名叫朝香宫鸠彦王,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出生于日本皇族,也就是皇亲国戚的意思了,所以自小的教育也是比一般人要好,入的是日本军官学校,1926年,朝香宫鸠彦王的叔叔掌握了大权,他也自然跟着有了不错的发展,可终究是没有远见,在政变的影响下,惹到了叔叔的不快,所以朝香宫鸠彦王的也不受待见了,只不过毕竟是皇家人,所以并没有受到很严肃的处理。
直到日军侵华以后,朝香宫鸠彦王也逮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那是1937年,中日双方发动大战,日军的指挥官是松井石,可是因为中国军队反抗强烈,日军并没有讨到便宜,人数锐减,松井石根自己也生病了,就此朝香宫鸠彦王顺利的接替了他到往前线,成为了南京临时总指挥。
1937年,朝香宫鸠彦王要求将俘虏全部杀死,一场无休止的屠杀也就此发生,变态的日军以杀人为乐,甚至比赛谁杀的人多,想出了很多残忍的杀人手法,在那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朝香宫鸠彦王下达了很多杀人命令,常常能从他嘴里听到四个字:全部杀掉。
1945年,日军投降,日军天皇护犊子,为保护皇族,所以将皇族人员给调离了军队,而审判时出于政治考虑,日军皇族成员不予起诉,朝香宫鸠彦王也因此逃过一劫,让松井石根成为了替罪羊,而朝香宫鸠彦王却好好的活到了1981年,94岁才去世!
朝香宫鸠彦王裕仁天皇谁大
朝香宫鸠彦王大朝香宫鸠彦王是日本皇族出身,贵为裕仁天皇的叔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幕后黑手。
朝香宫鸠彦王的生平履历
1908年5月27日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20期)1908年12月25日 陆军歩兵少尉?近卫歩兵第2连队任职1910年12月 陆军歩兵中尉1913年8月 陆军歩兵大尉1914年11月 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26期)1914年12月 步兵第61连队中队长1915年12月 近卫歩兵第3连队任职1916年11月 参谋本部任职1917年10月31日 大勋位菊花大绶章1919年7月 陆军步兵少佐?步兵第1连队大队长1920年1月 日本陆军大学校任职1922年8月 陆军步兵中佐1925年8月 陆军步兵大佐1926年6月 日本陆军大学校教官1929年12月 陆军少将1932年2月 歩兵第1旅团长1933年8月1日 陆军中将?近卫师团长1935年12月2日 军事参议官1937年12月2日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1938年3月14日 军事参议官1939年8月1日 陆军大将1942年4月4日 功一级金鵄勲章1945年8月15日 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1月30日 预备役1947年10月14日 脱离皇籍
日本十大战犯有谁?
日本十大战犯顺序为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武藤章、梅津美治郎、朝香宫鸠彦王、裕仁天皇。
一、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曾指挥日军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并对华北地区的平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
1945年日本投降后,冈村宁次率日军向国民政府投降,但因受到国民政府的庇护,冈村宁次未受到法律制裁。在解放战争时期,冈村宁次还被蒋介石聘为军事顾问,参与策划对解放区的进犯。
1949年,冈村宁次返回日本,于1966年死于日本,终年82岁。
二、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在中国从事了将近30年的特务情报工作。他有一口流利的北京口音,会说多种方言。从918事变到汪精卫叛国,几乎在抗战时期,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肥原贤二位驻日盟军总部逮捕入狱。
1948年,土肥原贤二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终年65岁。
三、松井石根
松井石根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他纵容部下在南京展开惨无人道的屠杀。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松井石根被驻日盟军总部逮捕入狱。
1948年,松井石根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终年70岁。
四、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几乎参与了日军全部侵华活动。他扶植“满洲国",制造华北自治运动。七七事变后,板垣征四郎率军又扩大侵华战争,还参与扶植了“汪精卫政府"。
1948年,板垣征四郎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终年63岁。
五、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是侵华战争的主要战犯之一。他谋划策动了918事变,并炮制了“伪察南自治政府"。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东条英机自杀未遂被捕入狱。
1948年,东条英机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时年64岁。
六、广田弘毅
广田弘毅是日本侵华的主谋之一,曾两度担任外相。在其任职期间,先后发生了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1948年,广田弘毅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终年70岁。
七、武藤章
武藤章曾参与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的主谋之一。
1948年,武藤章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时年56岁。
八、梅津美治郎
梅津美治郎曾策划了河北自治,还签署创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
1945年,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1948年,梅津美治郎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1949年,梅津美之郎病死于狱中,终年67岁。
九、朝香宫鸠彦王
朝香宫鸠彦王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元凶之一,在日军攻占南京后,是他颁布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日本投降后,朝香宫鸠彦王因是裕仁天皇的叔父逃脱了审判。
1981年病死,终年94岁。
十、裕仁天皇
裕仁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他在位期间,指挥和策划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战后因美国的干涉,裕仁天皇被免除审判,天皇制度得到了保留。
1989年,裕仁天皇病死于东京,终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