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目漱石,谁是夏目漱石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4 23:13:18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夏目漱石的解释

夏目漱石的解释夏目漱石(1867-1916) : 日本小说家。自幼学习汉文。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曾留学 英国 。回国后在大学 任教 。1907年起任《朝日 新闻 》专业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我是猫》,中篇小说《三四郎》、《后来的事》、《门》等。 词语分解 夏的解释 夏 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中国 朝代名:夏代。夏历。 指中国:华夏。 姓。 冬 部首 :夂; 漱石的解释 亦作“潄石”。.冲刷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 西南 流入於 沁水 。”.谓闲居;隐居。 明 徐霖 《绣襦记·却婚受仆》:“ 枕流 漱石乐闲居。无梦到彤闱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 ,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 代表作有《我是猫》《野分》《草枕》等 经典语录:静为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生。 人物经历 1867年(庆应三年)2月9日,夏目漱石出生。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意;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 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 1916年,因罹患糖尿病接受治疗,同年12月9日因大量内出血去世,葬于杂司谷墓地。夏目漱石死后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 东经日语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出生于1867年,本名是夏目金之助。笔名为漱石,这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寄托着他对不同流俗的向往。


因为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卓著地位,在1984年他的形象被印在1000元日元的纸币之上。


他说:“人呐,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


但正如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所说,“所谓智阶级,都对于智能有一种特殊的、专家式的自负,致力于精神的人以精神为荣,正如皮革匠以皮带为荣。”夏目用猫的口吻,既是嘲笑明治时代这帮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空虚、自命清高又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又因为自己同样是他们当中一份子,所以又自嘲“比起嘲笑他们,我更嘲笑我自己,像我这样嬉笑怒骂是带有一种苦艾的余韵的”,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们身处时代大潮下的不由自主的同情。



夏目用浮夸的文笔、对话的结构行文,又借“空谷子”之口,看似荒谬实则发人深省、鞭辟入里剖析金钱的本质,清醒地展现时代发展背后的弊病。现在来看,夏目漱石当年的思考也并不过时,对于当下人心浮躁的社会风气而言不能不说是一股清风,让我们意识到要摆脱庸俗的追求,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


在《金钱》一文中借“空谷子”之口说:“金钱如魔物。”


面对平常的生活和快乐的事物,夏目从中感受到的是别人感受不到的深情,或是孤独、或是怅然。然而面对痛苦,他却有着苦中作乐的豁达和乐观,通过病中写诗寻找乐趣。

1916年,他因患糖尿病接受治疗。养病当中想到德国著名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都不免出现记忆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因此,决定将自己的患病过程,包括期间的内心活动记录下来。


在病中,他不但没有自怨自艾,反而认为这是难得闲下来的好机会,认为“一个人若是不能找到一种恰如其分的闲适境界,那真是不幸。”把自己的生病,看作是“得以短暂享受那份闲适的喜悦”。


对于这场病,他如此说:“我因罹患疾病而获得此种陈旧的幸福与熟透的闲裕,感觉像是留洋归来第一次面对家常便饭时的那种心情”、“病中抱恙时,自觉与现实世界疏离隔阂,旁人也多少是这认为的。


苦中作乐需要的是超脱的心性,当灾难如病痛、衰老一般无法避免地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与其悲伤,不如从中寻找到乐趣。苦中作乐、忙里偷闲,都发自我们对生活由衷的热爱。

你知道夏日漱石是谁吗?

是夏目漱石,夏日漱石是一首歌曲的名字,夏目漱石来源于中国的成语“漱石枕流”。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
夏目漱石的人物特点
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日本著名作家,日本近代文学的真正确立者和一代文学翘楚,有国民大作家之誉。
主要作品有《我是猫》、《哥儿》、《草枕》、《三四郎》、《行人》、《心》以及绝笔之作《明暗》等。前期作品大多质疑和讥讽日本近代的“文明开化”,中后期则集中发掘近代人的“自我”和孤独。作品语言或流畅明快妙趣横生,或沉郁隽永一唱三叹,堪称范本。林少华,著名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祖籍山东蓬莱,生于吉林九台。著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译有《挪威的森林》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和东山魁夷等名家之作凡五十余种。译文达意传神而见个性,深受读者喜爱。

夏目漱石的简介是什么?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NatsumeSouseki)\x0d\x0a\x0d\x0a生卒:1867年-1916年\x0d\x0a\x0d\x0a描述:日本作家\x0d\x0a\x0d\x0a籍贯:日本\x0d\x0a\x0d\x0a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x0d\x0a\x0d\x0a因其贡献之大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钞上(2004年11月以前为夏目漱石,现为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x0d\x0a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夏目漱石语录

导语: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评论家、英文学者。以下是夏目漱石语录集锦,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目漱石语录【一】 1、得来不易的机会,会让所有的动物去做原来不喜欢做的事。
2、人就在不断的选择的矛盾中,戴上面具,焚烧过去,武装自己。
3、如果脏了还用,就莫不如一开始就用带颜色的。白的就要纯白才行。
4、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
5、无人岛上为天子,定觉清凉。
6、耿直的人,即使和他吵架心里也痛快。
7、所谓讨人喜欢,是一种能击败强大对手的柔软武器。
8、你不要说我喜欢你,你要说这夏夜的月色真美丽。
9、我终于醒悟到,明治的木头里,是怎么也不可能潜埋着金刚的。
10、生活在充满自立、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
11、你或许为之惊诧,但我至今仍这样深信不疑,深信真正的爱同宗教信仰没有什么不同。
12、让您背着,真对不起。但就是不能遭人欺侮,就连自己的亲爹,也不能让他欺侮我!
13、合乎天意却违背人意的恋情,往往是在恋人殉情后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
14、静为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生。
15、万一真的不能开悟就自刃。武士受到侮辱便不能苟且偷生,要死得光荣。
16、我感到人这东西真是脆弱,生下来便带有无可奈何的脆弱,不堪一击。
17、先天而生,生而无形;后天而存,存而无体。然而无体,未尝存也。故曰:"不可思议。"
18、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平常是个好人,至少是个普通人,可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会变成坏人。
19、我讨厌女人这时候笑。说是年轻女子共同特点倒也罢了,这小姐也是个为无聊小事笑个没完的女子。
夏目漱石语录【二】 1、我感到人这东西真是脆弱,生下来便带有无可奈何的脆弱,不堪一击。
2、如果我以对待亡友那样的善良之心在妻面前陈词忏悔,妻肯定流着欢喜的泪水原谅我的罪过。我所以未能做到,并非由于我有利己的打算,只是我不忍心给妻的记忆抹上一个黑斑。在纯白色的物品上毫不留情地甩上一滴黑墨,这对我是极大的痛苦。
3、人哪,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我是猫》
4、你或许为之惊诧,但我至今仍这样深信不疑,深信真正的爱同宗教信仰没有什么不同。《心》
5、悲剧终于来临,我早就预测到悲剧迟早会来临,我却袖手旁观任其发展,因为我深知对于罪孽深重的人,只手单券根本无法阻挡她们的行为。因为我深知悲剧的伟大,才想让她们体会悲剧的伟大力量,让她们彻底洗涤横跨三代的罪孽。并非我冷漠,倘若我举起一只手即会失去只手,瞄一眼即会令只眼瞎掉。就算我失去只手和只眼,她们的罪孽依然不变。不仅不变,反而会逐日加深。我并非因恐惧而束手或者闭目。只是私下认为大自然的伟大制裁比人的手眼更亲切,能让人在眨眼间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虞美人草》
6、这个世界对平时的他来说是遥远的“过去”,但它又带着在紧急关头必然变成“现在”的性质。《路边草》
7、普天之下,哪怕有一个也好,必须寻找出能俘获自己这颗心的伟大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或是慈祥的东西.《春分之后》
8、如果脏了还用,就莫不如一开始就用带颜色的。白的就要纯白才行。《心》
9、合乎天意却违背人意的恋情,往往是在恋人殉情后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后来的事》
10、与其费尽心机去吧镀金的东西冒充成真金,还不如在黄铜就是黄铜的情况下,去忍受人们对黄铜应有的蔑视来得自在。......,大凡受过相当教育的人,无不像块纯金。但是,当代助直接目睹那些人的真面目后,才猛然醒悟是自己枉抛心力了。《后来的事》
11、平冈好像是在有意拒绝别人的同情。他是在表示一种“孤立行世给你们瞧瞧”的执拗呢?还是领悟到只有这样才是现时社会的真面目呢?反正两者有其一。
12、但不论是一杯冰水还是一杯粗茶,之所以受人恩惠而佯作不知,是因为看重对方的人格,是表示对一个人的好感。把这种本来几文钱即可了结之事,存在心里暗暗感激,这是给予对方一种任凭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报答。尽管我无官无职,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对你低头敬礼,应当认为是一种比几百万两金银都更为可贵的酬谢。《心》
13、在不知道事物真像之前,特别想知道它,而一旦知道了,反而也羡慕起以不知为荣的过去的那个时代,常常会痛悔成为现在的这个自己.《春分之后》
14、他平时读西方国家的小说时,总为小说里出现的男女情话过分露骨、过分放肆和过分直来直去的浓厚韵味而惊叹。代助认为,读原文的话看,这些趣味还勉强可以,但不适宜译为日文。《后来的事》
15、如果你记得从前曾跪在那人面前,这一回,你要把脚搁到他的头上去。我为了不受将来的侮辱,所以要拒绝今天的尊敬。我愿意忍受今天的我的寂寞,来代替忍受比今天更寂寞,未来的我的寂寞。《心》
16、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草枕》
17、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我是猫》
18、一切安乐,无不来自困苦。《我是猫》
19、人生二十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三十而知明之多处暗也多,欢浓之处愁更重。
20、爱情建立在自以为具有被爱资格的自信上。但有人自以为具有被爱的资格,却没察觉自己缺乏爱别人的资格,这两项资格通常成反比,大胆标榜自己具有被爱资格的人,会逼迫对方牺牲一切。因为她们缺乏爱别人的资格。把灵魂献给美目盼兮者的男人必定会被吞噬,把性命托于巧笑倩兮者的男人必定会杀人。藤尾是丙午女。藤尾只知道以我执为轴的爱,她从未想过这世上也存在着以对方为轴的爱。藤尾具有诗趣,但缺乏道义。《虞美人草》
21、“作为我,尽管屡屡品尝轻度失望,但又不想因此离开先生。或者不如说与此相反,每给不安摇撼一次,我就想往前跨进一步。我想,若在往前去,我所期望的东西就会迟早出现在眼前,让我心满意足……直到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的今天才明白过来:先生原来就不讨厌我。先生对我不时流露的看似冷淡的态度和缺少人情味的话,其实用意并非要疏远我。那只是心灵遭受重创的先生向我发出的警告,警告企图接近自己的人立即止步,因为自己不是具有接近价值的人。看上去不理会别人好意的先生在蔑视他人之前,首先蔑视了自己。”《心》
22、英雄的兴亡,犹如过眼云烟。因为所谓英雄,很多场合是指那一时期的显赫人物,虽说一时名震遐迩,毕竟不过是个现实的人。因此,过了那个特定的时期,社会就渐渐地取消了他的英雄资格。在同俄国打仗的重要时刻,敢死队是了不起的,但是一进入和平修整时期,纵有一百个广濑中校也只能全算作十足的凡夫了。这就好比世人莫不互相讲现钱交往一样,社会对英雄也是讲现钱买卖的。所以这种偶像也经常在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存竞争。有鉴于此,代助就没有一点儿要拜倒在英雄脚下的观念。如若其中有人欲成为不可一世的霸气凌人的好汉,看来,与其去凭借一时性的武力,倒不如以不烂的笔力去当英雄要稳妥得多,而报刊乃是这一事业中的典型代表。《后来的事》
23、耿直的人,即使和他吵架心里也痛快。《心》
24、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受更大的寂寞。生活在充满自立、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心》
25、人不是为某种目的而降临人世的;与此相反,是人出生后才产生某种目的的;如果一开始就把某种客观性的目的安到人的身上,这不啻是在人出生后就夺取了他的自由;所以一个人的.目的必须由降临人世者本人自己来确立,不过这位本人--不管是谁--绝不能随意确立自己的目的,因为一个人存在于人世的目的,就同他存在于人世的过程一样,实际上是等于向天下公开了的。《后来的事》
26、“你呢,只知道思索。正因为光思索,所以头脑里的世界同现实中的世界各自存在着。你忍受着这种极不调和的现象,无形中已是你的一大失败了,对不对?若问何以见得,你可以想想,我把那种不调和的现象披露出来,你却把它压在里面。正因为我把它披露在外,所以我真正失败的次数会减少些。但是现在我是受你笑话,我却不能笑你,哦,不,尽管我很想笑你,但社会一定认为我是不能笑你的吧。”
27、但你是认为世间存在坏人的吧?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里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大意不得的。《心》
28、作为人的经验的一部分,我的过去除了我无任何人可以讲述。所以将其忠实留下来的我这个努力,在了解人上面,无论对你还是对其他人,我想大概都不是徒劳的。《心》
29、我倒希望你永远对我报复。这是我的真意。我今天之所以这样把你找来,特地向你直抒胸臆,其实我也只能认为是受你报复的一个内容。为此,我等于是犯下了带有社会性质的罪。但我既然生而为这样的人,犯罪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我即使对社会犯了罪,能够在你面前表示忏悔,实在是心满意足了。我觉得人生的快乐无过于此。《后来的事》
30、我讨厌女人这时候笑。说是年轻女子共同特点倒也罢了,这小姐也是个为无聊小事笑个没完的女子。《心》
31、在这种难以捉摸的绚丽色调的硬照下,代助不能不想到三千代。他仿佛觉得自己及在那儿找到了一处安身之地。不过这安身之地并没有明显地在眼帘里映出来,无非是代助全部身心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已。所以,代助不过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完全符合自己主观情绪的对象,眼前浮现出一个完整的三千代,她的面貌、举止、语言、夫妇间的关系、病况和身份。《后来的事》

夏目漱石名言

有些人把一角解释做一元的十分之一,有些人则解释做一毛的十倍。
“在所有糕饼中,我最爱羊羹。即使并不想吃,光是那表面的光滑、致密且呈半透明受光的模样,怎么看都称得上是一件美术品。尤其是泛蓝的熬炼方式,犹如玉和寿山石的混种,令人感到十分舒服。盛在青瓷皿中的蓝色羊羹,宛如方从青瓷皿中出生一般的光滑匀润,教人不禁想伸手抚摸。”
草枕
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熟悉金钱的功能、并能自由发挥金钱威力的,除了实业家请公,别无一人。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的福。
1、一切安乐,无不来自困苦。
——夏目漱石《我是猫》
2、尝遍人间甘辛味,言外冷暖我自知。
——夏目漱石《我是猫》
3、人哪,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
——夏目漱石《我是猫》
4、得来不易的机会,会让所有的动物去做原来不喜欢做的事。
——夏目漱石《我是猫》
5、人,喜欢把海阔天高的世界用小刀零切碎割,画出自己的领域,并在其中画地为牢。只在固守立足之地,任何时候也不越雷池一步。
——夏目漱石《我是猫》
6、原来,谩骂风流鬼的人,大多没有风流的资格;自命风流的人,也大多没有资格风流。
——夏目漱石《我是猫》
7、猛虎被关进动物园,就要忍受与肉猪为邻。砧板面前,落难的鸿雁与小鸡无异。
——夏目漱石《我是猫》
8、在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此谓“天佑”也。
——夏目漱石《我是猫》
9、在不知道事物真像之前,特别想知道它,而一旦知道了,反而也羡慕起以不知为荣的过去的那个时代,常常会痛悔成为现在的这个自己。
——夏目漱石《春分之后》
10、普天之下,哪怕有一个也好,必须寻找出能俘获自己这颗心的伟大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或是慈祥的东西。
——夏目漱石《春分之后》
11、如果你记得从前曾跪在那人面前,这一回,你要把脚搁到他的头上去。为了不受将来的侮辱,所以要拒绝今天的尊敬。我愿意忍受今天的我的寂寞,来代替忍受比今天更寂寞,未来的我的寂寞。
——夏目漱石《心》
12、这个世界上没有像模子一样刻出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但正因为一到关键时刻就会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夏目漱石《心》
13、我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向何方。只知道船只吐着黑烟一直前行。巨浪滔天,苍蓝得无可言喻,有时又会化为紫色。只有船身四周总是白沫飞腾。我感到非常不安。心想,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
——夏目漱石《梦十夜》
14、日之西行兮,尽头为东,此岂非真?日出东隅兮,故里为西,此岂非真?身在波涛之上兮,枕楫而眠,漂流复漂流。
——夏目漱石 《梦十夜》
15、先天而生,生而无形;后天而存,存而无体。然而无体,未尝存也。故曰:”不可思议。”
——夏目漱石 《梦十夜》
16、所谓讨人喜欢,是一种能击败强大对手的柔软武器。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
17、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
——夏目漱石《草枕》
18、太讲究理智,容易与人产生摩擦;太顺从情感,则会被情绪左右;太坚持己见,终将走入穷途末路。
——夏目漱石《草枕》
19、如果一开始就把某种客观性的目的安到人的身上,这不啻是在人出生后就夺取了他的自由。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
20、合乎天意却违背人意的恋情,往往是在恋人殉情后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
21、这个世界对平时的他来说是遥远的“过去”,但它又带着在紧急关头必然变成“现在”的性质。
——夏目漱石 《路边草》
22、世上几乎不存在真正解决了的事,事情一旦发生了,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只是形式会变为各种各样,使别人和自己都弄不清楚罢了。
——夏目漱石《路边草》

谁是夏目漱石

日本的,书写得很好的
写《我是猫》的那位文学家!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作家。原名夏目金之助。生于江户城(现东京)一个多子女的街道小吏家庭。两岁时被送给姓盐原的街道小吏当养子。因养父母离婚,10岁时又回到生父身边。21岁恢复原姓。漱石成名后,养父的无理纠缠仍给他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构成他自传体小说《道草》(1915)的基本内容。漱石中小学时代学习汉语,熟诵唐宋诗词,擅长写汉诗。后又改学英文,在第一高等学校本科学习期间,与学友正冈子规常谈诗论文,1889年评论正冈子规《七草集》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笔名漱石。1890年进东京帝国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写有《英国诗人的天地山川观念》等文章。毕业后先后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爱媛县松山中学和熊本第五高等学校任职。1900年起在英国留学3年。回国后转到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大学任教,并开始业余创作,相继发表《我是猫》(1905)、《哥儿》(1906)和《旅宿》(1906)等杰作。1907年辞去教职,进《朝日新闻》社当专业作家,在该报发表了《虞美人草》(1907)、《矿工》(1909)、《三四郎》(1908)、《其后》(1909)、《门》(1910)、《到达彼岸之前》(1912)、《行人》(1912)、《小心》(1914)和《明暗》(1916)等长篇小说以及《玻璃窗内》、《回忆种种》等散文、游记和评论。
我记得日元某种面值钞票上就印有他的头像,呵呵。我只看过《我是猫》,但最终实在是不太喜欢。或许很多日本传统作品都挺沉闷的。
还记得他的名字似乎是出自“枕流漱石”的典故呢。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作家。原名夏目金之助。生于江户城(现东京)一个多子女的街道小吏家庭。两岁时被送给姓盐原的街道小吏当养子。因养父母离婚,10岁时又回到生父身边。所以漱石小时候并没有受到什么亲情的护佑。他从小就对汉文化感兴趣,所以在府立一中读了三年之后,转到了汉学塾二松学社。于是,他就形成了儒教的伦理观和东洋美学意识。夏目漱石十八岁进入大学预科。21岁恢复原姓。二十二岁时,重新改姓夏目,号漱石。二十四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语系,从这时起开始悲观厌世,读研究生时就患了重度的神经衰弱。
明治二十八年,他突然辞去研究生院的工作,到四国松山中学做了一名英语教师。1907年辞去教职,进《朝日新闻》社当专业作家,在该报发表了《虞美人草》(1907)、《矿工》(1909)、《三四郎》(1908)、《其后》(1909)、《门》(1910)、《到达彼岸之前》(1912)、《行人》(1912)、《小心》(1914)和《明暗》(1916)等长篇小说以及《玻璃窗内》、《回忆种种》等散文、游记和评论。在松山的一年间,收集了小说《少爷》的素材。第二年,到了熊本,在这里结婚,生活了四年。明治三十三年,夏目漱石作为文部省的留学生到了英国伦敦留学。明治三十六年,回到东京,从此开始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发表了《我是猫》、《草枕》等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幽默,畅游于美的世界中,被称为"余裕派"。此外他的作品还有《明暗》《心》《三四郎》等。大正五年(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夏目漱石的创作岁月虽然只有十年,但无愧为日本的一代文豪。被喻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有关他的研究论文或书籍,数量多得可说是日本第一。甚至有专门收集这一类书物的图书馆存在。目前仍每年会出现这类研究论文或书籍。因为他不但是个杰出的作家,也是个批评家、俳人、画家、学者。
漱石成名后,养父的无理纠缠仍给他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构成他自传体小说《道草》(1915)的基本内容。漱石中小学时代学习汉语,熟诵唐宋诗词,擅长写汉诗。后又改学英文,在第一高等学校本科学习期间,与学友正冈子规常谈诗论文,1889年评论正冈子规《七草集》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笔名漱石。1890年进东京帝国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写有《英国诗人的天地山川观念》等文章。毕业后先后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爱媛县松山中学和熊本第五高等学校任职。1900年起在英国留学3年。回国后转到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大学任教,并开始业余创作,相继发表《我是猫》(1905)、《哥儿》(1906)和《旅宿》(1906)等杰作。

夏目漱石作品有哪些啊?

1、《行人》
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创作于1912年的长篇小说,和《过了春分时节》、《心》共同组成作者的后三部曲。
2、《之后》
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创作于1909年的同名长篇小说,又翻译为《其后》、《从此以后》、《后来的事,和《三四郎》、《门》共同组成作者的前三部曲。
3、《门》
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著中篇小说,明治四十三年(1910)三月到六月连载于《朝日新闻》。1911年1月由春阳堂出版单行本。
4、《旅宿》
描述了画家来到一个乡下温泉村,一直以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家态度去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的故事。本书情节简单却辞藻华丽,营造出一个幽雅静美的世外桃源空间。书中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夏目漱石非功利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引起了丰子恺的强烈共鸣。
5、《哥儿》
作品通过一个不谙世故、坦率正真的鲁莽哥儿踏入社会后同周围俗物展开的种种戏剧性冲突,辛辣而巧妙地讽刺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鞭挞了卑鄙、权术和虚伪,赞美了正义、直率和纯真。行文流畅,节奏明快,形象鲜明。

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我是猫》《心》。
《我是猫》。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我是猫》。日本国,简称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