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截然不同家喻户晓当之无愧的意思?
- 2、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意思?
- 3、可歌可泣当之无愧至死不懈鞠躬尽瘁鲜为人知家喻户晓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的意思?
- 4、初一下册成语解释
- 5、课文《邓稼先》中的词语释义?
- 6、急需六个带有意思解释的词语,用来造句
- 7、请解释,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的意思
- 8、谁能帮我查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急!急!急!
- 9、七下11课《邓稼先》课后词语,拼音和意思
截然不同家喻户晓当之无愧的意思?
“截然不同”指的是完全不同或极为不同,是一种对比度很高、相差甚远的状态。而“家喻户晓当之无愧”则是形容一个特别有名或特别有价值的事物,形容它广为人知、无可争议。 因此,“截然不同家喻户晓当之无愧”的意思是形容某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相比差别非常大,同样该事物广为人知或具有极高的价值,其地位是非常明确、毫无争议的。
“截然不同”是指完全不同、毫不相同的意思,“家喻户晓”是指广为人知、家家都知道的意思,“当之无愧”则是指完全应该得到这个称号或评价的意思。因此,“截然不同家喻户晓当之无愧”这个词组的意思是指某个事物或某个人的特点、成就等与众不同、完全不同,同时这个特点、成就等广为人知、家喻户晓,并且完全配得上这个评价,是完全应该得到这个称号或评价的。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意思?
可歌可泣
发 音
kě gē kě qì
释 义
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出 处
《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示 例
《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悲喜交集
反义词
歌功颂德
歇后语
唱戏的淌眼泪
灯 谜
哀乐
例 句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鲜为人知 (xiǎn wéi rén zhī)
解释: 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出处: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后来伴着主人度过了那段漫长的鲜为人知的冷宫生活不知洒上了多少珍妃泪。”
示例:这是一个~的故事。
当之无愧
dāng zhī wú kuì
〖解释〗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出处〗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示例〗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造句〗他搞了几项技术革新,被誉为革新大师当之无愧!
〖近义词〗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受之无愧
〖反义词〗名不副实、虚有其表、当之有愧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锋芒毕露
锋芒毕露 ( fēng máng bì lù )
make a showy display of one's abilities
锋
锋
fēng
<名>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the sharp point or cutting edge of a knife,sword,etc.]
底厉锋锷。——《汉书·萧望之传》
又如:锋端(指刀剑等兵器的刃口);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武器);锋锷(锋刃。泛指刀剑)
借指刀、剑等有刃的兵器 [sharp weapons]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锋钲(利剑和铜钲);锋栝(刀与箭。引申为战争);锋矢(刀和箭)
泛指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 [point]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
又如:针锋;笔锋;锋毫(毛笔的尖端)
队伍的前列 [van]
布常为军锋。——《史记·黥布列传》
又如:锋行(军队的先锋)
锐利的情势 [impetus]。如:锋出(锋刃齐出,锐不可拒。用以比喻事物竞相兴起,层出不穷。同蜂出);锋不可挡(指气势凌人、难以抵挡);锋侠(形容盛气凌人,任侠自雄的样子);锋气(锐气)
[气象]∶地表上分隔冷、暖气团的交线 [front]。如:锋线;锋面
古农具名 [a kind of farm implements]。如:锋銛(犁锄之类农具)
通“蜂”。昆虫名。比喻众多 [multitudinous]
今三年之间,灾异锋起,大小毕具。——《汉书·谷永传》
锋
fēng
<形>
锐利,尖锐 [sharp;keen]。如:锋戈(锐利的戈);锋骨(突出的骨头)
锋
fēng
<动>
用锋翻地 [turn up the soil with farm tools]
凡秋收之后…速锋之,地垣润泽而不坚硬。——《齐民要术》
锋镝 fēngdí
[weapons] 锋,刀口;镝,箭头。泛指兵器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汉·贾谊《过秦论》
锋快 fēngkuài
[sharp]∶刃薄而坚硬
把锋快的刺刀插入敌胸膛
[incisive]∶有力而深刻
句句话锋快,把老谋深算的高参驳得哑口无言
锋利 fēnglì
[sharp;keen]∶指锋刃尖而快
锋利的钢刀
[incisive;sharp;poignant]∶指言论、文笔尖刻有力
锋利泼辣的笔调
锋芒 fēngmáng
[cutting edge;spearhead]∶刀剑的尖端或刃部
锋芒所向
[talent displayed]∶比喻才干、锐气
锋芒毕露
锋芒逼人
锋芒毕露 fēngmángbìlù
[make a showy display of one's abilities;be trenchant in style;outbid sb. in haste] 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一个既深沉又锋芒毕露的人
不那么锋芒毕露的才智
锋锐
fēngruì
[sharp]∶指兵刃尖锐快利
锋锐的匕首
[sharp;keen]∶[目光、言论等]尖锐;敏锐
锋锐的目光
[advancing bravely]∶指勇往直前的气势
挫败敌人的锋锐
锋芒毕露
崭露头角
解 释 锋:刀锋;芒: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露:暴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好表现自己
示 例 夏衍《秋瑾传》第二幕:“写得不错,比她那些~的诗好得多了。”
近义词 锋芒逼人、盛气凌人
反义词 不露锋芒、不露圭角
歇后语 口袋里装锥子
灯 谜 仞;刺猬;剑出鞘
家喻户晓
拼音 jiā yù hù xiǎo
解 释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 处 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广为流传
示 例 毛泽东《镇压反革命必须实行党的群众路线》:“利用电影、幻想、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人人明白。”
近义词 妇孺皆知、众所周知
反义词 默默无闻 闻所未闻
灯 谜 人人都知道
妇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解 释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简单明了的事物
示 例 这件事在小镇上已经是~的了
近义词 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反义词 鲜为人知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释义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奋战,献身疆场的心。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宋·辛弃疾《满江红》:“~当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说。”
近义词
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反义词
临阵脱逃
典故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 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
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 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 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 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盂冀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 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六十二岁那年,“马援又主动请求出征武陵。原来,那时武陵的少 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 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 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 “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风他精神矍烁,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第二年,马援因长期辛劳,患了重病,在军中死去,从而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人物相关
马援(前14—49),字文渊。其先祖赵奢为赵将,号马服君,子孙遂以马为姓。
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王莽末年,马援曾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避难于凉州。受隗嚣器重,任绥德将军,参与决策定计。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为陇西太守。夏,先零羌攻临洮,马援发步骑三千击破之,降者八千余人。马援把他们“徙置天水、陇西、扶风三郡”。继而马援与马成进攻浩亹羌,浩亹羌逃奔允吾谷。马援潜行,袭击其营寨,浩亹羌大惊恐,徙居唐翼谷中。马援继续追击,浩亹羌引精兵占据北山,马援陈兵山下。夜令数百骑偷袭其后,放火烧山,一时锣鼓齐鸣,浩亹羌大惊,率众溃逃。马援以兵少,不便穷追,收粮畜而归。这次战斗中,马援受伤,光武帝以玺书慰劳之。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族,攻杀长吏。马援率四千亲人征讨,至氐道县,羌占据山头固守,马援据便地断绝其水草,不与战,迫使羌豪率数十万户,逃出塞外,余者万余人皆降,“于是陇右清静”。
马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又善兵策,常谋划,为光武帝所用。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太守苏定依法处决了诗索。诗索之妻徵侧及妹徵贰起兵反抗,攻占郡城。九真、日南、合浦“蛮夷”起而响应,攻掠岭外六十余城,徵侧自立为王。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将,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征讨二徵。大军行至合浦,段志病故,诏马援并将段志兵。马援缘海而进,随山开道千余里。建武十八年(公元43年)春,大军到了浪泊,大破二徵,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追二徵至于禁溪,每次击败之,其众离散。次年正月,斩杀徵侧、徵贰,传首洛阳。马援受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犒劳军士。 马援率楼船二千余艘,战士两万余人,追击二徵余部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余众散亡,岭南悉定。马援以西于县有户三万二千,地远,奏请分成封溪、望海二县,得到许可。马援所过之处,皆“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他还条奏越律与汉律乖舛者十余事,加以整顿,“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
马援返京,大受奖赏。友人孟冀相贺。马援说,“功薄赏厚,何能长久乎?”他想到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请求击之,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孟冀称许其为“烈士”之志。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率大军到达武陵临乡,击“蛮夷”,胜之,余众逃进竹林中。
汉明帝时,图画东汉初年的名臣列将于云台,因外戚之故(援女时为皇后),唯独没有列上马援。到了建初三年(公元78年),汉章帝才追策,谥马援为忠成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发音: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成语释疑: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示例: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
英文:spare no effort in the performance of one's duty
德文:treu bis zum letzten Atemzug seine Pflicht tun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形容极其著名。
妇孺皆知:女人和孩子都知道。形容极其著名。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奋战,献身疆场的决心。
鞠躬尽瘁:竭尽心力去效劳。
希望有所帮助~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大家都知道的。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气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鞠躬尽瘁:毕恭毕敬。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意思如下: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意思是很少被人知道。近义词有不为人知、无人问津、默默无闻等。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意思是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形容极其著名、人所共知。
妇孺皆知:女人和孩子都知道。形容极其著名。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奋战,献身疆场的决心。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扩展资料: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背后的故事:
先主托孤
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即帝位,是为蜀昭烈帝。刘备任诸葛亮为丞相、 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伐吴。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刘备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蜀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十二月班师成都。
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歌可泣 (汉语词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鲜为人知 (成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当之无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锋芒毕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喻户晓
可歌可泣当之无愧至死不懈鞠躬尽瘁鲜为人知家喻户晓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的意思?
可歌可泣的意思是值得赞颂的人或事情
当之无愧的意思是,是有资格得到,不需要愧疚
至死不懈的意思是即使死了也不放弃,而要坚持下去
鞠躬尽瘁,指的是人奉献终身,无怨无悔
鲜为人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
家喻户晓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指的是人们都知道
锋芒毕露,指的是人的才华等全部展现出来
妇孺皆知的意思是老人和小孩都知道,也就是每个人都知道,它和家喻户晓是同义词
初一下册成语解释
语文初一下册成语解释篇一:
1、人迹罕至: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2、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3、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4、芳草萋萋:形容荒草茂盛的样子。
5、九曲连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6、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7、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8、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9、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10、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11、妇孺皆知: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12、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3、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14、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15、燕然勒功:燕然,山名,既今内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
16、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7、兀兀穷年: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18、沥尽心血: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9、潜心贯注:贯注:集中。全部心思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0、心会神凝: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神情已经领会。
21、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22、一反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以前相反。
23、慷慨淋漓: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24、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25、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衙,衙门。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依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况。
26、古典新义:指闻一多对《周易》《诗经》《楚词》等的研究。
27、高枕而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28、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29、惹人注目:惹起别人注意。
30、杂乱无章: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31、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32、博学多识:博学多才的人,在事业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声誉,贡献也比一般人要突出。
33、一拍即合:拍: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34、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35、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36、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37、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38、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39、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40、变幻多姿:事物的形式由一种变为另一种,多种多样,姿态万千。
41、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42、离合悲欢:泛指别离、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
43、低回婉转:多指曲子轻柔悦耳,曲调多变。
44、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45、浑身解数: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46、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47、尽态极妍: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48、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49、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50、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51、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52、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53、夜不成眠:夜晚因有心事而不能入睡。
54、精疲力竭: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55、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56、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57、耀武扬威: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58、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59、怏怏不乐: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60、姗姗来迟: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61、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62、疲惫不堪: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63、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64、鲁莽大胆:形容说话做事不经考虑,轻率。
65、念念有词: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66、语无伦次: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67、精打细算: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68、孤立无援: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69、冻饿之虞:为吃饭穿衣而忧虑。
70、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71、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72、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认为现在的状况很好。
73、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74、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75、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100、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76、养精蓄锐: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77、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78、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79、腰酸背痛:形容极度劳累。
80、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81、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8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83、刚毅不屈: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
84、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85、斑斑驳驳:一种颜色夹杂有别种颜色,形容斑点很多。
86、生意葱茏:草木茂盛富有生命力。
87、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88、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89、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90、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弥乱。
91、秩序井然: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
92、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93、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94、慷慨以赴:重义轻生、大义凛然走上前去。
95、相得益彰: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96、有过之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语文初一下册成语解释篇二:七年级语文下册必备成语
1.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2. 人身鼎沸:形容人声喧哗。
3. 来势汹汹: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
4.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无所忧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心。
5.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6.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7.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8. 浩浩荡荡:形容广阔或壮大。
9. 九曲连环:本意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现在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10. 回环曲折:指山路、道路或水流曲折、蜿蜒,曲折环绕。也常比喻事情不顺利或形容事情的困难性。
11. 亦复如是:又是这个样子。
12.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3.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比喻人气势逞强。
14. 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了,形容人人都知道。
15.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6.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7.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18.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定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9.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义愤填膺:胸中冲满正义的愤恨。
20.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21.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22. 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需感到惭愧。
23.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24. 蓬断草枯:蓬草断了,草枯干了,形容极荒凉。
25.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的出现,没有穷尽。
26.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趣减少了。
27.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地这样做。
28.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29. 无暇及此:没有空闲顾及这些。
30. 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状。
31.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32.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33. 一反既往:和以前的完全相反。
34. 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35. 惹人注目:引起人们的关注。
36.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37. 零乱不堪:零散混乱的样子让人不能忍受。
38.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39. 博学多识:学识渊博,见识宽广。
40.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于一个人焕然一新,大有进展,常常“非复吴下阿蒙”连用。
41. 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42. 燕然勒功: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43.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44.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5. 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很密切。
46. 浑身解数:全部的手段、本事。
47.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48.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49. 尽态极妍: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多形容浓装艳抹的漂亮女人。花鬘抖擞:花枝摇曳生姿。也形容舞蹈者的舞姿和服饰都很优美。
50.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51.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52.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53.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54.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55.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56.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57.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58.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59.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60.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61.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62.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63. 孜孜不倦:勤勉努力而不感到困倦。
64. 坚持不懈:坚持不松懈。
65.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66.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67.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68.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69. 刚毅不屈:刚强坚毅,不屈服
70.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71.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72. 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73. 疲惫不堪:形容十分劳累,疲乏,不能忍受。
74. 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75. 精打细算: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第六单元
76.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77.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在困境之中。
78. 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惯。也只环境非常清洁。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79. 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的惊人。
80.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到到充分展示。
81.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好像活的一样。
82.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在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
83. 老马识途: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84.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的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85.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86.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87. 秩序井然: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有条理的样子。
88.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89.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90. 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91. 厉声呵斥:大声训斥,严厉的责骂。
92. 有过之无不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课文《邓稼先》中的词语释义?
语文网 > 课后练习 >> 初一课后练习 >> 初一下册课后练习 >> 《邓稼先》词语解释
《邓稼先》词语解释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现指不怕苦,不怕死,为革命为人民而奋斗终身。
【当之无愧】
指完全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锋芒毕露】
毕,完全。锐气、才干显露无遗。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现指不怕苦,不怕死,为革命为人民而奋斗终身。
【当之无愧】
指完全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锋芒毕露】
毕,完全。锐气、才干显露无遗。
【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知人之明】
知,了解、知道;明,眼力。识别人的眼力。
【马革裹尸】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军人战死沙场。
【元勋】
立大功的人。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至死不懈】
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仰慕】
敬仰思慕。
【难堪】
难以忍受。
【孕育】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阔别】
长时间的分别。
【层出不穷】
各种各样的事物或现象没有间断地出现。
【截然不同】
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庆幸】
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任人宰割】
比喻任凭别人欺压,不图反抗。任:听凭,任凭;宰割:砍杀,切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⑴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⑵鲜为人知:鲜:很少;为:被。 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⑷奠基:①打下建筑物的地基。②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
⑸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⑹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⑺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⑻锋芒毕露:锋芒:刀剑等的刃囗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毕:完全,比喻言辞犀利,敢作敢为。形容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有傲气,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⑼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⑽马革裹尸: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⑾凛若霜雪:象冰霜一样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⑿兽铤亡群:铤:疾走,也就是快跑。亡:失。亡群:失掉了自己的群落。指在古战场因为气氛太萧森野兽急速快跑以至于失掉了自己的群落。
⒀燕然勒功: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⒁殷红:深红,红中带黑。
急需六个带有意思解释的词语,用来造句
1、仰慕
【解释】:敬仰思慕 。
【造句】:王教授德高望重、业务精湛,我们非常仰慕他。
2、可歌可泣
【解释】: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
【造句】: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3、鲜为人知
【解释】:被人们知道的事情或事物。
【造句】: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4、当之无愧
【解释】: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造句】:雷锋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学习榜样。
5、锋芒毕露
【解释】: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造句】:他第一次参加知识竞赛就锋芒毕露,竟然轻易地夺得了桂冠。
6、家喻户晓
【解释】: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知名度很广。
【造句】:法律常识宣传,我们一定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7、妇孺皆知
【解释】: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造句】:他的事迹,无论大小都是妇孺皆知的事情。
8、马革裹尸
【解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造句】: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9、鞠躬尽瘁
【解释】: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造句】:她为推展学前教育,鞠躬尽瘁,贡献良多。
10、衰微
【解释】:由强盛到没落,不兴旺。
【造句】:世道衰微,人心不古;斯文扫地之事,时有所闻,令人慨叹。
请解释,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的意思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鲜:很少。
鞠躬尽瘁: 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
1、挚友 [ zhì yǒu ]
真诚的友人。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飞短流长之徒,因盛传我已被捕……老母饮泣,挚友惊心。”
2、可歌可泣 [ kě gē kě qì ]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3、鲜为人知 [ xiǎn wéi rén zhī ]
很少有人知道。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后来伴着主人度过了那段漫长的鲜为人知的冷宫生活不知洒上了多少珍妃泪。
4、至死不懈 [ zhì sǐ bù xiè ]
到死都不松懈。
杨振宁《邓稼先》:“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5、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6、当之无愧 [ dāng zhī wú kuì ]
完全当得 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7、家喻户晓 [ jiā yù hù xiǎo ]
每家每户都知道。
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喻户晓。”
8、妇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星火燎原·湘西再起》:“可是提起他(贺龙)的名字,湘鄂本的人民差不多是妇孺皆知。”
9、锋芒毕露 [ fēng máng bì lù ]
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后汉书·袁绍传》:“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谁能帮我查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急!急!急!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释
义: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
(xiǎn
wéi
rén
zhī)
解释:
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
解释: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
(
fēng
máng
bì
lù
)
解
释
:锋:刀锋;芒: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露:暴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家喻户晓
(jiā
yù
hù
xiǎo)
解
释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妇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解
释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
)
解
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奋战,献身疆场的决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成语释疑: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七下11课《邓稼先》课后词语,拼音和意思
zǎigē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chóuhuà 筹划:谋划
páng huáng 彷徨:犹豫不决
yǎngmù 仰慕: 向往思慕;敬慕。
kě gē kě qì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xiǎn wéi rén zhī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dāng zhī wú kuì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fēng máng bì lù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jiā yù hù xiǎo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fù rú jiē zhī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mǎ gé guǒ sh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jū gōng jìn cuì ,sǐ ér hòu y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 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逝世 为止。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4.htm
宰割zǎigē:比喻压迫、侵略、剥削。
筹划chóuhuà:想办法,设法弄到、准备。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一般只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指承当荣誉时无羞愧感。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妇孺皆知:妇女和孩子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瘁,过度劳累。已,停止。
查《成语词典》
宰割:比喻压迫、侵略、剥削。
筹划:想办法,设法弄到、准备。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一般只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指承当荣誉时无羞愧感。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妇孺皆知:妇女和孩子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瘁,过度劳累。已,停止。
不说谢谢你对不起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