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鲠骨,骨鲠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4 17:06:00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鲠骨 ??[gěng gǔ]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鲠骨 [gěng gǔ] [鲠骨]基本解释 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郭沫若 《再用鲁迅韵书怀》:“五十六年余骾骨,八千里路赴云旗。”
[鲠骨]详细解释 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郭沫若 《再用鲁迅韵书怀》:“五十六年余骾骨,八千里路赴云旗。”
[鲠骨]百科解释 gěng gǔ ㄍㄥˇ ㄍㄨˇ 鲠骨(骾骨)  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郭沫若 《再用鲁迅韵书怀》:“五十六年余骾骨,八千里路赴云旗。” 更多→ 鲠骨
[鲠骨]英文翻译 The bone

鲠骨是什么意思

鲠骨是指人类身体里的骨骼结构,通常指比较硬而坚韧的部位,例如指骨、脊柱、肋骨、骸骨和颅骨等。这些骨头和骨骼组织在人类身体机能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
鲠骨在中医理论中,也指人体中的经络和穴位。因为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经络和穴位是人体阴阳之气的通路,能够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对病症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因此,在中医治疗中,针灸和按摩这些手段,都是直接作用于人体鲠骨部位的。
在人类文化和语言中,鲠骨也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概念。它常常代表着人类的魄力、毅力和意志力等。因为鲠骨不仅是身体的坚韧骨骼,也是人类在面对生活和困境时的一种坚韧和勇气。因此,人们常用“鲠骨之志”来形容人类身上的不屈和坚韧,也用“断骨”的形象来表达绝不屈服的信念。

鲠骨之爱是什么意思

鲠骨之爱不太常用词,大概指没有背叛的爱情
鲠骨
基本解释: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鲠骨之臣: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鲠 : 鲠 (鲠) gěng 鱼骨: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鱼骨卡在嗓子里。 直:骨鲠。鲠直(同“梗直”、“耿直
骨 : 骨 gǔ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胳(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

骨鲠的结构骨鲠的结构是什么

骨鲠的结构是:骨(上下结构)鲠(左右结构)。骨鲠的结构是:骨(上下结构)鲠(左右结构)。拼音是:gǔgěng。注音是:ㄍㄨˇㄍㄥˇ。骨鲠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骨鲠gǔgěng。(1)鱼骨头。(2)比喻个性正直、刚健。二、引证解释⒈亦作“骨_”。鱼、肉等的小骨。亦专指鱼骨、鱼刺。引《仪礼·公食大夫礼》“鱼七缩俎寝右”汉郑玄注:“乾鱼近腴多骨_。”贾公彦疏:“郑云‘乾鱼近腴多骨_’,故不欲以腴乡_,取脊少骨_者乡_。”⒉骨干;骨骼。比喻诗文的主旨或风格。引晋葛洪《抱朴子·辞义》:“属笔之家,亦各有病其浅者,则患乎妍而无据。证援不给,皮肤鲜泽而骨_迥弱也。”《晋书·曹志传》:“干植不强,枝叶不茂;骨_不存,皮肤不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观其骨_所树,肌肤所附,虽取_经旨,亦自铸伟辞。”⒊比喻刚直。引《史记·吴太伯世家》:“方今吴外困於楚,而内空无骨_之臣,是无奈我何。”《南史·徐勉传》:“勉虽骨_不及范云,亦不阿意苟合。”明屠隆《昙花记·奸相造谋》:“自负先朝老臣,粗立名检,强项骨_,不肯顺从。”郭沫若《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四)》:“他是我们四川乃至全中国有数的历史学专家,而且是很有骨鲠之气的一位学者。”⒋比喻刚直的人。引唐皇甫_《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任贤而勿贰,招_而必行;屏近习之纤佞,进周行之骨_,斯明目达聪之道也。”《新唐书·李栖筠李_传赞》:“刚者天德,故孔子称‘刚近仁’。骨_四支,故君有忠臣,谓之骨_。”⒌指刚直之气。引晋葛洪《抱朴子·疾谬》:“然落拓之子,无骨_而好随俗者,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恭。”三、国语词典比喻正直。《史记.卷八六.刺客传.专诸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也作「骨_」。四、网络解释骨鲠(中医疾病)骨鲠,中医病名。是指各种骨类或其他不同的异物哽于咽、喉或食道等部位而言。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不利,或呛咳咯血,甚则引起窒息。若有染毒,可致黏膜腐烂化脓。骨鲠(汉语词汇)骨鲠,汉语词汇,义项颇多,主要有:(1).鱼、肉等的小骨,亦专指鱼骨、鱼刺;(2).骨干,骨骼,比喻诗文的主旨或风格;(3).比喻刚直或刚直的人。(4).指刚直之气。关于骨鲠的诗词《读骨鲠集·几许兴亡事》关于骨鲠的诗句陛对万言伤骨鲠骨鲠道斯穷当年骨鲠臣关于骨鲠的成语祝戮祝鲠节骨眼峭论鲠议关于骨鲠的词语骨鲠之臣峭论鲠议鱼鲠在喉忠鲠不挠食古如鲠如鲠在喉直言骨鲠乞骸骨骨鲠在喉关于骨鲠的造句1、大秦的骨鲠之臣如蒙恬等人是否已经被赐死?自己的几十兄妹尚余几人?随着他想起这些问题,原本胡亥的记忆瞬间涌入。2、当然,这并不代表苏典从此就接纳中年和尚作为自己体内的一员,毕竟身体里多了一个魂魄总让他感觉好似骨鲠在喉,浑身不舒坦。3、搁大多上位者不可想象的事,大多上位者每天看惯了向阳花和笑脸,哪天出现一张不笑的脸,便如坐针毡,骨鲠在喉了。4、令狐沧溟如骨鲠在喉、芒刺在背。5、一刹那,如骨鲠在喉,冬水连连笑叹数声,过了半晌,竟问了句全然不相干的话“林外的阵,你如何破的?”。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骨鲠的详细信息

骨鲠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骨鲠的病因病机 5 骨鲠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骨鲠的诊断 8 骨鲠的治疗 8.1 钳取骨刺 8.2 松脱骨刺 8.3 粘附骨刺 8.4 方药治疗 8.4.1 古方 8.4.1.1 方一 8.4.1.2 方二 8.4.1.3 方三 8.5 医案 9 骨鲠患者应急处理 10 骨鲠的预防 11 骨鲠患者日常保健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骨鲠的穴位 1 拼音 gǔ gěng
2 英文参考 bone stick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骨鲠(bone sticking)为病名[1]。见《肘后备急方》卷六[1]。是指骨类或其他异物鲠于咽喉或食管等部位的疾病[2]。可导致患者咽喉疼痛,吞咽不利,甚至因此感染邪毒,而致咽喉肌膜腐烂化脓,更重者,也有引起窒息的危险[3]。本病是咽喉异物中常见的一类[3]。
4 骨鲠的病因病机 由于饮食不慎,误将鱼刺或其他骨类鲠于咽喉、食管,或损伤肌肉,或误入或气道,邪毒乘机而入,气血凝滞,热毒熏蒸,以致咽喉肌膜产生红肿、腐烂、化脓成痈等症[1][3]。

5 骨鲠的症状 患者咽喉刺痛不已,吞咽困难,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1]。
疼痛加剧、发热恶寒者为合并感染[1]。
较小之骨鲠,仅有咽喉异物感,或吞咽疼痛,如刺伤肌膜血络,可见唾液中带血[3]。
较大的骨鲠,症状更明显,有异物感,疼痛剧烈,吞咽困难[3]。
若骨鲠于喉头声门区,可引起呛咳、失音,甚至窒息[3]。
异物误入气道者,症见剧烈之阵发性呛咳,或咳出血液,甚至可因急性喉阻塞而窒息[1]。
若骨鲠部位较低,X线食管钡餐检查,多可见含钡棉团勾挂现象[3]。
若骨鲠时间过久,可引起患处红肿、腐烂、化脓、疼痛加剧,吞咽困难加重等,或兼见全身发热[3]。
6 证候分析 咽喉、食道乃水谷之通道,饮食不慎,误将鱼刺等骨类鲠于咽喉或食道,刺伤肌膜则引起疼痛,吞咽尤甚[3]。
刺伤血络,故见唾液中带血[3]。
喉核、会厌溪、梨状窝等部位为骨刺易于滞留之处,故检查时应重点注意[3]。
若骨类剌伤肌膜过久,可致患处气滞血瘀,瘀甚则化热,邪毒乘机侵袭,邪热蕴积,灼伤肌膜血脉,甚则化腐成脓,故出现患处红肿、腐烂、溢脓,疼痛加剧,吞咽困难加重等[3]。
患处邪热壅盛,波及全身,故兼见全身发热[3]。
7 骨鲠的诊断 进食鱼类或其他带骨类食物之后,即出现咽喉部疼痛,异物感,妨碍饮食等症状,提示有骨鲠的可能性,咽喉部检查发现骨剌即可明确诊断[3]。
若患者诉说疼痛部位较低,则应做X线食管钡餐检查,以协助诊断[3]。
检查时应重点注意喉核、会厌溪、梨状窝等处,可发现骨刺停留或损伤的部位[3]。
8 骨鲠的治疗 8.1 钳取骨刺 检查咽喉部,发现骨刺者,用钳取出[3][1]。
部位较低者,可在喉镜或食道镜下寻找骨刺,用异物钳将其取出[3]。
异物入气道或食管,须借助气管镜、食管镜取出[1]。
8.2 松脱骨刺 对有骨刺存在而无法钳取者,可用此法:
用威灵仙30 g,水两碗,煎成半碗,加白醋半碗,徐徐含咽[3]。
或用砂仁、草果、威灵仙、乌梅各10 g,白糖30 g,水煎3~4碗,连续饮尽可使骨松脱而下[3]。
8.3 粘附骨刺 吞食饴糖、韭菜等,以粘附骨刺,吞咽而下,但目前较少使用[3]。
8.4 方药治疗 对于骨捌损伤染毒,若患处红肿、腐烂、化脓者,宜清热锯毒,消肿止痛,服三黄凉膈散[3]。并用金银花、甘草煎水漱涤患处以清热解毒;用冰硼散,或珠黄散吹患处,以清热解毒,化腐生肌[3]。
8.4.1 古方 8.4.1.1 方一 威灵仙、草果、砂仁、白糖、水、醋各半煎汤、频频咽下[1]。
8.4.1.2 方二 白茯苓、贯众、甘草各等分,共研细末,米饮调服3g[1]。
8.4.1.3 方三 象牙磨水频咽等以治骨鲠[1]。
8.5 医案 《威灵仙治诸骨鲠》:本文介绍用堿灵仙治疗骨鲠104例,其中90例(87.6%)服药后骨鲠顺利消失,14例(12.4%)服药无效,在喉镜或食道甓下取出骨鲠。结合动物实验的结果,他们认为威灵仙治疗骨鲠的作用机理为:①可能直接作用改变平滑肌收缩状态,即兴奋性增强和由节律收缩变戒蠕动。②有对抗组胺的作用,可能骨鲠后,局部挛缩,应用威灵仙即呈松弛,蠕动改变,故可使骨鲠松脱。③服药后咽喉食道的分泌带酸性,可能有助于其发撵疗效。(摘自《新医学》1973年第3期)
9 骨鲠患者应急处理 骨鲠咽喉后,应到医院医治,不要自己用馒头、米饭下咽,以免使骨刺加深[3]。
10 骨鲠的预防 在进食时要细心咀嚼,不要谈笑,以防误吞骨刺;小儿进食有刺的食物最好能剔除骨刺[3]。
11 骨鲠患者日常保健

骨鲠是什么意思

骨鲠是什么意思
多因进食仓促,将食物中的骨、刺、核、壳及其他杂物咽下,或因儿童口含异物,哭、笑、惊恐或跌倒时不慎咽下。若异物损伤肌肉,邪毒侵袭,气血凝滞,热毒熏蒸,以致患部肌膜红肿、腐烂、化脓成痈。
咽异物多存留在扁桃体陷
窝内、扁桃体下极、舌根、会厌谷、梨状窝、咽侧壁、声门附近等处,口咽部检查、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检查可发现骨刺停留或损伤的部位。食管异物多停留在食管入口及胸上段,X线食管钡绵透视多可见钡绵勾挂现象。食管镜检查可发现异物。

骨鲠 ??[gǔ gěng]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骨鲠 [gǔ gěng] [骨鲠]基本解释 1.鱼骨头 2.比喻个性正直、刚健
[骨鲠]详细解释 亦作“ 骨骾 ”。
1.鱼、肉等的小骨。亦专指鱼骨、鱼刺。《仪礼·公食大夫礼》“鱼七缩俎寝右” 汉 郑玄 注:“干鱼近腴多骨鲠。” 贾公彦 疏:“ 郑 云‘干鱼近腴多骨鲠’,故不欲以腴乡賔,取脊少骨鲠者乡賔。”
骨干;骨骼。比喻诗文的主旨或风格。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属笔之家,亦各有病……其浅者,则患乎妍而无据。证援不给,皮肤鲜泽而骨骾迥弱也。”《晋书·曹志传》:“干植不强,枝叶不茂;骨鲠不存,皮肤不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镕经旨,亦自铸伟辞。”

比喻刚直。
《史记·吴太伯世家》:“方今 吴 外困于 楚 ,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奈我何。”《南史·徐勉传》:“ 勉 虽骨鲠不及 范云 ,亦不阿意苟合。” 明 屠隆 《昙花记·奸相造谋》:“自负先朝老臣,粗立名检,强项骨骾,不肯顺从。”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四)》:“他是我们 四川 乃至全 中国 有数的历史学专家,而且是很有骨鲠之气的一位学者。”
比喻刚直的人。
唐 皇甫湜 《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任贤而勿贰,招谏而必行;屏近习之纤佞,进周行之骨鲠,斯明目达聪之道也。”《新唐书·李栖筠李鄘传赞》:“刚者天德,故 孔子 称‘刚近仁’。骨彊四支,故君有忠臣,谓之骨骾。”
指刚直之气。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落拓之子,无骨骾而好随俗者,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恭。”
[骨鲠]百科解释 骨鲠,汉语辞汇,义项颇多,主要有:(1).鱼、肉等的小骨,亦专指鱼骨、鱼刺;(2).骨干,骨骼,比喻诗文的主旨或风格;(3).比喻刚直或刚直的人。(4).指刚直之气。 更多→ 骨鲠
[骨鲠]英文翻译 fishbone; straight forward
[骨鲠]相关词语 窸窣 经常 俘虏 砥砺 翩然 嬉戏 懦弱 簸箕 一般 平坦 克隆 僵尸 [骨鲠]相关搜寻 骨鲠在喉 骨鲠之臣 直言骨鲠

鲠字怎么读

鲠的拼音是:gěng。
鲠是一个汉字,拼音是[gěng]。
鲠,形声字,基本释义是鱼骨。也假借为“_”,表示鱼刺卡在喉咙里。
鲠的组词:
如鲠在喉、鲠直、朴鲠、鲠正、鲠涕、风鲠、诚鲠、鲠泗、强鲠、高鲠、除鲠、鲠谅、鲠避、鲠愤、鲠欷、贞鲠、鲠介、鲠骨、鲠议、鲠辅、直鲠、鲠急。
鲠慰、峭论鲠议、鲠峭、祝鲠、鲠噎、骨鲠之臣、直言骨鲠、鲠切、鱼鲠在喉、鲠裂、祝_祝鲠、鲠烈、鲠固、忠鲠不挠、穷鲠、鲠怅、鲠谔、鱼鲠等。

骨鲠在喉的意思

骨鲠在喉的意思是:指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
“如鲠在喉”造句如下:
1、每当我阅读这篇演讲词的时候,总感觉心情激动,如鲠在喉。
2、作为亲历者,回忆起这段尘封的往事,该权威人士仍如鲠在喉。
3、他觉得如鲠在喉,只有痛哭一番才能缓解痛楚,但却又发不出半点声音,流不出一滴泪水。
4、虽然年轻员工低廉的薪水并不会让老板们如鲠在喉,一切的一切还是注定了他们是公司节约成本时刀俎下的鱼肉。
5、我知道真象,但又不克不及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6、想到这个可能,车内所有人如鲠在喉,神色煞白,骇然恐惧之余,更涌现世界没有希望,人类即将灭绝的念头。
7、如鲠在喉的感觉让君临风内心感到烦躁,这些情绪是不应该也是不能出现的,他明知道,却不由自主。
8、作为一名医生的我,有些话如鲠在喉,也想在这里吐吐‘槽’,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淹没在网友们唾沫横飞的吐槽声中。
9、很显然,代州城已经成了卡在流贼喉咙口的一根鸡肋,本来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却成了如鲠在喉之势,也就是说流贼此番成败就在代州一战。
10、他觉得如鲠在喉,只有痛哭一番才能缓解痛楚,但却又发不出半点声音,流不出一滴泪水。
11、如鲠在喉,先瞳只觉胸膛堵得慌,可偏偏有口难言。
12、又让他如鲠在喉,于是他就像个泄气皮球。
13、江无涯大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如鲠在喉。
14、你是我多少次的如鲠在喉,只是一起走过的十里春风,也敌不过这一场深秋。
15、对于只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的家长,这样的前景预期就像是如鲠在喉,令人痛苦不堪。